|
“2009”中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0-11-26 10月19日—10月22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09中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教育学院专门从事量化研究方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美籍华人彭昭英教授做了专场报告,来自全省各地100多名幼儿园园长和课题组教师以及相关院校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省教科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所长尹坚勤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研究员到会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研究员、幼教与特教研究所尹坚勤研究员以及张元博士做了主题报告。会议除了主题报告之外,还设置了一场围绕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困惑的互动性交流论坛。
一、教育现象与教育事件的解释与分析
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现象与教育事件的解释与分析——以新课程理念为价值判断的叙事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要探讨了教学研究的特定视角和方法,分析了教学研究的不同纬度与层次;呈现了教学实践研究的种类和每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并对“惯习性”的教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以“学生举手发言为例”提出同一研究现象具有多纬的研究空间;接着介绍了深描的叙事研究方法以及建立在知识、能力和态度基础上的教学;最后彭钢研究员提出基于教学事件的研究而建立新的教学。
二、江苏省幼教类规划课题之解读
尹坚勤研究员作了题为“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幼教类)之解读”的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科研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及其转化形式,接着提出了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的四个方面: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证效果、增加教改实验并对社会关注的问题作出切实有效的回答。分析了全国规划课题要形成集体攻关项目、开展整体互动的项目、重视教育科研基地的建设等新思路。随后结合近几年来江苏省各个幼儿园的立项研究选题分析了规划课题指南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并细致地分析了课题研究地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的判断,最后简要地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方法。
三、量化研究之——观察法和问卷法
彭昭英博士围绕量化研究深入浅出的做了三场主题报告,分别是“统计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观察法”、“问卷法”。在题为“统计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的报告中,彭昭英博士依次介绍了什么是统计、统计的发展、统计的用途以及统计在教育研究中应用的范例。在简单概要的介绍了统计的概念以及统计发展史上几位具有突出贡献的统计学家及其贡献的基础上,彭博士利用影像资料生动有趣的介绍了统计在社会生活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价值。之后,利用提问等互动参与的方式帮助大家区别好的和不当的图表以及如何从图表的数据展现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推论统计中总体和参数、样本和统计数、随机抽样、抽样分配以及归纳性推论等概念,最为重要的是结合实例介绍了小样本的分析和统计推论、多组平均数的比较、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等量化研究中需要用到的有关统计的基本概念。
在“观察法”的主题报告中,彭昭英博士具体介绍了量化研究中的观察法。彭昭英博士通过大量的观察表格和量化研究中观察法的研究范例。通过对已有的观察表格的分析和讲解,指出如何设计方便而实用的观察表格以及使用观察表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表头是提供关于研究的背景资料,因此表头的设计一定要清楚准确,根据研究的需要表头的设计一般包括观察被试的姓名、观察的行为、观察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观察者姓名以及观察代码等。正式观察的表格是提供原始数据的地方,原始数据要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以便根据原始数据做出推论和整理。表格的下方可以设计一些对总体数据进行整理的项目,以方便以后的整理和推论。最后总结了观察记录的系统以及观察法中应注意的被观察者效应、先入为主等影响观察准确性的因素。
在“问卷法”的主题报告中,彭昭英博士呈现了一个典型的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问卷调查的研究案例,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和与会代表一起探讨了问卷设计中的理论架构、核心研究问题的定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等问题。首先,问卷指导语的设计需要将调查的目的清晰明确的呈现,不能含糊或欺骗。问卷中的一个问题最好只用一个评价纬度,以方便被试回答。对于引用别人已经成熟的问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修订和检验。结合等级量表的制定,问卷中问题的设计应基于理论的架构而进行,每个因素的问题不能差距太大,以方便评价等级的制定和分析。在等级量表的制定中,相关的研究证明奇数点的尺度如三、五、七点比二、四、六等偶数点要好,主要因为有个中间等级可以权衡。平均数的检定前提是量表的等级是等距的,对于那些很难将行为分解到每个评价等级的研究问题,有时不需要将尺度定义的过度精细,那样反而是误导了评分者,适度的范围可以使评分者有一个拿捏的范围和尺度。对于作废的数据不用扔掉,也不能将没有答案的问卷给以平均数处理,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用其已知部分的答案来预测未知部分的答案。
四、质化研究之——我们的胡尔.考尔茨
张元博士在题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结合她和五岁的女儿在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半年的访学经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而典型的质化研究的历程。张元博士首先简明厄要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两种范式——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以及在这两种研究范式之下的两种方法论——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接着张元博士利用生动详实的图象和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质化研究的过程。在概述了美国幼儿教育的儿童观、指导思想、幼儿园类型、课程类型之后,张元博士以一个高级访问学者,同时也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的双重角色深入到美国印地安纳大学的课堂以及印地安纳大学附属幼儿园这个名为胡尔.考尔茨的地方,参与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张元博士用她专业的眼光和亲身的体验像我们展示了美国幼儿园的环境设置、课程、教师的自由、幼儿的活动、家长的参与、教育资源以及尊重等研究课题。
五、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困惑
最后彭昭英博士、张元博士和尹坚勤研究员等和与会代表等一起参与了主题为“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困惑”的主题沙龙。彭昭英博士一一回答了与会代表关于课题研究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针对幼儿园做课题难尤其是整理数据困难的现象,彭博士提出一种好的方式是和当地的大学教师或研究所的研究员进行合作,以减轻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在样本的代表性与鉴别力方面,彭博士提出,如果抽样的方法适当的话,样本量不需要太大,关键是抽样是否具有代表性,此外抽样的代表性问题还和研究的具体问题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