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别康桥》听课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 20:0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别康桥》听课后记

赵  洁

    这是一节推门课。
    校长走进了一位年轻语文教师的课堂。要上的课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学生一般能读个半懂,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这位教师先是播放了《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读(是一位名家读的——我也收藏着这么一张碟片,经常听得忘乎所以)。
    学生可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预习,只是蒙蒙眬眬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但是,示范朗读一开始,他们仿佛一下子都懂了,全部沉浸到那种忧伤、轻柔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听着,脸上浮起了向往的神情,有的同学随着节奏的抑扬顿挫而摇动!很快,他们小声地跟着读了:他们想朗读,但又生怕听不清示范朗读。他们被那珠圆玉润的文字吸引,为那声音营造的情境而着迷。
    在学生的齐声要求下,他们听了两遍示范朗读,早已忘了后面还有校长听课:但那位教师的额头上,却早已渗出了汗珠。(我猜他是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他接下来的教法会给校长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接着是学生齐读。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在这位教师激励性的话语中,每位同学都捧起了课文,全神贯注地听着音乐前奏。他们读得非常动情,非常投入。在学生跟着示范朗读齐读一遍后,他们又齐读了两遍:每一遍,学生们似乎都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了诗歌中。《再别康桥》,在朗读中拨动了每位学生的心弦,似乎让他们在心灵最深处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意义!然后是个别学生读。可能是出于校长听课的缘故,被点名朗读的几位学生基本功都不错。我个人觉得,还有小部分学生读得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如果也能让他们展示一下,大家共同改进、互相激励,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无论是激发他们朗读、学习的兴趣,还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胆略,都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惜,年轻的教师没敢“冒险”。
    学生个别读之后,这位教师又放了一遍示范朗读。这次,他要求学生用“心”去读,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再现徐志摩挥别康桥时的情境;或者,再现自己某次记忆犹新的告别经历。学生有的专注,有的沉思,有的激动……都很投入。然后是女生齐读,接着男生齐读;接着是一二小组读,接着是三四小组读。每次,学生似乎都有更新更深的感受,都有进步与发现。通过这节课,学生都经受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心灵都漾起了诗意的波纹,更有可能一些学生将会爱上诗歌!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朗读《再别康桥》。在后来的交流中,他说,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朗读之美,自己水平与学生相当,所以不敢开口。我说,那么为什么又让三位学生个别朗读,他说自己知道他们读得好,能激励更多的学生!
    这样的课,能得到认同吗?在教研活动上,一位学校领导隐约地说起了这节课。他说:“语文课如果想糊弄,那容易:齐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一二小组读、三四小组读……”这让我很为那位教师不平。显然,这堂课,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沉迷于诗的国度——这将是学生铭记于心的一节课。高三时,我教到当时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她还深情地怀念起那堂课!当然了,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新理念、新课程下,这样的课会不会得到大家的好评呢?或者说,有没有教师敢于在公开课或者示范课中这么上呢?这节个性化的课展现出来的学生的阅读状态,值得我们深思。语文教学中“读”的特点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觉得,这节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广阔的“大语文观”的体现,是极富想象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6:35 , Processed in 0.0626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