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宁浩和他的黄金大劫案 杨中良/文
我与宁浩是在京西宾馆开全国青联会时认识的,开会的那几天他就住我隔壁。会议当天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会议组要求入会委员着正装出席。我没有正装的概念,就穿了件白色T恤。看见其他委员都穿西装扎领带顿时慌了神,恰巧在电梯口遇到宁浩,他穿的比我还随便,一件灰白T恤,上面还全是褶儿。我问他:“您这衣服行吗?”他说:“我去戛纳电影节穿的就是这件。”哦,看到宁浩穿的比我还不“正式”,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呵呵。那天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场里只有两个人穿着T恤在开会,就是我和宁浩。
青联会很快就结束,但委员们的情谊日久愈浓。
宁浩得暇会到我的画室喝茶,我也去过他的小马奔腾影业公司总部,在一起东拉西扯,谈天说地,好不快活。跟他在一起聊得多了才知道拍电影有多不容易,他说那不是人能干的活,太累了。每个行当都有每个行当的难处,想做好了都很难。
宁浩在拍电影以前也学过书画,他的书法老师竟是山西大名鼎鼎的田树苌先生。宁浩说他当时写字的成绩并不突出,田老师或许已经不记得还有他这么个学生了。
宁浩在执导《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之后,已与观众阔别三年了。去年在盛宴吃饭,宁浩说他正在拍一部新片叫《黄金大劫案》,这立刻让我们这些宁浩的影迷充满了期待。有一天,我在午睡。宁浩电话问我忙啥,我说忙着编杂志。他说你在写大字?他听岔纰了,我就随口应是。他说,你帮我写几个大字吧。我问他写啥,他说写“黄金大劫案”。我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让我去看看黑泽明的电影海报。我找来十几张黑泽明的电影海报,了解他想要的风格。我自己也在想,电影片名的书法风格不是孤立的,要与电影自身的艺术风格相呼应才好。要写片名,先读故事。《黄金大劫案》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时逢日寇入侵,国人备受欺辱,民不聊生。一个出身贫寒的小混混,与疯掉的父亲相依为命,在伪军和日寇的欺凌下苟活,无意中卷进一桩地下党策划的反日行动,误打误撞,他成了地下党行动中的重要一员,最终在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抗击日寇的民族英雄。
读完这个故事我便知道这五个字该这么写了。书法的风格首先要符合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要写出“民国范儿”,要雍容、庄重、洒脱,又要写出“大劫案”的力度,要苍劲、霸道甚至是疯狂。从雍容渐变到疯狂,我忙活了一晚上,写了两百余张,好在能够与宁浩电影的气质相暗合,也算是对他的电影在另一个层面进行了阐释。
宁浩看了很满意,我也很得意。
很快,网上就有了《黄金大劫案》预告片,题字效果还是相当的不错。这段时间,画室只要一来人我便引来看《黄金大劫案》的预告片,那天八岁的儿子也来画室,我让他过来瞅瞅,他看都不看,只说了三个字:臭显摆。
2012年4月24号,《黄金大劫案》在全国各地影院全面上映,支持宁浩,喜欢宁浩,就去电影院吧!
作者资料:杨中良,1972年生,山东蓬莱人。全国青联委员,荣宝斋《艺术品》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特邀编审、《书法杂志》特约撰稿人、结业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多家专业报刊以及电视台有专题介绍。著有《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艺概丛书?杨中良》、《纸上清风》等,发表文章共计五十余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