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儒敏巢宗祺教授讲座警语
温儒敏教授讲座警语
●这次课程改革,规模最大、力度最大、影响最大,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带有悲壮色彩。
●基础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课改八九年过去了,问题仍没有解决,但问题不能算在课改头上。
●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上得了重症:一是不讲差异,不重视个性,不因材施教;二是竞技化的教育,导致了把学生变成了教育机器,创造力下降。这对学生的身心是有害的。
●现在的课改很乱,上面出台政策推进课改,但下面依然我行我素。从上到下都在讲摆脱应试教育,但所有学校、家长都在瞄准升学率。
●关于课改,我们一方面感到有必要性而且很迫切,另一方面却感到艰难,举步维艰,甚至很无奈。我们要从整体、大局看问题,前提是一定要改革,改变现有教育状况。
●我们要给课改补台,不要拆台;要从长计议,不要激进颠覆。虽然课改进展艰难,问题不少,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支持,应当补台,而不是走过场,甚至拆台。
●语文课改有很多亮点,如综合性学习、学业水平考试、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但亮点没有得到体现,最大的问题是师资跟不上。
●高考和中考仍然是指挥棒,说到底,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我们不能过分理想化,以为课改可以和高考对立起来,独立推进。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课改和高考应当相生相克的,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实际的。
●课改和高考要平衡。平衡需要水平。有平衡,就是进步,就是改革。有水平的教师懂得平衡,懂得相生相克。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又考得好,这才符合民意。
●我们要讲平衡,不要走极端。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天性,培养学生兴趣。
●听说读写,读最重要。应当把读放在首位。现在的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是很枯燥的,很累人的。很多高中生毕业了,除了读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和习惯。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优雅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语文课的阅读是含英咀华、涵泳体悟、逐步习得,如果缺乏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讲得太多,是不对的。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防止以具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防止过分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者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世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诗词课,还有文言文课,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究氛围的浸润,没有反复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
●为了高考,语文课被边缘化了,学生的阅读就更少了。怎么办?起码课内要有机会让学生读,让他们尽量多读。
●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得去。光靠做题,是不行的。
●写作可以模仿,但不应该把仿写沦为套路。着眼于套路这种学习太过了。我们反对套式作文。
●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其次才是抒情呀,审美呀,等等。高考作文恐怕还是要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包括思考能力。至于文笔呀,文采呀,我看不是主要的,起码考试不应侧重考这些。
●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的文通字顺,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文学性,文笔等,不是中文的第一要义。
●写作不必讲很多理论,只需不断练笔。不要讲得太技巧化,不要过于功利,千万不要过分押题。
●多读比多写更能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们提倡大量阅读,适当练笔。
●完整的人格形成,以及能力的培养,除了智商,很重要的还有情商。文学教育在情商的培养中可以起很大作用。
●要挤出一点时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的个性化的理解,注意保护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升很重要,厚积方能薄发。语文教师无论工作多么忙,最好也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
●在当前的现实下,静下心来读书,是很难的。
●语文教师是化育人的,是一个人文性很强的专业,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非常重要,有足够的素养,不完全是教学的需要,也是自身精神的需要。
●语文教师最好有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爱好,能多少进入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发言权。你在状态中,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可以不断接触学科前沿,让自己保持思想活力。
●取法乎上,给自己定位高一点,保留一点理想主义,那么,学习、教学、生活就有了目标感,就更有意思。
●最好的语文教师都不是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的。
巢宗祺教授讲座警语
●任何课程,首要任务是育人,教育、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塑造具有某种技能的机器。
●各门课程要考虑如何结合本学科的内容、知识、技能、方法等来教育人,培养人。
●语文课程设立三维目标,语文课程关注的内容和目标拓展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表达了具有多重功能的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当前语文课程建设的战略取向。
●人文性中的文,是文明化的意思。也就是自然人通过教养成为社会人、文明人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应该包含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的作品,如说话、文章、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语言文字的作品不可能纯粹讲语言文字,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语文课程中,学习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是最基本的任务。
●学生所学的语言不是纯粹的形式,在学习语言以及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学到表达的形式,也涉及表达的内容。通过阅读,学到了表达形式,还学到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也产生潜移默化的演变。
●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表达形式方面,也要关注表达内容方面。社会在发展,我们就要认真考虑社会进步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要研究21世纪之初的中国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包括对人才的语文素养的要求,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对人才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
●语文学习重在阅读,做那么多的练习册没有用,反而把学生的口味败坏了。
●语文教学重在读书,强调积累、感悟、实践和梳理。
●读书是学好语文的第一要务。
●读书包括兴趣、习惯、品位、方法、能力的培养。
●诵读很重要。诵读的作用是储存语言材料,形成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抽象化的模式,强化和优化由大脑和发音器官等组织起来的语言反应机制,受到情感、审美、文化等方面的感染和熏陶。
●如果全中国的人,人人都能被两三百篇优秀诗文,一定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词记住了不是你的,你用两三次后,就是你的了。
●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是什么?是读书。
●读书要强调读的质量、书的质量、读的过程。
●语言是积累,良好的语感,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知识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读出来的。
●读书是学习的另一种说法。
●要读含金量最高的作品。
●一个语文教师,最好能背诵几十篇《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
●语文教学中一度存在着学科本位、过度理性化的倾向,把语音学、语法学、修辞学的研究成果简单地搬到语文教学中来,简单移植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讲究客观性、追求抽象性、注重学科知识和显性规则的讲授,脱离了语文学习必须依靠读书的根本,弱化了语感的培养和对语文积累感悟的要求。
●语言、文字、文学等的学术系统和语文教学系统有联系,又有区别。
●要注意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对低年级的学生特别要注意采用具体的、富有形象色彩的学习材料,应该注意培养感觉,培养兴趣。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再逐步增强理性思维培养的力度。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是为了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既要取法乎上,又要脚踏实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