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宏钧小学作文教学思想浅谈姓名:田文佳
学号:200840101633
指导教师:石耀华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小学作文作为一种启蒙作文,对整个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许多语文教师谈论的重点。武宏钧老师从教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作文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系统探讨武宏钧老师小学作文教学思想,深入了解他的作文教学态度与方法及其作文教学特点,对当代小学作文教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组成
特点
启示
A Brief Talk on the Primary Composition Teaching of Wu HongJun Name:Tian Wenjia
Student Number:200840101633
Advisor:Shi Yaohua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has for long been a significant link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nd as an enlightenment,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is of even more momentousness which therefore become a research direction of many Chinese teachers. The formation of Wu HongJun's idea on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the teaching attitude, teaching method as well a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m as a teacher who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for around thirty years is of vital important to use for refere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to writing ability enhancement of contemporary pupils .
Keywords: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enlightenment
“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作文教学千头万绪理不断。”这是流传于上个世纪的一句话,实实在在道出了作文教学的难度。武宏钧老师作为一名特级语文教师,30年来一直致力于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他提出的基础作文教学法、自由作文、绿色作文等观念对现代作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武宏钧老师的小学作文教学思想对于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一、武宏钧小学作文教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武宏钧,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教研室主任。他是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作文教学专家。武宏钧老师自1981年担任语文教师开始便一直潜心钻研小学的作文教学,曾多次在武汉、深圳等地区公开讲课,场场成功,是一名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武老师30多年来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为其小学作文教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他已经在《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语文教学》等各类报刊发表教学文章450余篇,并出版了《小学生快速作文法丛书》等120多本书籍。武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宝贵财富。 武宏钧老师指出从作文的形成过程来看,一篇作文往往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写作阶段,修改阶段,每一阶段都对作文的最终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作文形成的三个阶段对武宏钧小学作文教学思想的内涵进行阐述。 (一)作文的准备过程作文的准备过程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础,基础打得牢,上层建筑才能坚固,因此作文的准备过程绝对不能马虎。武宏钧老师从一下诸多方面帮助学生做好作文准备工作。
1.提前广泛搜集写作素材武宏钧老师说过“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作文是一个信息的搜集、加工、整合、创造、输入输出的过程”<!--[if !supportFootnotes]-->[①]<!--[endif]-->。所以,想要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必须学会提前搜集写作素材。在我看来,从我们诞生之初便与身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喜怒哀乐无一不与它相关,因此“生活是我们写作的唯一源泉”,武老师也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学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写作素材。武宏钧老师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及记录积累写作素材。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观察是我们积累写作素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处处隐藏着不可思议的或者令人感动的事物,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时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随时随地积累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武老师甚至进一步地指出小学生在观察时要先观察事物的表面,再进一步探索事物的内质,就如观察一个人时总是先观察其外貌,再进一步了解其性格等。即小学生的观察总是要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拔高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妄想一蹴而就。
“读出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重要方式。书本中凝聚着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是已经消失了的生活的见证。武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都可以兼收并蓄。因为这些都是间接体验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储备材料的重要方法。武老师同时还指出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感受、观察、欣赏,评价的能力,读得多了,记得多了,材料就丰富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不担心无话可说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是积累素材的永不过时的一种手段。小学生要学会对触动自己的材料及时地进行记录、整理。我们认为不管那些好词好句来自于何处,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的,能触动自己灵魂的词语、短语、句子,都应该随时随地摘录下来,这是我们加深印象,吸收精华的有效方式。武老师甚至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空闲之余,将自己的摘录不时地拿出来重读品味甚至改造,将别人的经典咀嚼成自己的一部分。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素材丰富了,写作时自然能左右逢源。
2.人为创造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孩子,他在没有体会过母爱的情况下怎么能情真意切地描述母爱呢?老师不能让学生闭门造车还妄想这车能出门合辙。当然,小学生毕竟生活阅历有限,写作素材相对比较贫乏是很正常的。所以武宏钧老师提出人为创造写作素材,即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机会去经历,去体悟,以便于学生作文。例如武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是小厨师》,但是很多学生从来没有下过厨,这时武老师并没有苛求学生当堂完成,而是选择让他们在回家后尝试学习炒一道菜,在学生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再结合他们的做菜体会构思作文。在我看来,武老师的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积极模仿想象,活化材料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教材中的选文都是千挑万选的,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材料。小学作文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不必过于强求一定要原汁原味的自我创造。正如学习写字,要经过临帖阶段一样,武宏钧老师指出小学生作文也要经过一个模仿阶段。他要求学生根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摹写的“细闻风雨声,花落不知数”,虽然只是模仿,但通过模仿写作活化了材料,也能为自己的作文增色不少。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秀的文学资源,学会模仿写作,在模仿中再求创新,相信学生慢慢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如果有想象力的文章是凌空的天鹅,那么,没有想象力的文章则如路旁玩水的扁嘴鸭子。”<!--[if !supportFootnotes]-->[②]<!--[endif]-->想象力是让作文蜕变的重要力量。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个物品的表象描写的十分细致,却无法将自己对它的感受表达出来。武老师认为这时的写作已经进入了由具象上升到抽象的境界,在这种创造性的过程中,想要真实地表达出来自己的独特体验,就必须借助想象力的发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杜甫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借助想象移接到具体可感的事物中,让读者感同身受,进而触动人心。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作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建设高楼大厦,没有水泥和钢筋,怎么着手?学生只有提前储备好作文需要的材料,才能写出文章。
(二)作文的指导过程武宏钧老师指出写作过程虽然是学生独立作文阶段,但是他们毕竟还处在学习的阶段,写出来的文章自然还有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
1.民主指导,激发情趣传统作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依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任务。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作文模式使得这种作文多是用华丽的文字堆积出来的没有灵魂的木偶,很难真正深入人心。同时,小学生在一种强制氛围内不得不写,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一种畏惧、厌恶作文的心理,这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宗旨。而武宏钧老师认为“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并不是一呼百诺的领导,而是开启学生思路的一把钥匙。教师在作文指导的课堂上,应充分应用讨论的方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辩论,在辩论中活跃学生思维,甚至产生新的创意。小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有了作文的思路,但可能还不够流畅,虽有千头万绪却没有主线,老师在这个时候以一个顾问的形象适时出现,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必能下笔成文。
武老师明确提到,在学生写作前,应该运用民主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言、讨论,提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同时,武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这种互相交流中能锻炼学生快速思维的能力,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而在一种活跃自然的气氛中,学生找到了写作的乐趣,自然能愿写乐写。
2.“入格”、“定格”、“变格”三步走武老师指出文章是一个人内心情感激流的宣泄,是一个人思维流动的外化。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对于作文是陌生的、困惑的、迷茫的。想让他们把抽象的思维感触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就需要运用一定的章法格式,以这种固定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所以武宏均老师提出了“入格”、“定格”、“变格”的写作方法。
所谓“入格”,是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教材的编排思路、课文内容、单元安排等都是很多专家学者精心设计的,对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维的外化,都有一定的章法格式,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例如,一篇记人文章,先是总写这个人的特点,再写几个事例加以佐证,这就是典型的总分写人法。武老师在学生理解这种写人方法的基础上,会布置相关作文,加以指点,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利用这种方法,快速的组织自己的行文思路图。能在理清行文思路图的基础上快速成文便说明学生已经“入格”,即掌握了这种写作的技法。
所谓“定格”,是指在学生入格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形成写作技能。人一开始的记忆总是偏向于短期记忆,“如果经过复述、运用或进一步加工,它就会被输入长时记忆中去。”<!--[if !supportFootnotes]-->[③]<!--[endif]-->武老师也指出小学生在掌握了某一种写作技法后,长时间不练很容易生疏,甚至遗忘,因此需要加强练习。如学会用总分的方法写爸爸后,就用这种方法写妈妈、写老师,使格式在头脑中定型,从而熟练掌握这一种写作章法,最终成为自己写人的一种技能,能够随笔而来。
所谓“变格”,是突破原有的模式,不断求变求异,最终形成自己的章法格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仅仅依靠学习模仿是无法超越的,因此想要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就要“变格”。武老师明确指出入格使学生能快速下笔,定格使学生能在练习中消化写作能力,提高自己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而在基础牢固后就要再开发自己的写作技能,学习变格。学生在经过入格定格后已经知道怎样行文,那些章法格式已经内化为学生作文的技巧,这时就应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大家都采用这种方式写人,我就偏用这种方法记事写景,或者几种技法灵活交叉使用,甚至肢解原本的章法格式,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章法格式。
武老师指出“文章有法,文无定法”。有法与无法是辩证统一的。初学者一窍不通,需要法,需要一定的格式,这是模仿,是借鉴,是基础;经过练习提高,然后创新,是变格,是无法。学生经过了“入格”、“定格”、“变格”三步走,最终走向成熟的写作之路。
(三)作文的评价过程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小学生在作文评价中或者看到希望,或者感到失望,或者得到信心,或者失去信心,每一次评价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评价方式对于作文教学十分重要。武宏钧老师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价应该是全程的、全员的、全面的评价。
1.全程评价“全程评价就是指在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评价活动中,共同建构。所谓共同建构就是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if !supportFootnotes]-->[④]<!--[endif]-->作文是一个搜集材料,选择材料,整合材料,加工材料到输入输出材料的过程,因此作文评价也不能仅仅是对知识学习结果的检查,而是针对写作过程的全程评价。
武老师指出作文构成的素材需要评价。这十分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因此评价不是结果性评价,对作文的评价要提前。他提出在作文材料搜集时,老师就可以加以点评,对于那些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获取真实材料的学生应该及时表扬激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但是武老师同时还指出提前评价时要点到为止,不能过多参与甚至主导学生的写作,要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及自我写作的独特性。
武老师指出作文点评不必拘泥时间地点,应该适时,适地点评。我们都知道学生完成的作文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刚完成写作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记忆较深,所以老师在这时不必过于拘泥课后批改,对于写完的作品可以当堂修改,当面修改。事实上当堂面批能使学生在作文热情未退时及时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甚至能在课堂上立即修改,也为课后再修改减轻工作量。
世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武老师认为点评应该根据个体特点分层点评。在全班学生中,总有作文写的好的,也必然有比较差的。作文评价不是一种简单的优劣之分,它涉及到一名学生以前作文水平与现在作文水平的比较。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层批改。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因为写的不够好而采取简单批评的方式,应该及时和他们以前的作文相比,针对比以前的作文有进步的地方,要毫不吝啬的予以表扬,让他们看见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在我看来,这种批改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后进生感受进步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及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一定的压力,为了不被超越,他们也会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在分层批改中,好生与后进生能够共同进步,相互促进。
作文是一个过程,是学生所思所感经过整理加工的过程,因此作文的评价也应该是全程参与的,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及时评价,随时评价,全程评价。
2.全员评价武宏钧老师认为:“作文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的单一评判,而是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作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评价模式严重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因此武老师提出作文评价应该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充满民主性的全员评价。
武老师指出自我评价是作文评价的重要一环。最了解文章表达方向的必然是自己,文章写完后,自己要念一念,读一读,及时发现字词的错误与表达的缺陷,及时地进行修改。我认为自我点评是锻炼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好途径,也是学生锤炼遣词造句能力,增强写作技巧的重要环节。
武老师指出同学评价是作文评价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自身的毛病自己不容易发现,因此在自己修改后,大声地朗读给同桌听、给同学听,这样别人会帮助你查找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并帮助你修改,有时甚至可以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共同评价一篇文章,集思广益。生生互评是学生之间思想火花交流碰撞的过程,学生在一种平等、有好,合作的互评氛围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武老师看来教师点评也是作文评价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学生由于知识能力等自身局限性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忽略某些问题,或者对于发现的问题不会修改,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及时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武老师更进一步细化了教师点评时的不同角度,比如对于写得好的佳作,作为范例进行展出,师生合作共同分析,找出佳作中的优点,共同借鉴,也可以指出其中美中不足的的地方,加以避免;对评价态度认真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对于批改中出现的优秀的作文修改方法进行推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群体的智慧是不可限量的,在作文评价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员全员的力量,集体评价,共创佳作。
3.全面评价作文体现着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着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发展情况,因此作文评价也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的全面评价过程。武宏钧老师认为全面评价至少应该包含评价内容的多维及评价方式的多维两个方面的内涵。
武宏钧老师说:“评价内容的多维,即把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知识、能力的维度,过程方法习惯的维度)的评价始终贯穿在教学操作的全程。”首先,一篇文章总能反应作者一定的遣词造句的水平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因此作文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种考察,老师必然会对此加以把握。其次,作文是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从作文中能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其对社会现实或某一现象的看法,对人生,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等,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但在传统作文教学中老师关注的目光过多的放在语言运用与写作技巧上,而忽视文章的思想性。武宏钧老师指出对于蕴含积极思想感情的文章要表扬,对于含有消极思想感情的文章要点出来,能够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积极的一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次,作文是一个过程,我们不仅要注意习作结果如何,更要关注写作的过程,评价作文素材搜集整理的过程。而传统的作文评价更多的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创造过程,因此武老师明确指出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全面评价应淡化统一,提倡个性评价。另外,武宏钧老师还指出每个人写作方法及习惯都不会相同,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极强,但书面写作或许往往词不达意,那么老师的评价就不能仅仅依据他的书面表达,更应该结合口头表达,给他们口头作文的机会,热情鼓励,提倡从口头到书面的慢慢进步。总之全面评价不能忽略内容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武宏钧老师说:“评价方式的多维,指的是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此我的理解是教师可以根据批改情况,综合分析,选取一个或几个共性问题,针对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群体性错误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选取学生作文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文,与同学共同赏析,对其优点及其缺点进行分述。或者每次评价作文只选取写作过程中的某一个点进行评价,如这次作文重点是对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评价,下次重点是对学生文章结构安排的评价等等。在我看来,这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枯燥,提高学生参与作文评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比较有针对性。
武老师经过多年实践提出的从不同角度对作文进行全面评价的评价方式,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更多的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也更能彰显学生自己习作的个性。
“善作不如善改”,作文的修改评价过程是作文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作文生成的最后一环,是加深认识作文内容,提高思想蕴含,完善表现形式的最后一步。武老师指出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实施一种全程、全员、全面的评价,让作文评价真正发挥它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武宏钧小学作文教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武宏钧老师的小学作文思想十分丰富,通过对其作文教学思想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武宏钧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一)立足皖北农村武宏钧老师长期在皖北地区执教,对皖北地区学生的实际状况十分了解,他在遵循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的作文教学见解更多的是针对皖北农村学生实际情况而来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只有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后才会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皖北农村的发展较慢,城市化程度不高,经济水平比较低,缺乏丰富的娱乐场所,其中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娱乐场所更是不多见,因此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单一。而受家庭经济的影响,也没有过多的机会见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因为缺乏写作素材而感到无话可说,甚至因此而畏惧作文。所以武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指出要教会学生善于从寻常的生活琐事中发现积累写作素材,甚至提出人为创造写作素材的指导方式;另一方面提到老师在作文选题中应注重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作文题目,甚至请学生帮助拟题。如《我是小厨师》《春到校园》《我学会了------》等,这些作文题目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相对而言,自然能够做到有话可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书海里畅游。农村孩子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多学生并没有阅读的习惯与意识,更不用提摘录好词佳句了;另一方面,或者限于家庭经济的制约,或者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也没有过多的资金购买书籍;更有甚者一些学生要负担家里的日常劳务,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阅读书籍。所以武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十分重视教材,让学生摘录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学会从书本中提取素材,通过模仿学习写作。比如将“二月春风似剪刀”化用到自己的写春作文中,比如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改编为“细闻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武老师通过这些方式既弥补了皖北农村学生阅读量匮乏的缺陷,也是因地、因人制宜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环境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农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城市的学生有很大差距,所以很多农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常常会因此不敢表达自己意见。所以武宏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更多的采取民主的教学方式:其一,在教学中放低身份,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愿意与老师说真心话;其二,积极运用讨论,聊天等方式将学生放到一种平和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三,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点评,帮助别人点评,对学生的作文综合评价,及时表扬,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摆脱自卑情结。
对于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长期在皖北地区执教,使得武老师的作文教学观点对皖北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立足学生写作情趣的激发武老师所说的“情”指“感情”,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情感指向,在师生互动中要注意引导诱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愿写;趣指“兴趣”,指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兴趣,采取适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写。武宏钧老师在绿色作文中也提到“情趣开放零约束”的观念。
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过:“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作文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映射着一个人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反映着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感情是作文教学中的第一要素。而学生情感的激发需要教师情感的引导,因此武宏钧老师认为“作文的思维指导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要特征”,并在绿色作文中强调“情感交流零距离,师生互动零差距”。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是干涩的强塞硬灌,它需要的是教师走下教学神坛,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没有情感距离的互相交流。笔者认为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中也要满怀激情,以自己的感情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能自然而然的释放出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采取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喜欢写作,乐于写作。武宏钧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例如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写《我是小记者》时,就指导学生当一次小记者,采访某个老师或者同学,经过实践的写作必能有话可说;例如通过创设情境,再现生活,重拾兴趣,在写《我爱春天》时,展示几张春景图,放一首有关春天的音乐,让学生在想象回忆中重拾兴趣,再次构造自己的春天;例如通过高分评价,调动兴趣,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尽管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每篇文章总有自己的亮点,老师不能求全责备,要积极鼓励,对于写得好的作文更要敢于给高分给满分。小学生在作文中得到满足感成就感,有了兴趣,自然会更加努力,更喜欢写作。
有情方能成文,有趣方能成章。作文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活动,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个过程。武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情趣的开发,并在作文教学中保护学生的情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
(三)立足写作方法的指导武老师说:“小学作文教学,贵在启蒙,重在开窍”。使小学生开窍的作文教学应该注意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武宏钧老师十分注意作文方式的教导,并将作文方法的指导贯穿于作文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武宏钧老师在作文摄材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做到观察有方法,阅读有方法,记录有方法。首先,观察要用心,要由简入难,循序渐进。例如观察一个人,要先外貌后心理,没人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观察要准确,不能将鹿看成马,只有准确才写得真实。观察要细致透彻,这样才能写得深刻。其次,阅读要有层次。先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再研究作者构思行文的方式,并将所阅读的相关文章进行对比。最后,记录要时常翻阅。在常翻常新过程中将短时记忆变为常识记忆,将他人之话内化成自己之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阅读及记录,那么学生在关注自然时便更能品味自然景物的天趣,在关注社会时更会欣赏人间的百态,在关注自我时便更善寻找自己的心灵皈依。在不断地关注中,写作素材自然而然就丰富并且典型了。
武宏钧老师指出在作文评价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学生引入评价机制。其实,在我看来,传统作文评价中的教师决断,使得学生更多的关注老师给出的分数,反而对评语及修改方向不是很在意。所以武宏钧老师在绿色作文中提到“作文评价零功力”就是指我们在作文评价中要淡化功力色彩,一方面教师少打分,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评价,以一种发展开放的眼光形成师生共同评价的模式。采取自我评价,生生互评,集体共评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评价作文以及鉴赏作文。同时在多种评价方式中,查找自己作文的不足,欣赏他人作文的闪光点,在不断地评价过程中,做到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快进步。
三、武宏钧小学作文教学思想对当代作文教学的启示武宏钧老师的小学作文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对我们从事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由“为作文而作文”到“为做人而作文” 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你会发现它是应试观念的产物,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才是作文的主体,真正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它表达的是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应试观念影响下教出来的作文是“为作文而作文”,他们往往是拥有华丽的辞藻,多变的修辞,无可挑剔的技巧,却独独缺少生命的真意。作文不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表现,更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映射。武宏钧老师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目的”<!--[if !supportFootnotes]-->[⑤]<!--[endif]-->的人学高度出发提出了“为做人而作文”的要求,即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升华思想境界,追求生命真谛。这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在作文教学中要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即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引领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例如武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我是小厨师》时就请同学真实经历,在指导学生写《春在校园》时就将学生领出教室,带到春天的校园中实际欣赏。在一次一次的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作文是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的,每一篇作文都得是自己有感而发的,不能够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同时,在一次次的作文指导中,使学生感受自然,体验生活,重视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作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积极的情感总能给人以希望,消极的情感却总是给人绝望甚至毁灭。在笔者看来,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应该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所以对于抒发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的作文要予以肯定,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思想追求;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上的偏差,老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章是人生活体验的记事本,文章是心灵情感的张扬,每篇文章都体现着生命的价值。当代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领会武老师提出的“为做人而作文”的作文教学观,慢慢将作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主导者”向“参与者”的转变在传统作文教学观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领导者,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老师让怎么写,学生就怎么写,学生好似一个提线木偶,老师拉一拉,学生就动一动。老师是主宰,学生是没有个性的傀儡,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美文,没有个性。武宏钧老师认为“作文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它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if !supportFootnotes]-->[⑥]<!--[endif]-->因此教师要及时积极地转换自身角色,摆正自身的位置,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启示我们当代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放下“唯我独尊”的教师观,积极与学生对话。教师是开启话题的匣子,学生是对话的主体。作文一名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不人云亦云,同时还要乐于而且善于倾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对学生的各种意见进行综合,多侧面,多环节,多角度的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武老师在指导写一篇校园春色的作文时,先请学生从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方面说校园春景,在学生回答后请学生分小组按顺序进行讨论,选择最美的景色,小组讨论后再请同学总结自己选择的美景的特点,再引导学生采用一种方式使得它的特点能更清晰的描述出来,最后写作成文。作文教学并不是教师自己侃侃而谈,而是应该由教师起一个话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请学生自己谈心情、谈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启了学生乐写愿写的心智,在平等对话中毫无压力的自由作文、快乐作文。
第二,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作文评价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流,既然是交流,就不能让老师的红笔一刀切。每一篇作文实际上都是学生的心血,既然由学生开始,也该由学生结束,所以,作文的批改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每一个学生都是批改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放胆让学生批改作文,对于批得好的学生要给与肯定,对于好的批改方法要积极推广。当然,我认为小学生的能力有限,甚至会存在错误批改的现象,所以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承担更重的责任,同时还要监督好学生的批改情况。
第三,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if !supportFootnotes]-->[⑦]<!--[endif]-->所以作文不单单是学生语文知识表现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表现自我,抒发感情的平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单方面的语文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兴趣的发展。老师在把握作文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张扬自我提供契机,将作文真正化为学生生活中抒发感动,表达个性的载体,使得学生真正喜欢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
(三)教学手段的转变: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传统作文教学中往往采取老师出题,讲解题目,学生写作,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但武老师强调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作文.这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际经历,或者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览、音乐快递、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及时地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愿写、乐写。例如武老师在上一次研究梅花的作文课时,提前一周成立研究课题组,请学生通过访问,调查,网上搜索,自我回忆等方式收集梅花的相关材料,然后进行写作指导;在教《西门庆》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模仿写续篇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总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和参与感,自然能够积极写作。
第二,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老师自己,还可以请学生当评判专家;不仅课后批改,还可以当堂当面批改;不仅统改,还应该分层批改;不仅总体批改,还要采点批改。例如,武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时常请同学自我欣赏,与同桌共同交流,甚至集体会诊一篇文章,时而对佳作进行展览,时而对某一技法进行综合点评,甚至会根据情况进行课外拓展,进行在创新,这些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灵活的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带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新鲜感,而每一种方式又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最终使得学生在品味修改作文的乐趣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写作鉴赏能力。
三十多年来,武宏钧老师一直坚守着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精神,不仅是一名为学生服务的老师,更是一名让学生满意的老师。多年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的积累,多年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使得武宏钧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更加丰富充实。他提出的一系列作文教学观点为我们在小学作文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小学作文改革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路漫漫而其修远兮”还需当代语文教师继续探求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作文教学一定能得到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金业文.为生命成长奠基——武宏钧“基础作文”教学思想的人学高度[J].广西教育,2011.5.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刘勰.文心雕龙.知音[M].广陵书社,2010年.
[4]李继秀,王昌华,陈庆华.教育理论(修订版)[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武宏钧.武宏钧小学基础作文教学三字经.中华语文网,2009.6.
[6]武宏钧.课堂“对话”的艺术[J].小学教学语文,2003,12.
[7]范安平,程巍.新编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武宏钧.作文探索路漫漫[J].广西教育,2011.5.
[9]武宏钧.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的三大走向[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9.
[10]武宏钧.体验习作生活享受作文快乐[J].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6.11.
[11]武宏钧.“绿色作文”零概念[J].小学语文教学,2003.10.
[12]语文教学“三位本”——特级教师武宏钧访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0.04.
[1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1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5]武宏钧.打造习作的兴趣链[J].中国小学语文习作论坛,2004,7-8.
[16]武宏钧.我学会了---习作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0.3.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①]<!--[endif]-->武宏钧.武宏钧小学基础作文教学三字经[OL].中华语文网,2009年6月。
<!--[if !supportFootnotes]-->[②]<!--[endif]-->武宏钧.武宏钧小学基础作文教学三字经[OL].中华语文网,2009年6月。
<!--[if !supportFootnotes]-->[③]<!--[endif]-->范安平,程巍.新编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7页。
<!--[if !supportFootnotes]-->[④]<!--[endif]-->武宏钧.武宏钧小学基础作文教学三字经[OL].中华语文网,2009.6。
<!--[if !supportFootnotes]-->[⑤]<!--[endif]-->金业文.为生命成长奠基——武宏钧“基础作文”教学思想的人学高度[J].广西教育,2011.5,第15页。
<!--[if !supportFootnotes]-->[⑥]<!--[endif]-->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28页。
<!--[if !supportFootnotes]-->[⑦]<!--[endif]-->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