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2 17: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产作者:pplong
——读森田友代《哈佛老妈的教学笔记》一书有感



最近几年,介绍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哈佛学子的书籍满天飞,我还真是一本也没有看过。但日本妈妈森田友代的《哈佛老妈的教学笔记》吸引了我。将一个孩子送到哈佛去读书,有很多机缘巧合,三个孩子先后进入哈佛求学,就有一定的内在道理可以探寻了。
森田友代和她的丈夫在大学毕业后,自己开了一个培训学校,类似于现在各地都有的周末补课班。他俩的教学方式非常独特,首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辅导学习之外,还利用课后或者休假日,组织学生一起玩游戏、做各项活动,每年都会举行野营和毕业旅行,这些活动备受学生的青睐。他们认为,让学生快乐非常重要,快乐会化解学习时的辛苦和痛苦,成为激发好学之心的原动力。事实也是如此,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学校办学声誉的提升,一些全日制学校里教师的孩子也纷纷送到他们的而培训学校来学习,学生人数从最初的不到20人,达到了1600人的规模,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三都有班级。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原来的小班教学、“快乐教学”等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难以得到贯彻了。于是,他们俩果断关闭了经营了15年的培训学校,带着三个孩子从日本移民美国。从此开始,森田友代的教育对象从一所培训学校的学生变成了她膝下的三个孩子。办学的成功经验,让她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方针
归纳一下,森田友代的家庭教育,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针:
1.能够给予的尽量给予
孩子需要什么,尽量予以满足,是森田友代一直坚持的做法。如果孩子需要玩具,就买给他,多一点也没有关系。这样的做法在当下还是很有争议的,比如“华德福教育”就认为孩子的玩具不能太多,太多了孩子反而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的。
森田友代认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多给孩子买一些他喜爱的物品无可厚非,当然必要的沟通也是需要的。在孩子提出需求时,她常对孩子说:“我可以给你买这个。但如果家里的钱变少了,以后再看到你真想买的东西,我们买不起了,那时,你能忍着不买吗?”在孩子能够明确地给出承诺之后,就可以买给他。
2.在孩子做坏事时清楚地告诉他不行
现在的教育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成人并不会认真纠正孩子的错误。成人能够看出孩子不诚实、撒谎,但往往不去细究孩子做出这些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因此错过了一个个好的教育机会。
认真纠正孩子的错误,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孩子错误的不满,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纠正错误可以采用训斥的方式,森田友代认为,训斥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不能训斥起来没完没了。训斥完之后,对孩子要比训斥前还要温柔;二是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立刻就训斥他,以便当场解决;三是只就错误的部分和错误的行为训斥孩子,不扩大范围,不全盘否定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成绩不好,不是训斥的理由,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做一些沟通和分析,给予孩子正面的激励。还有一件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就是轻易否认孩子的挑战,认为孩子不行,做不了某件事情。这样的家长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还有,孩子失败时,不要对失败本身发怒,而是要把遗憾的心情和失败带来的后果,好好地传递给孩子。
大多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这种情况在森田友代三个孩子的身上都没有发生过。森田友代认为,家长无视孩子的心情,不倾听孩子的话,粗暴地对待孩子,是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叛逆就是反击,如果你不出拳去进攻孩子,孩子自然无法反击。
不光批评要清晰、准确,表扬孩子也是如此。具体地表扬孩子在哪里做的好,可以更好地把自己的心情传递给孩子,也可以使孩子更加努力。
3.一以贯之
森田友代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还是对孩子的需求有限满足其实都不是教育的根本,最根本的是你确定了一种教育原则,在将孩子逐渐养育成人的整个阶段,你都要一以贯之,不能朝令夕改,这样孩子会无所适从。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会培养出“啃老族”来,现实生活中许多“啃老族”的存在,往往都与家庭教育方针的多变有很大的关系。
二、尽量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纽约疯妈”曾写过一篇“父母的有效期限”的文章,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在孩子身上下些功夫,多陪陪孩子,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了才发现自己教育投入上的不足,这个时候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森田友代一家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有朋友请他们夫妻俩外出吃饭,他们总是会问一句:能否带上孩子们?学校里举行运动会,家里也是全体集合,一起去学校观战。到了周末或者假日,家庭也会一起行动,去逛逛商店、到饭店里用餐,或去知名的“好”学校参观,看最强队的关键比赛。
尽量增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可以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尽可能为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铺垫,跟着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在森田友代看来,孩子的人生不是由学校的成绩决定的,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之外孩子最喜爱的东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发现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热衷,那他对学习一样不会有兴趣。在关键的时候,兴趣能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森田友代的三个孩子都很喜欢体育,这让她非常的欣喜。喜欢体育的人要忍受艰苦的训练,培养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一直为了取胜而努力。他认为正是这样的体育精神,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学习动力,也是他们一个个走进哈佛校园的原因之一。
和孩子们在一起,切忌的一点就是越俎代庖。家长不要一边口口声声地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一边按自己的喜好替孩子做出选择。为了培养出努力的孩子,父母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想实现的目标。
对孩子来说,最能让他们提升自信心的事情,就是自己能完成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孩子会很享受这个从“不能”到“能”的奋斗过程,并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多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
学习是艰苦的,但学习本质上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而是变未知为已知的喜悦,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是苦中有乐的事情。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着力呵护孩子的学习欲望,一个始终对学习充满欲望的孩子,是不用家长进行督促的。
三、要增强国际理解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变成一个地球村,信息化、国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也日渐频繁。增进国际理解,成了当今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课题。
在中国、日本等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会被人认为是没有礼貌,或者会被人认为是自负、厚脸皮的人,还会招人嫉恨。因此,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深思熟虑过之后,采用委婉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中国、日本等一些东方国家里生活的人们,虽然习惯了上说“请”,把优先权给了对方,但让了之后往往觉得不公平、不开心。心里不开心了嘴上还不说出来,总是强迫自己忍耐,结果容易积蓄忧郁,心里想的话和对别人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其实就是虚伪。
但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美国人是怎么想就怎么说,虽然会给人以“自私”、“不留情面”的印象,但也让人觉得非常爽快。
如果你到了英国,美国的这一套又吃不开了。英国人认为只强调自己的人不是绅士,并讨厌这些人。你越是强调自己某些方面,人家越是和你对着干。
在一个地方呆惯了,自然就会将这样的思维模式固化下来。但是,只顾及本国的思维模式,在国际社会上就会遇到很多阻碍。在全球生活,就必须努力掌握和应对不同国家各不相同的思维模式,接受过不同价值观和思考方法的冲击,不能把孩子局限在固定的思维方式里。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在社会上表现活跃。
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带孩子都不同的国家去走一走,或者有计划地给孩子安排一些游学的项目,让孩子了解不同国家的风情和民俗,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特点和习惯。

教育可以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每个家庭的教育都会在孩子的一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财产。

    《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  []森田友代/  兴远 张文青/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1.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10:28 , Processed in 0.0722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