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高考作文命题看我国语文培养目标缺失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其关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弊端的批判,在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
多元化的题面被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在于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为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隐含着对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最大公约数,题目带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唯一合法主题,既扼杀了考生的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
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其最大的成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因此,在一个时期内,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出了内在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无主题或者采用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却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当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就又变回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高考作文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救人”等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命题,尽管题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一旦涉及社会道德和某种共识,开放性就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多元化的题面被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了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类矛盾在高考作文改革初期存在是由于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其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许多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题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罢了。宁夏卷和海南卷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卷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雅、严密的语言对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用天鹅绒包裹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思维的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这两个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卷的作文题“不要轻易说不”就开放性而言,也较广阔、深邃。
命题的开放性,本来是改革的核心,但是,十年的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普遍自觉的程度。同样以今年的抗震救灾为题,四川卷和全国Ⅰ卷在开放程度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四川卷就是两个字“坚强”,显然不如全国Ⅰ卷提供四则新闻,在第五则中特别点出“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前者是一元化的“坚强”,后者则提示多元化的“不一样”。
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封闭现象已经逐渐减少。大多数高考作文的材料和话题,都显示出一方面在话题和材料上求新,另一方面尽可能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如福建卷的三人不同选择:一人选择果汁,因其甜;一人选择咖啡,因其苦中有甜;一人选择矿泉水,因其平淡。这样的命题就并未加上画蛇添足的哲理性阐释。北京卷的装满一个杯子的种种思路,也以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当然,这只是一种从思想上求新的风格,江西卷以去年洞庭湖鼠灾为背景,妙在形式上求新,规定以田鼠或者以田鼠天敌的口吻叙述。这本来存在一定的限定性,但田鼠和田鼠天敌的口吻拓开了想象的空间。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数十万考生而言,除敌我两方的选择之外,就没有想象的余地了吗?可能命题者对二元对立思想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材料比较有新意而且开放度的自觉性比较强的还有好几个省的命题。如辽宁卷以对让座、喧哗、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的社会调查为题,重庆卷关于“自然”的三种定义,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感受乡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生活细节,不但以自由度较大而且以难度较大见长。自由度与难度是相辅相成的。自由度越大,似乎越易为文。而实际上,自由度越大,现象和思绪也就越纷纭无序,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而为文却要求条贯统序,一脉相承又起承转合。
●从对比中找到命题盲区
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仅指向唯一的选择
作文命题要义就在于在自由度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高考作文命题共同的倾向在于:单纯地、过多地强调诗意和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仅指向唯一的选择。
笔者仅以江苏卷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开放,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谁说山一定是沉稳的?四川的龙门山系不是大大地震动了一下,余震达到上万次吗?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即使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也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与沉稳无关:“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渺、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唯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相比,二者虽题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美化、遮蔽复杂而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与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到哪里去找从出生到死亡都完美无缺没有失败的人生?这实际上完全是空想。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强迫说谎了。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式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古典审美思维中的情感和理性不同,前者以极端片面、无视矛盾为特点。以这样古典的思维模式来命题,可以说从根本上忽视了当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而存在。今年,则突破了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矛盾。诗意价值仅仅是题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今年的江苏卷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从而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学生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从创意来说,高考命题还具有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类命题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唯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是值得怀疑的。让我们来看看近几年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
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地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近几年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
5.“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可以看出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诗意、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法国和美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法国和美国高考作文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否发展自己的论点,能否用合乎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否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观点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否统一在焦点上、是否自如地演进,语词是否丰富,句法结构是否有变化。法国和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作文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培养目标中理性见解缺失
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
为什么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呢?当然,我们可以用西方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但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以理性的议论为纲的。“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中国的崛起是近年来对世界最大的威胁,请评论。”“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变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这12道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自己的理性见解。
也许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我国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利必有弊,其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胡适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这样巨大的缺失长期存在,我国的语文教育界并不是完全没有看到,而是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有一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用了韩非子的“智子疑邻”为题干。同样的墙壁倒塌,同样的可能有小偷的警告,由于对儿子和邻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引发了相反的判断。这样的题目引起一些中学特级教师的反对,说是“脱离学生实际”。其实,说到高中生的“实际”,首先,他们的理性思维在数、理、化课程上已经训练得相当精深,许多对成人都有难度的原理和习题,合格的高中生对付起来得心应手。其次,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校课程绝大部分是系统的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别无选择的途径就是去适应大学的这种“实际”。对于命题者来说更为紧迫的“实际”是,在高考命题方面不应该闭关自守。如果以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湖南卷作文题中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阐释就有可质疑之处:“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这样的论断无疑有一定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这种所谓的道理是片面的。事实上,“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早春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草色常是远看则无,近察则有。俗语说,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安石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是远看,就看走了眼,把梅花看成是雪花。如果没有香气的提示,就弄错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富有审美的情感价值,可是没有理性价值。“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这样的说法比较片面,因为有时把握事物就不能远离,显微镜的功能就是彻底近观。
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全国大部分作文题都有可商榷的余地,以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水平最高的上海卷为例:“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是从主体性的极端走另一主体性的极端,光从“他们”的眼光看事物,不顾“我们”的感觉如何,不见得比光从“我们”的角度看好多少。这个道理,不管是在外交上,还是在商务谈判中都是不言而喻的。从哲学上来说,解决此等问题的法门乃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即“主体间性”。最后,笔者还想对今年四川省的作文题“坚强”提几个问题:首先,“坚强”是个人的坚强还是民族的坚强?其次,救灾既是精神,也是科学,单纯的精神力量足够吗?最后,人在自然力面前是强大的还是脆弱的?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所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命题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可能只是芥豆之微。但是,于一粒沙中可以见世界,一滴水中可以看大海。从命题的分析中,是不是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方面的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0:38 中国教育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