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思维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4 23: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思维科学
    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同社会实践和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思维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造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思维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本质,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思维规律由外部世界的规律所决定,是外部世界规律在人的思维过程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思维的观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基础。20世纪初,从物质运动形式上对思维作出重大研究成果的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初步揭示了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从对事物本质、整体反映上研究思维的突出成就是辩证思维学。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与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并为列宁等人所发展的思维学说。辩证思维学在《资本论》的创作中,在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显示出它的巨大价值。
    20世纪50年代以后,脑科学有了新的重大进展,斯佩里等人对左脑和右脑功能的研究,对大脑机能区的定位研究,对神经回路的研究,脑物理和脑化学的研究等,都进一步揭示了思维的物质运动性质;与此同时,皮亚杰等人对儿童思维和成人思维的研究,新近兴起的认知科学对人脑信息加工机理的研究,则又丰富了人脑反映事物本质之机制的知识。这些研究成果为思维科学积累了新的科学资料。当代各学科的多层次和横向渗透发展,尤其是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为深入地研究人的思维开辟了新的途径。
    思维科学分为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思维科学的技术科学及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3个层次。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并通过对这些基本思维活动形式的研究,揭示思维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因此,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可有若干分支,如逻辑思维学、形象思维学等。个体思维的累积和集合,构成社会群体的集体思维。研究社会群体集体思维的是社会思维学。它也是思维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极品公子
    思维是人脑这种最高级物质的机能,但是人脑思维却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机器和动物所模拟。能够模拟人脑思维的机器就是智能机器。研究智能机器及模拟人脑思维方法与程序的科学被称为人工智能或机器思维学。研究高级动物对人的思维的模拟能力和如何实现这种模拟的科学是动物思维学。不论机器模拟还是动物模拟,都不是人脑思维的原样复制,而是一种变形的模拟。例如智能机器解决问题,它在某些方面(如计算)放大了人脑思维的功能,其效率为人脑所不可及;在另外一些方面(如辨识)则远远落后于人脑的功能。机器和动物模拟人脑思维,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机器思维学和动物思维学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分支。
    目前思维科学还处于初创阶段,分析的研究远远大于综合的研究,各部门独立的研究甚于跨部门的共同研究,还有待于形成统一的体系。
    在当代信息社会里,知识、智力、智慧的重要性日益增长,思维对于知识的产生,对智力和智慧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人们对思维科学的关注也日益增强。思维科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同时,思维科学的进步必将大大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宝库。

     [url]http://bbs.hudong.com/viewthread.php?tid=[/url]11407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20:16 | 只看该作者
面临着新的起点的思维科学
特约评论员 朱长超
       今年7下旬,又一届思维科学研讨会在齐齐哈尔召开。本次大会以思维科学和科学思维、科学发展为主题。
   发起这次会议的黑龙江思维科学学会的同志不仅在思维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灵感思维、社会思维等领域进行了辛勤的探索,创立了一家之说,作出了宝贵的贡献,而且在推动全国思维科学研究者的交流和沟通,促进思维科学学会的早日成立方面,也作出了可贵的努力。
   这次会议,比较注重实际。会议开门见山,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开幕典礼,没有老话套话官话大话空话。会议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讨论学术。这次会议,比较注意沟通。发言者和会议参加者作了较充分的沟通,表达了不同观点,提出了各种疑问,使会议比较富有生气。中国人大教授苏越老师的评论比较到位,表现了理论思维的强大力量,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次会议,不讲资格,有不少年轻的思维科学爱好者研究者探索者参加了会议,阐述了观点。这次会议,注意提拔新人,一些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在思维科学领域富有较深功底的新一代学者成了会议的主角。
    思维科学在中国走过了比较漫长的道路。二十多年来,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者筚路蓝缕,在相似论(张光鉴)、思维规律论(田运)、灵感思维论(刘奎林)、形象思维论(杨春鼎)、图像识别论(戴汝为)、社会思维论(曾杰)、思维发生论(张浩)、智力工程论(徐章英、顾力兵)思维飞跃论(陶伯华)等领域取得了可贵的成就,足以让思维研究者们自豪。然而,如果以更高的要求回顾思维科学研究走过的路,还是有着不少遗憾。现在,全国只有山西社会科学院有唯一的一个思维科学的专业研究所;全国性的思维科学学会一级的组织,虽经田运、张光鉴、戴汝为、刘奎林等诸同志尽了努力,却至今没有突破。思维科学的创立者、倡导者钱学森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成立中国思维科学研究院的理想至今还没有形成胚胎,思维科学的专业杂志尚未能公开出版,思维科学的社会影响还不够广大。思维科学未来的发展道路,任重道远,山路崎岖,但空间广阔。
    人们一定会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对学术建设和四化建设富有重要意义的领域的研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状呢?为什么有钱老这样有巨大影响的科学家的倡导,学会筹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却至今没有成立呢?为什么全国的书摊上、书店里,满眼都是美女倩男作为封面的当红杂志,图书馆的书架上,满架上有不少空话连篇的学术刊物,却没有一本思维科学的公开的刊物呢?是钱老的支持还不够吗?不是。钱老对思维科学已经鞠躬尽瘁,竭尽全力;是国家领导还不够重视思维科学吗?也不是。据有心人发现,国家某领导在美国一个刊物上著文就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重。国家的官方文件中也一直强调要解放思想,要改变思维方式,教育系统也一再提倡提高思维品质,改善思维能力,可见是何等的重视;是有关领导不关心吗?似乎也不是。领导们虽然国事在身,一届届都在百忙之中到家中或医院探望,向钱老送花篮,与钱老讨论科学发展的大事….不过,尽管如此,思维科学学会仍然筹备了二十多年未成立。也许,它正准备创造一个怀孕时间最长的学科诞生的吉尼斯新记录。思维科学研究者多么希望,少送一次花篮吧,少一次殷勤的寒暄吧,认真地落实钱老提出的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理想吧,早早地实现钱老关于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成立中国思维科学院的科学蓝图吧。这是一种更大的尊重,对学术和四化也有更大的意义。
    我猜想,思维科学学会的尚未成立是诸多不利因素的合力。钱老的声望虽高,但中国之大,有些人的心底深处未必都同意他的这些学术主张;对于思维科学,有些人的潜意识中,也许会认为它是一门富有社会意识形态特性的学科?而有些人的心中,做体体面面的面子工程比做扎实的基础工程更有兴趣。从思维科学研究者内在的因素看,思维科学学会筹备四分之一个世纪中,虽然各地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会议绵绵不断,但是,作为全国思维科学学术领导的筹备机构却很少召开筹备组工作会议,也很少与各地的思维工作者相沟通,通气是很不够的,这近乎是一种失责。思维科学是个大的学科群,有些同志可能较多地看到自己研究阵地的重要,对于自己专业之外的领域,有意无意地疏忽了。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思维科学研究发展今天这样一种不够理想的局面。
    回首思维研究的过去,我们既有安慰,也有遗憾;展望思维科学未来的研究之路,也充满着曲折和艰难,远远望去,依然充满着草丛林莽。不过,天下事,事在人为。
   第一是,研究者队伍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吸收新生力量。总体而言,思维科学研究者队伍日渐老化。25年过去了,当年雄心勃勃的学者有的已经作故;有的已经出国;有的改了行;更多的是年老力衰,力不从心。没有精确地调查过全国思维科学研究者的平均年龄,但感觉上是年老的多,年轻的少。青黄不接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要大胆地吸收年青的思维科学工作者加入这个团队,并且大胆地将一批有作为、有责任心的中青年学者提到比较重要的岗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思维科学的发展十分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
    第二,迫切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学术刊物。学术刊物是团结同仁、交流成果的舞台,也是培养人才的园地。现在,全国只有一个内部的思维科学通讯杂志坚持着。它孤军奋战,艰苦地支撑了二十五年,苦苦地厮守着岗位,对思维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不过,由于是内刊,由于经费困难,知名度不很高,与思维科学大发展的要求尚不相称。如果有公开刊物,思维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会更多,思维科学研究的影响一定会更大。
    第三,我们迫切地需要提高思维科学研究者的能力和素养。思维科学研究走过了长期的道路,现在更需要的是各个领域的比较深入的研究,泛泛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学术的需要了。它需要实证的研究,我们要努力用事实、用数字来说话,使思维科学的成果更令人信服。我们要更深入地揭示思维的规律,同时要更紧密地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使思维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不断地取得实际的成果。我们要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认真地进行综合和提炼,争取在这个领域有较大的自由。由于思维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群,因此,研究者要努力扩大知识面,掌握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掌握新的研究手段。
    第四,我们迫切地需要认真地解剖自己,总结过去,面对未来。思维科学领域是一个广阔的海洋,大海里有各种绿岛、沙洲。我们要有包容之心。不同的观点要包容,不同的领域要包容,不同的思想也要包容。在这个领域里,大家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学习者。只要对思维科学发展有益,就要热情地支持和鼓励。思维科学队伍要讲究团结,思维科学各个专业、各个块块的分力要形成合力。
    第五,我们需要与有思想有眼光的企业家、教育家们合作,思维科学要与现代化事业密切地结合起来,要努力争取教育工作者、企业工作者的支持。全国有一批这样的企业家和教育家。这次会议上,武汉飞越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周飞就提出了很有气派的建设中国思维科学大学的设想,还切实地提出了18个创办思维科学大学的问题,准备启动前期经费500万元,进行专题的研究。上海翔云建筑装璜公司董事长、上海创造学会副会长周才清也曾经热情地支持和参加思维科学的研究。思维科学研究者和企业家、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将给思维科学研究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活力。
    思维,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最大的赏赐,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他在总结文艺复兴时代的思维特征时又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和涌现巨人的时代。这个时代出现的人才,都在几个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到过几个国家,会说几种语言。他们都有勃勃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育和成长,创造力的孕育和开发,都需要从从自然到自觉,需要我们揭示思维世界的规律。发展思维科学的研究,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教育的振兴,对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于中华的复兴和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探索。这是一个大有希望的科学园地。
    思维科学的研究正处在一个新旧时代的交接点上。回顾过去,我们已经在巍巍巨峰的攀登上曲曲弯弯地走了很长一段峻险的山路。回头望去,走过的路依稀可见,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探索者的脚印。瞻望前头,雄伟的山峰淹没在云雾之中,前路上有悬崖峭壁,有飞瀑流泉。让我们在山石上稍事休息,擦一擦额上的汗水,喝一口小溪的活水,啃几口带着的干粮,然后再开始新的长征。年长的学者们要越接再励,年轻的朋友们要抓紧时间,走得快些,要努力赶到队伍的前头。我相信,思维科学就如二十世纪初细菌学和核物理学研究的时代一样,蓬蓬勃勃,一个发现将接着一个发现,一项成果将接着一项成果。山回路转之后,思维科学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31: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创造思维方法体系初探作者:慧矩
创造思维方法体系初探
天津创造学会      贾弘
摘要:
   本文以创造思维不同运动形式对创造技法总体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用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对创造技法运用进行了综合,总结出以发现为起始,通过创造思维的正向与逆向,联想与组合,灵感与群体三组对应的思维形式,并将众多创造技法分类贯穿于这六种创造思维之中,加上优选思维的反馈,最后得到创造发明成果,建立起一个简要的创造思维方法体系。并从笔者自身科技创造研究和实践经验中提出一个好学好用,简明扼要的“正、反、联、变、冷、热、优”的创造七字法。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但创造学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诞生的一门学科,因为它对科技、经济、教育、文艺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受到许多发达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迅速在全世界普及推广,创造学的研究,特别是其中最有实用价值的创造技法的研究发展更快。仅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提出的创造技法就已有三百四十种之多,如果能将众多创造技法按创造思维形式分类有序地建成一个方法体系,这无论是从创造学的基础理论上讲,还是对创造方法的普及应用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创造技法是人们在长期的创造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操作规范的想法和做法,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方法既然是我们搞创造时头脑思维的工具,我们就可以参照一下劳动工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以木工的手工工具为例:(因为木工手工工具是人类最基本的和最早科学化并且现在还在大量使用的劳动工具)。工具的分类是按品种、规格来划分的,具体的品种就是锯、刨、凿、斧和规矩等,工具的功能是由工具的构造决定的,工具的分类是由工具与材料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的,这种分类方式是符合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分类的原则的,这种工具的分类和使用工具的规范对人们组织生产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以后虽然发展成了现代化的木工和金工机械,如工艺分工的车、铣、刨、磨、锯等,操作的规范化更加科学精细复杂)
    如果我们以原材料(树)作起始,以制成品(木器)为结果,就可以形成一个木器加工的流程:树——→锯——→刨——→凿——→斧(装)——→木器,但这个流程只是个大体粗略的加工过程的划分,而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锯刨凿斧交替进行的,比如最后木器组装时也需要用锯锯去榫头,用细刨刨光表面,用凿子雕刻出花纹等等,如果我们现有的材料是一些零散的不定形的材料,要做的又是一个新颖的木制品(如木模型)。对于木工工具的使用更是要随机应变,无一定之规了,但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对不起图贴不上去)
                                          
    图上的规矩是表示设计加工的技术要求,在每一道加工工序后,木工都要用规或矩来度量与设计比较,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要返回加以修正,直正最后组装成形再通过“规矩”这一关,才成为一个合格的木器。好的木工善于因“形”用“具”,并且工具也用得恰到好处,所以干活才又快又好又省力,人们称这样的木工为“巧木匠”。
    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对所发现的问题用头脑中的创造思维进行加工,最后搞出前所未有的成果来,搞一件创造发明很类似制作一个木模型,材料往往不是最原始的“树”,而是已有的科学定理和规范,现有技术和现有材料,因此,运用创造技法的“工具”也是要交替综合进行的,并且最后是要组装成一“器”的。
    我们要探讨创造思维方法的体系,首先要给创造方法来分类,因为创造方法就是人大脑思考的“工具”,是创造思维的具体,所以我们也应该以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分类的原则,按创造思维的不同运动形式来给创造方法分类。要研究创造思维运动形式,首先要有个思维的主体(人的大脑),确定一个思维客体(思维对象),方法是是思维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规范方式,就像是运动学里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力(这里可以说是脑力)的概念,思维运动就是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间的相对运动,并且要确定一个思维运动的方向,还要有个运动的形式。我们知道工具的运动客体是被加工的材料,工具的运动方向是以加工时的方向为正,不同的工具还有不同的加工方式。同理,创造思维也可以这样,以要创造发明的成果为客体,以社会多数人常规以往的思维发展方向为正,这样我们就可以按创造思维的运动形式来给创技法分类了。
    从思维运动方向看:逻辑思维是人们常规的思维形式,可认为是正向思维,可用“正”字来表示,“希望点列举法”、“缺点改进法”、“特性列举法”、“成对列举法”、“情报法”、“常用思路启示法”、“卡片法”、“SW1H法”、“TRIZ”等都属于此类,形式逻辑思维是建立在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大量科学定理和经验的基础上,虽然这种思维创造性不如其他创造思维,但形式逻辑思维是创造发明的基础,因而是最大量,最先被创造发明者所积累所采用的,但采用形式逻辑思维创新的时候要注意要超过以往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内容。
    逆向思维是与常规思维方向背道而驰的思维形式,可用“反”字来表示,“逆向发明法”、“缺点利用法”、“负负得正法”等属于此类,逆向思维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突破常规思维带来的凝固,积极探索新的方向,采用逆向思维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事物,并且要善于将矛盾进行转化,因此逆向思维也是在辩证逻辑思维范畴。
    从思维运动的客体(思维对象)的角度来看:联想思维是把要创造的事物做为客体与客体之外其他事物进行联结的思维运动形式,可用“联”字来表示,“仿生法”、“联想法”、“信息交合法”、“移植法”、“综摄法”等属于此类,采用联想思维要注意联不是简单的迭加,而要有1+1>2的作用,这样联才有意义,就如一头公马加一头母驴能生出一头小骡子才好。
    组合思维是思维客体的内部结构中的各个元素进行组合变化的思维运动形式,可用“变”字来表示,“组合技法”、“二元座标法”、“形态分析法”、“矩阵法”等属于此类,采用组合思维要注意并不是胡乱交变,要有很强的方向和目的。
联想思维和组合思维从客体(思维对象)运动形态变化上看应属形象思维范畴。
    从创造思维的主体表现上看有灵感思维,它是一种个体突变式的思维形式,可用“冷”字表示,“三思法”、“虚功静气法”、“直觉法”、日本的“一人一案”等属于此类。灵感就是创造思维积累的潜意识的“顿悟”,所以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群体思维是一种群体互励式的思维形式,可用“热”字来表示,“头脑风暴法”、“智力激励法”、“635法”、“协调选择法”、“菲利浦斯66法”、“合理化建议活动法”等属于此类,现代科技已进入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发展阶段,常需要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因此群体思维类创造技法发展很快。
灵感思维(个体突变)和群体思维(群体互励)从是人脑的思维主体的表现形式上看应同属社会思维。
    最后是求优思维,它是完成创造发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必经之路,可用“优”字来表示,“优”也是形式逻辑思维,它是一个标准,就象是木工的规和矩,具体说发明的标准就是实用、经济、美观,它也有许多相应的创造技法,如工业设计学、工艺美术学、价值工程学中的人机系统分析法、功能评价法、黄金分割律等等,优的创造技法是用这些学科中的方法综合而成的。发明优的关键是要对材料、结构、工艺美术等有较深厚的技术功底,也要对市场、成本、消费心理等有较透彻的了解,还要具有综合处理的艺术,很多新设计、新产品不成功,并非想法是错的,而常常是因为方案不是最优的,“条条道路通北京”,但在各种条件限制下,最佳路线可能只有一条,偏离这条路线发明就有可能失败,或是很快被后来更优的发明的产品挤出市场,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将创造方法分为七类,每类有一代表性的创造思维,“正”和“优”是形式逻辑思维,“反”是辩证逻辑思维,“联”和“变”是形象思维形式,“冷”和“热”是思维运动的主体表现形式,创造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从形式逻辑思维开始,发散到辩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社会思维,后又收敛回到形式逻辑思维的过程。“正、反、联、变、冷、热、优”组成了一个创造思维方法的简要操作程序,这就是笔者曾在1993年提出的“创造七字决”(《发明与革新》199405期)的内容,但是创造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偶然性和随机性都很大,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系统图来表示创造思维方法系统,创造发明都是以发现问题开头,通过七种创造思维方法的联接和作用,最后得到创造发明成果,请看下图::(对不起图贴不上去)
发现问题───→寻求途径───→形成方案───→完善优化────→发明成果


信息采集───→ ───→ ─────→ ──→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这是一个完整的有元素、有层次、有结构、有功能的系统,虚线内表示的可说是创造思维的黑箱结构,系统的周围是发明的技术背景和社会背景。
    图中的“正、反、联、变、冷、热、”优如同上文中的木器制作系统图中的“锯、刨、凿、斧”一样,而“优”如同图中的“规矩”一样,以前的每一次不同创造思维的过程都要在“优”这一关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差值输回起点,它比较出“不优”是正反馈,当返回输入端,将促使思维发散,以在更大的范围寻求解决途径,当比较是“较优”时是负反馈,返回输入端便促使思维收敛,以便进入下一次创造思维中完善,经过不断反复,一次比一次有所改进提高,最后再通过“优”的各种方法的综合检测,如达到了所预期的指标,才得到了好的创造发明成果,这也就是控制论的科学优化控制的过程。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从信息的采集输入,加工、整理到输出的五个程序,经过多次反复优选以便得到一个最优的发明成果。
    创造思维这七种形式并非是绝对的、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互相关联而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比如圆珠笔的漏油问题,历来是创造学者当做逆向思维的典型案例,圆珠笔新研制成功时,碰到了一个难题,每当书写到35000字时,笔球与笔头套间就因磨损而漏油,为了增加耐磨性,许多人从材料工艺上想了许多办法,但不是成本高就是加工难度大,最后一个日本人想出来的解决的方案竟是非常简单,把储油管的油墨控制在30000字左右,没等漏油就没油了,便可以弃之不用了,这既是逆向思维,也可说是组合思维和灵感思维。再有光谱分析仪的发明也是这样,化学家本生发现用酒精灯燃烧各种金属盐时,灯焰发出不同的颜色,就想用这种方法检测物质所含的元素成分,但效果不好,在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散步聊天时,基尔霍夫建议不直接看火焰,而是通过分光镜观察光谱,于是两人合作发明了元素光谱分析仪,其灵敏度能测出百万分之一克的元素含量,给化学分析增加了一个快捷灵敏的新式武器,不但用它新发现了十几种新元素,而且还测出了遥远天空上太阳的组成元素成分,成为科学史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发明,这既可说是正向思维,也可以说是联想思维和群体思维的一个典范。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相互对应的正与反,联与变,冷与热就是创造思维形式的三个不同的侧面,求优思维应是融会贯通在整个创造思维之中,因而这几种创造思维是相互关联的。创造技法虽然很多,但我们不可能全部学会再去搞发明,就象我们要学做木匠首先要有锯刨凿斧和规矩的几种基本的木工工具,每种工具基本规格各有二三样,再学会各个工具的使用配合,掌握加工修正的技能就可打出一件成型可用的木器了,同理学习创造也可以先学会七种创造思维中每种思维中的一二个技法,了解了七种创造思维的变换反馈关系,这样就能比较“心中有数”地去搞创造发明了。
    这七种形式的创造思维方法具体的多样的表现形式—创造技法,是结合了创造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环境、不同的个性而形成变化发展来的,因而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正如大自然千颜万色的色彩是由太阳七色光构成的,世界上千歌万曲可由七个自然音阶来表达。因此掌握了创造思维的方法体系,就如同掌握了绘画调色法,乐曲写作法,能在学习创造发明中提纲挈领,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当然创造七字的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灵活加以运用,诚如古人所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最后能做到“无拘无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才是运用创造方法到达了最高的境界。
    创造思维的方法体系用形象的比喻就象是一张打鱼的网,创造力是网纲,“正、反、联、变、冷、热”六种创造思维是网经,贯穿众多的创造技法组成网目,优选思维的“优”就是网上的铅坠,撒网的时候,铅坠的作用是使鱼网尽可能地张大,进入水中以后,铅坠的作用是使网收拢合并。撒网打鱼一要看得准,二要撒得开,三要拢得住,创造发明的要求也是这样,我们研究创造方法的体系,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学好用好创造思维方法这张大网,做到见鱼撒网,纲举目张,网网有收获。
    正确建立起创造方法体系是创造学从经验阶段上升到理论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会对思维科学、方法论等学科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有较大借鉴作用,是人类社会在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创造”这一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层次和大脑中最奥秘的内容,本人在多年做社会科技的创造发明实践工作中,深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并对此做了一些研究探索,初步提出一个简要的创造思维方法体系来,意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创造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等学科的学术理论界重视和讨论。如果我们能掌握正确的创造思维形式和各种创造技法的体系和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好地“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了。
    最后以简明通俗的形式将创造思维方法体系化简成“正、反、联、变、冷、热、优”的创造七字法,为便学习和运用编口诀如下:
    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向出发,复探索;广泛想,分解合;
    冷静勤思,烈讨论;多中选优,完善检测,实施发明,造福人民。
  (此文“创造发明方法体系初探”曾刊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年第5卷第7期)

   以上为一己之拙见,欢迎大家直言讨论评价,恭请不吝赐教!

E-mail: ads_tj@163.com             电话:13920505923

主要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                  思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72.5
《中国创造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徐方瞿        国创造学会筹备会文件  1993.10
《创造学基本知识》              全总技协办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5
《职工创造学》                  苏兰洲等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4
《技术创造教程》                张庆华等      亚洲出版社            1992.5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32: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直觉发生的路线图新探作者:刘奎林
直觉发生的路线图新探
刘 奎 林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直觉作为人类思维最普遍的精神现象,历来为诸多学科所关注,并在哲学、物理、数学和审美领域出现众多直觉主义。但是人们对这一古老课题的研究却一直见解不一,众说纷纭,足见其研究道路的曲折和艰辛。本文拟从现代思维科学角度,对有关直觉发生的本质及其发生路线图、直觉与灵感的异同作些深入探索。本文认为,直觉的发生与经验密不可分,以显意识制导下收集到的丰厚的实践经验沉积并以短时或长时记忆存贮在大脑中,成为潜经验,这种潜经验偶遇客观信息的引发,在潜意识的辅助下与客观事件(现象)相匹配、契合成功,便成直觉。直觉与灵感既有联系密切又相互区别,直觉主要是发生在显意识制导下进行的,辅助以潜意识;而灵感主要是蕴酿在潜意识。
关键词:经验、潜经验、显意识、潜意识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09)02-□□□□-04


直觉问题,一直为诸多学科所关注。并在哲学、物理、数学、文学艺术领域还曾出现众多的直觉主义。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特别是伴随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关注与日递增。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直觉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还是审美体验和创新事业,直觉思维常常发挥着巨大的突破作用;可另一方面,人类对直觉问题的研究却始终未能充分展开,客观的说,有关直觉问题的研究仍处于一般性议论状态。这样,就给人们造成了两种困惑,其一,自古希腊以来,尽管有许多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家都曾广泛地论及和宣扬“直觉”概念,但对直觉发生本质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总给人们留有一种渴望不可及的感觉;其二,直觉本身具有非逻辑性、瞬间性、突发性和创新性,但我们对直觉的研究还仍沿用逻辑去分析这本来是非逻辑的东西,这样,势必就造成了人为的逻辑悖论。
直觉这类思维现象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始终的,它在人类的思维和认识中起着巨大的突破作用,因而对于直觉这类精神现象进行多层面、多学科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本文拟就直觉的本
质,发生机制的路线图,以及直觉与灵感的异同等
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学者和同仁。
直觉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由于

收入日期:2009-5-27
作者简介:刘奎林(1938——)黑龙江龙江人,思维科学教授,从事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研究。

   


主客观的多种原因,造成了对直觉的研究历史既艰巨又曲折,真可谓“直觉遍及环宇,世人笔下迷惘”。
直觉是一个洋洋的大千世界,又是一颗美味无穷的坚果。这便是直觉历来承蒙诸多大师们青睐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猜测、议论、评价直觉的学说林立、观点各异,莫衷一是也就不足为怪了。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断言:“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1]果真,直觉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学派认为人类对一些数学公理的认识是由“直觉”而来的[2]。古希腊极其博学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认为,直觉比知识更重要,它对原始真理、原始前提能作到直接的把握,而科学知识是从这些原始真理中推演出来的,二者虽然都是真实的,但直觉比推论更可靠,因而,直觉是科学知识的根源。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一书中指出:“科学知识和直觉总是真实的;或者说,除了直觉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思想比科学知识更确切,原始前提又是比证明更为可知的”,“除了直觉外没有任何东西比科学知识更为真实,了解原始前提的将是直觉,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3]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万物最终的、第一的原因就是至善的上帝,上帝是宇宙一切的本原。上帝的活动在思维,是纯粹的智慧,而上帝的智慧与人的智慧不同。人类的智慧是推理式的,人类的知识


是零星的,是一步一步前进的。而上帝的思维则是
直觉的,能瞬息之间明察一切,明察其整体。”[4]
受唯心主义观点影响,到了罗马帝国衰亡之时出现了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其代表人物普鲁提诺(204—270年)说:“上帝的沉思是直觉”,上帝沉思着纯粹的思想宇宙,而上帝的思想不是推理式的,不是从观念到观念,由前提到结论,而是直觉的,似乎是在“瞬息之间就思索了全部的观念体系”。[5]这便成了后来人们难以摆脱“神秘直觉”的原故。
到了中世纪,虽然对直觉的论述与亚里士多德观点开始有些不同了。但是处于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欧洲的经院哲学的领导人自然从他们的神学体系出发来论述直觉问题。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天主教神父奥古斯丁(354—430年)以发展和宣传基督教哲学为己任。他还主张,“人类靠直觉认识神圣的观念”,他认为人类应该具有的知识是关于上帝和自我的认识。要得到关于上帝的知识,其来源除了自然知识外,就是要“信仰神圣的启示”。因此,“理性必须首先确定天启是否确实已经降临。当信仰领悟了天启以后,理性就力图了解和解释它”[6]
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在掀起自然科学革命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思想的大解放,生产力水平的大提升,资产阶级革命的不断胜利。正是在这种社会大变革的情势下,直觉问题自然会被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所关注,并赋予直觉问题的研究以更多的方法论意义,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他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寻求和发现真理的两条道路:“一条是从感觉和特殊事物飞跃到最普遍的公理,把这些原理看成固定和不变的真理,然后从这些原理出发,来进行判断和发现中间的公理。”另一条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7]培根主张第二条真正归纳的道路,反对第一条跳跃和猜测的道路,他甚至说这“决不能给理智加上翅膀,而毋宁给它挂上重的东西,使它不会跳跃和飞翔。”[8]可见,培根很客观的将直觉视为一种思维方法加以肯定,这一方面把直觉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还了直觉本源的位置。
直觉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现象,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突破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直觉思维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一样都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不同的是直觉在人类思维史上发生的较早,这一点在各民族的思维进化中都是一样的。正因如此,直觉一词虽源于古希腊,但在古代中国哲学的文献中类似“直觉”的用语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寓意深远。中国哲人大师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中,讲直觉的最多”,墨子(公元前480—前420年)的“亲知”(亲身直接感知),老子“玄览”(涤除玄览)、以及“道”(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公元前360—前280年)从方法论角度强调“以明”(反复相明)、“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朱熹(1130—1200年)力主“格物”(格物致知),以及佛教哲学所主张的“禅定”(即为静虑)等等。这些用语无一不在描述“直觉”这种思维现象的普遍性、价值性和巨大的突破作用。
19世纪以来,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各种直觉主义理论纷纷登场,一时间,“直觉”也成了热门话题。
本能直觉主义代表人之一本格森(1859—1941年)认为,直觉和理性是对立的,直觉和动物的本能类似,运用直觉即可直接掌握宇宙的精神实质。本格森把直觉与人的本能联系了起来,并指出“所谓直觉者,即超脱利害与自己内省之本能。”他同时还提出了直觉是理智的‘边缘’、‘半影’的思想,理智是内核,由直觉的边缘“凝结”而成,所以把理智与直觉结合起来,就能看到直觉本体的全部。
物理直觉主义的代表者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澍(1907—1981年),他说:“在任何有成效的思维中,直觉与抽象总是相互影响的,不仅某种东西必须从我们丰富但多少有点模糊的直觉图像中抽象出来,而且被当作人类抽象能力的成果,而建立某种概念到最后的确定,往往变成了我们直觉图像的一部分。”[9]
数学直觉主义代表性人物很多,最早的数学家要属笛卡尔(1596—1650年),他说:“我所理解的直觉的意思,不是对不可靠的感性证据的信念,不是对混乱的想象之靠不住的判断,而是智慧这明确和细致的概念。它是如此简单和明确,以致于它对于我们所思维的,或者智慧的同样明确和细致的可靠概念不存在任何怀疑。这种概念只是从理智的本性中产生的。而且由于自身的简单,比演绎法更可靠。”[10]
对直觉论述较为全面而又深刻的当属审美直觉主义,审美直觉主义代表者克罗齐(1862—1952年),克罗齐在详细地分析了直觉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后,还研究了直觉与知觉、直觉与表象、直觉与想像的关系,不仅提出了“直觉即表现”、“直觉即艺术”等命题,而且还建立了直觉主义美学,成为西方美学中很有影响的一个流派。另外,他还研究了科学与艺术的区分,“艺术的直觉”与“一般的直觉”的关系。[11]不仅如此,艺术直觉主义还就直觉的直观性、非自觉性的创造力富于新的内涵,对研究直觉有极大的启示。
直觉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古人有,今人也有;不仅文学艺术家有,科学家及其发明家,创造家也有。在大量的文献记载中往往描述直觉乘着极大偶然的仙鹤飞来,稍驻即去,恰似精灵。因而常为易忘者所忽略,有意寻访者又总限于直觉的秘室外打转转,终是无法探秘其堂奥。
直觉,作为一种直观认识方式能“纯粹从事物的本质来考察事物”。[12]致使在认识史上闪烁着惑人的光泽。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直觉与论证、推理具有同等的地位。直觉能力与类推、联想、综合、选择等能力是分不开的。人们首先获得的关于个别事物的直观的认识,这种直观的认识是第一位的。与直观认识相对的是抽象的认识,而抽象的认识“并不是关于个别事物的真正的认识”。
从西方哲学史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直觉认识偏于感性直观,而且把直观认识与抽象认识区别对待,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像斯宾诺莎就把直觉作为理解事物本质最可靠和最重要的认识能力来看待的。认为直觉经验,高于推理。
直觉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地位是至高无尚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2—1952年)曾指出,直觉不但与感觉、知觉联系紧密,而且直觉与想像、表象和表现是密不可分的。他在《美学原理》中说:“直觉的或艺术的天才,像人类的每一种活动总是有意识的。”[13]难怪直觉被艺术家们称作为艺术星空中光亮的流星。
给直觉伸展空间最大的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哲学家本格森,他在其《形而上学导言》中明确指出:“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还说:“谁都可以由直觉而通达分析,但是却不可能由分析而通达直觉。”因此“直觉是发明的根源”本格森还在《创造进化论》中强调“直觉乃是进化之根本”,这种根本是说直觉“超乎辩证法之上。”[14]正由于直觉是理智之交融,且有着超脱利害与能够自己内省之本能,加之它在科学创造中的重大突破作用,因而直觉才被人们视作闪烁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感叹号。
德国古典唯心论创始者康德(1724—1804年),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包括三个环节,即是感性、知性和理性。他既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认为“并不能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我们确实有某些先天知识”,“不包括任何经验”的“纯知识”[15]。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源泉有两个,第一是接受观念的能力(接受印象的能力),第二是借助于这些观念来认识对象的能力(自动产生概念的能力)。前者指的是直观的能力,后来指的是概念的能力[16]。因而,直观与概念是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康德所说的直观,德文为Anschauung,可译为直觉、直观;其相应的英译intuition,也是直觉和直观的意思。
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天然法则,在探秘直觉本质的过程中,引人们关注的是非理性直觉论,其代表人物是叔本华(1788—1860年),他认为,人的认识有两种,其一是关于表象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性的、逻辑的,其二是关于意志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非理性的、直觉的。在叔本华看来,“只有那种从直觉中产生的东西……自身包含有生长出新颖的、真正的创作的胚芽。”因而“以直觉作为自己基础的”世界,才是人活动的“自在”世界,这种直觉不是靠抽象概念,也不需要理性思维的支持。
对于直觉的深入研究,应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要做到,一不为陈说所囿,二不受偏见所蔽。若能如是,则必将有利于对直觉发生本质的新探索。
直觉发生之根须,深植于经验的沃土之中。F·布洛赫在解释物理直觉时说:“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17]爱因斯坦关于直觉的见解,更富有理论色彩,这位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向未知领域的纵深探索,有丰厚的创造经验。他在1946年写的《自述》中,谈及概念、命题与感觉经验之间的联系时,他认为二者“纯粹是直觉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本性。”[18]1952年3月20日,爱因斯坦在给贝索的信中,认为经验材料在建立普遍原理是特别重要的,并说“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逻辑的道路。”进而他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的。”[19]爱因斯坦这个推论的重要性在于他肯定了直觉与经验的密切关系,不过他关于“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的”判断毕竟过于绝对化了。F·布洛赫和爱因斯坦虽然都准确地指明了直觉与经验的关系,以及直觉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但他们未曾揭示出直觉发生的心理和思维机制。只有弄清楚直觉发生的机制,才能在创造过程中,借助直觉实现科学突破。
那么,直觉的本质是什么?它发生的路线图又如何呢?
其实,从现代思维科学的角度看,直觉发生和经验密不可分,这个事实是直觉发生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一般地说,在显意识控制下所收集到的丰厚的实践经验知识沉积并存贮在大脑中,即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检索的实践经验知识存贮在大脑中,为潜经验,这种潜经验一经与相似的客观事件(现象)相互比对、匹配、契合后,便引起潜经验的瞬间激发,成为直觉。直觉发生的路线图下如图一所示:




图一:直觉发生的路线图
在图一中,经验知识包括直接实践经验知识(亲身实践、科学实验),间接经验知识(他人或前人的实践、书本或传承知识),失败的教训知识(主观造成失败的教训、客观造成失败的教训)。积累这种经验知识都是在显意识制导下进行的,需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由少渐丰、反复磨炼的过程。古人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就是这个道理。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来都是人生际遇的孪生兄弟,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与教训对丰富经验知识弥足珍贵。
经过显意识筛选、加工、整合,使经验知识升华为规律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进而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这种经验知识在显意识制导下,又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方式沉积并存贮在大脑中,特别是长时存贮,可保持良久,乃至终生不忘,成为持久性的潜经验。
这种潜经验沉积达到饱和,便蕴酿着突破;往往一个纯属偶然客观事件(现象)袭来,即为匹配、契合的对象有了;纲举目张,情商智商一同勃起。头脑象翻腾的大海,浑身浸在创造欲景之中,这种感受虽短。但此时,一副创造性的蓝图闪现了,这便是直觉的光芒。
需要说明的是直觉的闪现过程虽以显意识制导为主,但对于存贮在大脑中的潜经验之所以偶遇客观信息而引发,实在是离不开潜意识的辅助,这也是造成大脑中的潜经验瞬时激发态的重要因素。
爱因斯坦于1931年在《论科学》一文中申明“我相信直觉和灵感”[20]。此乃科学家的肺腑之言。在这里“直觉”与“灵感”并排使用,其一是说二者间的密切联系,其二又指明二者是相互区别的两种不同概念。
“直觉”(Instinct)原本为心理学用语,即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颖悟或理解、揭示或启示。“灵感”(Inspiration)原本为文学艺术、美学用词,即对难以捉摸的难题直截了当的顿悟或破释、突破或揭秘。
从认识论角度看,不管是直觉,还是灵感,都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表现为认识的突变、飞跃、逻辑过程的中断。认识这种突入其来的飞跃现象,都是大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从感性经验达到理性飞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都是经长期的、艰辛的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直觉和灵感这种突跃式的认识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看爆发只是一瞬间,看积累不仅时间长、空间大,而且选择艰难、筛选复杂,真可谓“胸中积资如山,笔下江河奔腾”。这种“厚积薄发”是直觉和灵感的本质特色。
认识和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之所以离不开直觉、灵感这种非逻辑思维因素,从根本上说是由人类理性认识的本质决定的。就直觉和灵感而言,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他们发生的过程也存在着相应的程序,不妨称这种“隐”程序为“潜规则”。只不过这种“潜规则”往往不限于线性的、静态的如同形式逻辑意义上的那种程序,而是非线性的、动态的意义上的非逻辑程序罢了。因而,我们可以断言,一个完整的认识飞跃,既是通过渐变实现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突变实现的,这种突变的形式不是“直觉”,就是“灵感”。
从方法论角度看,不管是当机立断的直觉,还是油然而生的灵感,他们都突出了一个“快”字、一个“突”字、一个“瞬”字,其结果常常看上去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到头来喜得“柳岸花明又一村”。其中,所谓“快”字是说这种方法省略了繁琐的形式逻辑分析、判断、推理等程序;所谓“突”字是指这种偶然爆发掩盖了必然性的工作之艰辛积累过程;所谓“瞬”字是巨大成功的喜悦,使人暂时忘却了以往的奋斗和日积月累。直觉和灵感这两种方法都得用艰苦的锤炼功夫方可得到,只有达到“故见其淡之妙,不见其削之迹”地步,才可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域。
将直觉和灵感的本质、功能和发生机制纳入方法论范畴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他们共有的直接性、突发性、惑然性和非逻辑性等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看,直觉和灵感从蕴酿到触发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最直接的心理因素有本能因素,有需要、兴趣、动机、体会、记忆、想象、情绪、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交叉、网络化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
直觉和灵感都或多或少的与本能因素不无关系,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研究者都认为“冷静观察,当机立断”的直觉,“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灵感都与非理性相关呢!
直觉和灵感的闪现常与现实问题的最后解决或关键性突破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景的出现又通常伴随着主体“强烈情感的展现”、“高度兴奋和激昂”,甚至“如醉如痴的状态”,这都充分显示出情感因素的强烈作用。
直觉和灵感的光顾,既是想象力、意志力和抽象力达到和谐的统一与彼此互补之功效,又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紧密协调,潜经验和客观现实相互匹配、彼此契合之结果。
直觉属于在感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持续的思考的过程中,并凭借着联想、想象,直接领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立即作出科学决策、或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形式。这个过程是在显意识制导下进行的。当然,在这种思维跃迁的过程中,特别是大脑在以短时记忆方式和长时的记忆方式存贮“潜经验”后自然还有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选择、有加工、有重组,也有淘汰,这一方面要以显意识为主导,另一方面也不能没有潜意识辅助,只有在显意识与潜意识交互作用下,才能有效调动图一中四个黑箭头所标示的四种思维形式(抽象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形式、灵感思维形式、社会思维形式)的协同整合功效。
在潜经验与客观事件(现象)相匹配时也难免会有疏漏,这种相似比对的不成功往往会带来直觉思维的错误,说直觉思维也有错就是这个意思。
灵感与直觉不同,灵感并不像直觉那样在显意识直接制导下,凭潜经验与客观事件(观察)相比对而形成一种新的认识飞跃。灵感实际上是一种潜思维形式,灵感的蕴酿不在显意识,在潜意识,当在潜意识蕴酿成熟,借外界相关信息的启迪,涌向显意识,成为灵感。正因如此,才显得灵感有一定神秘性,这是因为灵感如何在潜意识中孕育是不被自己觉察到的缘故。虽然灵感没有直觉偶尔出现的鲜明错误,但灵感获得的成果常常也是带有一定模糊性的。
为什么灵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功能呢?那是因为灵感发生的课题一开始就是理性思维的升华,自然蕴酿发生灵感的起点就很高。灵感课题的提升源于实践,是从一定材料出发的,但它在思维系统中经过了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等逻辑加工制作而得来的,这便是灵感发生前的显思维过程。
直觉也好,灵感也罢,这两种思维形式获得的结论,最终都须实践的检验。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2]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78页。
[3]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
[4][5][6]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00页,第150页,第1570页。
[7]《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0、43页。
[8]本格森:《创造进化论》,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231页。
[9]《自然科学问题丛刊》1982年3期第1页。
[10]《科学史译丛》1982年1期,第55页。
[11]克罗齐,《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1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出版馆1975年版,第292页。
[13]克罗齐《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14]本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3页。
[15][1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8、31页。
[17]H·A西蒙《信息的存贮系统》,《心理学通讯》第67页。
[18]《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41页。
[19]《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490页。
[20]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98页。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37: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思维科学30年的收获
一,向世界贡献了一门思维科学
   
    钱学森人生的最后30年是倡导思维科学的30年。“烈士暮年年壮心不已”,从国防科技工作到科协主席到发挥余热,他就从主要致力于增强国家国防的物质力量转向致力于赓续民族慧命的精神力量,他的关怀更为深远,他的贡献更其伟大。
    虽然,钱学森意在建立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其中包括11个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从“大成智慧”的理想实现到“沙产业”、“草产业”的当下经营,他为人类生存、民族地位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但是,我认为重之重在于思维科学。
    我一再发现,记者往往有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中国教育报·人物周刊《钱学森:科学之帜民族之魂--任中国科协主席时的钱学森》(本报记者唐景莉通讯员钱晓鸣 2009年10月09日 12:47)其文有《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钱学森善于思考,并善于融会贯通》两段,记录下的关于钱学森与思维科学的宝贵的资料,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其一,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

    1952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了新课“工程控制论”。1954年,他的名作《工程控制论》由美国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出版。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后一直不被理解,哲学界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伪科学”。钱学森的著作发表后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献身于控制论的研究,连原来持批判态度的人也转而肯定控制论是一门“研究信息和控制一般规律的新兴科学”。
其二,钱学森善于思考,并善于融会贯通。
    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大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应该把人的精力从记忆、计算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紧接着又提出,改造客观世界,必须运用人类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世界所积累的知识,而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个体系。
    钱学森意在建立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其中包括11个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他说:“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学却叫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钱学森的任何思维和创新都是脚踏实地的,同样他对学科的重新划分和大成智慧学的提出,也都是着眼于解决今天我们面对更为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研究难题的。钱学森的解决方案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这个学术思想应该说直接的来源是钱学森搞“两弹一星”时创设的“总体设计部”,当年这种方式确保了我们在技术条件远远不如苏联、美国的情况下,导弹发射的成功率却在苏美之上。
    在这里,钱学森针对的是传统的还原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还原论认为事物的整体性质可以由部分的性质来说明,一切都可以用物理学的规则来解释。但当事物经过组织特别是形成复杂巨系统时,这种解释是无能为力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滋用过一种形象的比喻: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这是一种复杂现象,人类可以把物质分解到6个顶夸克,但依然无法解释生命、社会和一些复杂的现象。钱学森用方法论来区分,凡是还原论能够解决的就是简单现象,不能解决的则是复杂现象。要解决复杂现象,就需要用钱学森的主张: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这一方法列为管理科学部的重大项目予以研究实施。


    我的博客曾经转载此文《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2009-10-10 18:09:5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a94900100fonb.html
有如下按语:
    “宣传钱学森的文章,读过好多篇了。这一篇,只这一句话就能让人眼睛一亮--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钱学森对自己祖国的贡献--一般人们注意到两弹、航天,但是最重要的是还率先示范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现代科学技术没有从中国产生,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人的思维没有进到科学思维的水准。百多年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同时也就学习科学思维。当然,很多人在学习科学思维方面并不很自觉,这就必然影响到我们学到西方科学技术的精髓,这样就更难做到突破西方的窠臼自行创造。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家出类拔萃之处,就在于不但在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自觉学习西方的科学思维,即所谓主动选择接受世界一流的科学训练,学成之后就必然作出比起西方科学家毫不逊色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这大概只有钱学森一人做到了的--提炼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这会儿,必须中断一下引用,显然,一时激动,“大概只有钱学森一人”,不妥。应当说,有一批人。人数不太多,寄希望于日后逐渐增多。)
    “当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维提炼出来以后,中国人也就对西方的现已全球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包括提供出自己建立的学科。思维科学就是这种中国人自己的思维的结晶之一部。思维科学就是中国人提供给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第一门学科,称之为中国思维科学!”
    正如我在《思维科学界说试论》里所企图论证的:“中国思维科学、钱老倡导的思维科学或许是第一回尝试脱开西方学科体系自行创建中国式的学科的伟大尝试。”
    “中国思维科学、钱老倡导的思维科学乃是科学史上人类第一次这样地自觉地反身性地进行学科群交叉的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聚焦式的对于思维的思考、研究。”
    可以这么说:思维科学是钱学森代表中国知识界对世界科学体系做出的贡献,是钱学森带领中国思维科学工作者对人类作出的贡献。
    以上报道鲜明地指出:“钱学森用方法论来区分(现象),凡是还原论能够解决的就是简单现象,不能解决的则是复杂现象。”“要解决复杂现象”,“传统的还原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还原论认为事物的整体性质可以由部分的性质来说明,一切都可以用物理学的规则来解释。但当事物经过组织特别是形成复杂巨系统时,这种解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用钱学森的主张: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对于思维的研究,钱学森认为思维是个“复杂巨系统”,当然,“(也)是如此”。
    我们应当知道,西方盛行“还原论”,注重“定量”:东方中国则曾经盛行“整体论”,偏重“定性”。跟形象难舍难分的太多诉诸直觉的“整体论”,带模糊性质的“定性”习惯,直到今天还严重负面影响中国人的思维。唯有借西方的形式逻辑、(实验)科学的精神之圣火,实现凤凰涅槃,才能在思维方式上扬弃民族思维模式,赓续汉民族的慧命。中国人、中国知识分子,远远不能说做到了这点。钱学森做到了,带领着广大思维科学工作者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于是有了中国大地上思维科学的诞生与成长。
    思维科学属于中国!思维科学贡献世界!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37: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思维科学30年的收获
二,催变思维方式  建设创新型社会
    1979年,我称之为思维科学元年那一年,钱学森通过《文汇报》第一次提出研究思维科学的时候,钱学森说:“现在逻辑思维我们研究得很多了,但逻辑思维以外的思维方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请大家注意,钱学森用的是“思维方式”的术语(概念),而不是现在某些人们通常喜欢用的“思维形式”,更不是“思维方法”,也没有用“思维类别”。我们不能不说仅此一个用语就称得上是一个创举。这是在催变思维方式。同时也就在呼唤创新型社会(1995年,钱学森道破天机:“人的创造需要把形象思维的结果再加逻辑论证,是两种思维的辩证的统一,是更高层次的思想,应取名为创造(性)思维,这是智慧之花。”)。
    天空一双银燕飞过,大地一片青绿。30年过去,好似时代发出历史的回音,我们读到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论文《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
    “全球化正改变着我们思维赖以参照的坐标系···
    (我们的思维应当是)具有民族性和全球性的双向思维。···
    习惯于背逆性思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
    全球化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前瞻性思维和理论创新···
    全球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纵向思维的同时,特别重视横向的比较思维。···
    全球化要求我们打破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进行综合的思考。”(2010年3月9日《新华日报》)这是智囊学者提供的的学术情报。
    而国家在2006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在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是政治家的宣言、纲领,随后将是证明自己的执政力的强有力的行动。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化入了改革家的指导思想,这期间的过程如何呢?
    我们上海有人自称“出于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写了一本“小书”,花了1年2个月的时间,时在1986-1988。他的写于1988年11月24日的《后记》有云:“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唯有创造性的,才能增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改革家的思维方式唯有创造性的,才能出改革的成果。”
    笔者日前找出这本藏书重读,思考这个个案的典型意义。那就是,当年他实质上代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热烈地热切地热诚地响应了钱学森的关于研究思维科学的创议,尤其是关于研究思维方式的创议。几乎可以说,就在第一时间里,应之以近20万字的名为《思维与创造功能—企业决策与战略》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思维学问题”的书。
    人民拥护钱学森倡导的思维科学事业,科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思维科学事业成为了空前广泛性的人民的事业。如果说,当年,马列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推动了广大知识青年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投身革命,艰苦卓绝地实现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今天思维科学的大众化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催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实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新蓝图。
    请读《思维与创造功能—企业决策与战略》目录:
1全球性的挑战与社会环境
2关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3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4萌发新创意及其成果
5寻求优势
6从《肯特求贤》谈起
7创造与风险
8需要与才能
9创造的勇气与胆识
10思维的超前性
11人的素质与创造性
12为明天创造优势
13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
14要敢于雄视世界
15信息控制与创造性思维
16信息的系统性控制和调节
17高效率皇冠上的宝石
18关于创造与系统的自组织
19创造功能与价值观念
   《后记》留下这样的记录:“1980年以后,我偶然读到了钱学森教授写的《关于思维科学》、《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两篇论文,十分兴奋,深感···很及时,有远见卓识。···我向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先生提及钱学森教授写的上述两篇论文,胡寄南先生告诉我,说钱学森教授曾与他探讨过思维学。···(我们一致)认为开展思维科学研究很重要。”书中,胡万春把他的研究聚焦到“关于思维方式的变革”,针对“为什么在某个社会历史阶段,人的群体性的思维变成‘板结性’的僵化呢?”这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出手不凡,他深刻领悟了钱学森的思维科学思想,广泛学习了迄今为止能见到的关于思维科学的思想资料,密切联系了“企业决策与战略”的实际,建构了他的极具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比之30年后的今天的思维科学专家学者的论著,毫不逊色。
    他就是曾闻名沪上的钢铁工人出身的小说家胡万春。自称“用创作两部长篇小说的精力来写作这本小书”。当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作者简介”称:“近年来,他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在大学里讲授企业家的决策与战略,被聘为同济大学社科系客座教授。他的讲课受到进修的企业家的欢迎。《思维与创造功能》就是他根据自己的讲稿改写而成。”
    (谨以此文悼念胡寄南教授、作家胡万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39: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

四,促进建立一门门新学科 A
博友对话:
思维狼2010-05-22 19:38:54)
感觉老一辈思维研究者将钱老当神一样看了!只是不知顺着钱老的路是不是会符合每一位切入研究思维的朋友?···
博主回复(2010-05-23 08:18:01)
你的感觉很灵敏。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来就不是亦步亦趋的。我在《史话》已引用思维学界专家学者赞扬过的、思维科学界内普遍关注到的思维科学研究收获的论著之后,检阅我的有限的藏书,也发现或许还有更多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更为重大的收获。博文《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实为本人学习心得、读书笔记式的思维科学论著的评介)而能成系列,是为明证!
这一篇从我的两本藏书谈起。
1,《关于思维科学》,钱学森主编,共收录19位学者的24篇论文,其中钱老的文章6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7月第1版,1986年12月第3次印刷(我曾经有不同时期购买的好几本,大约有借书未还,剩下这一本)
2,《科学思维学》,周昌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8月第1版,1988年8月第1次印刷。
    当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新学科丛书”出版,《关于思维科学》在第一批,《科学思维学》就在第二批。时隔两年不到。作者周昌忠在《后记》中说:“我做的工作是,让人们正视‘科学思维’这东西的存在,勾勒出它的面目。”人们要问,以上两点,并不能直接说明《科学思维学》由“思维科学”促进而建立。不要急,请你读《后记》里专门阐明“科学思维学和思维科学”关系的文字:
    “人类思维今天已发展成为包括众多形式的复杂系统,并向人们展示了‘多维的形相’。这决定了现代思维科学是一个有许多学科构成的体系。科学思维学就是这个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这个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基础思维科学、应用思维科学和思维工程技术。属于基础思维科学的有心理学、逻辑学、脑生理学、社会思维学、思维史学和文化思维学等。应用思维科学包括科学思维学、哲学思维学和文化思维学。思维工程技术则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知识工程、机器人等···由此可以明白科学思维学在思维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它是应用层次中的一门学科。同时这也就进一步确立了科学思维学的价值。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周昌忠先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科学思维学”定位于“思维科学”应用层次中的一门学科,这就够清楚地说明问题了。
    当年我曾精读过此书,有五处折角、八张夹条、三笔旁注、多处划线为记。周先生研究科学思维,也作出了科学地思维的示范。请欣赏他的学科宏构:
    第一章,科学思维的规定。各节研究思维科学的抽象性、确定性、形式性、精密性、简单性、理论性和分析性。第二章,科学思维的方式。科学与实验之后,研究科学思维中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概念思维、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第三章,科学思维的活动。研究语言、哲学、艺术思维在科学思维的活动中的作用,心理品质对思维活动的影响,再总论科学思维的活动。第四章,科学思维的个性。亦即对科学思维与科学家的思维风格、思维艺术的研究。第五章,科学思维的应用。分别探讨科学思维在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创作、文艺学、语言学中、心理学中的应用。
    前一阵读几位博友辩论思维形式实为思维分类研究的文字,总感到各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思维不够清晰之憾。这里请读周研究员的:
    “···思维是高级形式的意识活动。各种意识活动的总和构成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意志、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思维就是进行认知的心理活动。在认知活动中,思维和感性结成关系,同时在这个关系之下,思维自身又划分为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此外,‘横向地’划分,思维又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例如直觉、想象和灵感)。这是停留在一般认识水平上所看到的思维。然而,实际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领域里进行的。科学、哲学和艺术这三种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同领域,就孕育和形成了各自的思维形式: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
    这里,对思维类别的阐述,没有直接引用钱学森的片言只字,划分也与钱学森的有不同(比如分明没有采用“形象思维”的概念,他宁愿选用与直觉、灵感并列的“想象”,与科学思维并列的“艺术思维”),这个新学科的核心词汇--“科学思维”也是钱老未曾提及的,钱学森未能明确地关注到“科学、哲学和艺术这三种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同领域,孕育和形成的各自的思维形式: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作为倡导者的丰功伟绩)。从根本上说,研究思维科学不存在似乎非“顺着钱老的路”“切入研究思维”不可的“规则”,关键是研究者的思路是否符合正确思维的规律、科学思维的规律。所有的思维科学工作者与这门学科的倡导者的关系,正如《科学思维学》的作者所说:做学问“要把‘创新’树为自觉追求的目标。同时,任何创新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总得依傍于前人和时贤的贡献。”

附资料
周昌忠
    职称:研究员
  基本介绍:生于1943年9月25日,1961年毕业于上海无线电学校,1978年进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1981年任研究实习员,1987年晋升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研究员,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被上海社会科学院聘为院终身研究员。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院特色学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复旦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至今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本、合著7本、译著12本(包括英文、法文、俄文)、校订4本;发表论文30多篇。个人专著曾获中国图书奖提名、市著作三等奖、院优秀著作奖。合著曾获国家著作三等奖、中国社科院著作奖、市著作一等奖、二等奖。论文曾三次获市三等奖、四次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译著有的被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还曾担任全国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曾参与国家和市课题、负责院重大课题。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41: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
五,促进建立一门门新学科 B
    这一篇评介一本《决策思维学》。1986年,辽宁出版社《面向世界丛书》第二批的一本。出版社所作“内容提要”如下:
    “本书试图建立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决策思维学。
    本书吸收和改造有关决策科学及思维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决策思维的前提,决策思维的一般程序,各种现代决策思维的方法,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与决策,以及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等内容。本书对各级领导者、决策者及广大干部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对于从事管理学、决策学等专门研究的人员也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绪论,作者探讨了对于决策思维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相应地建立一门学科的可能性。根据之二:
    “其次,国内思维科学的研究、倡导者们对于决策思维的重视有助于推动决策思维学的建立。近年来我国科学界、哲学界在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开始了思维科学的研究、创建工作。思维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包含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倡导者们认为决策思维应当作为一个专门分支而加以研究探讨,并鼓励思维科学的研究者投入这一工作。这一建议一方面有利于决策科学与思维的结合,使之能够吸收思维科学的养料,另一方面则有可能聚集一批研究决策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专门人员共同来做这项开拓性工作,从而有助于决策思维学的建立。
    由以上引用足可说明:中国思维科学30年促进建立又一门新学科--决策思维学。
    今次重读此书,扉页上三位作者李江涛、刘悦伦、廖为建的简介与照片吸引眼球。于是乘网络之便,搜索一番,得到如下资料。不禁感慨系之。昔日“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作者们《后记》自称)已成就一番事业。决策思维学学科命运如何,有待继续关注,但这块砺石曾经打磨过共和国理论工作者的宝刀利剑,就功不可没。

李江涛

[size=+0]<IMG title="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 五" alt="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 五" src="http://www.southcn.com/nflr/xzyd/nyxz/200312230508_359632.jpg" real_src="http://www.southcn.com/nflr/xzyd/nyxz/200312230508_359632.jpg" DESIGNTIMEURL="C:\DOCUME~1\mof\LOCALS~1\Temp\200312230508_359632.jpg">
  简介 李江涛 男,1954年2月出生,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
  主编或独立完成著作11部,撰写论文100多篇,共计200余万字。先后获全国通俗理论读物一等奖1项,北方十五省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广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该同志是广东省社科界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10月),享有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995年8月)、广州市优秀专家(1995年11月)、广州科技之星(1996年5月)的称号。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兼任美国南部社会学会会员、美国人口学会会员、日中社会学会会员、广东社会学会副会长、广东公共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广州社会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
刘悦伦
<IMG title=刘悦伦 alt="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 五" src="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7d98931023e47d23213f2e14.jpg" real_src="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7d98931023e47d23213f2e14.jpg">
  


简介
  刘悦伦,男,1957年5月生,湖南攸县人,汉族, 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研究生(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共行政与管理学院公共行政专业),哲学博士,高级经济师职称。现任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工作经历  1973年11月后,广东曲江县消雪岭茶场知青;
  1977年2月后,广州铁路第五工程段工人;
  1978年2月后,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就读本科、硕士研究生;
  1985年1月后,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
  1987年2月后,任中山大学政治行政学系讲师、教研室主任;
  1989年10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1993年11月后,任广州越秀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1994年6月后,任香港宜发公司副总经理;
  1997年6月后,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2001年8月后,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与科技局局长;
  2001年11月后,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2002年6月后,任广州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2005年6月后,任广州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广州市萝岗区临时党委副书记、筹备组副组长。
  2005年9月后,任广州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广州市萝岗区区党委副书记、区长。
  2009年2月后,任广州市荔湾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李江涛,男,汉族,1954年生,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成员、研究员。
1971年1月至1976年2月在部队服役,1976年3月至1978年3月在广东韶关汽车修理厂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2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广东省人大办公厅工作;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7月至今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院社会所副所长、所长、党组成员(1993年12月任)、副院长(1994年2月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12月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2000年12月任)、院长(2005年11月起任)。其中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奖项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10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995年8月),广州市优秀专家(1995年11月),广州科技之星(1996年5月)。
  社会职务:广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公共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社会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第六届特约研究员,美国人口学会、社会学学会、日中社会学会会员;自1987年至2002年连任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现任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农村与农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专著《变革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与人合著《人格论》等八本;论文100多篇,先后获全国一等奖、省二、三等奖、市一、二、三等奖一批。
简  介
<IMG title="中国思维科学30年收获 五" alt=廖为建 src="http://cpac.zsu.edu.cn/UploadPhotos/200711910563187.jpg" width=120 height=90 real_src="http://cpac.zsu.edu.cn/UploadPhotos/200711910563187.jpg">
    廖为建教授,男,广东人。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政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获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中山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公共关系、人际关系、企业形象与CI战略。先后承担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港澳台研究项目“香港政府行政咨询系统”、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会1996年重点项目“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战略研究”、横向课题“广东核电合营公司理念与行为识别系统”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公共关系学概论》等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著  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42:33 | 只看该作者
上海“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会议论文                  
              上海当代青年智慧水平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
    今年(2010)上海的作文考题,属于给(叙事性)材料作文类,
符合国际思维训练大师德·波诺称为“思维触发器”要求。按我学习“转识成智”的心得判别,此类题型可从更高层次触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绽放智慧之花。现据报端所载6+1篇优秀作文及有关阅卷资料以作上海当代青年智慧水平研究
                         关键词
1,转识成智  2,给(叙事性)材料作文  3,信息加工的“精神规定动作” 4,个别、特殊、普遍三范畴的辩证思维系统 5,类比→归纳→演绎连接的推理链

一,当代人类智慧的一种表征

                       --“转识成智”新解

       已故沪上智慧论哲学家冯契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借用‘转识成智’这一传统哲学术语来表示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化。”“转识成智”或许可以成为智慧的标尺,可据以测量人们智慧的水平。我们重视“转识成智”中的认知“转化”含义,而暂不执泥其宗教修练的繁琐内容。
    恩格斯曾说过:“辩证的思维···只是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在现代哲学中才达到。”
佛教徒的“转识成智”传达了朴素的思维的辩证法,这完全可以从现代哲学的认识论得到解释。
  
  丁润生教授称:“
这个成语,大约是唐代玄奘取经回来后,在佛学中最早形成的词组。现代哲学家冯契在所著《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中说:‘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中如何转识成智,获得关于性和天道的认识’。他还认为这种要求把握具体真理的哲学认识‘有其为科学认识所没有的独特问题’”。逻辑学者张盛彬的专著《认识逻辑学》,也用‘关于转识成智的逻辑研究’作为副标题。他们都侧重从哲学与逻辑的角度谈‘转识成智’。”
    参考美国哈佛学者H·Grad 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丁教授从思维学角度,
把“转识成智”区分为五种类型:1,经验型,或称经验思维为主导的训练型;2,科技型,或可称为抽象思维为主导的训练型;3,艺术型,或称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训练型;4,人际型,或称以社会思维为主导的训练型;5,内省型或修身型,是以内省思维为主导的自我反思活动。
    显然,佛教徒的原意偏于5型,而我们更注重2型。再者,其原意又偏于解释世界。但正如丁教授所言:“其实解释世界也并非与改变世界没有关系,解释的含义在于分析说明。解释世界不但先要对客观世界的本原(产生)认识,而且还要进一步地加以分析说明,这就属于‘转识成智’的范畴。”他进而认为“无论在思维、认知科学或教育科研与社会发展中,注重‘转识成智’,培养创新思维,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url=](均引自丁文《关于转识成智的若干思考》[/url][url=])[/url]    
    对于“转识成智”,
我作如下解读:“识”者,感性认识也;“”者,理性认识也;“转而成”者,转化而成为也。人的认识,先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活动;尔后又拿前所得的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证明所得的认识的正确、属于规律性认识、具备真理性并发展之。智慧就表现在最终形成的真理性认识,以及发现真理性的认识而又在运用中证明其真理性并发展而形成的认识;理所当然,还表现在不同程度参与整个认识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尤其是综合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思维因素起到的自始至终的动态保证作用;也表现在作为依托的原有的经验、知识、能力的储备足够供提取运用。思维科学更为关注思维因素的作用。或许可以称“真理性认识”为智慧1,因其一次生成性又可称固态智慧;可以综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因素为智慧2,而因其重复运用性可称液态智慧。思维科学的解析研究显然偏于智慧2-液态智慧
          二,智慧的水平测试良法              

           --“给(叙事性)材料作文”别释


德国哲学家,人称哲学老人的黑格尔,1807年发现了精神领域的重演律。他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指出:“在知识领域里,我们就看见了在从前曾为精神成熟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知识,现在已经降低为儿童的知识、儿童的练习,甚至成了儿童的游戏···。
    多年来偶行于我国语文作文教学与测试中的
给(叙事性)材料写论说文的作业要求,可以说就是这样的“转识成智”的智慧练习,甚至是游戏;
就是人类关于认识世界的知识与能力已经“降低为”人类的青少年群体的知识、练习甚至游戏的一种典型的较为高阶的具体样式。比起其他题型,[url=]这种“游戏”更能练出[/url][url=]“转识成智”的智能[/url][url=]真功夫来[/url],理所当然必能用以测试“转识成智”的智慧水平[url=][/url]


       富含智慧之文,其中必能见到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飞跃;第二个飞跃--即把从客观实际中求得的规律性认识,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并取得预想的结果。
   
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在文章里表现为上行的思维活动,即从个别到一般的活动,亦即有归纳法的运用、抽象化过程的呈现。在高级智力游戏性质、心智与语文能力综合运用的作文练习时,自可不必作者亲身参与实践,也不一定是自己调查研究所得的感性认识材料,甚至只允许添加自己熟悉的相关材料而不允许改换材料。材料由作业、练习设计者提供。命题老师选择材料时,当然会考虑到学生们的知识范围乃至理论修养(哲学的、社会学的常识)水准,于自己脑内预演孩子们可能从材料中其实是重复大人们无数次抽取出的诸多话题、认识、论题、观点的可能;而聪明的学生哪怕幸运地读到过命题老师恰恰从其中剥取材料的那篇典范性文章,也会聪明地当作一概不知,扮演独自重新发现的角色;对该文原有的思路,尤其是提取发挥的话题、认识、论题、观点,要避之而恐不及,以免防碍自己智能的发挥,更避袭用的嫌疑。
   
师之庸者教人考前熟记若干常见哲理性观点与其简要原理,考试时,急瞥之下即行套用。其愚蠢处就在于堵死了创造性思路的通道,消解了此类智慧游戏的本真趣味。比如今年“考前很多模拟卷、统测卷还有作文指导书,都指点学生围绕‘大与小’、‘远与近’、‘多与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挫折’、‘急功近利与长远发展’之类的话题做准备,教考生以此作为考场应变之策。阅卷老师认为 ‘这样教还不如不教’,会让学生陷入思维训练的误区。”
    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在文中表现为下行的思维活动,即从一般个别的活动,亦即演绎法的运用、具体化过程的呈现。在高级智力游戏性质、心智与语文能力综合运用的作文练习时本为人们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当然也只能内化到大脑(内宇宙)中运行,呈现出依据上一步骤、归纳所得的规律性认识给某类现实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并论证该方案的正确性;因此必有演绎的证明过程呈现。
    显然,心智高强者在实行第一飞跃时就预见到解决某类现实问题的需要,从可能选择的话题与观点中择定自己平日关心过的、较为切合的、更为重要的,并尽可能避开一般同学可能广为触及的
话题与观点。无疑,文章作者平素关心现实是此一游戏玩得转”的重要前提,也是本游戏显出个人创造力的出彩点。师之俗者教人考前猜测迎合庸众们(主要是某些师长们)认为所谓的合主旋律基调、考官喜见的热门却非敏感的话题,临场迹近盲目地套题,再一次死创造性思路的通道,消解此类智慧游戏的本真趣味。
    今年高考作文,“大约20篇作文中就有一篇写到上海世博会,但总体感觉(其中)很少有出彩的佳作”。
占二十分之一(合5%)的考生,竟是师之俗者的好学生、家长之俗者的乖孩子,其间折射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幸儿,还有好消息
传来:“我们十分可喜地看到,90后孩子的视角比老师们想象中的要开放得多。孩子们关注社会现实,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不少考生都显示出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由材料反观转型期社会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心态;甚至一些敏感话题都有所触及。这充分说明90后孩子是关心生活,思考生活的。”

三,“参赛者”应完成的信息加工的“精神规定动作”

    A
       个别、特殊、普遍
三范畴“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上海已故智慧老人王元化长期研读黑格尔《小逻辑》,梳理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一条思维方法线索,清理出一个由三范畴认识论(个别-特殊-普遍)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系统,时在1983年。(王元化《论知性分析方法》)
    回顾历史,19世纪20年代,“辩证思维系统”传送到中国,对拯救素称伟大而深陷苦难的的中华民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曾几何时,这个系统僵化了,辩证思维主体“老年痴呆了”。
    直到拨乱反正的80年代,追求“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的“学术泰斗”
王元化以他的深沉而前瞻的思辨唤回来黑格尔的精魂。又过了17年,1999年,在中国,在上海,人们在一篇学生的作文里分明看到了灵动着的辩证思维系统”的精魂,该文遂成为共和国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那时以来,又过了10年。在今年这第十一个年头,且看沪间青年才俊或劈波斩浪或凭虚御风,借三范畴(个别、特殊、普遍)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轩昂前行。
  质言之,智慧之花由思维方式方法彼此配合巧妙运动而灿烂绽放。言思维即言过程。师之惰者将傻瓜式的所谓“三段论”当作应试妙策灌输给学生并作强化训练,无异于虐杀青少年创造的天性。前年高考评卷组痛心疾首的揭露刻骨铭心:不少中学注重议论文的所谓形式训练。即教学生在作文开头点题,写一两句名人警句,中间写一些“通用性”强的例子,结尾再总结一下。···考生们运用的例子‘惊人地相似’。”
  B套
      
类比→归纳→演绎连接的推理链

    正如认识逻辑专家张盛斌教授(《认识逻辑学—关于“转识成智”逻辑研究》的作者)所综述的那样:“认识、思维源于实践的感知,萌生于类比,思维航船离开此岸,拔锚起航,发展于扬帆远航的归纳,完善于实践检验的演绎,一步步靠近彼岸、逼近真理,其集中表现是新的概念的提出。类比→归纳→演绎连接的推理链,就是思维、认识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逻辑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感性认识、经过知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感知方法,经过形而上学方法发展到辩证方法的过程。”
    以思维科学眼光看给(叙事性)材料作论说文,
此类作文的思路正 是按认识逻辑规律“下其行”的辩证过程,正是类比→归纳→演绎连接的推理链的逻辑运作的过程
   
作为思维科学工作者,我们将借助逻辑刻画看到众多考生在这个作文题引导下,或流畅或拙地完成转识成智的运思过程,亦即认识逻辑运作的过程。他们能凭经验完成类似本题所必须的抽象思维的过程;大多是不自觉的,一般也不必有或不能有以上的理论知识的涉猎程度差的学生,这个必需的过程就会出现纰漏,甚至寸步难行,或自认为已论说一番却劳而无功。
五,等第的评定

  优等 5           动作漂亮
    良等
4               顺畅
  
    中等 3 4          拙滞
    可等 3       动作大体做完
    劣等 2           不能完成
  六,本年度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解析舍小利以谋远

普遍性层级:[url=]舍小利以谋远的人生准则[/url][url=]
特殊性层级:
[/url][url=]无论政府还是社会成员都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改变[/url][url=]
个别性层级:1,
[/url]丹麦人钓鱼将尺寸不够的鱼放归河中,日后才钓得到更多的大的鱼
                  2,
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
日本政府规范捕鱼制度,特别加强对鲸和海豚等的捕杀控制(作者补充)[url=]类比:[/url][url=]一味捕捉小鱼往后就无鱼可求。唯有暂释眼前的小利方能成就日后的满载。
归纳:
[/url][url=]丹麦人、孟子说、日本政府--[/url][url=]只有舍得才能获[/url][url=]
演绎:因为  
[/url] [url=]只有舍得才能获[/url][url=]=谋求长远利益才是发展之道[/url][url=]
      又因为   无论政府还是社会成
员都谋求“可持续发展”
         所以     我们需要从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改变
[/url](其余详见配发之思维科学之友博文)
                         七,结论
   
见诸网络传播的报端的语文界认为优秀的七篇作文都能完成转识成智的“规定动作”,仅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别。《我们自私的“智慧”》思维的辩证运动娴熟自如,高位盘桓于哲学的层面,实现对社会人等惯常“利益最大化”理念的批判性思考,正义的拷问激烈而不失风度。文质兼美,特别优秀,评5+。《今日你我思,他日儿孙福》差强人意,思虑低位滞堕,泥于习见观点的肤浅的再证明。评3-。
    对于6·7万考生而言,7个人次的比较,万分之一的数据,并不具备统计的
数量意义;其意义在于质的方面,我可以负责任地宣告:上海18岁青年心智成熟已可抵达转识成智的智慧水平。如能验之于全国,则此项收获无疑将对我民族慧命的赓续、国家发展的前景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0/06/29--07/07
                                              上海光明中学退休语文高级教师
                                          思维科学之友博客博主 黄华献
                                             
完成于美国加州大学城
附:对《上海当代青年智慧水平研究报告》的批评栏(2010-07-14 00:55) 以思维科学眼光看给材料作文 续2(2010-07-07 00:2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49:0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思维的本质作者:自由撰稿人郑军
什么是思维。目前大陆心理学教材依然这样表述“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严格来讲这不是心理学定义,是个哲学定义,是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条哲学结论硬搬到心理学领域来的结果。如果使用这个定义,等于是说任何人的任何一次思维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显然这根本不符合实际。
例一:哥白尼穷一生的科学思维总结了“日心说”体系。现在看来,他的体系里有很多不符合宇宙真实的地方。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绕日的轨道是正圆,恒星也都围绕太阳转。哥白尼的思维结果里之所以有这些不反映现实的地方,并非他不如我们聪明,而是因为他手头的天文观测资料比我们少许多。
例二:某甲使用电脑时,发现电脑经常死机。他认为这是天气炎热造成的,于是把电脑主机搬到通风的地方。发现不管用,又拿来一台风扇对着机箱吹。最后终于去请电脑维修员傅入户检修,结果是软件中了病毒。
例三:某商人A在宴会上遇到商人B,听后者详细介绍了一个大项目。A认为前景可观,收益明显,便决定投资。事后才发现商人B向他隐瞒了许多资料,他被套住了。
在这些很容易理解的例子里,思维的结果都与现实不符,原因都是因为思维者缺乏相关资料。因此,单纯思维活动本身不可能直接做到客观现实相符。它只是对现有资料进行加工的过程。
什么是思维呢?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想”,是按照逻辑在意识里对感性材料和文字符号进行加工的过程。思维的规则是“自圆其说”。至于自圆其说的结果是否和现实吻合,思维根本解决不了,只有进一步的检验才行。现实中之所以有很多偏执现象,就是因为当事人的思维虽然也能自圆其说,但与现实并不吻合。
在这里,我们还要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进行分析。在具体时代背景里,这句话曾经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伟大作用。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它有着明显的语病。真理——比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根本不需要检验,需要检验的是那些尚不知其真实与否的思维结果。因此,确切的表述应该为“实践是检验思维结果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思维是对感性资料和文字符号进行加工的过程。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抽象思维。在心理学体系里有两条“潜原则”:感性认识低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低于抽象思维。虽然它们没有被明确表述,但从定义上,从心理学家研究的着重点上都能够看到这两种倾向。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心理活动是低级的,它们都是我们面对问题时需要的。
由于抬高抽象思维,轻视形象思维,心理学对后者研究得很少。实际上,相当多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
1,艺术家的思维都是形象的,但它们在心理学中不是重点。
2,“遗觉像”现象提示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此消彼涨的现象。当一个物体从我们面前消失时,我们对它的形象进行追忆,一般只能追忆起大致轮廓。但有的人却能够在脑子里浮现出清晰的形象,仿佛实物仍然在他眼前,或者在看它的照片。这种清楚的形象追忆称为“遗觉像”。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在少年儿童中,能产生遗觉像的较多。年纪越大,产生遗觉像的人的比例越少。
在思维领域,是什么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化呢?正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知识的增加。伴随着我们脑子里充斥大量文字符号,形象思维的能力便下降了。当然,并非抽象思维发达了,形象思维就一定要下降。只是因为在一个知识社会里,尤其是在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学校教育里,形象思维不受重视,这方面的潜力被压抑了。
1,  马玉林个案。
马玉林是解放前内蒙包头的一个牧童。他为地主放羊。如果丢失了羊只就要挨罚。所以他没事就观察羊的脚印,慢慢能从一枚脚印里分辨出是哪只羊。出于兴趣,他又在大街上看人走路的特点,观察人的脚印。
最后,马玉林养成了一种近似“特异功能”的本事。只要看到一个脚印,脑子里便能出现这个人的身材和行走特点。于是当地公安部门就请他办案,通过现场脚印来抓捕疑犯。有一次,公安部门为了检验他的能力,安排两个人在某现场留下脚印。然后一路逃走。中间他们爬到树上,踏过河沟,还由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走了一段。最后马玉林仍然跟踪到了这两个人。
还有一次,疑犯在现象遗留了一个脚印。马玉林描述出此人身高体重等特点。但疑犯已经潜逃。一年以后,马玉林在当地车站遇到一个人,身材特点很象他脑子里出现的那个形象,结果正是疑犯。
仅仅通过脚印便能追踪到疑犯,这可是刑侦技术里从未有过的奇迹。公安部门肯定要请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来,传授出去。问题来了,马玉林是个文盲,他根本讲不清自己是怎么“想”的。只是看到一个脚印,脑子里就出现相应的人体形象。公安部门只要给他配了专人,把他的经验总结成教材。里面对人类的步伐特点还下了许多定义。教材是有了,也能够拿来办班授课,但用它来传授这门技术的效果却不佳。
马玉林个案是形象思维的典型。因为脑子里根本没有文字符号,他只用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在今天,文盲已经是人群中的少数,是“非正常群体”,是“扫”的对象,他们思维的特点也因此没有被好好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04 , Processed in 0.1240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