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批评:提问题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1 18: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批评:提问题的艺术
                             
日期: 2011-5-13

  作者:刘逸鸿     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批评”常常让人想起互动中最难应付的人,因为他们似乎总是注意负面的东西,倾向于给其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找毛病。批评家常常被当成“搅局者”,因为他们习惯提出事物中隐藏的问题,而且他们的结论基本上是倾向于悲观的。
在语言层面上,批评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们爱用总结式判断来下定论。这种言语总结的表述方式,使人们只能表示赞同或者反对。这样,批评的结果经常导致两极化,要么成为和唠叨一样的无关痛痒,要么成为导致不同意见冲突的导火索。
当批评家不是批评一个具体的艺术实践事件和个案本身,而开始批评事件和个案牵涉的人物时,最有冲击力的问题发生了。当批评家将“这个想法很愚蠢”有意无意的替换成“这个人太蠢了,居然有这样的想法”时,当批评家在自我认同的层面和出于不轨的目的攻击他人时,这个批评家不只是“搅局者”,也是“政客”,“杀手”。当然,这里所使用的“批评家”是广义的任何以言论来评析事物的艺术领域内的所有人士,并不特指那些以学术批评为业的专业批评家。
我想说的是,批评象其他人们正常的行为一样,也应该有善意的目的和正面的意图。
批评家的目标是评价艺术界那些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们的“产出”。有效能的批评家会分析所评论和建议的计划或者项目个案,以便找出哪里会出差错,应当避免什么。批评家以考虑“如果问题发生会怎样”的思维方式,找出失误所在和其他可能性,因此,严肃的学术批评是一种“提问题的艺术”。好的批评家常常会采用一些其他人的视角,那些与所批评的项目个案以及所呈现的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会受其影响的人的视角,从而具有前瞻而开阔的视野。
很多批评家的问题就是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除了做负面评判之外,语言上他们还使用负面言词来做陈述,就是说,他们喜欢用否定的方式来说话,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他们经常描述的是“不想要什么”,而不是“想要什么”。他们太受制于自己的偏颇的思维定式---那种将自我紧紧束缚的“问题框架”。他们认为什么东西的存在都是有问题的,值得怀疑的,因此,他们始终在竭力的“避免”着什么,而不是去实现什么。这种“避免”的思维模式经常使他们对公众发出吓人的警告,甚至对未来发出荒唐的预言。而怀疑的态度也经常迫使他们对什么都要问“为什么”,他们不会去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总是给他人的任何解决方案打上一个莫名其妙的问号,他们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能走出这批评的迷途?成为“建设性”的批评家或者艺术顾问?我觉得,在对任何事物进行任何评判和分析之前,需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你的批评或者异议是什么?
2这个批评或者异议背后的你的原则或者正面的意图是什么?即你想通过批评实现或者保护什么?
3如果能确定你的正面意图,那需要问什么样的“如何”式的问题?
做到上面三点,我们会有效的将自以为是的批评转化为开放式的“询问”,这时,当代艺术实践所崇尚的"有效交流"才可能真正发生,而“批评家”也从“破坏者”或“杀手”变成了“顾问”,甚至变成了善于“提出问题”的“艺术家”,学术批评由此也成为一种“提问题的艺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27 , Processed in 0.0731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