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主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4 22:2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主编
一、           于永正的“艺术人生”
1、“庖丁”于永正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只是“守”在位置上听老师传授知识。而于永正则将“三尺讲台”变成“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使老师和学生扮演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从而在表演中获取更直接、更深刻的知识。
他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2、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连一般的方法都不会有,还谈什么艺术呢?

3、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往往不能顺利实施,要么被淘气的小学生搅乱——既搅乱了你的方案,又搅乱了你的心情;要么学生死不“配合”,使自己得意的设计“搁浅”。

4、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不是机器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学生是活的。他们不但需要知识,而且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肯定和激励。具体到每个人又需要什么,这就需要老师的观察和了解,需要和学生进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共性的东西是一致的,即人人需要理解和尊重。只笼统地说:“爱学生”是不够的,因为“爱”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解:没有理解,便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语)

5、理解,就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理解,就是要发现平时只能举起50公斤杠铃,而今天他却举起了50.01公斤的微笑进步,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6、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民主,才会充满情趣,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学生变得轻松而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7、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

8、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用15种乃至20种音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做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变成了一个真正拥有表达技巧的人。”
马卡连柯说的“表达技巧”,就是言语的艺术,即表达的艺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讲课(包括谈话、交流)要自然、口语化,除了个别情况要求慷慨激昂,来点抒情,带点“文学色彩”以外,多数情况下是娓娓道来。这样,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亲切,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我总是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听讲的状况与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即使学生听得十分专心,我也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因为用一种语调、语速说话,学生容易疲劳。
课堂上,有时需要老师讲,每个环节之间需要老师来“勾连”。凡当讲的,我都写在备课本上。需要“解惑”的,则一字一顿地把每个字送到学生的耳朵里,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需要“渲染”的,则浓墨重彩,使自己的讲略带一点“诗意”。精当的,精彩的讲,也是一种资源,即使学生对个别的字眼可能听不懂。凡是讲到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我总是组织一下教学,有时是提个醒儿,有时又是说一声“同学们”,有时则什么也不说,只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艺术。
马卡连柯说的“脸色”、“姿态”,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伴随语言”,即“体态语”。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样一句“到这里来”,由于脸色不一样,姿态不同,意思就不大相通。试想一下:微笑着、右手掌心朝上微微向侧面一伸说“到这里来”和板着面孔、右手掌心朝下向侧面一伸说“到这里来”,给人的感觉一样吗?截然不同的!

9、老师的讲是表达,朗读也是表达——替作者表达。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再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我常常说,老师把课文读好了,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课堂常常因为我们师生之间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听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享受。

10、说话的艺术、朗读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书法的艺术,还有绘画的艺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从哪里来?一句话:来自老师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会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言谈举止以及审美眼光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毋庸质疑的。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一张口,一出手,一投足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连一篇课文都难读好,哪里还谈什么教学艺术呢?不懂一点书法,压根儿不知何谓“颜体”、何谓“魏碑“的人,怎么能为学生写一手好的板书呢?

11、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总是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在他的课堂中,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潜心探究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认真观摩、研读于老师大量的教学案例后,我发现了他的八字“真经”:新、活、实、疑、爱、情、趣、美。他是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教学的“新”、“活”、“实”,设“疑”启思,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的。

12、于永正课堂“5法”:
1)求“活”形成高潮;
2)务“实”赢得高潮
高林生先生称赞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赞的正是上面提及的于永正课堂教学的“活”——出神入化,收发由心;但“活”是形式,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得“实”。“不逾矩”,夸的就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另一面——实。外“活”内“实”,常使他的课堂赢得满堂喝彩,赢得高潮涌动。
3)以“爱”孕育高潮
于老师曾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和谐的、宽松的分为,别说创造性四位的火花不会迸发出来,就连书本上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词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是的,爱,就是于老师孕育课堂教学高潮的“温床”。
例:一位学生在回答一个理解性问题时思维受阻,于老师笑眯眯地准许他享受特权:离开座位寻求帮助者。当另一个同学俯在其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他恍然大悟,正确流利地回答了问题。全班同学自发为之鼓掌。
4)激“趣”荡起高潮
于老师虽年逾花甲,但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擅长用诙谐幽默的方法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自然笑声阵阵,趣味盎然,高潮不断。
例:教师以“比赛”有诱饵,激发学生初读;
教师提到“手举得太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然后找了一学生读完后,教师提到:“坏了,找错人了。同学们,你们帮我比。”此刻,学生第二遍读文。
    另一学生起立,赛读。 接着,全班学生第三次读文。
    赛读。
老师跟学生比读书,学生争先恐后替老师比读书,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都被于老师“哄”起来了,个个情绪高涨,练习十分投入。老师睿智幽默,学生天真可爱,课堂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教学之趣、人文气息。
5)塑“美”营造高潮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于老师便常常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用形象的“美”的方法将学生带到课文“美”的境界里,让学生细心体味课文“美”的语言,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将艺术手段用语语文教育,是他营造课堂教学高潮的又一法宝。
用“美”的方法把学生带进“美”的境界;用“美”的语言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教无定法”,何况于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一向以变化多端、灵活自然著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教学高潮可能排空而下,但绝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源自对教学对象全面的了解,源自对教材深入的把握,源自对教学规律灵活的运用。这是学习者应特别注意的。

13、于永正在《圆明园的毁灭》这课中,在“以读代讲”方面极具特色,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朗读情感。整节课,“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感悟、积累、运用”呈层递性的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以维度一直相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艺术、教学语言、教学热情等也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教者没有烦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而是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1)为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朗读真正地发自内心,教者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询问他们有何感受,是什么滋味,以此引导他们初步把握朗读的感情的基调。(2)言为心声,声音富于情感了,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把这种心情和感受“写在脸上”,通过面部表情显现出来,这样的“读”真可谓既有“声”又有“色”,使得“以读代讲”和“以读悟情”不但落到了实处,而且提升了层次。  最后,教师富于激情的语言之水涨了,学生的有感情朗读之船才会升高,而且水涨多高,船升多高。概言之,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雷玲主编
二、孙双金的情智课堂
1、孙双金常说,他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他一块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他要还课堂一座金库,把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

2、孙双金的课堂教学艺术
(1)引导不着痕迹
    有人这样评价孙双金:“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2)轻松但不失深邃
他把一堂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他把读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知性阅读。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二是理解性阅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三是欣赏性阅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式地朗读,把课文内在的感情读出来,把文章的韵味读出来。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情绪、状态进入非常活跃的阶段,达到“高潮迭起”,孙双金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紧扣文眼掀高潮;二是平淡出奇掀高潮;三是层层剥笋掀高潮。
孙双金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写总是精心策划,使之练得恰当,练得巧妙,练得及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教学的重点内化为素质与能力。
孙双金的课看起来轻松、洒脱而活泼,然而又不失厚重、深邃和凝练,不给人以表面的热闹和虚华,这是因为,他在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追求的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技巧。当你听完他的课文,便会发现,整堂课看似没有什么技巧,但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这就是别人所说的“大道无痕”。
(3)上课如领学生登山
    孙双金曾形象地作比喻:“好的课像登山,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虽然登山艰辛,但乐在其中。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山脚—山腰—山顶’的过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引领他们登上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文化的高山,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山脚一步步向上攀登,眼界变得开火,情感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自己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每堂课都能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4)把自己巧妙“藏”起来
孙双金认为,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感悟。用孙双金的话说,就是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的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2、情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情智语文是工具语文。情智语文,首先是语文,是共同的语文。语文就离不开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情智语文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生成情智,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情智,在语修逻文的感悟中放飞情智。书声琅琅,是情智的抒发;议论纷纷是情智的倾诉;高潮迭起是情智的迸发;静思默想,是情智的盟动;奋笔疾书;是情智的倾泻;滔滔不绝,是情智的奔涌。
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情智语文则成了水中花,镜中月。一个词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话能长出情智之叶,一段文能开出情智之花,一篇章能结出情智之果。情智语文是根扎在工具语文这片沃土中的大树,根深才能叶茂,才能枝繁,才能花艳,才能果硕。
情智语文是人文语文。一首首诗歌是人类情思的抒发;一篇篇小说是人类悲欢离合的述说;一则则寓言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一个个童话是人们心灵的倾吐……文章,包蕴了人们多少的情感;文章,凝聚了人们无限的智慧。情智语文关注的是学习者--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喜欢语文吗?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他们会学语文吗?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他们自觉地学语文吗?关注他们的学习品质--他们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吗?
心中有情,目中有人,脑中有智,手中有法,这是情智语文的特征。心中有情,我们的课堂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目中有人,我们的课堂就不会只见教案,不见学生,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见书本,不见生命;脑中有智,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会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就会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手中有法,我们的课堂就会深入浅出,就会循循善诱,就会因材施教,就会让学生欲罢不能。

3、孙双金的语文课堂,学生之所以“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不能不说是他的教学艺术刺激着孩子们的生命,激发着孩子们的创造活力。
海德格尔早就非常深刻地阐述了一个观点:“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我们不妨把课堂看作师生共同创作的艺术作品,其间必然有教师“真理”的置入。我以为,从某种角度讲,教师的“真理”就是教师的教育主张。如果教学艺术是葱郁的枝叶,那么教育主张则是树木深远的根系;如果教学艺术是清澈的溪水和跳动的浪花,那么教育主张则是溪流的源头,喷涌不息,汩汩流淌。教育主张提供着教学艺术的源头活水,支撑着教学艺术的生长,引领着教学艺术的指向,增厚着教学艺术的底蕴。没有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教学艺术之花可能会失去光泽和芳香,甚至枯萎衰败。没有教师教育主张“置入”的课,必定会失之深刻而浅薄,失之力度而轻浮。因此,语文教师需苦苦地追寻自己的教育主张。

4、情智:语文教学内在生成和支撑的力量
  形成教育主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和自己对话、深入阐释的过程。教育主张要站得住,首先要说得清。
  情与智,是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命题,是教育、是语文教学所寻求的两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不是一般性力量,而是生长性、支撑性、引领性的力量。
  情感 情感在人的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人格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其一,情感是人格特质之一。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指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当下由于“应试教育”的侵袭,情感在教育中丧失了应有的位置,被挤压、被轻慢,逐步被边缘化,代之以科学的符号以及分数,导致学生精神的贫乏化,人格的不健全,学生作为人的真正意义正在流失。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正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健康的人。其二,情感是人发展的动力机制。马克思曾指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情感像是一部发动机,给人的发展以动力。它推动着学生向健康、崇高和伟大前行,进而精神饱满地去奋斗和创造。其三,情感是表达人的精神发育的外部特征。让学生快乐活泼、朝气蓬勃,就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追求,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积极的态度。透过学生的情绪、情感,我们可以触摸到他的整体精神面貌,进而通过教育去赋予精神价值。所以,快乐的情绪、幸福的表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四,情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包含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情感决不只是热情和激情,决不是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情感教育说到底,是让学生向着真、善、美迈开行进的步伐。
  智慧 智慧实质上是人综合素质和整体品质的集中体现,教育的智慧主旨在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品质。智慧概念的未完成性,给我们理解智慧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其一,智慧高于知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而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其二,智慧附属于能力。亚里士多德说,智慧是一种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能力是智慧的结果和表现。生长学生的智慧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进行。其三,智慧关涉到道德。道德是智慧的方向,生长智慧必须培育人的道德;智慧关涉到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由此,智慧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处理生活创造生活的心智。强调智慧教育,是帮助学生寻找人自身发展的另一种内在性力量。教育要警惕和防止智慧的衰退和迷失。在本质上说,智慧的释放就是人的释放。
  情与智的融合、共生 孙双金的情智教育主张,其可贵和远见,不仅是提出了情感教育和智慧教育的加强这两个重要命题,更重要的是把情与智结合在一起,让其相互融合、补充、促进,在情智的共生中促进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孙双金认为,情感为智慧的生长提供动力支持,并且把握着智慧的方向,智慧则为情感寻找到深刻的内涵,并且提供着价值判断和选择;情感与智慧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乎着学生的精神价值的提升;情与智的共生,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力量,支撑着、鼓励着学生创造性发展。孙双金见解的深刻和独到,使我们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三、王崧舟:精致大气的诗意课堂

1、课堂的教学艺术

(1)    读出画面——教学构思的超越

(2)    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

语文之问与科学之问迥异其趣。语文之问偏于审美,科学之问则重于理性。审美的问,自然以情感为逻辑之维,这是诗意语文的一种课堂主张。学生的种种叩问,其意并非在求得一明晰确凿之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问实乃不问之问、问不在问,这是一种饱蘸情绪的问、宣泄情绪的问、制造情绪的问,问出一种情绪、情意和情味,也就宣告了“问”这一存在的终结。

将“问“引向深入,从而使”质疑“和”感悟”在言语的情味和意蕴的理解场中走向视域融合。

(3)    情与情的共振——教学艺术的超越

《一夜的工作》这一课的成功,是某种只可意会的、纵横捭阖的教学艺术的成功,它的成功,是对文本情感逻辑的一种自觉皈依。从根本上说,在于将“语文”由外在于学生的“对象之物”转化为内在学生的“体验之物”。这种转化,正式“超越”这一生命特性在王崧舟的语文人生中的有一次澄明和敞亮。不管怎么说,师生在课堂上的泪眼婆娑至少是一种确证,一种心灵感应的确证。

诚如王崧舟所言:诗意语文,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老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    反教材——教学习性的超越

对教学习性(即按精心预设的方案行事、业已养成的教学习惯、娴熟的师生应对模式等)的超越,应该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砥砺过程。教师专业成长中常常遭遇到的“高原现象”,其实就是某种教学习性所起的下意识作用。从《长相思》这一课的成功来看,超越教学习性、突破高原现象,一在教师的细读功夫,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已有,由“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二在教师的倾听功夫,通过倾听捕捉学情、理解学情、适应学情,由“师本语文”进一步转化为“生本语文”。

反教案教学,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牵而弗道”、“达而弗开”、“抑而弗强”,靠的则主要是教师丰厚的专业血样、开阔的课程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

(5)    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

在《两小儿辩日》这一课中,我们已经很难发现某种激情、某种唯美、某种言说的浪漫和雅致。我们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言说的平实、氛围的平淡,贯穿其中的,则是一种“趣”的渲染和张扬。这种课堂之“趣”,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自然呼应,更是王崧舟对诗意语文进行深刻反思之后作出的某种自觉回归。

这种“游戏精神”,无论从课堂的表现形态还是从深层结构审视,都给诗意语文植入了某种更为本质,也更为强大的精神基因,那就是一种心灵自由的教学境界。王崧舟曾经这样阐释自己的风格转型:绚烂也罢,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罢,以风格视之,诗意语文的确在变。但这只是外相之变、皮毛之变,居于灵魂之所的境界却如如不变,所谓“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是也。

不变的是境界。唯有境界,才是诗意栖居的家。



2、以《两小儿辩日》为例:

教师引导:一儿不服曰——一儿争辩曰——一儿扯着嗓门曰——一儿以脚跺地曰——一儿以手相指曰——一儿不甘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分析:情缘境生,要使学生越读越好,越读越美,教师就必须善于以情激情,以境激情,以言激情。



3、欲把西湖比西子 ——王崧舟语文教学风格例析

“西湖十景”,我最爱“曲院风荷”的精致格局、“柳浪闻莺”的和谐情韵、“双峰插云”的大气境界和“雷峰夕照”的开放胸襟。

2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慢慢地也磨砺出我“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课堂教学风格。

一、在语文课堂上建构“曲院风荷”般的“精致格局”

一堂好课,如一幅国画,总要讲究整体的布局和格调。启课、结课,板块、细节,承接、转换,文本、拓展,我都力求上得精美、上得别致。

二、在语文课堂上营造“柳浪闻莺”般的“和谐情韵”

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中国文化重“和合”,我觉得自己的课堂也应致力于“和合”文化的营造。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导与放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

三、在语文课堂上追求“双峰插云”般的“大气境界”

一堂好课,如一盘围棋,最讲究一个“气”字。有气则活、无气则死;大气则神、小气则凡。气是气量、气度、气概、气魄、气势、气象、气派、气韵。气要大,大气的课,总是左右逢源、纵横自如、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四、在语文课堂上创生“雷峰夕照”般的“开放胸襟”

一堂好课,一如辽阔的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开放,向学科开放、向生活开放、向心灵开放、向经典开放、向时代和未来开放。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包容,包容思想的质疑、包容学习的错误、包容对话的异见、包容情感的出轨、包容成长中的一切反叛和迷茫。



总结:我的课堂教学风格,是在立定根基、扬长避短、兼容并包、融会贯通中逐步成就的。我虔诚地模仿过于永正先生的质朴和平实,专注地学习过支玉恒先生的大气和洒脱,刻意地追求过靳家彦先生的奇崛和壮阔,细心地琢磨过贾志敏先生的严谨和机敏。但最终,我悟到了自己的教学天性和本真。我认为课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无课、无为,这是一种“课不异人,人不异课;课即是人,人即是课”的境界,亦即“人课合一”的境界。课无止境。我想,我对教学艺术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



4、徜徉在诗意语文之途

(1)人性化

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2)感性化

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3)儿童化

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师的责任,主要不是教导学生、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品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自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4)生活化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社会实践使语文变得“酣畅”,生活环境使语文变得“鲜活”。

(5)民族化

我认为民族文化是语文之根。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
四、           赵景瑞:追求课堂教学魅力

1、深邃的造诣、通俗的讲述、幽默的话语、谦虚的态度。

2、赵老师的座右铭:把职业当作事业去完成,将事业当作专业去研究,将专业当作科学去探索,沿着科学朝着艺术去追求!

3、升华的教师机智——拨亮学生的认知盲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出现认知的盲点,或是不知,或是偏知,或是窄知,这就是盲点。课堂上当学生出现盲点时,教师如何应对,拨亮学生的认知盲点,升华认知,让光明照亮前程,正是教师的责任。举一个教学实例。

一次,我上作文课,目的是指导学生写具体。采取现场观察一张纸,写这张纸的训练。我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是张B5纸被裁成4份的无字纸)。

师:同学们,观察每人手里的这张纸,说说你们观察的结果。

生:(观察后)这是一张纸。

生:这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

生:这是一张上面没写字的纸。

(学生的发言出乎预料,使我感到他们说的很不具体,看来,学生不会观察,可能对什么是观察都不清楚。于是……)

师;我问问,你们认为什么叫观察?用一句话说说。

生:观察就是看东西。

生:观察是仔细地看事物。

生:观察是认真、细致地看。

师;(经过应对初步调查,果然发现学生对观察是盲点,于是,继续深入调查)。这几个同学都说了,他们三个中有哪一个字是相同的?

生:是“看”。

师;对,再问问你们,什么叫“看”。

生:看就是“瞧”。

师:(追问)那是用什么“瞧”?

生:用眼睛瞧。

师:我明白了,你们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瞧事物。大家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开始升华)好,就用你们的观点,我们一起继续用眼睛观察手上的这张纸。这张纸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一张白色的长方形的纸。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到这些了吗?

生:没有。

师:接着用眼睛仔细瞧,纸的四边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两个边是齐的,另两个边是毛边。

师:对,刚才几个同学这些又说到了吗?

生:也没有。

师:是呀,你们把纸放在眼睛前平视,又看到了什么?

生:这张纸成一条线。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张纸是薄纸。

师:虽然你们刚才也用眼睛看了,为什么看不到这些?

生:因为看的不仔细。

生:因为没有平着看。

师:就是呀!用眼睛也要变角度看,才能有新发现。

师:(继续升华)请同学们拿起这张纸,用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用一个词表示。

生:平整。

生:平滑。

生:柔滑。

师:这些感觉是眼睛看到的吗?

生:是手摸出来的。

师;你们再用手抖一抖这纸,出现什么了。

生:听到“哗啦哗啦”的纸声。

师:这纸声是眼睛看到的吗?

生:是耳朵听到的。

师;你们闻一闻纸(我事先在纸上喷了点香水)。

生:(众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啊!真香!

师:怎么香?用词句形容形容。

生:纸上有股清香。

生:一股茉莉花香扑鼻而来。

师:这香气是用眼睛看出来的吗?

生:是鼻子闻出来的。

师:(再升华)如此看来,观察只靠眼睛吗? 什么是观察,你们有什么新看法?

生:观察是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事物。

师:(升华)有进步,还须用脑想,有时还得用最嘴尝,用脚踢呢!这眼、耳、鼻、嘴、手……都是什么,谁能一个词概括。

生:器官。

师;对的,那什么是观察?

生:观察是用多器官了解事物。

师:(升华)人的器官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观察认识事物的有力武器。加上前面说的,多角度、多器官协同了解事物才是观察。

……

点评:

那些纸看似简单,其实它的气味、形状、边沿、质地、用途都有特别之处,只有运用身体的多种器官观察,才能发现。



这个教学片断是针对学生的认知盲点——观察,逐步引导升华。当我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时,当时很高兴,因为问题暴露了,比问题潜在容易处理,这是好事,学生犯错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就是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责任就是让错误暴露,帮助纠错,要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解决它。我在发现学生盲点后。对于这意料之外的可贵资源,去拨亮学生的认知盲点,引导不断升华。由用眼睛粗看升华——用眼睛多角度细看——用其它器官了解——用多器官协同了解——多角度、多器官了解,四次升华,学生不断顿悟,透彻理解了观察的概念。这里,有以下几个环节:(1)乐于发现盲点。到了课堂上,教师胸中有教案,目中有学生,应乐于全神贯注地观察、乐于倾听学生的表现,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发现,如获至宝。(2)精于思考盲点。针对发现的情况,迅速、准确究其原因,是教案不足的原因,是学生理解的偏差,思考解决办法。(3)善于解盲升华。思考后,应立即做出反映,调节教学,做出应变,速于评价。顺学而导,在师生互动中,循循善诱地课堂升华,促进学生发展。



4、我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文与人的联系是固有的,教文必须育人,教文必然育人,教文自觉育人。

我摸索出阅读教学中育人的合理过程:感知以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我探索出阅读教学中育人的六条途径:挖掘教材——育人的凭借点(提出防漏、防浅、放硬,放偏);摸透学生——育人的入手点;寓于训练——育人的融合点;情感效应——育人的催化点;知形结合——育人的扩展点;为人师表——育人的默化点。



5、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精辟的话:“作文原是话语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所不及的场合,就作文。”只有在交际中学母语才是康庄大道。

既然是交际,就有情境,就有角色,就要对话,就应互动。所以,在操作时,就要在语境中练语,在话题中练语,在角色对话中练语,在交际中练语。听说读写应是交际的训练场。可以从真实生活中选取交际情境,也可以模拟交际情境训练。

6、叶圣陶先生有个精辟的论断:语文无非是例子。

7、“一粟”与“沧海”观念。语文教材与其他科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文选”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文章仅是浩如烟海的语文体系中的一瓢水,语文教材仅是沧海一粟。备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鼠目寸光;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虚无缥缈。以一粟之学游沧海之语,以少学多才是方向。

8、激学生主动的学,启学生创造的学。

9、这是细水长流的慢功。正如古人所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力千钧任弥张”、“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
五、           吉春亚:浓浓语文味的课堂

1、起承转合之美

吉老师吧一节好课归为四个环节:起——先声夺人,“未成曲调先有情”;承——过程流畅,“行云流水悦耳声”;转——掀起高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合——编箩收筐,“能探风雅无穷意”。

她的课,除了具有扎实高效的特点以外,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每一次偶发事件的处理,都在起承转合间,体现着一种诗意之美、一种尊重之美、一种人文之美。



2、课堂教学艺术

(1)本真,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教学的本真。智力的开发、审美的感染、思想道德的教育、文化品味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均以培养言语能力为核心而巧妙地渗透和展开。

阅读教学不能只重视文本内容而忽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领悟。不能只停留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层面上领悟语言表达形式,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在品词、赏句、悟段、谋篇中激活汉语言固有的形像感,开掘语言表像,链接语言镜像,丰富语言视像,外化语言意像,从而催化语言与内容的相融,使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儿”。

(2)学生,真正的语文学习主体

(3)创新,灵动设计让课堂生辉

(4)细节,绽放课堂教学的美丽

    设计细节,预约精彩;灵机一动,生成精彩;巧用“误点”,引发精彩。

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吉老师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学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3、  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吉春亚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具有真正的“语文昧儿”呢?

“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腹有诗书气自雄。”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咏,楚辞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话,魏晋士子的生命自觉,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宋元山水的迷我忘我之境,明清之时的纷繁世俗图景……我们需认真品味。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世俗风情,鲁迅的文字是木刻,力透纸背;余秋雨的文字是水墨,意蕴深刻;张承志的文字是油画,色彩浓烈……我们该细心欣赏。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之笔昭示给世人美所能达到的程度,巴尔扎克构筑一座座语言及命运的迷宫,艾略特打开了一片意象与文明的荒原……我们应默默体会。“平心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让读书,这剂心灵的鸡汤,不断地滋养着曾经“气虚”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 的课奠定基础。
    “望闻问切”“调整良方”——探求庐山真面目。教无定法,这儿只是向大家说明一般的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以一斑见全豹: ……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这就是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总体印象,以利于下一步学生居高临下对各部分进行进行品读、领悟。

  “一朝悟罢正法眼。”“语文味”不是“语文是个筐,啥东西都能装”;“咬定青山不放松”,定心静气,不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专心致志地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回归语文的本色,把握好这门教育学生更多、更高、更好、更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言语交往活动形式——听说读写的形式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4、言语为根,心智共生

吉老师的语文课是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的。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引领和组织学生通过对典型的“言语作品”(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为各种知识、思想、情感、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综合表现)。


六、           盛新凤:和美语文

1、雅俗共赏之和美

盛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个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兴尽情,痛快淋漓。可谓过瘾。

“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是盛新凤老师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

盛老师认为,“雅”和“俗”是两个对立的、处于“两极”的概念。“雅”,《新华字典》的解释是美好大方。这里指语文课的可借鉴性,特指美的、阳春白雪类的语文课,表现的总体特征是内隐的。“俗”,字典上的意思是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这里特指语文课的实用性,是实用的、甘为“下里巴人”的语言课,表现的总体特征是外显的。阅读课“雅而不俗则和寡,俗而不雅则无味”。课上得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感。雅俗共赏的语文课,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



2、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位、揣摩喻为春雨润花、鱼入水中、溪水濯足等,因为唯有全身心尽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默读就能带领学生走入这样的境界。



3、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涵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



4、盛老师那优美、诗化的语言,如春雨润物一般,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聚宝盆”,为学生开启读、思的源泉。学生如能长期收到这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言之生趣的教学语言的熏陶,必定会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5、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孩子们与其说在学语文,不如说在学做人——学做健全、健康、快乐的人。



6、盛老师曾这样生动地描述一堂优质语文课的结构流程:先找到一个支点,再拉出一条线,最后画成一个圆。



7、课堂中的“水墨诗情”

盛老师的这堂课也暗含了国画作品所追求的气清、骨雅、神秀。

一、气清——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创造最大限度的自由。

气清者——画面饱满而不轻薄,含蓄而不单纯,有和润清新之气扑人眉宇,细审,则有灵动之气相贯,法度自成而机趣隽永,其韵细长也。这是在“虚”上下工夫。

语文课堂也讲究虚实和谐,老师的言行有如画面的实处,学生的参与有如画面的虚处。

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这样才能达到国画中“笔愈简而气欲状,景愈少而意愈长”的境界。

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契机,营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空间,使得学生的表现多于老师,似国画中的“飞白”,流动着回味无穷的意境美。

二、骨雅——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骨雅者——无甜俗、笨拙、滞涩之笔,而有苍润、浑厚、拙扑、老辣之骨。像明代徐渭《墨葡萄》,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泼辣豪放的笔法,形成了动人的气势,同时又不失形象的真实。有人说,画面上若没有几笔泼辣粗旷的笔致,一副画看上去就少有精神,而泼辣粗旷的几笔,正是一堂课老师要着意训练的内容。

俗话说,一叶知秋。一个短小的片段,可以发现,盛老师把启发式贯穿在“读”中,以读促思,读思结合,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融看、想、说、读、写于一炉,进行“以读为主”的语文综合训练,使整堂课的教学统一于“以读为主线”的整体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带着目的与渴求投入地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使读者有感染性,愉悦性,使“死读书”变成了“活读书”,一些纯洁语言训练被伴随着审美愉悦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所取代。

三、神秀——用真情潜心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神秀者——无柔弱、死板、刻画之神态,而能得山川之灵气,天地万物之生机,以灵活多变之笔墨表达气韵生动之意境。为求得神秀,画家们集激情、构思、精力于一体,力求“咫尺之间,写百千里之景”,以情带意,以意带笔,笔到情到,情随笔迁,用饱蘸激情之笔,夺造化之功,使得“情凝笔端而情满青山”而境由心生,语文教学中,要使课堂焕发火活力,必然需要老师真情的注入,使得学生没有任何负担,全身心的投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展现各自的想法、做法。

在盛老师的课上,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她真诚的笑容、友善的情态和亲切的语气,这不仅是老师一片爱心的表现,更是开启学生智慧闸门的钥匙。

老师的情不足融在对学生的态度中,而且渗透在教学过中的点点滴滴之中。

画家画人,讲究“传神”;画景,追求“意境”。那么一堂示范课,我想所追求的不应只是完美与精致。盛老师的课,不仅传达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展现了其独特个性色彩,更使得孩子们在流动着“水墨诗情”的课堂中,愉快地学习,大胆地表现。      



8、盛新凤老师对教育、对语文充满了眷恋,着力追求语文课堂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于是,她的课堂便常常会产生一种力量、一份感动。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结构相互融通,首尾呼应,像一个开放的“圆”,折射出迷人的美的气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

让我们获得了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洗礼。



9、盛新凤课堂教学感悟

(1)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

(2)语文讲究“境”,教师上课要入境,入“文境”、“课境”。文本向读者敞开的时候,已营造着一个特定的情境,那是由文章的基调、情感内涵等多种信息融合而成的特定氛围。教师只有通过多次与文本对话,走入文本的核心,仔细谛听作者的言说,与作者、文本心心相印,才能算真正入“文境”。入文境是上好课的基础。其次还要入“课境”,在观课过程中,如果让我们感觉到这课是“师、生、文”融为一体的,老师和学生都在“课中”,说明老师是“入境”的,“课境”是佳的。

(3)教师上语文课,“入境”太重要,“入境”的课,人课合一,浑然一体,和谐流畅。不“入境”的课,师与生、生与本的关系犹如油浮于水。

(4)自己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轻轻地读一篇文章时,能很好地把握好情感,而且自己的情感自己听得到、感受得到,往往就能感动自己,当有人和读时,自己的情感往往会被人影响,两人就像在比嗓子似的。唱歌也一样。所以觉得应尽可能地少安排齐读,安排自由朗读时要求学生轻轻地,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也要保证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的要求就是要学生控制读书的音量,创造一个诗意的,适合自己情感宣泄的场。久而久之,这样的氛围营造,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让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学会用心读,读出作者,还要读出自己。倾心地与文本做亲密的交流。阅读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境,应是非常重要的。

(5)整合是一种理念,综合化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整合课的呈现应是一个整体、故而,上要此类综合课,首先必须营造一个统一的完整意境,把几堂不同学科的课看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进行真题的设计打磨,要注意它的完整性,前后照应、过程转换无痕,真正把它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去,然后再在里面进行全方位的交叉渗透。这样的整合才是“高度整合、全程整合”,否则,大家虽然执教同一主题,但还是桥归桥,路归路,各行其是,貌合神离,这样的整合只能算是低度整合。



10、语文课堂的审美追求

(1)绘画美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来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温柔细腻的女教师可以把课上得如李清照的词般婉约动人;粗犷、洒脱的男教师可以把课上得长江、黄河般豪放大气。你可以选择娟秀、清新、自然、深厚、旷达等任何一种境界;你也可以追求行云流水、气吞万里、慷慨激昂、收放自如、丝丝入扣、意蕴深厚等任何一种完美。你的课可以如散文般“形散神聚”,也可以如小说般构思巧妙、丝丝入扣;可以如诗歌般凝练传神、含蓄隽永;也可以如科学小品文般科学严谨、信息丰盈……然而,不管你的课是“散文体”、“诗歌体”、还是“小品文体”,只要是艺术的,就是美的。体裁却绝不是决胜的砝码。

(2)音乐美

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过:“对于我,作曲是一种灵魂的表白。”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语文教师应是“性情中人”,应是“多情善感”的人。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充满磁性与感动,由此会使语文教师本身光彩照人、鲜亮无比。

因为古典一点的情感是最美的情感。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因为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是每个人渴望的最诱人的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都应是情深似海,对新课文应一见钟情;对旧课文应旧情复燃,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

(3)建筑美

语文教学中的“建筑美”,美在课堂结构。课如流水,在流动过程中的起承转合,构成了一堂课的结构。一堂好课应是一个完整的“圆”,“美不在部分而在整体。”

课堂结构设计应追求一种系统美。“圆”形的课,它的完整性、流畅性、延伸性、开放性,无不折射出迷人的美的气息,这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的。

遵循画圆的规律,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我们可以展开这样的设计流程:“先找到一个支点,再拉出一条线,最后画成一个圆”。“点”是圆心、中心、轴心,定点的过程是定基调的过程,定点可以从知识角度,也可以从能力角度。
七、           闫学追求的语文之道

1、课堂神韵如茶,淡而悠远。



2、有人说,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失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之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就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闫学的课如其人——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如清茶般让人回味无穷。她的风格舒缓平淡,看似信手拈来、波澜不惊、细察之却处处匠心独运。她就这样诠释着心中的语文。

执着追求,不断反思,超越自我,永不言弃。一个永远在求真、求善、求美的人。



3、课堂教学艺术

(1)导课如“暖壶”

《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堂课的构筑正如茶意,舒缓平淡,看似信手拈来、波澜不惊、细察之却处处匠心独运,令人回味悠长;而执教者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那一份从容恬淡、含蓄优雅,也正合了茶道之本——所以这是一堂好课。

正如茶道中的“暖壶”,也可以套一句《琵琶行》中的话——未成曲调先有情。

壶已暖,茶已投,沸水缓缓倾入,翻起一片雪乳似的泡沫,茶香随之便流溢出来了。

(2)品读“一唱三叹”

教师提出一个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反复读文中的重点句。

学生的情绪和文本的情绪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时学生的朗读如情入境将课堂推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种感悟和朗读的提升,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正如茶味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并逐渐变得浓郁芬芳,并不需要外在地添加一些什么东西。这种看似随意和自然之所得,却不能不说是充分体现了教师高超的课堂艺术水平。

(3)结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我们联想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成语,还有一种“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独有意境。



4、语文之“道”归根结底就是人“道”。



5、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实现“五个解放”: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的时间。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小学语文是童年的语文。



6、有爱的人生是润泽的人生,有爱的语文是润泽的语文。



7、在文化的语境中教语文,在文化的框架中诠释语文,语文就有了无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当语文有了文化的滋养与浸润,这样的语文是大语文,是有着厚实的文化内蕴与积淀的语文,是扎根于文化土壤的具有无限生长可能性的语文。



8、与别的学科相比,语文实在是一门美丽的学科!这种美丽既来源于语文本身,又来源于语文教育实践。人文关怀就是在语文教育中追求人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49 , Processed in 0.0714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