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初中薄弱的成因与谋求发展的对策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2008-8-25
|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农村薄弱初中现象既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结果,也有政策的因素,更有学校管理的责任。解决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问题,这需要政府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扶持,需要加强学校各方面建设。
当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目前农村初中存在大量的薄弱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薄弱、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薄弱、生源文化基础薄弱、学校管理薄弱、教学质量普遍偏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所导致的后果正日益凸现出来。初中生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因择校引发的乱收费、高收费越来越严重,初中辍学率上升,严重影响教育的整体效益,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认真地分析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探索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之路,促进教育均衡、社会稳定。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根本问题在于城乡义务教育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换言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的实质是资源的困乏。因为初中教育成本相对比小学教育成本要高得多,加上初中教材及学生特点,农村初中的薄弱现象更为严重。可以说教育投入的走向、精英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农村初中薄弱的根源,师资调配、生源无序流动、学校管理薄弱则是加剧农村薄弱初中的直接内部因素。
(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总体上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据亚洲开发银行2003年度报告: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数占世界的1/4,而教育经费却只有全世界相应经费的 1/145。处于短缺状态的教育经费,并没有在教育内部实现均衡配置,在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资源流向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投资策略。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表明,2001年,全国高校在校生719万人,中学生7836万人(其中初中6431万人,高中1405万人),分别占受教育人口的 2.8%和30%,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则分别为24.5%、35.9%。投入中学的有限资金又大多流向重点校、示范校及高中学校,农村初中无力顾及。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之浚说,农村教育投资中8%由中央财政承担,11%由省级财政承担,其余部分则由县级及以下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乡镇,就是目前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乡镇财政仍然要负责学校基础设施等经费。乡镇财政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农村乡镇基本上是属于“吃饭”财政,根本无力解决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小学还有办学村为依靠,初中则无所依靠,“顺其自然”,导致了农村初中举步维艰,从而出现了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严重滞后、教师正常的待遇得不到落实的现象。
(二)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的侵吞
重点学校政策是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家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先办好一部分学校的政策,是一种典型培养精英的制度,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重点学校绝大部分集聚在城镇,因此,不可能对农村初中进行投入。而重点初中则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重点学校的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了对社会资源的积聚,典型的表现是名校办民校,收获高额的择校费,同时不择手段地对农村初中优质的人力教育资源进行无情地盘剥。继重点学校政策之后,评比各级示范性学校的政策相继出台,虽然能促使当地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又是精英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它同样是制造和加剧对农村初中从投入、师资到生源进行盘剥的政策。久而久之,农村初中在其侵吞下,遭到了重创,滑向薄弱已势不可挡。
(三)教师调配政策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不同的师资配备标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按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8.0,城市初中师生比为 1:13.5,这种按学生数配备教师数是不合理的。随着户籍政策的调整,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许多农村初中学生成为各种名校的学生。农村初中学校的生源不断流失而导致教师配备数的锐减。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新教师分配政策时,对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优先考虑到城镇名校任教。教师的分配是按编制是否缺额确定的,农村薄弱初中由于学生数少,新教师根本无法分配进去,新鲜血液无法及时补充。加上乡镇财政困难、学校经费紧缺,一些政策性的福利待遇得不到落实,导致一些年轻的、有资格(有的地方规定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可调入城镇)调动的纷纷调离,又使高素质的年轻专业教师更加匮乏。现在农村初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他们用最原始(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法讲授最时髦的教材(新课程),即使按照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配置的电脑、多媒体等,也只能成为“花瓶”。
(四)生源无序流动
《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学生实行“就近人学、划片招生”的政策,但教育行政部门允许各种名校 (他们大多挂有民办学校牌子)招收相当数量的择校生,这些学校按学生学业成绩收取择校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声誉,对农村初中的生源进行了层层筛选,囊括了农村优质的初中生源,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些头脑灵活、有能力支付高昂择校费用的家长,竞相效尤,将子女纷纷送至理想的学校。这些学生一旦成为“理想学校”不受欢迎的人,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堂而皇之的劝说,让其回学区就读,极可能成为农村初中的“学习困难学生”或“问题学生”,加重农村初中的教育压力。留守农村就读的初中学生,他们的家长认为让子女读完九年就完成义务了,导致应有的家庭教育缺位。农村初中优质生源的外流,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初中薄弱。
(五)学校的内部管理
为了生存,为了向学区家长、政府、社会有个交待,质量偏低的农村初中会放弃大多数学生,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培养尖子生。他们为了赢得部分家长的认同,随波逐流,在应试指挥棒下,为考取几个重点高中而放弃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农村薄弱初中仍然是应试教育的翻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