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访问我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1 14:5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访问我校
2008323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访问我校。叶教授参观了美丽的校园,校领导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市教育局顾月华副局长、人事师资处唐晓明副处长等领导陪同视察我校。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第一、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第二、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第五、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
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10:52 , Processed in 0.1087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