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理我国百年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5 21: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审理我国百年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
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 韩雪屏
  为什么语言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那么动荡不定呢?这就迫使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语言知识本身存在的问题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至少三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拟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审理我国百余年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状况。因此,材料,主要依据20世纪以来官方颁行的有代表性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1〕讨论,则侧重于梳理脉络,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而不在学理阐释和解决问题。
  请先看下表。
我国百年语文课程中语言知识一览表


  讨论:
  一、语言知识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动荡地位
  从上表可见,语言知识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领域中,其内容时有时无,其程度时精时粗,其地位时高时下,长期呈现出马鞍形大起大落的状态;现在,甚至有人提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应淡化语法教学,去掉语言知识。

  二、在我国语文课程百余年历史中,强调语言知识应用于言语和生活实际是语言知识教学的一个优良传统。
  语言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言语实践和生活实际,这是语言知识及其教学历经百年风雨而得到的宝贵经验,它已经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原则,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虽不再单独提及语言和语文知识教学问题,但仍笼统地提出“语文训练中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密切结合”(1996)。

  三、语言知识内容本身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百余年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告诉我们:语言知识教学是与汉语研究的现代化、科学化大势并驾齐驱的。语言知识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言语和生活实践的教学原则是宝贵的。那么,为什么语言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那么动荡不定呢?这就迫使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语言知识本身存在的问题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至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语言规律不等于学习语言的规律。
  学习语言,当然需要理解和掌握语言自身的规律,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从《马氏文通》始,人们就错把语言规律当成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当成了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因此,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实践中,大多是有关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句法的静态语言学知识,而缺少青少年学生运用语言和形成语言能力的可操作的动态知识。换言之,中小学语文课程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不应是语言学的压缩饼干;相反地,需要我们从培育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发展学生语言素养的目标出发,重新构建语言知识的内容和体系。这种语言知识起码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可能要以语言学知识为主导,但还要综合文章学、文艺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因素,成为一种具有综合性能的知识;第二,它应该是一种侧重应用的知识系统,具有动态的操作过程和行为方式;第三,它需要从以语言为基本的生存和做人方式的高度着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反思和调整的整体语言素养。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就需要认真研究“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关联,并从中寻找有效的结合部位。
  二是缺乏独具特色的汉语语言学知识。
  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甚至追求全盘西化。清末民初,极力主张在国语课程中讲授文法的人们,曾经大声疾呼:“若夫名、静、动、状之词,导源于论理学,各国文字之所公有,将谓中文无之乎?谓其无尚得为文字乎?谓其有之而不必讲,则违背公理,文字之真假何在?”〔2〕但是,我国语言学界对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还未能给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比如,汉语音节的韵部、声母、声调都具有区分意义、传达情感的功能,因此汉语文篇天然具有声情之美。又如,汉语词汇的形象色彩,独具汉语特色的双声叠韵词,大而完备的汉语词汇,汉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等,都生动地体现着汉民族的具象思维特色,呈现出汉民族重感受体验,以及“观物取象”的哲学精神。
  再如,汉语句子语序灵活,大量的“意合句”,省略主语的常态形式,根据自然顺序组合而成的大量流水句等,这些都是西方语法体系所无法解释的。因此,按照西方语言体系去分析汉语现象,就会经常遇到超越规律的“特例”。特例多了,体系和规律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包容和阐释功能,失去了它对人们准确理解和恰当表达言语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因此,研究汉语和西方拉丁语系的异同,建立独具特色的汉语语言学体系,不仅是我国语言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迫切需求。
  三是与当代语用学研究成果的隔膜。
  20世纪70和80年代,西方学者已经经过长期探索,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语用学。语用学就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3〕从这个语用学的定义中,我们不难了解这门新学科对于中小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但那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端,中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也正是百废待兴,百事待举。那时未能及时引进西方语用学研究成果,人们是不难理解的。但时过三四十年,至今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如果仍然与中外语用学研究成果保持疏离或隔膜,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了。
  此外,逻辑学知识与语法修辞知识的关系、言语实践活动与思维运演的关系,这些重要项目,虽然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有所涉及,但从百年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长河看,它们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研究,其存废、多少、精粗,也未能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检验,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与文选体制无序性的矛盾
  在以文选为教科书核心体制的语文课程中,语言知识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语言的规律性知识具有相当严密的系统性。比如,需先学词类、词性,而后学习句子结构成分;需先学习单句才能理解复句;需先掌握句子的一般语序,而后才能了解句中语序的变化。但是,教科书中的范文却是一种无序存在,编成几个单元、分为几册书,完全在于编者的主观意图。在教学实践中,则又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养水平。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四册》编选了《红楼梦》十三、十四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其中有这样一些情节和对话——
  贾珍请求荣国府邢王二夫人同意凤姐来宁国府协理家务时说:“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王夫人怕凤姐年轻没有经验应对不了,但凤姐却争强好胜,好大喜功,就对王夫人说:“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又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贾珍见事情有望,立即接着说:“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后来,王夫人见状,也只好对凤姐说:“你就照.看.照.看.罢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对这样一个会话片段,有的教师就敏锐地觉察到作者用了大量动词重叠式这一语法形式深入刻画王熙凤精明干练令人折服的性格特点。因为动词的重叠式表示动作时间短、次数少、事情不难处置,贾珍为了请出王熙凤协助料理宁国府,就用“料理料理”“辛苦辛苦”。王熙凤为了揽下事体,卖弄才干,就说“照管照管”“问问”。王夫人事先为凤姐减轻压力,开脱责任,就把“照管照管”换成了“照看照看”。三人各有用心,但在用语手法上都频繁地使用了动词重叠式。〔4〕这样做,就把语法分析与文学鉴赏有机而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了。    这样做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为它不仅展现了教师本人丰富的语言学理性精神和敏锐细腻的语感,而且,教师的语理和语感学养必然长期而有效地濡染着他的学生,使他的学生最终受益。但毋庸讳言的是,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不这样教也未尝不可,因为没有哪一本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有这样的规定,也没有哪一级考试要这样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业绩。因此,是否这样做,就只能靠教师的个人经验和学养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文选体制的无序性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语言知识教学的主观随意性,以至于整个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盘桓于语文教学的实践当中,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一种难以诊治的痼疾。

  注释:
  〔1〕《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前期的文法语法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
  〔3〕索振羽编著《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4〕汪大昌《语法分析和文学欣赏》,《语文建设》2007年第10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1:55 , Processed in 0.07272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