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目:认识历史的另一条线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 17: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目:认识历史的另一条线索

文章作者:龚鹏程 来源:国学网 2012-6-29

清毛边油印本《书目答问》
张之洞

梁启超
    辛亥革命顷已百年。对这百年的历史,除了用革命史来概括之外,应该还有许多别的线索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这个奇特的历史阶段。

    近百余年,或许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鼓励大家读书的时刻,替百姓开立的各种书目,不胜枚举。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甚至勒为专著。而胡适、梁启超所开列的国学必读书目,虽只是一篇文章,也不乏出版社将之扩大为书,供读者取鉴。其余林林总总,若有人能收罗爬梳,辑而考之,便不难由之窥见近百年中国人之心灵史及文化期待视野。
     1923年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书190种;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收书160种;1925年《京报》副刊也登了许寿裳等人所开列的青年必读书,鲁迅虽函复该刊云应少看或竟不看中国书,但私下却曾为许寿裳的儿子开列了包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庞大书目;随后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事实上也是一部书目及读书法。不过这些书都属于“国学”领域,可视为近代开列书目史的第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是张之洞《书目答问》。那时张之洞等士林大老还没想到清朝即将覆灭、传统文化马上就要遭到质疑乃至摧毁,故其书目总括四部、统摄九流,显示的是一个传统文化视野中读书人该有的修养。胡梁以降,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文化背景中出现之新事况。此刻士子对传统文化已疏离、陌生了,因此开那些国学书目乃是补课的性质,希望以此找回属于中国人的中国性。梁启超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即是这个意思。

    第三阶段的书目再度来潮,已经到了20世纪90年代。那时人文精神建设重被重视,青年的人文素养却普遍不足,因此北大、清华等高校乃又推出青年应读书目。清华的,有中外文化文学80种;北大的,有《周易》、《理想国》等30种及《世说新语》等选读30种。这也属于补课性质,因为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光顾着准备考试,啥书也没看;进了大学,又是专业取向,缺乏整体的人文素养,故才需开这些书单。教育部也向初中生推荐了《西游记》、《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等10种文学作品;向高中生推荐了20种,除了《论语通释》外,也都是中外文学作品。社会上则有浙江文艺、上海译文等各出版社推出的各种丛书;民进等民主党派推动的新阅读运动等更以开书目、促阅读为主轴。因此书目繁多,令人目不暇给。

    这个阶段明显与上一期不同者,在于范围扩大,不限于国学,着眼于人文素养。其次,是对书目的取法,借鉴并不限于张之洞、胡适、梁启超、朱自清这一脉络,而是参考了欧美,例如英国人所说的“过去三百年中必读书目”、法国的“理想藏书”、美国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等,都具体影响了这一阶段的开书目运动。再次,是具有政策或商业等因素。出版社为炒作话题、鼓励采购、区隔市场,往往推出不同的书目。而政府及大学之所以热衷于此,亦与90年代开始推展通识教育有关。且社会分殊化、碎片化愈甚,急需通过大家共同阅读一些书来建立共同价值观、共同知识记忆。因此,开立书目还与社会文化意识的重构有关,具有社会政治意涵。
     由于是这样,最后,开立书目之后会配合以读书的实践运动。这是从前所没有的。例如过去虽可能也会开《论语》《三字经》,但也就是一纸书单而已,读不读,任人自择。如今则会有一些团体来推动读经运动或什么诵读工程,带领大家具体去实践,读这些书单子上的书。以《弟子规》来说,不但有许多团体、私塾、幼教机构、学校在推动,且有卡通动画、歌曲、说说唱唱教学带、诵读视频,各种易解、讲说书刊及节目。推动者还有不少是以做公益、行善的态度在做的。所以读书不但对读者有益,所谓“开卷有益”;推动阅读此类必读书的人,也从这个活动中获得了身心安定,重建人生价值意义的作用。因此这十多年来的书目开立运动,具有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意涵,远非前两阶段所能比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1:01 , Processed in 0.1618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