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2-8-6 17:13:32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三)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6
星期三 晴
大凡优秀的作品,一如山涧溪流清新不浊;一如高山白雪纯而不艳;一如深海蛰贝深而静敛;一如老檀古木沉而不僵;一如铂银足金真而不厌……
我崇尚真诚,在文字的真里往往有情感的浸润,“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妖腻的文字,就如百乐门的舞女一般,可以产生一时的冲动,毕竟是不可假以时日的。伪毕竟为伪,当不是真的。要是可以这样假定,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我无语,仅保持独立之思考,以示中立。
那么,让《木笛》、《老人与海鸥》这样的文章走上舞台,去复制此情此境的可哀吧。
我情愿相信,在南京有过这样的招考。对于一个钟爱木笛的选手来说,最后的竞争关系的不只是名誉,更在于是对一份价值追求的最终确定,也是对个人人生意义的一种确认。真好,可以在这样的赛场上决一个来回。事情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变化,《欢乐颂》抑或《四小天鹅》在大屠杀纪念日成为了必试的题目,在艰难的选择里,朱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这不是简单的放弃,据说是“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我无意苛责赵恺先生对这一悲惨历史的沉重纪念,选定这样的角色与时间、氛围,在那样强烈的矛盾典型里,这样的撞击确实能使人产生感动。我也一样,对这一份民族精神缺失的呼唤,对这一种精神在那个雪雨霏霏的日子的烛烛发光而心生震撼。那些孩子,竟能如长大的成人一般,承载着那一种深深的历史负重。我有一种惊叹:真的,是谁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这种背景里,在深深浅浅的历史沟壑里,产生这样强烈的认同?到底有谁可以达成这样的内心体验?出色的文字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真诚的叙述,虽不似布道般充满关怀,但也不至于在虚幻里产生美感。于是,我像小丑一样笑了,在那么沉重的历史题材里,在最不可以笑的时刻,像张纯如一样无语地选择跳离!不会又是“小手拉大手”的宣传片头吧?
我情愿相信有这样的真人真事,那么就不至于让我心酸到此。翻开赵恺先生的文字与现有教材的比较,我更感叹编者的匠心,更为出色地重笔一抹,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忠”字。而我只忠于历史忠于真实,抑或忠于内心切实的感觉。对不起,我真的没有认同这样的描述方式!那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文字里,究竟会感觉些什么呢?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教育是用一个心灵去感应另一个心灵,应该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一种真诚而高贵的对话。让我来怎样面对孩子们天真无瑕的灵魂?
无独有偶,在那个昆明的翠湖边,一道风景正应时而生。吴庆恒老人,那个贫困潦倒好心的老人,你让我肃然起敬。在那么无望的寄托里,你坚持着的徒步行走与细心护鸥,撬起的是作为人的良知。我并不知道你为了什么?但至少在这样的事例里感觉着世事的沧桑与人世的苍凉。孩子,饿了吧,我来了,你们飞吧!在那种无语的凄凉里,我感受着作者笔墨里刻意重抹的对人与自然的讴歌。孩子们也能感觉得到,这一份了得的和谐。灵性的鸥群让我产生了错觉,该不是神话里的传奇童话里的精怪吧。太过的夸张,让我唏嘘。我认同童话的虚构,但绝不赞同事实的虚化;我认同海鸥的翻飞盘旋,却绝不认同如人般的肃立不动.要是我们的孩子浸渍在这样的做作里,那么怎样教他们求真向美?怎样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感觉真实与表述真诚?同样,那个叫哈默的石油大王来到中国,他也一定会惊奇,什么时候为一个老人敲背还敲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狼吞虎咽?要是这就叫"什么活儿"我替你做的话,我会为哈默内心坚定的力量叫屈的.我相信哈默成功的经历是缘于这种内心力量,但很难认同这个敲背的故事,至少这样的描述使人不敢苟同。倒是《中彩那天》彩票上的橡皮擦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毕竟人性就是在这样的内心争斗里得到了美的弘扬。可惜,更多的文字没有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而是在“高大全”的精神背景与心理定势里提升。
于是,我翻开书,埋头写字,准备递交一份合格的教案。在无厘头的戏言里,我轻轻一按键盘:此处省略N个字……继续无语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