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材批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6 17: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的批判(一)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6 星期三 晴
  
  不可否认,我们的教材带有了太多.党/化的樊笼,这是文学的无奈,更是作为独立与个性之自由人的疼痛。
  孩子们,到体制内去,只有这样才有“糖”吃,才能有好的未来。这不是批判与否的问题,而是一起喝有“糖”奶粉的必须。也是作为教育者的你和我的悲哀,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字与文学经典,我们只能在缺乏真诚与真爱的世界里嘶吼,以求达成所谓的教育与教学的任务。
  就像历史一样,总是在不断丑化与美化里蜗行,实在已经弄不清真正的面目,那么就让谎言成为真实吧,麻木与漠然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可即使这样,总也不能断了我对真善美的向往,总不能忍受那些真正美的东西被沉沦被丑恶。我不知道,这样的使命会否让我的心在一点点的复苏里失衡,但不管怎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吧!这样,才不至于沦丧我仅存的那点良知。对孩子们,我以真理的眼睛扫描一切污浊与伪善,我渴望给他们没有污染的营养,像原始的天空、草原与树木,像还没有人类贪婪的那个最初的自由时空。
  沉重往往是沉重在沉重里的,手挥五弦,我该独自上路了。这条路咋就只能这样走?我批判那些伪善的教材。
  就在所任教的一年级与四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我感觉着随处俯拾的灌输,语言的习得往往以道德的洗脑为基础,这种泛道德的文字规范让我感觉窒息。我没有资格批判道德,但我绝不认同泛道德。可又能怎么样呢?在现实的背景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选择规避,正如马雅柯夫斯基所说:“那么,我就做一条穿裤子的云。”虽然《第十三个信使》改名《穿裤子的云》才得以发表,而内容依旧是“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以绝然的姿态进行着战斗。只能这样,也好!
  你的眼睛会读懂这些单纯的眼睛吗?仰着头,清新一如早春小芽儿尖的露珠!他们是那样渴望真知。好吧,翻开书来,一起读《鞋子里的阳光》。
  妈妈给奶奶晒被子,阳光钻进了棉被的棉花里,诗意的句子温情的温暖;
  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放在阳光晒得到的地方。噢!“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这样的画面真让人感动,语言似乎也有金子美铃般的清澈。可是啊,在我教学的时候,总感觉有一种东西鲠在喉头:典型的中国式“教孝不教慈”。
  彭晓云在其博客有如下论述:在《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一文中,钱穆曾经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他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缘起、差异的观点,他说“青年少年则常见于孝,壮年中年则常见于爱,老年晚年则常见于慈。曰孝,曰爱,曰慈,皆仁也。青年无不知孝父母,壮年无不知爱配偶,老年无不知慈伦类。”他进而论述:“大抵中国主孝,欧西主爱,印度主慈。故中国之教在青年,欧西在壮年,印度在老年。我姑锡以嘉名,则中国乃青年性的文化,欧西为壮年性的文化,而印度则老年性的文化也。又赠之美溢,则中国为孝的文化,欧西为爱的文化,而印度为慈的文化。”这番论断多半会引发争议,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中国的确是一个讲究孝道多于讲慈的社会,所谓“教孝不教慈”是也,钱穆言则是“中国传统,教孝胜过教慈”,理由是慈属先天情感,不必刻意培养,孝属后天德行,需要著力陶冶。如是一种传统,实际上使得中国人一直处于将学习止步于青年人的状况中而停滞不前,为人父母需要“习得”被孝文化大大地覆盖过去了,而缺乏学习精神的父母一辈往往更加捍卫父权家长制,在当下中国可谓愈演愈烈,成为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甚至有“父母皆祸害”这样的豆瓣小组应运而生。
  或许钱穆这样的论述会让人产生争论,然人的成长,往往与社会的演进同构,如果一个社会止步不前或者被各种粗鄙的价值观裹挟,那么,其中年长而又手握权力资源的社会成员,往往容易成为既得利益者而不愿意放手,不愿意“知错就改”,进而与年轻世代形成一种利益冲突甚至社会断裂。《棉鞋里的阳光》倡导的或许正有这样的隐忧,成人主导下的孩子模仿,绝不可替代孩子天性下的成人呵护。我们的教孝在孩子如此小的年轮里,就刻下了钳制的烙印,我怕后续影响的顽劣与粗拙。
  那么《月亮的心愿》呢?美文样的行笔,就该文与道合。是的,你可以让那个装着水果与点心的背包冷落,却不可让更多满怀希望的孩子失望?你可以让那个懂得照顾母亲的乖女孩“一个都不少”,却不可以让那么美的月亮戴上人为的随意!童话美就美在自然,故事美就美在真诚。可是,怎么可以教导“牺牲大我以成全个我”,这样的道德让我感到伪善。
  更为伪善的是四年级的《将心比心》。奶奶在那个希望“自己的妈妈也能得到这样帮助”的阿姨的帮助下,产生了道德的认同以及内心的感动,我在妈妈的鼓励与宽容的话语里,感觉流淌着的道德的血液。是的,人间真情是正道。可是,行善为何总带着功利与目的。要是这样,我们的孩子今后的出路在哪里?要是妈妈没有那个上医科的女儿会怎样?世上没有这样女儿的成人们又会在实习的护士面前如何表演道德的虚伪?文章啊,你误导了孩子的视角!
  虽然,这一周经历着这几天课文的教学,却让我产生如若隔世的恍惚。一直以来承担高年级的教学,没有深入低中年级的课文,而一旦发觉,却是那样强烈地震撼着教育背后的内涵。是谁强加了那么多的元素,让你我自觉陷入那只黑夜的眼睛?那么,怎样让孩子们吃到纯正的鲜奶,草原啊!有没有飘过核化的云?要是这样,我也愿意做那条穿裤子的云。即使无语,也沥心阻隔辐化的危难!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1:57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二)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6
星期三 晴
  
  要是有一种声音,可以呐喊成一种规劝,让每一位母亲归还孩子的童年,那么我会声嘶力竭;要是有一种眼神,可以忧郁成安慰,让每一个孩子还能仅存一点企盼,那么我会成为不眠的眼。
  那么久了,我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越来越深的“竞争”里,孩子渐变着抗争,在明白没有意义与不再可能之后,任由强大的世界,在那么幼小的心灵里,填充钢筋与水泥,这样才可以构筑未来这座成年的大厦。我不知道,在泡沫化的年代里,是否会复制与劣质成海绵。真的,没有办法去等待创造那样的思维,在快速轮转的年代,一不小心,已然被边缘,抑或是绝缘!
  我就是逐渐被绝缘化着,可还是在可能“导电”的文本里,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三个儿子》一直被经典着传诵,我感谢那个叫符•奥谢耶娃的女子,让我有了这样教育孩子的名篇。只是一直有一个疑问,那三个小伙伴究竟是怎样的年纪?相信,在他们喜欢玩的游戏与歌声里,我们都能读得懂,至少他们是个小小的孩童。对!还只是个孩童。
  也许我并不反对韩日及西方一些国家倡导的“狮子育儿法”,但我反对在并不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以并不恰当的方式进行。第三个儿子的经历,在我的眼里看来,那是疼痛。“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是谁有这样的能耐,接过妈妈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我害怕这样的“怪物”,要只是个孩童的话!我更害怕那个母亲,那么淡定从容!
  我们不必刻意追求文字的修饰功能,在被构筑的孝亲大德的堤岸上,我们总是一次次被刺痛眼球,就像那个在二年级下册出现的俄国儿童。我不知道作者的出生年月,但几乎可以断定她是高尔基时代的文字样版。在道德化的的模子里,一点点熔造就革命的火炉。
  陀思妥耶夫斯基啊,请你出来拯救她的灵魂!而我被陷落在只剩“一个儿子”的迷茫里了。宝贝,不哭,好吗?回到家里,让我替你“骂”你的那个“妈”。
  是的,我可以骂那个“妈”的。可我不能自己,因为我在替那个“妈”把故事说完,在曲意的国度里,有更多的“妈”喜欢,一遍遍传经诵道,做个“成年”的“懂事”的“孝亲”的孩子吧!这句话,是我不忍说出的最后结果。
  我看到过有关的文章: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儿童是作为一个孩子而存在的,他不是一个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他也不该提前承受那样沉重的劳务,抑或道德洗脑。
  孩子还是个孩子,他应该为自己的天真而歌唱,为会翻跟头而炫耀。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其意义也在于此吧。蒙台梭利首先明确批判“被成人”的错误观念,并在肯定儿童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而课文中的那个妈妈明显带有着催熟孩子的倾向,我为我们教材的选定价值观而担忧。
  不论如何,我始终相信:“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引用)”
  那么,让我们从课程意义上停止强化吧!在错误的方向上,停止就是前进。我期待教育的共鸣!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2:39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三)
大凡优秀的作品,一如山涧溪流清新不浊;一如高山白雪纯而不艳;一如深海蛰贝深而静敛;一如老檀古木沉而不僵;一如铂银足金真而不厌……
我崇尚真诚,在文字的真里往往有情感的浸润,“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妖腻的文字,就如百乐门的舞女一般,可以产生一时的冲动,毕竟是不可假以时日的。伪毕竟为伪,当不是真的。要是可以这样假定,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我无语,仅保持独立之思考,以示中立。
那么,让《木笛》、《老人与海鸥》这样的文章走上舞台,去复制此情此境的可哀吧。
我情愿相信,在南京有过这样的招考。对于一个钟爱木笛的选手来说,最后的竞争关系的不只是名誉,更在于是对一份价值追求的最终确定,也是对个人人生意义的一种确认。真好,可以在这样的赛场上决一个来回。事情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变化,《欢乐颂》抑或《四小天鹅》在大屠杀纪念日成为了必试的题目,在艰难的选择里,朱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这不是简单的放弃,据说是“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我无意苛责赵恺先生对这一悲惨历史的沉重怀念,选定这样的角色与时间、氛围,在那样强烈的矛盾典型里,这样的撞击确实能使人产生感动。我也一样,对这一份民族精神缺失的呼唤,对这一种精神在那个雪雨霏霏的日子的烛烛发光而心生震撼。那些孩子,竟能如长大的成人一般,承载着那一种深深的历史负重。我有一种惊叹:真的,是谁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这种背景里,在深深浅浅的历史沟壑里,产生这样强烈的认同?到底有谁可以达成这样的内心体验?出色的文字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真诚的叙述,虽不似布道般充满关怀,但也不至于在虚幻里产生美感。于是,我像小丑一样笑了,在那么沉重的历史题材里,在最不可以笑的时刻,像张纯如一样无语地选择跳离!不会又是“小手拉大手”的宣传片头吧?
我情愿相信有这样的真人真事,那么就不至于让我心酸到此。翻开赵恺先生的文字与现有教材的比较,我更感叹编者的匠心,更为出色地重笔一抹,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忠”字。而我只忠于历史忠于真实,抑或忠于内心切实的感觉。对不起,我真的没有认同这样的描述方式!那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文字里,究竟会感觉些什么呢?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教育是用一个心灵去感应另一个心灵,应该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一种真诚而高贵的对话。让我来怎样面对孩子们天真无瑕的灵魂?
无独有偶,在那个昆明的翠湖边,一道风景正应时而生。吴庆恒老人,那个贫困潦倒好心的老人,你让我肃然起敬。在那么无望的寄托里,你坚持着的徒步行走与细心护鸥,撬起的是作为人的良知。我并不知道你为了什么?但至少在这样的事例里感觉着世事的沧桑与人世的苍凉。孩子,饿了吧,我来了,你们飞吧!在那种无语的凄凉里,我感受着作者笔墨里刻意重抹的对人与自然的讴歌。孩子们也能感觉得到,这一份了得的和谐。灵性的鸥群让我产生了错觉,该不是神话里的传奇童话里的精怪吧。太过的夸张,让我唏嘘。要是我们的孩子浸渍在这样的做作里,那么怎样教他们求真向美?怎样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感觉真实与表述真诚?
于是,我翻开书,埋头写字,准备递交一份合格的教案。在无厘头的戏言里,我轻轻一按键盘:此处省略N个字……继续无语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3:32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三)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6
星期三 晴
  
  大凡优秀的作品,一如山涧溪流清新不浊;一如高山白雪纯而不艳;一如深海蛰贝深而静敛;一如老檀古木沉而不僵;一如铂银足金真而不厌……
  我崇尚真诚,在文字的真里往往有情感的浸润,“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妖腻的文字,就如百乐门的舞女一般,可以产生一时的冲动,毕竟是不可假以时日的。伪毕竟为伪,当不是真的。要是可以这样假定,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我无语,仅保持独立之思考,以示中立。
  那么,让《木笛》、《老人与海鸥》这样的文章走上舞台,去复制此情此境的可哀吧。
  我情愿相信,在南京有过这样的招考。对于一个钟爱木笛的选手来说,最后的竞争关系的不只是名誉,更在于是对一份价值追求的最终确定,也是对个人人生意义的一种确认。真好,可以在这样的赛场上决一个来回。事情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变化,《欢乐颂》抑或《四小天鹅》在大屠杀纪念日成为了必试的题目,在艰难的选择里,朱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这不是简单的放弃,据说是“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我无意苛责赵恺先生对这一悲惨历史的沉重纪念,选定这样的角色与时间、氛围,在那样强烈的矛盾典型里,这样的撞击确实能使人产生感动。我也一样,对这一份民族精神缺失的呼唤,对这一种精神在那个雪雨霏霏的日子的烛烛发光而心生震撼。那些孩子,竟能如长大的成人一般,承载着那一种深深的历史负重。我有一种惊叹:真的,是谁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这种背景里,在深深浅浅的历史沟壑里,产生这样强烈的认同?到底有谁可以达成这样的内心体验?出色的文字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真诚的叙述,虽不似布道般充满关怀,但也不至于在虚幻里产生美感。于是,我像小丑一样笑了,在那么沉重的历史题材里,在最不可以笑的时刻,像张纯如一样无语地选择跳离!不会又是“小手拉大手”的宣传片头吧?
  我情愿相信有这样的真人真事,那么就不至于让我心酸到此。翻开赵恺先生的文字与现有教材的比较,我更感叹编者的匠心,更为出色地重笔一抹,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忠”字。而我只忠于历史忠于真实,抑或忠于内心切实的感觉。对不起,我真的没有认同这样的描述方式!那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文字里,究竟会感觉些什么呢?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教育是用一个心灵去感应另一个心灵,应该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一种真诚而高贵的对话。让我来怎样面对孩子们天真无瑕的灵魂?
  无独有偶,在那个昆明的翠湖边,一道风景正应时而生。吴庆恒老人,那个贫困潦倒好心的老人,你让我肃然起敬。在那么无望的寄托里,你坚持着的徒步行走与细心护鸥,撬起的是作为人的良知。我并不知道你为了什么?但至少在这样的事例里感觉着世事的沧桑与人世的苍凉。孩子,饿了吧,我来了,你们飞吧!在那种无语的凄凉里,我感受着作者笔墨里刻意重抹的对人与自然的讴歌。孩子们也能感觉得到,这一份了得的和谐。灵性的鸥群让我产生了错觉,该不是神话里的传奇童话里的精怪吧。太过的夸张,让我唏嘘。我认同童话的虚构,但绝不赞同事实的虚化;我认同海鸥的翻飞盘旋,却绝不认同如人般的肃立不动.要是我们的孩子浸渍在这样的做作里,那么怎样教他们求真向美?怎样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感觉真实与表述真诚?同样,那个叫哈默的石油大王来到中国,他也一定会惊奇,什么时候为一个老人敲背还敲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狼吞虎咽?要是这就叫"什么活儿"我替你做的话,我会为哈默内心坚定的力量叫屈的.我相信哈默成功的经历是缘于这种内心力量,但很难认同这个敲背的故事,至少这样的描述使人不敢苟同。倒是《中彩那天》彩票上的橡皮擦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毕竟人性就是在这样的内心争斗里得到了美的弘扬。可惜,更多的文字没有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而是在“高大全”的精神背景与心理定势里提升。
  于是,我翻开书,埋头写字,准备递交一份合格的教案。在无厘头的戏言里,我轻轻一按键盘:此处省略N个字……继续无语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4:12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四)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6
星期三 晴
  
  为什么要让这一只小鹿逃生?在她错误的选择里她又何能得以逃脱?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诸多事物有其难以以貌取人的特点。我也无意刻薄以貌取人,毕竟在这个功利的时代,貌与“似貌的财”亦已主流。
  主流,那么我们就不必违拗着自己偏要往外走了,钻不钻进这个圈都已不再重要。可是我们的编者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无意,耐心而又细致地劝勉莘莘学子,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我认同这样的求美精神与审美趣向。在能本的世界里,毕竟实力与作用才是第一位的。
  而可怜的小鹿总究以一场虚惊换来了全新的对自我的觉醒,还好,没有以血的代价来换取世鹿的惊醒,那么森林里的诸多异性小鹿们当以此为傲,来一场求婚盛典。多了不起啊,“我们”的骄傲,狮口脱险的传奇、英雄美人的奇缘。好在,这是我的胡编。否则真不知怎样让孩子们认识这个故事并感悟故事背后深深的道德责任。
  行文到此吧!我只是在调侃这个故事编撰的可行性。自然不能选用我的胡言乱语,可为什么选用了编者同样无厘头的胡诌?笑话是要有可笑之处的,美丽的鹿角与不协调的四肢,真的可以想象成一个悲剧,而可笑的是列夫•托尔斯坦却生生让这只小鹿没有成为英雄佳话,狮子美餐让这个故事失去了调笑的后续。
  感谢编者,有丰富的想象,也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理由。我没有理由不去编撰,因为小鹿在这样的危境里得以逃脱,那么我也有理由指责泰翁的不负责任,怎么可以在你的原著里让故事有了一个悲剧的结果。
  我感叹,选择教材后的曲意改编,同样是一个悲剧结果。请原谅我的调侃!
面目全非的改编,确实使文章更“纯粹”,也更“专注”,但我可怜原著的作者,他们的心不知会如何面对译文抑或编撰。在对原著构架和精神的断然(或全然)否决里,我们看到了审美的破裂与断痕。
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丑小鸭》里的删减,那些精彩的语句在一点点的剥离里,逐渐隐退了安徒生对自我处境与遭遇的影射。我不知道二年级的孩子是否能读懂这个童话,但至少在那样的编排里,我在被误导,于是硬生生挺拔起对这个故事格外的偏好。我想,我该读读没有删节版的“小鸭子”了。或许这样的例子还算可幸,毕竟真正的硬伤还不多,可我依旧呼唤对原著精神的尊重,我想原著作者肯定是有他(她)的思索与追求的,至少有着不要被误读的意愿。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同样需要懂得与珍惜。那么,就敬请尽可能地尊重原貌吧,孩子们更需要原汁原味的经典,以形成他们自己的判断。是的,显克微支写《小音乐家扬科》肯定不只是想揭露当时的波兰社会吧,我想肯定也有那对天才被扼杀的悲悯吧!是的,天才的命运就是这样的,扼杀是对命运不公的疼痛。在那样的现实里,在那样多天才的国度里,不是社会制度造就了穷人对穷人缺乏必要的同情,而是作者在悲号天才的凋零。这是“他”自己的“影像”,也是“她”或“她们”的事实。当我们把矛头指向于对制度的批判的时候,我也在想,在原著里,究竟还会有着怎样的秘密?我不相信,地主的“仆人”、那些村头歌唱的“姑娘们”(或许是她母亲的姐妹们)、那些聚会在一起跳舞的穷人们,一个个那样凶神恶煞!要知道,显克微支这样的天才大家,绝不会单纯在指责他赖以成名的那个社会。
所以,我还是渴望,对那些经典千万不要涂抹编者那点可怜的意愿。还是让不同的声音更自然更“事实”些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4:58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五)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7
星期四 晴

  初读《可贵的沉默》,我也在内心的沉默里反思,我梳理了自己可以记住的生日,竟悲哀在张艺谋导演的公益广告里了。我爱我的父母,却不是以过生日的方式。一则,儿时的自己并没有过生日的习惯,二则父母也没有这样的意愿。在母亲刚到60的时候,我有过这样的心愿,却不想遭到母亲断然的拒绝。我知道,土生土长在农村的母亲就是传统中国妇人的缩影,勤勉而节俭。我相信,她不是缘于省钱的原因,而是因为惯常的生活方式。
  现时的孩子很“幸福”,我们不可否认物质的富足让他们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可能。但现时的孩子却不快乐,因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符号让他们心生隐忧,总会在可能的不可以里被箍定了自己。孩子需要的是坚韧的内心力量,而不是单一的教孝不教善。爱的方式真的很多,从善如流、与人为善、乐善不倦、止于至善就是古人世代对生活的概括,对人的道德要求。这样的要求是多层次的,也是对不同人的不同要求。但善却是做人底线,真好!我也是这样想的,做个善良的人就是对妈亲一路相爱的最好回馈。我知道,为人父母并不希冀得到同样的回报,这样的要求也太过功利,也格外形而上,是对无私的父母大爱的亵渎。
  在《可贵的沉默》里,我更多读到的是一种德育体验,这样的内容往往像“护生鸡蛋一天”一样,具有道德教化的意义。作为感恩教育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可取的,也是可以模仿并加以验证的,效果真的会震撼。一如那张关于父母的广告,广而告之,让为人子女者心尖尖疼。但作为具有更多工具性质的语文课程,不论是表达方式还是语言修辞,我并不觉得它有典型示范的作用,文质皆美是对课程范文的基本要求。
  我总是不明白,有那么多优秀的文章,为什么不能入选到孩子的精神食粮之中,是因为我等“粗俗口味”之人太众,还是“精英眼层”太高?我迷惑。
  当然,像这样具有道德教化内涵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谓不少。我略举一二:五年级下册的《白杨》和《桥》,尤其是《白杨》竟然还有“那是大伞”样的句子,我真感叹那个小女孩想象力的缺乏。原本我以为自己没有见到过白杨,或许本就如此。上年暑假一到北方,看一眼便知道了那段对话的刻意做作。孩子们在这样的语言背景里,怎样获得对美渴求的满足?《桥》呢?“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党员也是人”、“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读到这儿,我哑然失笑!我不明白,在孩子还那么小的时候,为什么要让他们过早扯上这个党那个党?山的形象便有点儿党的形象了,我还是有点对.党//化教育的失望。这样有用吗?一如廉政文化进校园,让小孩子一早构筑防腐拒变的防线一样。当形式大于内容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走进难以回头的怪圈。是的,一种谎言开始之后,要用千百个谎言来圆。这让我们幼小的孩子怎么能懂?
  还是慢慢等吧!等待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真正来临,万马齐喑毕竟是可悲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5:43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六)作者:一路最美   2011-03-17
星期四 晴
  
  
  在孩子天真的世界里,我们该给他们准备些什么?要是那是一张白纸,恰恰又是由你来设计自己这个孩子的未来,你会怎样的慎重?我相信,哪怕是笔与色彩的选择,你也会精拣细挑。然后,你会在无数个夜晚或者工作着的白天,也会无端地想起该怎样起笔怎样运笔,你会多么小心地在每一个可以精雕细琢的地方,倾注心思。要是加上一个设计与作画的时间,你又该是怎样的焦灼,在有限的时间想着无穷的延伸。是的,要是那是个你的孩子,你会十分地在意那一切可以在意的细节。
  那么,亲爱的,我暂且这样称呼你!那一大批嗷嗷待学的儿童,其实也就是你的孩子,那些教材,就是你可以运用的画笔,你会在孩子天真的世界里怎样画上你的每一笔?你会选用怎样的材料让他们享受清新、自然与自由。我不忍那些沙粒掉进孩子的眼里,更乞盼是最为纯真的营养进入孩子们的血液。
  是《王二小》吗?我在聆听那首歌的时候,潸然泪下,感动于在那个年代他的早熟与睿智。以他的自我牺牲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要知道,他还是个孩子,而他纯真的生命却已经刻上了了不起的烙印。革命真的催人早熟,穷人的孩子就这样早早当家,为了新中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以孱弱的稚嫩之肩扛起了他不能承受的重任。这样的故事,一代代地激励着人们为了革命而进取而奋斗。于是,我想起了那个《甘地》,非一般人可以承做的苦行僧一般的甘地。我们可以选择信任,也可以选择斗争的方式。在现时的世界里,我们究竟怎样让孩子感受世界的真相,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
  但在一年级,在一孩子还只有六七岁的光景,王二小的革/命光/辉就已经照进了学堂,同样把革命与战斗的种子种植进了他们的心房。我为此感觉难受,在他们天真的园地里,应该是游戏与笑语,怎么却有了枪声与血腥?是担心这个世界颠覆与重新再来的迅速可能么?王二小,我在猜,你也不会希望现在的孩子在你的身上感受这些吧?
  这或许也可以算作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吧!然,我始终不能认同这样的选择与定位。还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吧,是毛/带领大家挖下了那口井。真好!要以孩子现在的心智去理解当时伟人的取舍,我想这或许比理解王二小的牺牲更难。
  在花还是芽的时候,在草还在地下萌生的时候,我们却早已让他们选择着风向,选择着开放的姿态与节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合时令,也不知道这是否合乎规律?
  拭目以待吧!期待孩子们在那么小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接受,那么长大便有了必然的坚定。反正在反季节的大棚时代,什么都有可能性。这,我接受。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7:16:35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的批判(七)作者:一路最美   2011-04-05
星期二 晴
  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盲童,让我的心紧缩在励志的疼痛里?安静,你合拢的双手,触摸与捕捉的不只是春天的蝴蝶;你张开的双手,放飞与懂得的也不只是飞翔的概念。我可以闭上眼睛,沉沉醉在这样唯美的画面里!要知道,那是一个盲童,在穿梭尘俗的芸芸世界里,众生都未必看得清这样的美丽。
  我喜欢这样的美丽,我渴望让每一个孩子能得到内心的安宁与色彩的缤纷。安静,你必定是我愿意给予那份美好的第一人。那么轻柔,那么圣洁。我可以对着你,一遍遍诵读述写你的语句,那么美那么美,我想让你陶醉在这样的春光里。我也可以,让更多你这样的孩子来接受这些语句,让他们知道,在黑暗的世界,我们也可以,一样拥有内心神奇的灵性,去选择和体验自己那一份生活的权利。
  可是,我不能对着我的那群孩子,给他们讲述文中所要传达的内涵。我怎么可以忘了告诉孩子们:在盲童的世界里,满是黑暗。没有色彩,也没有黑白;没有形状,也没有任何一个事物的概念;没有蝴蝶,没有张望,又怎么能知道飞翔?我的心很疼疼很疼的,像痉挛。于是,我黯然神伤,在那么美的文字里,我找不到励志的理由。真的,在健全的思维里,我不能让这样带有不健全暗示的文字,传达给孩子们一个不健全的判断。即盲童的世界是那样的美丽。
  一个人可以拥有内心的丰富。安静做到了,这也是作者吴玉楼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无意菲薄。
  我们都可以像安静那样内心丰富,既然盲童安静能做到这样,那么我们怎么能不做得更好呢?这大概是选编者想要传达的意思。然,在这样的安排下,我落寞无语。
  在不可能达成的理解里,我只能反向着,进行更多事实的呈现。在唯美的背面,我赤裸裸地呈现盲童们那痛苦而无助的生活。我要告知孩子们,安静她能坦然而安静地生活在她的缤纷世界里,那是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一起助推并累积起她们未来的幸福。我大声喊:来,关注一个又一个的安静,给她们爱吧。不是歧视,而是珍爱!
可是,在我的课堂里,我让自己的思维陷于混沌,该怎样回避那个卡内基式的鼓励!我真的有点尴尬在这样的教材里了。于是,我又喊:老师们,我们是否该走出那个雷区?在太多的功利里,是否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真正需要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26 , Processed in 0.07592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