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新成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0 20: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新成果——《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成果简介





  深圳大学李凤亮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6CWW003),最终成果为专著《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 2012年5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课题组成员:陈涵平、吴宏娟、陈小妹、李淑娴、梁华旭、刘丰果。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代海外华人学者中,有一批专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人物如夏志清、李欧梵、张错、刘绍铭、王德威、周蕾、奚密、史书美、张英进、张旭东、刘禾、王斑、唐小兵、刘康、鲁晓鹏、徐贲、王瑾、刘剑梅、赵毅衡、郑树森、黄子平、许子东、陈建华、孟悦等。他们大多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以北美居多)继续攻读学位并在境外(含港澳台)学术机构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构成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西游记”、“东渡记”。他们的思想既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又深受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影响,从而成为西方与中国批评理论之间的一个“交叉地带”。从某种角度看,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重要价值,恰与这一批评理论的“边缘性”与“徘徊性”有关。海外学人一方面对异域批评理论做近距离移植,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文学问题采取远观姿态。这种“近取远观”态度同国内学人研究路向的差异,隐含着诸多值得探讨的学术话题:既有学术立场上的,也有方法论上的。海外学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中国文学研究的封闭单一视角,将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观念投射到国内,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边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较”;其直接参与及影响所及,在某种意义上已改变了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且目前已从某种边缘状态向大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中心地带滑动。
  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研究一方面具有中介的价值,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实例。我们可以从他们学术的“西游”和“东渡”中,解读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的最新信息,直接考察西方批评理论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实际影响,从“彼岸的现代性”这一迂回角度,感触中西批评理论交流的现实情形及未来走向,发掘中国文学批评的“世界性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代西方批评理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崭新而特别的视角,对中国当代批评建设有借鉴意义。
  二、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这项成果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七章。“导论”全面回顾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在国内的译介和传播情况,提出研究的内容、问题和方法;第一章讨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第二章探讨“晚清文学”观念的崛起与研究格局的扩张;第三章分析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第四章对海外华人学者解读“革命叙事”的策略进行“再解读”;第五章透视现代性视野中的海外“上海研究”;第六章阐释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评模式;第七章通过李欧梵、刘禾、赵毅衡三个典型个案分析海外华人批评家的“互文意识”;“结语”总结全文,归纳结论,提出建构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可能路径。
  这项成果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
  (一)内容创新
  这项成果描述了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整体风貌及差异,分析了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显现的批评观与方法论,考察了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蕴含的中西文化碰撞、话语冲突与交融,论述了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考察的推进意义,阐释了其对我国新世纪批评学科建设的实际影响及理论启示。
  1.考察了全球化时代的“学术流散”倾向。海外华人批评家是当代学术流散大潮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游离于全球/本土之间,既和本土文化对话,又有突出的跨文化倾向与全球性特征。考察其研究对象、学术方法、思维模式、言说理路,对实践中国学术的现代化有所补益。
  2.探讨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力”关系。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有极强的边缘性特征,映射着中西文化交流中形形色色的“话语权力”关系。身处西方主流学术界边缘的海外学人,其批评理论为分析当代跨国学术流向及话语权力转换提供了有效标本。
  3.揭示了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的复杂面貌。海外学人的多元身份,是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复杂面貌的典型表征。海外学人的现代性思想意识与理论话语,能够为中国当代批评提供双重启示:其对西方话语的合理借取,能够转化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效资源;而其借取过程中的话语失误与精神困惑,恰可成为我们引以为鉴的训诫。
  (二)方法创新
  1.跨学科研究。这项成果涉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海外汉学、华人华侨研究、批评理论、比较诗学等领域,同时还引入后殖民话语、身份理论、文化批评等,在多重视角的融合中使问题呈现和阐释得更加清晰、鲜明。
  2.实地调研、资料整理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通过对象访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编辑《海外批评文丛》弥补了国内研究资料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这项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发。
  3.个案分析与整体考察相统一。既注重批评家个案的微观分析,又突出对其群体特征的整体阐释,同时注意考察相关文化语境,挖掘其得以生长的复杂文化成因。
  三、主要建树
  这项成果首次较为全面地总结描述了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现状,开创了学术研究新的领域;提出并论证了构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理论主张;有利于推进海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鉴定专家点评:
  河南大学张清民教授:该成果极富理论创新价值,在研究对象、学术言路、学术视点、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富有创见,新意迭出。成果打通了批评与理论、文学与文化等常规研究界限,实现了批评与理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汇通,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科际结合的成功范例,这一研究范例开创了文艺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新言路。成果把纵(时间、历史)横(逻辑、问题)两个观察视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注意历时之“通”,把研究对象置于整体的学术史背景中去贯通考虑,表现出开放的历史大视野,又善于把握研究对象共时之“变”,关注历史进程中的问题起伏与理论转折,在许多认识上发他人所未发。
  该成果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在结尾处提出了一个新的文学理论命题--“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但未从理论特质、边界区分、形态构成等逻辑层面做更为深入的理论设计。
  西南大学代迅教授:该成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是精心结撰之作,作者梳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对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学研究特别是近期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客观的介绍,并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具有启迪意义的思想。而且成果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者的理论思辨能力强,常常能够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态势加以展开,使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对于推动国内相关研究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该成果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如何整合海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升出“中国现代诗学”的论述,还略显单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46 , Processed in 0.0716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