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中文系陈平原:好演讲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1 10:2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大中文系陈平原:好演讲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专访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谈“毕业致辞”
  6月29日,3500多名2012届复旦大学毕业生、近400名教师与中学校长代表,以及近千名家长,参加了本(专)科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早报见习记者 杨深来 图
  东方网7月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2012毕业季又至,各高校的毕业致辞纷纷被上传至网络,而这几年的毕业致辞中出现了不少网络词汇,比如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等,有的甚至还被称为“根叔体”、“甄嬛体”,台上台下笑语连连。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致力于大学史的研究,在他看来,虽然很贴近学生,但“时尚的网络语言用到校长演说中,让典礼变成娱乐跟狂欢,像一场演唱会一样,就成为一个快速消费的东西”。
  学生致辞偏老气
  校长致辞时尚化
  东方早报: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这一传统始于何时?
  陈平原:这是跟目前的学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而学位制度是恢复高考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早期也并没有颁发学位典礼的形式。至少我1987年博士毕业,是北大第一届文学博士,没有毕业典礼,只是口头通知我去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领毕业证书。
  其实以前没有授予学位的时候,校长开学会演讲,平时有兴趣的话也演讲。晚清以来,演说就成为在公共场合发表见解、阐明事理、说服听众的方式,梁启超将演说与学校、报章并列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中国人开始以这种新的方式传播知识,演说也有各种不同用途,比如政治选举、文化普及以及典礼致辞。
  东方早报:你曾经批评过当下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汇的校长致辞。
  陈平原:我曾经撰文评论过“根叔体”(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使用了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等当年网络热词,被称作“根叔体”,编者注)。这是一种风潮,是风潮自然会来也会去,我相信校长们也都会反省这种方式。校长致辞也有自己的难处,毕竟面对这么多不同的学生,也都经过了认真的准备,虽然讲稿多数是秘书处理的,但是校长肯定是自己参与拿主意的。
  东方早报:你提到致辞应注重场合与文体。
  陈平原:什么样人讲什么样话,如果一场毕业典礼,校长、教授、学生致辞的风格都一样,那就是失败的。校长应该有自己的立场、表达风格,也有自己的尊严。为了下面的欢呼而采取甚至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去使用的语言,并不恰当。其实演讲者是容易受台下气氛影响的,如果为了掌声热烈就刻意朝那个方向走,我觉得是违背教育传统的,不符合校长的角色。一般来说,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当讲究仪式感:典雅、庄严、得体、立意高深。但现在大家对“大话”不感兴趣,毕业典礼也像一场娱乐演出一样,学生为自己兴奋的地方鼓掌,但校长致辞并不是为了要大家鼓掌的。好的校长演讲对学生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
  东方早报:能否举隅?
  陈平原:像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9年《北大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说词》,以及两任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梅贻琦在1928年、1931年的就职演说,我觉得不仅在其后的10年、20年,乃至到今天都能为人接受。而现在的“根叔体”,当时可能现场热烈,像一场明星演出,但当时被叫好的那些词,很可能两年后都没有人用了。
  东方早报:有个现象似乎是学生致辞偏老气,校长致辞时尚化?
  陈平原:我听过几个学生致辞,觉得都太正经,反而校长致辞倒“太不正经”,这个状况蛮拧的。学生可能是好不容易被选中,战战兢兢,不敢放开,可能也不大会写文章,爱用四个字四个字的,在典礼状态下,特别不好听,特别不像学生。校长致辞可能是尽可能地想贴近学生,但贴近学生未必就只有这样的方式。
  需要仪式感
  来提升精神境界
  东方早报:这跟整个文化环境的娱乐化有关吧。
  陈平原:但大风潮下有的人挺住了,有的人随波逐流。学生需要娱乐,他们毕业时的心情我可以体会,但典礼、聚餐或者晚会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毕业聚餐的时候,致辞结束我就离开,让他们好好玩,因为我在学生会拘谨。但典礼不是演唱会,校长也不是娱乐明星。校长的角色定位,跟隔壁阿叔不一样,不需要你唱歌跳舞地亲民,校长应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风格、风雅……给学生带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得体感很重要,不得体谓之俗,因为说话得体涉及你对听众的判断,对自己的定位,对传播手段的把握,决定你只可能这么说。乱套就不对了。而把时尚的网络语言用到校长演说,我看来很好笑,有损校长尊严,让典礼变成娱乐跟狂欢,也像一场演唱会一样,成为一个快速消费的东西。
  东方早报:风格化的演讲形式可否看作对某类固有僵化的讲话方式的反驳?
  陈平原:但校长致辞是毕业典礼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提振精神,其实倒不妨典雅一点、短一点,平时也已经讲了这么多。关键是公众对校长致辞的期待不要那么高,校长本身对掌声的期待也不要那么高。
  东方早报: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国外大学的校长致辞?
  陈平原:其实不必这么具体,被感动的是你自己,如果以娱乐的心态自然不会感动。但是只要参加过国外这一类的毕业典礼就明白这个场合的庄严肃穆。为什么这么热的天要穿学士袍不能穿背心短裤?为什么有一大堆的要求?因为人的行为、心情是会受到环境,乃至衣着、音乐、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而这样的场合需要给人庄严感、仪式感,让你记得你走过的路,成为以后不断追怀的对象,并让你感到精神上的超越。这种感觉你要是一辈子一直保持会累死,但是不能没有。必须有这么个场合,有这么个人来扮演一个提升你的角色,让你感受精神境界的提升,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产生的激动。所以我反对校长变成邻居大叔,没有尊严的校长只是生产队的好队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11:49 , Processed in 0.0829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