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5 16:2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
- 作者:朱添斌等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发现,许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在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及时生成有效的课堂资源,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练习时,她让学生画两个大小和方向不同的角。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一会儿就出现了十几组大小、方向不同的角。这时,一个小男孩上台展示了他画的角(如右图)。
  
  教师一看,先是一愣,脸色马上由晴转阴,反问道:“哪有你这样画的?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不是角?”同学们一起回答:“不是角!”并随之哈哈大笑起来,小男孩满脸通红,很尴尬地坐下去了。该男孩这节课再也没举手回答过一个问题。
  案例2: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钟面”,出示一个钟面的模型后,提问:“观察这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l:我发现了钟面上有一根长针,一根短针。
  师:长针还有一个名字叫分针,短针也叫做时针(板书:分针、时针)。
  生2:我发现钟面上有1-12个数字。
  生3:我发现这个钟面是5点。
  师(有些不自然地):是吗,你真聪明!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在钟面上找一找时针、分针,并和同桌说一说。
在案例1中,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时,教师向学生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流失了一个辨析概念的好资源。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应该适时地为他们搭好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使信息在碰撞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学生的思维朝着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在案例2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条让学生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课堂教学的进程完全按教师设想的“套路”进行,不允许有任何“出轨”的行为。当有学生直接说出“钟面上是5点”时,由于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一句“是吗?你真聪明!”轻描淡写地就绕过了这个动态资源。这样的教学,只能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少生气、乐趣,学生也失去了思考、提高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学习等状况,将课堂上动态资源作适度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及时地改变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以促进预设目标的高效完成或新的更高的价值目标的生成。
一、抓住意外事件的契机,实现课堂有效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有些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完全可以开发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如:笔者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让学生练习量角,教师巡视,发现正确率很高,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可意外发生了。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我还有一个钝角没量呢,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说:“大家看,他的量角器断成了两半,它还能量钝角吗?”
  生1:那小半块肯定不行了,因为已经没了中心点。
  生2:那大半块的上面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应该可以量。
  生3:可他量的是钝角,那大半块量角器也不够用呀!
  当时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有一定的数学价值,但是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没有发生过,平时也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于是我抱着让学生试一试的想法,说:“我们能不能用那大半块来量出钝角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l:先用三角板在角内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度,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
  小组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再相加。
  小组3:可先把这个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角的度数,再用180度减去这个补角度数就行了。
  可见,在课堂中发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意外事件,绝不能简单处理,让这些有效资源悄悄溜走。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展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认识与见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
二、利用错误资源的价值,实现课堂有效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往往会生成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和见解。教师要积极关注这种动态资源,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自己去剖析,以错引正,真正避免灌输,体现学生自悟的目的。
  如:笔者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
    。
  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l: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生2:我认为还有一种算法,先用 分别除以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减。
  显然,生2所说的方法是受乘法分配律负迁移的影响产生的。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否定这种想法。而是放下原先的教学预设,让生l、生2分别板演。一会儿,生1已完成,生2愁眉苦脸地做不下去了:
 
    
  师:这两种方法哪种正确?为什么?
  生3:生1的方法是正确的,生2的方法是错误的。我能通过举例来证明,如12÷(2+4)=2,而用生2的方法结果却是9。
  生4:我也认为生2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该题是“用 除以 与 的差,商是多少”,而不是“用 乘以 的倒数减去 乘以 的倒数,差是多少。”
  
   。
  
  生6:我认为生2是受了乘法分配律的影响而算错的。
  这时,全班每一位学生脸上都荡漾出开心的笑容。因为他们已经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错误进行了剖析,这样不仅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产生,而且还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达到了在相互启发、相互争辩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认知的起点,实现课堂有效生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发生一些与教学预设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不能漠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如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等,把他们强行拉回我们预设的轨道,而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起点,把学生认知的起点看作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进程,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
  如:笔者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正准备引导学生探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却发现大部分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
  生1:我已经知道了!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
  生2:个位是0、5的数能被5整除。
  原来许多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结论,于是我及时改变了教学方案。
  师:通过预习,很多同学已经知道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非常了不起!现在你们有什么方法让别人确信你们知道的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正确呢?现在请你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A组:根据2的乘法口诀,积的个位都是0、2、4、6、8,所以个位是0、2、4、6、8的数就一定能被2整除。
  B组:我们用书上的方法验证,用2乘以1、2、3、4、5、6、7、8、9,结果发现乘得的积的个位都是0、2、4、6、8,这就是说个位是0、2、4、6、8的数一定能被2整除。
  C组:我们写了许多个位不是0、2、4、6、8的数,这些数都不能被2整除,反过来说明了个位只有是0、2、4、6、8的数才能被2整除。
  D组:我们随便写了很多数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
由于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顺水推舟,把原来的“因→果”调整为“果→因”,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证明结论的正确性。这样调整,不仅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的生成性,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控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让这些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实现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责任编辑 郑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7:38 , Processed in 0.1064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