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教育的一道初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6 18:4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教育的一道初阳
                      ——也评《言说抵抗沉默》并与骆驼刺先生商榷
文:王尚文 出处:文汇读书周报 2007年3月


    1月12日《文汇读书周报》,《郭初阳的课堂抓住了语文的实质》一文吸引了我,快读一过,立刻抓起电话询问附近“枫林晚”书店有无《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书店老板立刻将书送上门。几天来,我都因郭初阳沉浸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这分明是语文课程文学教育的一道初阳,清新,绚丽,壮美!读了他的书,我有话要说;读了有关评论,更有不能已于言者。
    张志公先生提出:“文学是人学,文学以灌注情感和意蕴的形象来建构整体性的人的生活世界,这是一种富于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的生活世界。因此,文学教学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为其它学科教学所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强调以文学教学为代表的人文教育的功能和意义,这是因为‘人文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我总觉得,文学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在一个国家教育中的地位,其实就是“人”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在一个国家教育中的地位的折射。在一段曲折路之后,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终于在新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中得到确认。前者可见语文课程担负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项任务。后者则在强调“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课程目标的同时,也肯定了“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文学教育目标。我曾经著文论述语文课程是语言(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复合这一观点。而语文教学的现状比较令人担忧,正如王荣生先生指出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相当棘手:一方面,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严重落后甚至空缺(不知道该教什么),另一方面,课堂里的语文教学内容随意性过大(不知道在教什么)。”语文课简直成一趟“浑水”。其根子一言以蔽之:不少语文教师缺乏自觉的明确的语言(汉语)教育意识和文学教育意识,因此只能上成“两不像”的混沌语文课。让人深感忧虑!
     我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树立语文课程的“复合”意识,把语文课上成汉语课和文学课,以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为宗旨。总之,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不能在“混同”“兼顾”中“双损”“双亏”,更不能“混沌”“囫囵”中“双输”“双惨”。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郭初阳的这本书出版了!他给出了语文课程中成功进行文学教育的样本。郭初阳有明确的文学教育意识,《项链》一课,他第一句话就点出“今天学习一篇莫泊桑的小说”。他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成熟的教学艺术,总是在启发、引导学生如何阅读、评价一篇小说,在体验文本、品味意蕴、感悟作者等方面下足工夫。他和学生一起,把真善美还给了真善美。郭老师的书就是活的文学教育学,我由衷地为它喝彩!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郭老师这五堂文学课,却被不少认同者贴上“另类”的标签。细究起来,根子可能还是一个语文观的问题。我非常感谢骆驼刺先生的文章,让我读到这本好书,但我赞赏郭老师的理由却与他并不完全一致。他认为郭老师的课堂抓住了“语文的实质”:“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所有功课的核心,它是起点,也是终点。语文课在本质上是提供思维方式的,是要解决一个人对宇宙人生根本看法的,它不光融汇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而且也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永久的滋养。……我之所以认为郭初阳的语文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就在于他抓住了语言的脉搏,摸到了思维方式的门槛。”我却认为这样的语文课负载的内容过于沉重了,提出的要求高得有些离谱:语文课能“解决一个人对宇宙人生根本看法”吗?语文课是“所有功课”的核心吗?其它功课不都也在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吗?郭老师的课难道只是“摸到了思维方式的门槛”?我总觉得离开了文学教育来评价郭老师的课就不可能真正搔到痒处。我特别不能认同的是他的如下观点:“每一种新思想的出现都必然伴随着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单纯从文学的、人文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太狭隘、太肤浅了。”诚然,“每一种新思想的出现都必然伴随着新的语言表述方式”,但它们都应该进入语文课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语文课的内容吗?语文课肩负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两项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单纯从文学的、人文的角度去理解语文”,确实是“狭隘”的片面的,但从文学的人文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却未必“肤浅”,也有可能是非常深刻的,郭初阳的文学课就是一个例证。
       对于文学教育在培养人的学校教育中的功能,我们应有充分认识,埃德加•莫兰认为,文学是“人们与作为人类在他的宇宙中的自我反思”,如果“使文学为作为语言的媒介服务”,它就会与这种自我反思断绝联系,而“变为受制的和次要的”。因此他主张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恢复文学的完全的权能”。(见《复杂性性理论与教育问题》)文学课不是语文课的“另类”,而是其中的“半壁江山”。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8:51:17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8:56:41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8:57:35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9:05:05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背后的思想迷局专访新生代中学语文教师郭初阳

发布时间:2007-04-22
来源:燕赵都市报


1973年生,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被业界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教师。其《珍珠鸟》、《愚公移山》等课例实录发表于《人民教育》后,引起极大反响,被视为新课程中涌现出来的最具代表性课例。
《出师表》与语文
记者:近期,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写给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议信,说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此事引起了媒体很大的关注。你觉得《出师表》存废之争,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兴趣?是大家对于炒作的跟风,还是触到了人们的某根弦?
郭初阳:细想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胡觉照教授的专业是历史,而非文学,一个历史老师,质疑语文教材,充分显示了人文学科的密切相关性。
历史教授胡觉照认为诸葛亮对战争之恶缺乏认识,对敌我方力量缺乏了解,只为报刘备之恩于刘禅,不顾西蜀九十四万民众的利益,贸然发动战争北伐中原,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的愚忠,以及缺乏自知之明。
文学学者的思路不同,《中国文学史》中,认为《出师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表虽无意为文,而感情自然真淳,既有谆谆叮嘱、反复教导的意味,又不失忠诚恳切的态度,成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内心表白,在奏疏文中颇为难得。”(《中国文学史·上卷》p328,复旦大学出版社)
以上对比,说明历史学者因职业训练而得出的结论,与关注辞章文句的文学学者不同。之所以引起大众与媒体的兴趣,我想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文本都熟悉,都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就是,2007年的中国,的确是反省《出师表》“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的时候了。忠而被逐是为“屈原人格”,忠而重用是为“诸葛亮人格”———杜甫推崇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也推崇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病起书怀》)。在传统的专制性社会里,对“诸葛亮人格”的歌咏赞叹是不会断绝的。
《出师表》的废留,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材资源太有限,通过教育部审查批准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总共只有五套,一个省份或一个城市,只能五选一;而作为个体的老师,则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教材依旧是指定的;另一方面,说明人们观念的进步,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诸葛亮。其实人们现在的议论已跟诸葛亮本人无关,只跟我们的观念有关。
我起初对胡觉照教授心怀敬意,一来年事已高,尚能高歌猛进;二来身在“党校”,而反对战争,力摒“愚忠”,很不容易。不过读了他的《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发现他的要求,只不过是用一个奏章(《止战疏》)取代另一个奏章(《出师表》)。这样看来,胡觉照教授的意义,就只在于引发争论与思考这一点上了。
记者:你如何看待《出师表》这篇文章?如何看待“愚忠”和它的时代性?
郭初阳:《出师表》并不艰深,全文共九节,一到五节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具体要求,①开张圣听,②赏罚分明(宫府一体),③举荐文臣,④举荐武将,⑤亲贤远佞。第六节插入一段“自叙生平”,以自身经历,强调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流露感激之情,表明忠诚之心;同时以三顾茅庐的故事,突出刘备的知人之明,要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父亲为榜样。后三节进一步阐明分工:诸葛亮自己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郭攸之等贤臣要有“兴德之言”,刘禅则要“察纳雅言”。而全文总纲,无非就是“亲贤远佞”四个字而已。
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两个问题:一、诸葛亮有哪几颗心?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得见?二、全文中“宜”字共出现了几次,与全文叙述语气形成了怎样奇异的反差?
讨论后发现,诸葛亮有忠心(夙夜忧叹)、决心(兴复汉室)、还有爱心、信心、痴心、伤心、痛心、责任心、苦口婆心……
“宜”字共出现了六次,口吻是“你应当……”,面对刘禅,诸葛亮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长辈,又是臣下;自然他的态度也是复杂的,既有劝导与爱惜,又有出于等级的尊敬。
《出师表》的动人之处,大约就在临危受命的决绝,知恩图报的姿态,对蜀汉正统的忠诚,以及劝导、爱惜与尊敬纠结的复杂情感这四点吧。
不过,大部分初三的孩子,也许不会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人教社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三条教学建议,只有一个目的,让孩子们熟读成诵:一、教学这篇课文,应当把讲解背景和疏通文章的意思结合起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原作。二、本文结构层次有多种划分方法,教学时不必过于纠缠其中,而应以理清文章思路为最终目的。理清思路后,更易于背诵。三、“表”这种文体的抒情色彩很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着重体会。
学习这篇文章的孩子,不太会考虑到“愚忠”和时代性的问题,只想着记忆字词,背诵时过关,检测时不写错,就可以了。然而“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确实随着多次缺乏反思的诵读,渐渐浸染到孩子们的意识中去了!
《出师表》与《止战疏》,在文学史上判若云泥,从思想史来看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差别。胡觉照教授的意见,语文老师们听了,一笑而过,也就罢了。不过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在教学参考书中,应当有细致的文本分析,以及对“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的适当批评———在一个现代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不需要拥有无限权力的帝王,也不需要像屈原、诸葛亮一样的忠臣,自然也不必太为这种陈旧的情感所感动。
用脑袋思考,用心感受
记者:大家在讨论中提到,语文的思想性还是文学性哪个更重要。我看到你的课堂实录的书里提到,你的语文课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公民”,似乎你更偏重于思想性?
郭初阳:用脑袋思考,用心感受。对于一个人而言,脑袋重要,还是心重要?两者都不可少,无法比较。不过,饱含思想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正如怀有爱的理性,才是真正的理性。
学习就是认识与发现,每一门学科都提供了一副重新打量世界的眼镜。语文课堂尤其应当让阅读、讨论和写作,成为改进我们世界所需要的知识的来源。语文课堂以语言为媒介,让孩子们获得对学习对象(一个词语比如“月”,一个概念比如“自由”,一个地点比如“赤壁”,一首诗比如《沉重的时刻》,一部小说比如《1984》,一种情感态度比如“孝”,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民主”……)的更为准确的理解,发现它与其他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新他的认识,进一步指导、改进他的生活。这样,课堂也就不再是义务与负担,而会成为快乐的源泉。
记者: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我和同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倾向于思想,但我的同事更认为是“教化”。
郭初阳:借用米尔斯(mills.c.w)所著《社会学想像》中的观点: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如果选用了新的透镜,我们就会看到先前看不到的东西,乃至看到社会生活的无形结构与隐蔽信号。语文无所谓什么“实质”,硬要解说,我以为语文就是这样一副透镜,通过它打量这世界,认识你自己。
语文还意味着交流。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语文的真实性,语文就是促使人感受与思考,教师不能代替,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就是孩子本人对现实的思考,这必须伴随着个体经验,结合现实,通过交流才能产生。
观点的透明罗列与自由选择
记者:如何去培养一个中学生的辨别力?
郭初阳:这里的辨别力,大意是指文学趣味,审美能力,乃至思想观念上的判断力吧。观千剑而后识器,判断力的培养,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一定要打开视野,营造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形式上也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
此外,就求知的欲望与能力而言,中学生与成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中学生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求知人群。在中学课堂,可以就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以任何他们觉得恰当的方式,进行探讨。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很早就介绍给青少年,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完全理解这些概念的所有细节,只为激发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
记者:即便是传统的教材也可以做到辨别力的培养吗?我从中学语文教育中,得到的永远是“标准答案”和段落大意、生词学习这些僵化的东西。感觉很弱智。
郭初阳:从四书五经培育不出现代哲学,从《九章算术》也培养不了现代数学家。用传统教材来培养现代公民,正如在戈壁植树,渴望树木存活,开花,结果。然而戈壁只能长出骆驼草。
现在的语文教育,略有改良,然而沙漠化依然严重,树木有赖于肥沃的土壤,树人有赖于良好的教材。要防止沙化,改良土壤,改变我们的教材,就应当改变教育部垄断教材的现状,成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经过审核的教材,就可以被学校与教师选择使用,语文一门学科,就应当有几百种可以选择的教材,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自由搭配组合成属于自己的教材。
语文教师的坚守和恐慌
记者:大家这些年一直在谈语文课改革,你作为一线教师,有什么感触?到底哪些才是最应该改的?
郭初阳:语文课程的改革与社会的改革密切相关。现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是艰难的,因为教育指向未来,是为一个本土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为中国的社会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记者:语文教师,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总有点刻板、滥情的低级感觉,你以前是否对这个职业有这样的焦虑?现在呢,你觉得它是不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郭初阳:语文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略有不同的,也许就是多了一些教师内心的恐惧,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言:“在没有防卫的情况下和亲密朋友在一起,教书的我们会承认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
教师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孩子们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在他的课堂中,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而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
语文教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劳动者,他耐心,勤恳,勇敢,不抱怨,乐于倾听,拥有普通的生活,更重视精神生活。仿佛一个手工业者,我们的偶像是斯宾诺莎。
(本报记者:蔡晓辉、王坤)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9:44:0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公开课?》(郭初阳)
让我们先提出一些定义。
一.公开课是有非学生之他者闯入你的课堂,强行倾听你的讲授的课——你必须在陌生人前对熟悉的学生讲授;更有可能的是,你不得不面对陌生的学生和陌生的听众授课。课堂是通过交流,化陌生为熟悉的过程,对优秀教师而言,只有第一节课才是彻底陌生的,优秀的教师善于把每一个听众都视作学生。于是可以这样说:公开课永远相当于第一节课。
二.公开课是这样一种课:不在乎你讲什么,也不在乎你对谁讲,只在乎你怎么讲——以何种方式,运用何种手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节奏,运用何种语气,使怎样的眼神,甚至于着何种服装……公开课是技巧之课与细节之课。
三.一节公开课是这样一个名称,它可以取代你以前任何一节默默无闻的课,而这节课的名称,便是对一个新教师命名。
四.日常的课是漫步,公开课则要奔跑。1999年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中,一头红发的罗拉只有二十分钟来营救男友,她不停地奔跑。公开课就是不能停下来的罗拉快跑。
“摩托化时代把作为一种可测算数量的速度强加给了我们,速度的记录是人和机器进步史上的里程碑。但是心智的速度是不可测量的……心智的速度本身就是珍贵的,因为它给对于这样的事物具有感受能力的人带来愉快,而不是可以利用的实际使用价值。
一篇急速而锐不可挡的推理言词不一定比经过深思熟虑的推理言词更好……但是,前者所传递的是直捷了当地来源于其急速性质的某种特殊品质。”
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对风格“迅速”的描述,正是对公开课节奏的最好形容。接连不断的问题涌出,接连不断的环节相扣,在临近尾声的时刻到达高潮,在铃声响起之时戛然而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悚然一惊的愉快。
五.前面说过,优秀的教师善于把每一个听众都视作学生,但并不是每一个听众都愿意把自己当作学生,所以公开课堂,应该类似一个证件发放机构,能制造新的身份并给予充分的确认——一一旦听课者不自觉地被课堂吸引,并自觉地完成身份的转换(旁观者、评价者、检查者、监督者 → 学习者),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当作在场的一个学生,渴望加入思考甚至有举手回答的蠢蠢欲动,那么,公开课就成功了。
六.以上是成功的公开课的隐性标志,成功的显性标志与其他的表演形式相近——既有听者在紧张思考的追随,也有不自禁的笑的穿插。
七.公开课可以形容为一场突围表演;借用巴赫金的理论来看,公开课是一场狂欢;而笑文化源自于大众,具有民间立场。公开课当在令人发笑的力量上震撼人,使人思考,引人体悟。原因很简单:狂欢节的力量在笑上。有了笑,等级制的鸿沟才能被打破,既可加冕亦可脱冕;以笑消除卑怯,扩展智慧。在文本读解的世界里,狂欢节式的笑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在笑的背后,隐含着精神的解放与自由的满足。
八.有勇气与责任心的教师,会为了一节公开课,搜集资料皓首穷经,设计环节殆思竭虑,甚至只为一个词语险觅狂搜。公开课注重无限的细节,更为关键的是,它必须以追求新意为第一要旨。在这节课上,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是对文本作出属于自己的,新鲜而卓越的阐释。
九.针对第二条与第八条的反对意见:公开课应是常态展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其中境界,远胜诸般机心巧妙的招术。

十.无论如何,用写作来作喻:公开课不是常态写作(如书信、日记),它带有“应试”性质,恰如试场作文,浓烈、刺激、爽口。用饮料来比喻:公开课不是水——平淡透明,而是酒——入口如刀;至少也是可乐,涌着清新的气泡。公开课不是婚姻,是爱情。若论诗品,不属独鹤与飞之冲淡,亦不属人淡如菊之典雅,而应归为第九品《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十一.既然是炫耀的展示(炫示)而非默默的“暗示”,成功的公开课,一定要在某个方面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板书或PPT的适当呈现,展示文本的精要,会令人记忆深刻。
十二.也许还可以这样说,所谓公开课,即是指那些耗费了我们最多的心力,却往往得不到一句好评的课。但是,公开课并不可怕,因为自从你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哪一节课不是公开的呢?


【转】倪江:公开课与自由语文教学
“公开课”是一种中国特色。公开课评比则是具有鲜明的权威主义色彩的中国特色的“教研”活动。
几个专家评委把持着评比的话语权,他们通常自认为代表了中国的语文的教育改革方向。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跟着潮流走,在现在的中国,只有潮流,没有思想,没有百家争鸣,没有个性。好莱坞式的噱头充斥着课堂。
公开课已经具备了好莱坞大片的基本要素,试举一二:
1、向主流意识形态的屈从:语文课的文本总是被恰到好处地与最当下最时髦的问题挂上钩,边缘化的、非主流的思考和定位是绝不讨巧的。
2、向观众和评委屈从:一千人在场,那是什么课?征服观众和评委是获奖关键,学生的生成无法量化无法言说,最没有话语权的偏是众目睽睽下的学生。而为了取悦观众和评委,“课”的“故事”要尽量曲折动人,“课”的结构应该有起承转合要有“高潮”,“课”在结构的谨严之外还应该有流动的自由的时间让执教者幽默幽默,一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教露丝吐痰。在漫长的艰苦的听课过程中,每一个观众和评委都有想轻松一下的欲望,不会幽默你就死去吧。
3、向“好课”屈从:没有人界定过什么是“好课”,但每一次的评比可以让你领教什么是“好课”,所以,公开课评比充斥着最庸俗的模仿和最矫情的动作,虚情假意的教师教会了学生虚伪地回答问题和虚伪地思考。“评课”是一场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的评选,但教学肯定不是演戏。
公开课和好莱坞电影一样,采取的是下跪的策略。好莱坞下跪为了票房,而教师下跪,往往是为了“立起”——名至实归,名声鹊起。你很难得看到语文教师采取挺立的、不合作的姿态。语文教师主要充当了“思想按摩器”,在这种按摩下,走出来的只能是有奴性人格和同样取下跪姿态生存的人。
在公开课的会场,你看不到自由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已经精确到秒,即使是看似自由的研讨,其实都在如来佛的掌控中。因为比赛通常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所以,比赛就成了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之间的较劲,执教者身肩重任,成王败寇的心态极其强烈,公开课很少有日常语文课上的自由言说,学生在一千人面前通常会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他知道教师的期待。
什么是自由语文?学生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教师有免于受制于评委的自由,公开课,毫无疑问离自由相距甚远。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问题是,方和圆如果就是意味着权威和束缚,要那些规矩干什么?!
一节不踩着钟点的、教师被学生问住的、一个学生滔滔不绝说了十几分钟的、甚至有学生因疲倦而酣然入睡的“课”,是我所期待的“公开”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51 , Processed in 0.0850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