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原文:
■《中国新闻出版报》读周刊记者 吴重生
缘起
又到一年开学时。教材质量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在与该杂志的专栏作者、杭州语文老师郭初阳探讨选题时谈到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问题,特立独行的郭初阳心灵深处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他向浙江省内的另两位语文教育界的同行吕栋和蔡朝阳发出了邀请,发动全国30多名来自教育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全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里面关于母亲、母爱的课文进行梳理,用现代公民的视角重新审视。
研究小组收集的是一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一共是12册。三套教材共36本书,一一进行点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大致分两张面孔:苦大仇深型和道德完美型。比如苏教版中的《水》、《沉香救母》、《花瓣飘香》;人教版中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研究小组认为,这些课文中的母亲形象是不健康的,这些家庭也是压抑的。另外,人教版中的《日记两则》、《看电视》;北师大版的《流动的画》、《妈妈的爱》,已经失去了该有的逻辑,将母亲形象描绘得完美而失真。
关于“伪文章”
“跟20多年前的小学教材相比,现行小学教材从观念到文本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我们不是存心找茬,而是以更高的要求要审视我们的孩子天天捧读的课本,以期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研究小组认为,文艺类的作品,可以分为小说、戏剧、诗歌、历史、传记、非虚构六大类。前三者都属于文学艺术,都是生活的扩展,以想象的方式追求艺术的真实,有虚构的特权。后三者的写作必须严格按照事实本身,否则就是捏造。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一书里,提到美国各个杂志都设有“事实核查员”这一岗位:“‘事实核查员’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查对所有的来稿中涉及的事实,复按所有的来稿中的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以保证杂志所传达的知识是准确无误的。这一点,在美国《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中更甚。他们的编辑部一共有20位事实核查员,以保证刊出的内容准确无误。结果他们在读者中建立了‘不出错’的信誉,以至于有一次弄错了美国加州一个小镇的名字,居然成为当天的新闻。”
而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文体混淆,有很多历史不像历史、传记不像传记的散文体篇目,既谈不上艺术的真实,也不符合基本的事实,这样的文章,可以称之为“伪文章”。
批评是最深沉的一种爱意
“不要写我一个,这是大家一起做的。我们的目的在于希望能唤起有关教育部门和教材出版部门的重视。”白净清瘦、行事低调的郭初阳一再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如是说。在一群富有激情的青年才俊的共同努力下,近2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以专辑的方式,刊登在今年二月教育学术杂志《读写月报·新教育》上。当报告转贴到天涯论坛后,两天之内回帖多达20多万。
年轻教师的质疑报告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郭初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说教,习惯于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文章”全盘接收。不敢对权威说“不”,质疑教材成了“异端”。众所周知,能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常常被视作“经典”。编定的教材一经审定就很少变动。孩子们就得伴随这套课本成长,学校、老师和学生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力,总而言之,教科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正面的或负面的),无论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从专题研究发起之日起,郭初阳的身边迅速汇聚了三十多个身处全国各地、执教各年级段的语文老师,其中浙江的老师大概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作为统一的教材,影响面很广,其社会效应不可谓不巨大。正因为如此,作为编著者更应十分严谨。小组成员坦言,他们之所以要批评教材,是出于对教育、对母语、对中国孩子的深沉的爱。
郭初阳:教育是解放,不是捆绑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中,兔子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和骏马赛跑的小白兔,而把和乌龟赛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一边;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儿子们》中,老爷爷无视跳舞歌唱的两个儿子,眼里只有正在劳动的儿子……
“这些课文的价值判断是有问题的,我觉得有必要提出来让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都注意到。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于,它教会孩子的不仅是识字、作文,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是非判断能力,而‘母亲’的主题,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我们希望用一种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广泛使用的课文,让孩子认识一个健康的‘母亲’形象。”研究小组成员如是说。
怎么样的教育研究才有意义?郭初阳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摒弃了对教学细枝末节的研究,以质疑和求证的精神,直入教学内容的本质。”研究成员分为三组,组长是郭初阳、蔡朝阳、吕栋,分别针对目前小学教材中使用较广的三个版本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里有关母亲课文进行“挑刺”。在这三个版本36本教材中,涉及母亲、母爱的课文约有两百多篇,其中《小蝌蚪找妈妈》、《落花生》、《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几代人耳熟能详的。在研究的半年多时间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小组成员在萧山开过一次碰头会,明确分工与任务,之后的问题讨论,都在QQ群里进行。
为了考证屠格涅夫《麻雀》的真实性,郭初阳翻阅建国以后所出的8个译本,甚至干脆到历史档案中去找答案;为了了解《陈毅探母》的真相,郭初阳不但查阅了《陈毅大事记》《陈毅年表》,还把所有关于陈毅元帅的书翻了个遍,最终得出结论:《陈毅探母》一文纯属编造!与北宋黄庭坚为母亲洗溺器一文如出一辙。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很有名的课文,许多名师都拿着它到处上公开课。许多报刊也转载了此文。为什么?因为它很煽情,但实则是一种病态的文本。我们已很熟悉一种说教:子女成功与母亲的正确教育密不可分,但凡是名人伟人,其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相关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孩子教育成真正的‘成年人’。而现在我们的教材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常以大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子世界。”郭初阳如是说。
教育的真谛是让人得以解放,得到真理,但目前充斥着“高大全”的教材内容最可能对孩子的精神造成戕害。通过调查研究,教材里的许多虚假的母亲形象逐渐浮出水面: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打发女儿的母亲,付出就想得到回报的母亲……
郭初阳认为,教材中说教的意味太浓。符合孩子心理,满足童心的文章几乎没有。“北师大版《流动的画》说:‘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这样枯燥的话,怎能让孩子了解‘爱’、了解‘祖国’。”郭初阳直言:“难道不是祖国的画我们就可以弄坏它了吗?”在北师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花脸》,它表达的是只有回报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还有人教版中,有些课文直指孩子就是要不断吃苦。“这是教材很大的缺失,我们很少关注儿童的真正需求。我们给予孩子的是捆绑教育,使孩子丧失了天性和创造力。”
====王晓春评文:
愚以为这篇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不够谨慎。
我们先看“伪文章”的概念。文中说:“而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文体混淆,有很多历史不像历史、传记不像传记的散文体篇目,既谈不上艺术的真实,也不符合基本的事实,这样的文章,可以称之为“伪文章”。可见,作者给“伪文章”下定义,主要是从“文体”和“材料真实”两个方面说的,其他方面并未涉及。
可是后面我们却见到了这样的话;“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说教,习惯于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文章’全盘接收。不敢对权威说‘不’,质疑教材成了‘异端’”。这里又给“伪文章”增加了一个特征:“说教”、“道貌岸然”。这样视角就乱了。须知一篇文章文体混乱,或者材料失实,并不一定文风就“道貌岸然”,反之,“道貌岸然”的文章,也许文体一点都不乱,事实也没有任何虚构。这是两码事,作者混为一谈了。所以,作者所谓的“伪文章”到底是什么文章,含义就模糊了。
通观全文,郭老师更关心的似乎是课文母亲形象是否“健康”的问题,这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属于“善不善”的问题,而课文内容是否失真,文体是否混淆,则是科学或学术层面的问题,属于“真不真”的问题。虽然这二者之间有联系,但毕竟不是同一个视角,把两者混着说,越说越不明白。比如《第一次拥抱母亲》,如果郭老师等几位老师没有发现此文文体混乱内容失实,恐怕就不能轻易说人家是“伪文章”,虽然你可以不赞成文章的导向。
美国各杂志都设有事实核查员,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我想,这种人可能只管核查“事实”,至于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大概就不归他们管了。这样分工才明确,视角也不易混乱。郭老师几位老师给自己的定位似乎不仅为“事实核查员”,更是“导向把关人员”,这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叙述问题的时候,不能混着说。
后面所谓“教育是解放,而不是捆绑”,又是一个新角度,它与“母亲形象”甚至“伪文章”都不是一码事,真是越说越乱了。一篇文章属于郭老师所谓的“伪文章”,未必一定起的是“捆绑”作用,说不定还在提倡“解放”呢;反之,一篇文体不乱,事实确凿,一点也不说教的文章,却完全可能起“捆绑”的作用。
再比如,文中说:“文艺类的作品,可以分为小说、戏剧、诗歌、历史、传记、非虚构六大类。前三者都属于文学艺术,都是生活的扩展,以想象的方式追求艺术的真实,有虚构的特权。后三者的写作必须严格按照事实本身,否则就是捏造。”能说“历史”是“文艺类作品”吗?何为“非虚构”?前面还说文艺类作品有“六大类”,后面却说只有前三类“属于文学艺术”,后三类则身份不明,从“文学艺术”中给踢出去了。若这样给学生讲课,学生岂不越听越糊涂?
再比如,一个学生说:“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郭老师则说:“难道不是祖国的画我们就可以弄坏它了吗?”这是不合逻辑的。比如我说:“这个菜我不爱吃!”难道这等于说,不是这个菜我就一定爱吃吗?某定理是真的,不等于它的否定理也是真的。这是常识。
再比如,据我所知《落花生》一文主要的家长形象是父亲而不是母亲。
总之,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真是乱到相当程度了,如果他如实反映了郭老师的看法,则可以推论,郭老师的思路和语言也是够乱的。
为避免误会,我要说明,我这篇读书笔记只是从思维和语言角度讨论了上述文章,这并不表明我对文章的观点全都不赞成。如今教材毛病很多,文体混乱,胡编乱造,盲目煽情,热衷说教,逻辑不通,病句频出,都是有的。我很赞成老师们出来挑毛病,以免教材误人子弟。不过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也应注意提高。要严肃对待语言。在这方面,分析哲学的意见是很值得借鉴的。
恕我直言,如今语文教师的语言状况普遍不佳,而自己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