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金《鸟的天堂》原文与教材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0 10:0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失意的天堂
——巴金《鸟的天堂》原文与教材比较
闫学
  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创作于1933年6月,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与原文相比,教材做了不少改动。
  文本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傍晚,没有看到鸟,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清晨,具体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活动的神奇景象。不论是对大榕树的描写,还是对鸟儿活动场面的描写,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生命的由衷的赞叹,可以说,《鸟的天堂》一文正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由于本文是一篇老课文,历来教学的教师已经非常多,也出现了不少经典的课例,因此,我不想再将文本进行一般地泛泛解读;又由于课文与原文相比有不少出入,而这些出入令我感慨良多,觉得若将原文与课文相对照进行解读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因此,我选择了几个关键地方与教师朋友一起思考。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时间是在傍晚,接着课文删掉了原文在第二、三自然段交代的朋友提议去划船的情节,而是直接过渡到“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这样自然省略了不少笔墨,似乎使文本更“干净”了,但读者读了课文却不免心下生疑:既然是“很快就到了河边”,想必是去河边有事要做,否则不用“很快”就去;再联系下文,又并没有提到有什么事情要做,也不像是专门去河边看那“鸟的天堂”——因为作者当地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去专门看“鸟的天堂”是没什么收获的。而原文中由于交代了朋友晚饭后相约一起去划船的情节,这就使这些疑惑不存在了:这只不过是朋友之间相约饭后划船散心的一次自由行动,因为大家非常开心,所以是“很快就到了河边”。因此,看到“鸟的天堂”完全是路过,是一次无意中的观察,因此没有收获也是没什么遗憾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文删掉的这个朋友提议去划船的情节,看似问题不大,实际上使文本的逻辑出现了问题。
  在与原文对照的时候,我发现原文中有一个字出现过多次,但在教材中都被作了替换: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
  这里的“移”和“划”都指船在水中行驶,但这几个字并非原文,在原文中都是“流”字。下面我们以第一句为例,比较一下其中的区别:
  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教材)
  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流去。(原文)[①]
  在这里,“移去”表现的是空间位置的改换,不仅可用于船,还可用于车、人与各种物,适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而“流去”则只可用于船;“移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位置变了,至于是怎么变的,从什么位置变到了什么位置,都是不清晰的,而“流去”则是非常清楚地指出是船随着流水而下,有一种明晰而强烈的动感与画面感。显然,巴金在原文中使用“流去”而不是“移去”,在语言的准确性与表现力上都比改动后的教材要强得多。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教材)
  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原文)
  这两句的主要区别在于中间的一个短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和“有着说不清的桠枝”。不得不说,教材的改动是没有必要的。首先,这样的改动平添了教学的不少难度。教材改动后的这个短句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数”,即“数(shù)目”和“不可计数(shǔ)”,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有不少教师在这个地方反复给学生做出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这两个多音字的用法。虽然帮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用法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但若此处穿插这个多音字的教学显然会影响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因此此处对多音字教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其次,原文“有着数不清的桠枝”与后面的句子“枝上又生根”形成了一种语言节奏上的连贯性,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突出了桠枝和根的繁密与错综,而教材中的句子就失去了这种语言节奏上的连贯,从而使表达效果也打了折扣。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教材)
  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上一样。(原文)
  这两句的主要区别在于“卧”与“斜躺”。那么,究竟是“斜躺”比较好,还是“卧”更好?我们不妨回到文本所描述的这个画面和情境中。作者描述这棵大榕树“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可见这棵榕树之大,但尽管榕树很大,也只有“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大部分树枝还是在岸上的。这样一来,这棵大榕树准确地说就只能“斜躺”在水上。而教材改成“卧”在水上,虽然也有“躺”的意思,但显然未能准确描述出大榕树大半在岸上、小半在水上的整体姿态。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教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原文)
  在这两个句子中,“照耀”与“闪耀”是主要区别。两个词都强调榕树叶子颜色的翠绿与明亮:因为叶子十分翠绿,所以就显得特别明亮,尽管已是傍晚,缺乏阳光的照射,但这些绿叶依然给人以生机勃发的感觉,因此作者不由得感叹“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颤动”一词十分精妙,传达的是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那么,“闪耀”与“照耀”哪个词更能表现这种“生命在颤动”的感觉呢?显然,“闪耀”不仅涵盖了“照耀”的意思,也更能传达一种生命的动感与活力。这样“闪耀”一词就与后面的“颤动”呼应起来,在读者眼前描绘了一幅极其明亮、翠绿、充满生机的榕树图,为下文展现其实为“鸟的天堂”做了铺垫。读到这里,读者也不由得与作者一起发出慨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教材)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原文)
  显然,只有“唱着”,才能对应后面的“歌声”,而“叫着”只能对应“声音”。
  最后,我还想把教材删掉的原文中的两个自然段展现出来:
  在河边田畔的小径里有几棵荔枝树。绿叶丛中垂着累累的红色果子。我们的船就往那里流去。一个朋友拿起桨把船拨进一条小沟。在小径旁边,船停了,我们都跳上了岸。
  两个朋友很快得爬到树上去,从树上抛下几枝带叶的荔枝。我同时和叶三个人站在树下接。等到他们下地以后,我们大家一面吃荔枝,一面走回船上去。
  这两段文字出现在作者和朋友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鸟之后回去的路上。这上岸摘荔枝、吃荔枝的做法完全是即兴的、随意的,这个细节与文本开头提到的“划船”游玩相呼应,说明这“鸟的天堂”本是在游玩的过程中无意看到的,并非有意寻找,因此尽管没有发现一只鸟却并不感到遗憾,还是很有兴致地摘荔枝、吃荔枝;但对于作者来说,正因为这“鸟的天堂”是无意中发现的,才愈给人以惊奇、珍贵之感,令人不由得慨叹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但这两段文字并没有出现在教材中,它和其他被删改的文字一起,使巴金原文的神韵发生了令人惋惜的变化。由此,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鸟的天堂”,最终变成了一座“失意的天堂”。
--------------------------------------------------------------------------------
[①] 巴金:《巴金选集》(八),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7页。下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32 , Processed in 0.0651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