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达人秀》生产启示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09: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达人秀》生产启示录作者: 徐帆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来源:中华传媒网

  笔者较长期观察和参与《中国达人秀》的若干工作,在坊间热议的收视和收入话题之外,更关注在生产层面的若干启示。本文即从机制和团队切入,提供一份更接地气的记录。

  从模式走向机制

  “对于中国电视业而言,2011年是一个‘模式引进’如火如荼的年份。在良性演进的电视业态中,模式竞争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从节目竞争向生产机制竞争的过渡”[1]。到了2012年,笔者之前所说的“如火如荼”在中国电视业态中已然成为“稀松平常”。既然大家手上都有了“模式”这张牌,那么,如何打好这张牌?这就成为一个问题,一个机制层面的问题。

  《中国达人秀》的“达人模式”(Got Talent))是在2010年,SMG通过IPCN国际传媒从Fremantle购买的。而关于模式与机制,笔者的基本理解是:模式,虽很热闹,但只是停留在电视屏幕和“制作宝典”上相较固定和静态的“标本”;机制,才是门道,是模式得以实现的动态方法和流程。对于一档节目而言,模式是必要条件,机制是充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近一两年授权引进几十个西方节目模式,可是,真正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却只有那不多的三五档。

  若把《中国达人秀》视作模式引进的成功案例,它在机制层面的启示主要有四块内容:

  一、构成和决定节目成败的永远是细节

  虽然,通过目前三季节目的不断磨合和借鉴,《中国达人秀》的生产团队已经越来越重视细节上的问题,但英国的模式方还是更胜一筹,节目副总导演陆伟举了三个细致入微的例子[2]:(一)在等候区铺上地毯。在英国观摩《英国达人》节目录制时发现,所有的等候区都铺上地毯。为什么要铺?不是为了美观,而是铺上之后,选手、主持人等的脚步声几乎就没有了,这样不会影响对于选手的采访。(二)所有选手在上台表演之后都被要求回到等候区。一来,选手们可以在等候区里聊聊天,其中可能会有节目需要的“戏份”;二来,所有选手都回来,就不会让最后几位上场的选手感到孤独,对于他们的正常发挥有一定的帮助。(三)《英国达人》在录制时,现场导演会关照所有观众不要随意离开座位,并真正做到“人盯人”,决不能影响节目的录制,一般是一个环节录完之后出去,下一个环节录完之后回来。

  二、节目内容和形态必须由节奏来呈现

  《中国达人秀》在机制层面的提升,主要是从之前被我们忽视的一个个细节逐步推进。不过,光有细节,若只是堆砌,它的传播效果也不会太好。在节目内容和形态上的各种细节,需要由节奏来呈现。当国内电视业者走向直播的时候,西方电视业者却又回到录播,因为在录播模式下,前期的多机位镜头和后期的高剪辑率、特效技术相配合才能制造出优质给力的节目节奏。在《中国达人秀》第三季的录制中,最极致的状态是“两个小时的素材剪出一分钟的片子,二十几台摄像机拍摄同一个画面”[3]。此外,为了进一步强调节奏,《中国达人秀》从BBC挖来一位专业的剪辑导演,技术与内容并重,带“创作感”地全程参与,避免了后期工作常见的技术与内容脱节的弊端出现。

  三、每季末通过讨论和修订优化节目模式

  对于任何电视节目的机制而言,细节和节奏方面的探究,都是没有止境的。西方电视业者能够在不少生产领域领先于我们国内的同行,不是因为他们一步两步就迈开步子超越了我们,而是因为他们不管大步小步一直在迈步。比如,“达人模式”虽是全球电视选秀的典范,却并没有固步自封。每一季播出之后,模式方的导演团队都会就前季节目进行讨论,在基本模式不改变的情况下,下一季都会做出若干微调。比如,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主持人程雷只是在侧幕出现;到了第二季,模式方就建议他可以参与场上选手的互动;到了第三季,模式方又建议场上选手可以去到评委席表演,增强与评委的互动。

  四、本土化是一种全球化的节目生产思路

  模式并非万能,再好的模式也不是全球通行的,特别是在没有加入本土化理念和操作的情况下。更进一步说,面对节目模式的全球行销趋势,我们必须冷静地指出:在任何国家,任何的电视节目若要成功,都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或注重本土化的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土化恰恰是一种全球化的节目认知和机制实践。以“达人模式”为例,英国原节目版为什么如此强调选手才艺的奇绝甚至疯狂?为什么如此在意选手的后续开发?这就与英国本土的社会、媒介环境有着密切关联:“达人模式”在英国就是纯粹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西蒙•考威尔(Simon Cowell)等人就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商人[4]——《中国达人秀》如果完全照搬英国的模式,那么,不论是在收视还是政策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麻烦。于是,为了适应中国的社会和电视观众,《中国达人秀》加入了更多的情感元素,强调选手在才艺之外与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符合转型期一般民众的人情诉求,但英国模式方就很难理解像第一季“孔雀哥哥”、“鸭脖子夫妇”这样才艺平平的选手在中国为什么能那么火——由此,也反证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实践潜力。另据陆伟介绍,英国达人数量相对少且平均才艺比中国要差(因此,会经常请回以往选手)、英国版投票环节没有收视率(在中国,媒体评审部分却有收视期待)[5]……上述种种再次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本土区域,都有不同的“地气”,模式节目的引入,多少都得接上这种“地气”,切忌一味媚外。

  “带队伍”的门道

  没有机制的支撑,模式再炫目也只是美丽的“标本”。而机制,并不能自行其是,它需要通过业者、团队的磨合与配合得以有效地运转。中国的电视业态,早已从“宣传品”、“作品”走向“产品”的时代,小作坊、个人英雄主义的路数已然行不通。

  “达人模式”之所以在全球能够获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带队伍”带得好。《中国达人秀》的制作团队包括四个大组:导演组、宣传组、选手管理组和后期制作组。最重要的导演组大致又可分为分赛区导演、现场导演、才艺导演(“秀导”)、评委导演和故事导演五个工种。另外,由于是模式引进的节目,《中国达人秀》每季都有来自英国、指导录制的“飞行制片人”,而负责版权引进的IPCN国际传媒也一直参与其中——通过不断的磨合,节目在团队层面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由细致入微的分工建构专业主义

  在上文中,陆伟曾提到英国版节目对现场观众的“人盯人”。首先,这当然是一个机制问题,但仔细琢磨,更是一个分工问题。它意味着必须有几位专门的工作人员盯着观众群、守着大门。另据笔者的调研,模式方哪怕是对于实习生的分工,也是相当细致,有负责台本传递的、有负责路线引导的、有负责端茶递水的……谁的工作是什么,不论责任大小,都非常明确。由此可知,专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权责分明是这种实践的核心和基础。不过,正如杨媛草所说:“老外的流水线操作和专业化分工,并不仅仅是一两个节目的技术性问题,而受到整个行业、政策的体制性影响”[6]。《中国达人秀》一档节目或许难以影响中国电视的体制,但多一些类似的专业主义实践,还是能够逐渐推进这一行业的顶层设计和长期走向。

  二、由岗位的固定化树立责任意识

  细致的分工带来权责的分明,落实到具体的节目生产,这种分明在固定和不固定的岗位上效果是不同:如果每个业者的岗位是固定的,那么,除了反复操作带来的经验积累之外,更在潜移默化间带来了对节目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笔者的接触中,《中国达人秀》三季以来,导演组、宣传组等核心团队一直很固定,台上台下与节目几乎融为一体。但陆伟也不讳言,“我们与老外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们的核心团队很固定,但现场摄制团队却不是固定的,摄像可能今天拍达人秀,明天还要拍其他节目”[7]。排除拍摄技能高下的考量,国内的摄像由于没有与节目绑定,他们在录制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以一种应付的状态进行工作就不难理解了。而英国版节目的每一位现场摄像都与节目绑定,“老外的摄像,哪怕固定机位,也是一刻不定的,他们的确在创作”[8]。

  三、打造节目团队的多元市场能力

  具体岗位与节目的捆绑带来了责任意识,但整体团队却不必与节目一直捆绑,这也就是说,一个优质的团队可以且应当成为多档节目的生产主体,在媒介市场上进行多元化的探索。由于《中国达人秀》在收视和收入方面的利好,节目团队的能力和效率被东方卫视、SMG乃至整个中国电视业所认可。东方卫视若干季播节目和常规节目由这支团队中的部分业者负责,比如《中国达人秀》的副总导演陈涤是《舞林大会》的副总导演,而陆伟也是《娱乐星天地》的制片人……另据笔者了解,包括总导演金磊和上述业者在内的《中国达人秀》核心团队,自2011年下半年起走出体制,一同转投市场化运作的星空华文传媒。他们真正被放到了中国媒介市场的前端,除了继续为东方卫视制作《中国达人秀》,今年他们将为浙江卫视制作引进模式的《中国之声》(the Voice)。

  四、优质电视业态的“团队至上”走向

  我们从《中国达人秀》放眼整个中国电视业,“电视湘军”、“达人团队”以及光线团队等节目生产集群近年来逐渐形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超越单一节目和频道。作为优质的内容提供商,他们虽然仍受到政策、体制层面的若干约束,但却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电视业的市场化进程,机制运作的精细、团队配合的高效直接带来的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电视产品。而且,这种丰富多彩不仅仅局限于电视领域,也开始逐渐渗透到网络视频行业,比如《天天向上》节目团队和搜狐视频的合作(共同推出《向上吧!少年》)以及优酷网和“达人团队”开始接洽合作等——笔者看好“团队至上”的业态走向,并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倾向和资本支撑,将给予其更宽广的发展。

  超越单一媒体产品

  诚然,在当前的中国电视界,《中国达人秀》并不具有明显的普适性,因为它在机制和团队方面的探索超越了大部分同时期的其他节目;但它又具有突出的典范性,因为它能够预示中国电视业态的某种趋势,若干生产潜力的解放可能性在其中彰显。

  进一步纵观整个中国传媒业,2009年,当胡舒立带着她的《财经》采编团队创立财新传媒之后,我们看到“比《财经》还要《财经》”的《新世纪》以及《中国改革》等高端刊物;而在2011年,杨锦麟转投香港卫视,并挖角凤凰卫视和其他媒体等之后,虽然没有《有报天天读》、《走读大中华》等节目,但这家本无名声的电视机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风范和腔调……

  上述案例,无不显示出:卓越的单一媒体产品,是可以被超越的。机制和团队才是媒体生产的关键,优质的生产机制可以且值得复制,优质的生产团队可以且值得打造。机制和团队的“交响”,应当成为媒体实务和相关研究的关注重点。就《中国达人秀》而言,哪怕在将来某一天,这档节目成了“明日黄花”,它留给中国电视界的若干启示,依然是有价值的。

  (原载:《视听纵横》2012年第3期)



作者: 徐帆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来源:中华传媒网

  笔者较长期观察和参与《中国达人秀》的若干工作,在坊间热议的收视和收入话题之外,更关注在生产层面的若干启示。本文即从机制和团队切入,提供一份更接地气的记录。

  从模式走向机制

  “对于中国电视业而言,2011年是一个‘模式引进’如火如荼的年份。在良性演进的电视业态中,模式竞争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从节目竞争向生产机制竞争的过渡”[1]。到了2012年,笔者之前所说的“如火如荼”在中国电视业态中已然成为“稀松平常”。既然大家手上都有了“模式”这张牌,那么,如何打好这张牌?这就成为一个问题,一个机制层面的问题。

  《中国达人秀》的“达人模式”(Got Talent))是在2010年,SMG通过IPCN国际传媒从Fremantle购买的。而关于模式与机制,笔者的基本理解是:模式,虽很热闹,但只是停留在电视屏幕和“制作宝典”上相较固定和静态的“标本”;机制,才是门道,是模式得以实现的动态方法和流程。对于一档节目而言,模式是必要条件,机制是充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近一两年授权引进几十个西方节目模式,可是,真正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却只有那不多的三五档。

  若把《中国达人秀》视作模式引进的成功案例,它在机制层面的启示主要有四块内容:

  一、构成和决定节目成败的永远是细节

  虽然,通过目前三季节目的不断磨合和借鉴,《中国达人秀》的生产团队已经越来越重视细节上的问题,但英国的模式方还是更胜一筹,节目副总导演陆伟举了三个细致入微的例子[2]:(一)在等候区铺上地毯。在英国观摩《英国达人》节目录制时发现,所有的等候区都铺上地毯。为什么要铺?不是为了美观,而是铺上之后,选手、主持人等的脚步声几乎就没有了,这样不会影响对于选手的采访。(二)所有选手在上台表演之后都被要求回到等候区。一来,选手们可以在等候区里聊聊天,其中可能会有节目需要的“戏份”;二来,所有选手都回来,就不会让最后几位上场的选手感到孤独,对于他们的正常发挥有一定的帮助。(三)《英国达人》在录制时,现场导演会关照所有观众不要随意离开座位,并真正做到“人盯人”,决不能影响节目的录制,一般是一个环节录完之后出去,下一个环节录完之后回来。

  二、节目内容和形态必须由节奏来呈现

  《中国达人秀》在机制层面的提升,主要是从之前被我们忽视的一个个细节逐步推进。不过,光有细节,若只是堆砌,它的传播效果也不会太好。在节目内容和形态上的各种细节,需要由节奏来呈现。当国内电视业者走向直播的时候,西方电视业者却又回到录播,因为在录播模式下,前期的多机位镜头和后期的高剪辑率、特效技术相配合才能制造出优质给力的节目节奏。在《中国达人秀》第三季的录制中,最极致的状态是“两个小时的素材剪出一分钟的片子,二十几台摄像机拍摄同一个画面”[3]。此外,为了进一步强调节奏,《中国达人秀》从BBC挖来一位专业的剪辑导演,技术与内容并重,带“创作感”地全程参与,避免了后期工作常见的技术与内容脱节的弊端出现。

  三、每季末通过讨论和修订优化节目模式

  对于任何电视节目的机制而言,细节和节奏方面的探究,都是没有止境的。西方电视业者能够在不少生产领域领先于我们国内的同行,不是因为他们一步两步就迈开步子超越了我们,而是因为他们不管大步小步一直在迈步。比如,“达人模式”虽是全球电视选秀的典范,却并没有固步自封。每一季播出之后,模式方的导演团队都会就前季节目进行讨论,在基本模式不改变的情况下,下一季都会做出若干微调。比如,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主持人程雷只是在侧幕出现;到了第二季,模式方就建议他可以参与场上选手的互动;到了第三季,模式方又建议场上选手可以去到评委席表演,增强与评委的互动。

  四、本土化是一种全球化的节目生产思路

  模式并非万能,再好的模式也不是全球通行的,特别是在没有加入本土化理念和操作的情况下。更进一步说,面对节目模式的全球行销趋势,我们必须冷静地指出:在任何国家,任何的电视节目若要成功,都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或注重本土化的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土化恰恰是一种全球化的节目认知和机制实践。以“达人模式”为例,英国原节目版为什么如此强调选手才艺的奇绝甚至疯狂?为什么如此在意选手的后续开发?这就与英国本土的社会、媒介环境有着密切关联:“达人模式”在英国就是纯粹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西蒙•考威尔(Simon Cowell)等人就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商人[4]——《中国达人秀》如果完全照搬英国的模式,那么,不论是在收视还是政策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麻烦。于是,为了适应中国的社会和电视观众,《中国达人秀》加入了更多的情感元素,强调选手在才艺之外与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符合转型期一般民众的人情诉求,但英国模式方就很难理解像第一季“孔雀哥哥”、“鸭脖子夫妇”这样才艺平平的选手在中国为什么能那么火——由此,也反证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实践潜力。另据陆伟介绍,英国达人数量相对少且平均才艺比中国要差(因此,会经常请回以往选手)、英国版投票环节没有收视率(在中国,媒体评审部分却有收视期待)[5]……上述种种再次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本土区域,都有不同的“地气”,模式节目的引入,多少都得接上这种“地气”,切忌一味媚外。

  “带队伍”的门道

  没有机制的支撑,模式再炫目也只是美丽的“标本”。而机制,并不能自行其是,它需要通过业者、团队的磨合与配合得以有效地运转。中国的电视业态,早已从“宣传品”、“作品”走向“产品”的时代,小作坊、个人英雄主义的路数已然行不通。

  “达人模式”之所以在全球能够获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带队伍”带得好。《中国达人秀》的制作团队包括四个大组:导演组、宣传组、选手管理组和后期制作组。最重要的导演组大致又可分为分赛区导演、现场导演、才艺导演(“秀导”)、评委导演和故事导演五个工种。另外,由于是模式引进的节目,《中国达人秀》每季都有来自英国、指导录制的“飞行制片人”,而负责版权引进的IPCN国际传媒也一直参与其中——通过不断的磨合,节目在团队层面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由细致入微的分工建构专业主义

  在上文中,陆伟曾提到英国版节目对现场观众的“人盯人”。首先,这当然是一个机制问题,但仔细琢磨,更是一个分工问题。它意味着必须有几位专门的工作人员盯着观众群、守着大门。另据笔者的调研,模式方哪怕是对于实习生的分工,也是相当细致,有负责台本传递的、有负责路线引导的、有负责端茶递水的……谁的工作是什么,不论责任大小,都非常明确。由此可知,专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权责分明是这种实践的核心和基础。不过,正如杨媛草所说:“老外的流水线操作和专业化分工,并不仅仅是一两个节目的技术性问题,而受到整个行业、政策的体制性影响”[6]。《中国达人秀》一档节目或许难以影响中国电视的体制,但多一些类似的专业主义实践,还是能够逐渐推进这一行业的顶层设计和长期走向。

  二、由岗位的固定化树立责任意识

  细致的分工带来权责的分明,落实到具体的节目生产,这种分明在固定和不固定的岗位上效果是不同:如果每个业者的岗位是固定的,那么,除了反复操作带来的经验积累之外,更在潜移默化间带来了对节目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笔者的接触中,《中国达人秀》三季以来,导演组、宣传组等核心团队一直很固定,台上台下与节目几乎融为一体。但陆伟也不讳言,“我们与老外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们的核心团队很固定,但现场摄制团队却不是固定的,摄像可能今天拍达人秀,明天还要拍其他节目”[7]。排除拍摄技能高下的考量,国内的摄像由于没有与节目绑定,他们在录制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以一种应付的状态进行工作就不难理解了。而英国版节目的每一位现场摄像都与节目绑定,“老外的摄像,哪怕固定机位,也是一刻不定的,他们的确在创作”[8]。

  三、打造节目团队的多元市场能力

  具体岗位与节目的捆绑带来了责任意识,但整体团队却不必与节目一直捆绑,这也就是说,一个优质的团队可以且应当成为多档节目的生产主体,在媒介市场上进行多元化的探索。由于《中国达人秀》在收视和收入方面的利好,节目团队的能力和效率被东方卫视、SMG乃至整个中国电视业所认可。东方卫视若干季播节目和常规节目由这支团队中的部分业者负责,比如《中国达人秀》的副总导演陈涤是《舞林大会》的副总导演,而陆伟也是《娱乐星天地》的制片人……另据笔者了解,包括总导演金磊和上述业者在内的《中国达人秀》核心团队,自2011年下半年起走出体制,一同转投市场化运作的星空华文传媒。他们真正被放到了中国媒介市场的前端,除了继续为东方卫视制作《中国达人秀》,今年他们将为浙江卫视制作引进模式的《中国之声》(the Voice)。

  四、优质电视业态的“团队至上”走向

  我们从《中国达人秀》放眼整个中国电视业,“电视湘军”、“达人团队”以及光线团队等节目生产集群近年来逐渐形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超越单一节目和频道。作为优质的内容提供商,他们虽然仍受到政策、体制层面的若干约束,但却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电视业的市场化进程,机制运作的精细、团队配合的高效直接带来的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电视产品。而且,这种丰富多彩不仅仅局限于电视领域,也开始逐渐渗透到网络视频行业,比如《天天向上》节目团队和搜狐视频的合作(共同推出《向上吧!少年》)以及优酷网和“达人团队”开始接洽合作等——笔者看好“团队至上”的业态走向,并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倾向和资本支撑,将给予其更宽广的发展。

  超越单一媒体产品

  诚然,在当前的中国电视界,《中国达人秀》并不具有明显的普适性,因为它在机制和团队方面的探索超越了大部分同时期的其他节目;但它又具有突出的典范性,因为它能够预示中国电视业态的某种趋势,若干生产潜力的解放可能性在其中彰显。

  进一步纵观整个中国传媒业,2009年,当胡舒立带着她的《财经》采编团队创立财新传媒之后,我们看到“比《财经》还要《财经》”的《新世纪》以及《中国改革》等高端刊物;而在2011年,杨锦麟转投香港卫视,并挖角凤凰卫视和其他媒体等之后,虽然没有《有报天天读》、《走读大中华》等节目,但这家本无名声的电视机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风范和腔调……

  上述案例,无不显示出:卓越的单一媒体产品,是可以被超越的。机制和团队才是媒体生产的关键,优质的生产机制可以且值得复制,优质的生产团队可以且值得打造。机制和团队的“交响”,应当成为媒体实务和相关研究的关注重点。就《中国达人秀》而言,哪怕在将来某一天,这档节目成了“明日黄花”,它留给中国电视界的若干启示,依然是有价值的。

  (原载:《视听纵横》2012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1:35 , Processed in 0.1120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