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今书法研究文献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14:4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今书法研究文献书目

点击编号, 可直达相关子书目。
.

01        书法理论文选书目
.

02        书法辞典、字鉴书目
.

03        书法概论书目
.

04        书法与汉字书写研究书目
.

05        书法史与书学史研究书目
.

06        书法人物评述与作品鉴赏书目
.

07        书法文献学研究书目
.

08        书法美学研究书目
.

09        书法与东亚文化研究书目
.

10        书法与科学技术研究书目
.

11        《中国历代书论精萃网上阅读》  (碧云天先生 编)
.

12        《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1980)
.

13        孙晓云《书法有法》(北京, 2003)
.

14        谢稚柳《书画鉴赏》目录
.

15        邱振中书法研究著述书目
.

16        邱振中《中国书法167个练习》(简介、目录及全书下载)
.

17        《中国书法史》(七卷) 目录
.

18        《中 国 书 法 论 著 辞 典》(简介、目录及全书下载)
.

19        《中国书法大字典》(简介、目录及全书下载)
.

20        书法期刊目录
.

21        部分台湾出版的书法研究书籍
.

22        《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目录(连号先生提供)
.

23        《书法研究》(71 年 ~ 80年)目录(连号先生提供)
.

24        《敦煌书法丛刊》(二玄社 )  29册 目录(连号先生提供)
.

25        补充中国书法分类书目 (连号先生提供)
.

26        与书法相关的文、哲、史综合知识书目(连号先生提供)
.

27        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编辑奖的书籍
.

28        书画鉴定参考书目
.

29        二玄社《原色法帖》(书目与出版简介)
.

30        西方出版的中国书法研究 (西文)
.

31        陈吉安《笔法正源: 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研究与释要》(目录)
.

32        古今书家论执笔
.

点击编号, 可直达相关子书目。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3:22 | 只看该作者
书法理论文选书目


王友轩  编
?009-03-25



崔尔平 (编校)。《历代书法*论文续编》。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http: //www.jysls.com/thread-171413-1-1.html>。

华正人 (编校)。《历代书法*论文选》。台北: 华正书局, 1984。

季伏昆 (编校)。《中国书论辑要》。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下册)。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编辑、点校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下载: <http: //www.jysls.com/thread-171413-1-1.html>。)

刘遵三 (编校)。《历代书法家述评辑要》。济南: 齐鲁书社, 1989。

潘运告 (主编)。《汉魏六朝书画论》。 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

[日本] 西林昭一 (主编)。《书艺术全集》。东京: 雄山阁, 1992。

《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0。(责任编辑: 吴惠霖。下载: <http: //www.jysls.com/thread-171413-1-1.html>。)

杨家骆 (编校)。《唐人书学论著》, 台北: 世界书局, 1963 。

杨家骆 (编校)。《宋元人书学论著》, 台北: 世界书局, 1963。

杨家骆 (编校)。《明人书学论著》, 台北: 世界书局, 1963。

杨家骆 (编校)。《清人书学论著》, 台北: 世界书局, 1963。

杨家骆 (编校)。《近人书学论著》(2册), 台北: 世界书局, 1963。

杨素芳, 后东生 (编校)。《中国书法理论经典》。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张超选 (编校)。《书论辑要》,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日本] 中田勇次郎 等 (主编)。《书道全集》。台北: 大陆书局, 1980。

[日本] 中田勇次郎 (主编)。《中国书道全集》。 东京: 平凡社, 1987。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3:57 | 只看该作者
书法概论书目


王友轩  编
2009-01-25 (己丑年除夕)



岑长裔。〈“晋人笔法”论〉。北京: 中国书法在线, 2008。<http: //www.zgsf.com.cn/archiver/?tid-21762.html>。

陈康。《书学概论》。重庆: 教育书店, 1945。

陈振濂。《书法学》(2 册)。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台北市: 建宏出版社, 1994。)

丁文隽(1905-1989)。《书法通论》。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根据 1939 年京城印书局出版 《书法精论》 重新修订改写)。

方传鑫。《隶书10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胡传海。《尺牍10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黄若舟。《行草通论》。重庆: 中华书局, 1944。

黄原。《学书览概》。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8。

季琳。《孙过庭草书部首一百法》。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

蒋冰。〈书法线条质感初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

蒋彝。《中国书法》。(即《八法南针》中译本)。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6。

掘人。〈用笔基本技法及举例〉。济南: 中国书法网, 2008-3-20。<http: //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3521&extra=page%3D1>。

李晓军。〈学习魏碑书法中刀与笔的取法问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李泽厚。〈略论书法〉。《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审美语境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刘小晴。《楷书10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

刘小晴。《书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8。

马宗霍。《书林藻鉴》。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5。

欧阳中石。《新编书法教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欧阳中石 (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7。

欧阳中石, 徐无闻。《书法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1994。

欧阳中石等。 《学书津梁》(6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钱荣贵。〈历史在这里复活、新生 - 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中的“中国书法美学史概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

邱振中。〈笔法的演变〉。甘肃天水: 书法纵横。2007-10-11。 <http: //www.8mhh.com/ldwl/2007/1011/article_196_1.html>。

任政。《楷书基本笔法》 (纸本册页, 1968)。私藏: 陈红亮藏品。<http://www.9610.com/jindai/renzheng/ksbf.rar>

任政《楷书结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http://www.9610.com/080412_picrar/jindai/renzheng/ksjg.rar >

沈尹默。 《学书有法: 沈尹默讲书法》。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沈尹默。《书法*论丛》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沈尹默。《唐韩方明授笔要说释义》。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沈尹默 (著), 马国权(编)。《论书丛稿》。 台北市: 华正书局, 1989。

孙晓云。《书法有法》。北京: 知识出版社, 2003。<http: //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5788&page=1&fromuid=82217#pid317202>。

唐海波。〈“侧”与“偏”的辨言 - 兼论中锋行笔 〉。济南: 中国书画网, 2009-1-8。<http: //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5222&extra=page%3D1>。

田蕴章。《欧楷解析》。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田蕴章。《九成宫醴泉铭探源》 (第2版)。天津: 南开大学, 2008。

田蕴章。《欧阳询楷书兰亭记》 (第2版)。天津: 南开大学, 1992。

王强, 刘树勇。《中国书法导论》。 北京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

熊秉明。〈关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的分类〉。《书法与中国文化》。上海: 文汇出版社, 1999。Pp. 160-171 。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3。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新店市: 谷风出版社, 1987。

熊炜。〈论中国绘画笔法与书法笔法〉。《艺术百家》, 2005年第6期。

徐建融。《题跋10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

杨宏。〈试论魏碑楷书的字体特征〉。《中州学刊》, 2004年第6期。

杨红卫。《甲骨文书法鉴真》。河肥: 黄山书社, 2006。

杨再春。《行草章法》。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6。

叶培贵。《行书教程》。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6。

尹冬民。〈略论古代书法批评的三大特征〉。《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余德泉。《简明书法教程》。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

于右任。《标准草书范本千字文》 (再版)。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3。(原由上海大众出版社于1944年出版。)

玉山。〈草书之“旋转”〉。济南: 中国书法网。2008-3-22。<http: //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3714&extra=&page=1>。

张春 (作者?/转载者?)。〈屋漏痕”与“锥画沙”之我见〉。福州: 美术家论坛, 2006-1-25。<http: //www.shwbbs.com/viewthread.php?tid=4708>。

张海欧。〈笔不周而意周 - 论草体书法与疏体画的形成〉。《艺术探索》, 2006年第3期。

张潜超 (主编)。《中国书法*论著辞典》,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0。

张锡庚。《行书10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张艺鹏。〈再谈楷书的结体规律〉。《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张少端。〈解读"拨镫法"〉。《艺术探索》, 2007年第2期。

[日本] 中田勇次郎。《中国书论大系》。东京: 二玄社, 1979。

周俊杰。《书学要义》。 杭州: 西冷印社出版社, 1999。

周维军。〈书法批评的框架与标准〉。《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8年第6期。

朱天曙。《篆书10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5:01 | 只看该作者
书法史与书学史研究书目

王友轩  编
2009-01-25 (己丑年除夕)



白谦慎。〈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陆书法研究的一些思考〉。《跨世纪书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市: 中华书道学会, 2000。页捌1~20。

包备五。《中国书法简史》。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3。

蔡清德。〈经典的陌生化 - 关于书法承传的思考〉。《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蔡耀庆。《唐代书法形式之研究》。 台北: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8。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陈池瑜。〈中国早期书法史学成就〉。《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陈代星。《中国书法批评史略》。 成都: 巴蜀书社, 1998。

陈钦忠。《唐代书风衍嬗之研究》。 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90。

陈钦忠。〈法书格式的演变与展望〉。《跨世纪书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 中华书道学会, 2000。页伍1~28。

陈维德。〈从晚明的狂怪书风看书艺的发展〉。《跨世纪书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 中华书道学会, 2000。 页肆1~24。

陈怡均。〈试论清初之前碑派于碑学书风中的历史意义〉。《2003年书法学术研讨论文集》。 台北: 蕙风堂, 2003年。Pp. 203~230。

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 郑州: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3。

陈振濂。《书法史学教程》。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3 册)。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 先秦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崔树强。〈宋、清两代金石学对书法的影响及其背景分析〉。《书法研究》2002年第3期 。北大美学网, 2007-10-8。<http: //www.aeschina.cn/artresearch/HTML/175.html>。

崔树强。〈褚体书风的渊源与流变〉。北大美学网, 2007-12-18。<http: //www.aeschina.cn/artresearch/HTML/268.html>。

[日] 伏见冲敬。《中国书法史》。窦金兰译。 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傅爱国。〈金石书风一脉相承 - 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师承现象中的书法教育面面观〉。《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3期。

傅申。〈宋代皇室级 金人书法〉。《欧米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东京: 中央公论社, 1981。卷2, pp.127-133。

傅申。〈颜书的影响及分期〉。《书谱》(香港), 1985年2期。

傅申。《书史与书迹 - 傅申书法*论文集》。台北: 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6。

何晓云。〈学院派书法创作观的超越性〉。《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

侯开嘉。 《中国书法史新论》。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胡长春。〈理学家的书法观 - 论朱熹在书法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 两汉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黄简。〈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分期和体系〉。《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历史文脉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简月娟。〈当代台湾书法的后现代倾向〉。《2001年书法*论文选集》。 台北市: 蕙风堂, 2001。Pp. 214~231。

姜寿田等(编)。《中国书法批评史》。 浙江: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蒋文光。《中国书法史》。北京:文津出版社, 1993。

孔凡礼 (编辑)。《范成大佚著辑存》。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孔凡礼。〈范成大早期事迹考〉。《文学遗产》, 1983年1期。 Pp.55-63。

孔凡礼。《范成大年谱》。济南: 齐鲁书社, 1985。

李海荣。〈试论六朝铭文石刻的书体演变〉。《南京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

李林。〈简析清代颜系书法群体及其成因〉。《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林丽娥。〈春秋战国文字装饰性特征及其盛行因素之探讨〉。《出土文物与书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市: 中华书道学会, 1998。页肆-2。

[日本] 铃木虎雄。〈南宋的文人、学者及其书法〉。《书道全集》(第11卷)。台北: 大陆书店, 1975。Pp.9-13。

刘恒。《中国书法史 . 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刘涛。《中国书法史: 魏晋南北朝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卢辅圣。〈《中国书法美学》述评〉。《艺术百家》。 1996年2月。

马钦忠。〈论书法学和书法史学的几个方法*论问题〉。《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品鉴评论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麦华三。《历代书法讲座》。香港: 上海书局香港分局, 1974。

莫家良。〈南宋时期的黄庭坚书风〉。《中国文物世界》, 40期 (1993年)。Pp.24-31。

莫家良。〈近百年中国书学研究的发展〉。《书法研究》第92辑 (1999年第6期)。

欧小牧。《陆游年谱》。台北: 木铎出版社, 1982。

欧阳中石,金运昌。《中国书法史鉴》。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潘运告 (主编)。《明代书论》。 台北市: 世界书局, 2002。

[日] 平山观月。《中国书法史》:台北: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2。 

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南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沈鹏。〈宋金尚意书法述略〉。《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篇)。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苏金成。〈中国现代书法二十年发展述评〉。《艺术百家》, 2006年第1期。

苏显双。〈元代书法家李溥光生平事迹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孙洵。《民国书法史》。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陶宗仪。《书史会要》(中国书画全书)。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

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 合肥市: 黄山书社, 1990。

文备。〈20世纪后期关于现代书法的讨论〉。《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

沃兴华。《中国书法史》(插图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吴鸿清(编);刘恒,于连成(解析)。《中国书法史图录简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7。

吴慧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划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年第2期。

夏贤李。《金代书法之苏轼与米芾传统〉。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2。

萧元 (编著)。《初唐书论》。 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 北京: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

薛峰。〈略论唐书尚法诸因素〉。《洛阳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

杨抱朴。〈刘熙载年谱〉。《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

杨豪良。〈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及其意义〉。《襄樊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杨疾超, 何红。〈唐代狂草形成原因的文化考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

叶剑。〈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

殷荪。《中国书法史图录》。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9。

殷伟。《中国书法史演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尹旭。《中国书法美学简史》。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张建林。〈试论宋人书法理论中的"尚意"思想〉。《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张世杰。〈佛经刻写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日] 真田但马。《中国书法史》(上下册)。瀛生,吴绪彬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郑国贤。〈论王国维与书法〉。《嘉兴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郑瑶锡。〈谈元代书法的复古〉。《故宫文物月刊》, 13卷5期 (1989)。Pp.112-121。

钟明善。《中国书法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1。 

[日本] 中田勇次郎。《中国书法理论史》。卢永璘译。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朱惠良。〈南宋皇室书法〉。《故宫学术季刊》, 2卷4期 (1985)。 Pp. 17-51。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6:09 | 只看该作者
书法文献学研究书目


王友轩  编
2009-01-25 (己丑年除夕)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 中华书局, 2001。

方孝坤。〈敦煌书法的文献学价值〉。《敦煌研究》, 2006年第2期。

高二适。《新订急就章及考证》。上海: 上海古籍, 1982。

《“国际书法文献展 - 文字与书写”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台中市: 台湾美术馆, 2000。

李锦堂。〈范成大《西塞渔社图跋》简介〉。《书法》, 65期 (1989)。

林志钧。《帖考》。台北: 华正书局, 1985。

刘琳, 吴洪泽。《古籍整理学》。北京: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刘启林。〈古代书法文献释读疏误简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5期 (2002)。

刘启林。〈古代书论今注摭言〉。《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 。

马子云, 施安昌。《碑帖鉴定》。桂林: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3。

穆棣。《〈韭花帖〉系列考》。北京: 学林出版社, 1995。

桑世昌。〈兰亭考〉。《中国书画全书》。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2002。

[清] 孙星衍。〈寰宇访碑录〉。《石刻史料丛书本》。台北: 艺文印书馆, 1966。

顽石玩。〈颜真卿《叙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译文〉。济南: 中国书法网。2008-4-6。<http: //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4131&extra=page%3D1>。

萧燕翼。〈陆游五帖〉。《故宫博物院院刊》, 第8期 (1983)。 Pp.55-57。

徐清。〈20世纪中国书法文献辨伪综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

[日本] 中田勇次郎。〈南宋脉 书级 题跋〉。《欧米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东京: 中央公论社, 1981。Pp. 113-126。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6:39 | 只看该作者
书法美学研究书目


王友轩  编
2009-01-25 (己丑年除夕)



陈方既。《书法、美、时代》。 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3。

陈方既, 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

陈华。〈书法艺术中的哲学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

陈经。〈言有尽而意无穷 - 论书法线条的抽象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陈良运。〈书法艺术对中国美学的特殊贡献〉。《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

陈龙海。〈东方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陈钦忠。〈北宋诗卷型式的完成及其美学意义〉。《兴大中文学报》第9期 (1996年1月)。

陈廷佑。《书法之美》。 北京: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1989。

陈廷佑。《中国书法美学》。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9。

陈廷佑。《书法美学新探》。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陈廷佑。《书法之美的本原与创新》。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陈训明。〈书法是用毛笔写汉字的表现性艺术 - 兼与姜澄清同志商榷〉。《书法研究》第11辑 (1983年3月)。

陈云君。《中国书法美学纲要》。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陈振濂。《书法美学通论》。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6。

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陈振濂。《书法美学》。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崔树强。〈论书法审美意象中的移情作用〉。《书画世界》, 2005年第6期。

邓宝剑。〈易道与书法 - 谈中国书法的本体论渊源〉。《东南学术》, 2003年第6期。

邓建民。〈书法创作审美理论中老庄哲学思想意蕴散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丁梦周。《中国书法与线条艺术》。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董明武。〈论书法艺术的三要素: "藏与露"、"疾与涩"、"曲与直"〉。《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

方建勋。〈书法里的气与势之关系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方孝坤。〈敦煌书法艺术述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高尚仁。《书法心理学》。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86。

高尚仁。《书法艺术心理学》。台北: 远流出版公司, 1993。

高尚仁, 管庆慧。《书法与认知》。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5。

高尚仁。《书法心理治疗》。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2000。

韩盼山。《书法辩证法释要》。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侯镜昶。《中国美学史资料汇编.书法美学卷》。南京: 江苏省美学学会出版社, 1988。

侯镜昶。《书法美学卷》。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6年。

胡舟, 王先意。〈《书谱》美学思想初探〉。《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黄映恺。〈论书法的审美经验〉。《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

姜澄清。〈论书法艺术美感的起源与发展 - 兼及书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书法研究》第11辑 (1983年3月)。

金洪大。〈古文派的书画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艺术百家》, 2005年第3期。

金开诚, 王岳川。《书法艺术美学》。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5。

金学智。〈也谈书法抽象性的有关问题〉。《书法研究》第12辑 (1983年3月)。

金学智。《书法美学谈》。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版1984。(台北: 华正书局, 1989。)。

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2 册)。 江苏: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

康衡。〈关于书法美学问题探讨的一点意见〉。《书法研究》第11辑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3年3月)。

李广南。〈情势与演进 - 中国书法构图艺术的再认识〉。《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

李汉宁。〈对立统一的审美思想在书法中的运用〉。《艺术探索》, 2005年第3期。

李杰。〈书法风格及其成因研究〉。《宿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

李杰。〈论当代书法创作的思维结构〉。《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李瑞腾。〈初论史紫忱教授的“书法美学”〉。《艺坛》第109期 (1977年4月)。

李巍。〈论《书谱》对书法创作论的通变阐释〉。《人文杂志》, 2004年第3期。

李昕。〈论书法审美意识中的再现与表现〉。《艺术探索》, 2001年第6期。

李泽厚。《华夏美学》。北京: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1989。

李志刚。〈苏轼书法功能与风格论〉。《长沙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

梁扬。〈关于近年来书法美学讨论的综述〉。 《书法研究》总第24辑 (1986年第2期)。

林峰。〈论书法元素与平面设计〉。《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5期。

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 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刘纲纪。《书法美》。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刘立华。〈书法艺术线条论略〉。《滨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

娄莉。〈书法“空白”与空间意象〉。《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

鲁愚。〈 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艺术百家》。 1995年4月。

马汉钦。〈试论中国古代书法的形神理论〉。《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毛万宝。〈以有限之偶涉, 创新兴之学科 - 本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书法美学研究述评〉。《中国书法》, 总第65期 (1998年第3期)。

毛万宝。〈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构成〉。《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审美语境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聂振斌。〈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时代特征〉。《求是学刊》。 1998年第4期。

牛宏宝。〈以传统“艺术心性论”会解西方美学 - 1949年以前中国学者接受西方美学影响的一个结构性倾向〉。《求是学刊》, 总第28卷 (2001年第3期)。

戚荣金。〈苏轼诗学思想和书论的互通〉。《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

秦金根。〈刘熙载的书法批评〉。《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冉现东。〈浅析董其昌的书法美学观〉。《焦作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史紫忱。《书法美学》。 板桥: 艺文印书馆, 1979。

宋唤起。《书法艺术审美论》。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宋民。《中国古代书法美学》。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 1989。

孙佳兵, 郑佩。〈论禅宗美学与中国书法的内在理路之融通〉。《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天白。《书法线条美的发现》。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2。

万书元。〈论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王渊清。〈对书法美学讨论的反思〉。《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审美语境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王邦虎, 詹绪左。〈略谈书法美的二重性 - 以汉字为客体、以形式美见长的造形艺术〉。 《书法研究》, 第11辑 (1983年3月)。

王铭玉, 宋尧。〈中国符号学研究20 年〉。《语言文字学》, 2003 年第5 期。

王夕闻。〈简论玄学对魏晋书法审美的影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

王一川。〈中国书法的心理审美根源〉。《书法研究》, 第13辑 (1983年9月)。

王溢然。《对称》。新竹: 凡异出版社, 2001。

王英映。〈析中国书法的物象之美〉。《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王攸欣。〈王国维朱光潜接受西方美学方式比较研究〉。《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

王岳川, 金开诚。《书法艺术美学》。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5。

王臻良。〈书法艺术创研过程中的心理特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文尚光。〈读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书法研究》第9辑 (1982年9月)。

萧元。《书法美学史》(修订本)。 武汉: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0。

[日本] 小野泽精一, 福永光司, 山井涌。《气的思想: 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谢德萍。《书法十美》。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杨修品。《书法美学》。 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9。

姚淦铭。〈书法艺术辩证法〉。金开诚, 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Pp. 20-138。

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 北京: 宝文堂书店, 1987。

[法] 幽兰。〈中国当代书法之美术词汇归类及艺术的世界化〉。《“国际书法文献展-文字与书写”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台中市: 台湾美术馆, 2000。Pp. 145~152。

于培杰。《论艺术形式美》。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张新词, 赵会莉。"书如其人"美学理论的历史流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张建林。〈试论汉字的书法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修订版)。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张启群。〈“现代的”与“古典的”之我见 - 朱光潜与宗白华的一种比较研究〉。《哲学研究》。 1997年第5期。

张清河。《有意味的线条 - 书法美》。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张新华。〈朱光潜研究的新突破 - 评《朱光潜美学论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2月, 第27卷第1期。

赵树功, 张震英。〈玄学与书法〉。《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7期。

郑晓华。《翰逸神飞: 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日本] 中田勇次郎。《书道艺术》。东京: 中央公论社, 1982。

周德聪。〈书法精神构成中的人格象征意识 - 兼论书法的情感表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

周坚。〈论书法中的 "势"〉。《唐都学刊》, 2003年第1期。

周俊杰。〈书法艺术性质谈 - 兼评《书法美学简论》〉。《书法研究》第13辑 (1983年9月第3期)。

周俊杰。《书法美探奥 - 论书法欣赏》。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朱良志。〈朱光潜研究的新收获 - 读钱念孙的《朱光潜与中西文化》〉。 《学术界》。 总第68期 (1998年第1期)。

朱树民。〈书法的情感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作用〉。《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1期。 重印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宗白华。〈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书法研究》(1983年第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7:07 | 只看该作者
书法与东亚文化研究书目


王友轩  编
2009-01-25 (己丑年除夕)



陈滞冬。《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 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

简月娟。〈唐代楷书之教化意义论析〉。《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第13卷第5期 (2003年2月)。Pp. 140~157。

龚克昌。〈论两汉辞赋与书法〉。《文史哲》, 2002年第5期。

[美] 古德柏。〈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书法〉。《“国际书法文献展 - 文字与书写”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台中市: 台湾美术馆, 2000年。Pp.63~66。

黄鸿琼。〈试谈佛教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

黄映恺。〈书法学科: 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金开诚, 王岳川 (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李永辉。〈浅析姜夔、项穆书论中的理学因素〉。《美术之友》, 2008年第4期。

刘守安。〈"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卢辅圣。〈历史重负与时代抉择〉。《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当代对话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卢辅圣, 江宏。〈历史重负与时代抉择〉。《书法研究》。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7年第1、2期。

马国俊。〈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牟宗三。〈中国文化发展中义理开创的十大诤辩〉。《国立中央大学人文学报》第5期 (1987年6月)。 Pp.1-8 。

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齐冲天。《书法*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启明。〈弃蔽囿一隅, 得全象之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

邱振中。〈书法理论与当代人文科学〉。《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当代对话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沈语冰。〈现代书法: 从批判的形式到形式的批判〉。《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当代对话篇》。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

沈伟。《中国当代书法思潮 - 从现代书法到书法主义》。杭州市: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

唐幼铎。〈论中国古代政治对书法文化发展的影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

田光烈。《佛法与书法》。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 1991。 (台北: 顶渊文化, 1993。)

王劲, 蒋维乐。〈明清厅堂的悬壁书法装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王元军。《唐人书法与文化》。 台北市: 东大发行, 1995。

王岳川, 金开诚 (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王婷婷, 弥生.宇野.埃夫莱特。〈书法与周文中近期作品的音乐表情〉。《音乐艺术》, 2008年第2期。

吴鹏。〈书法文化传统论略〉。《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4期。

杨立言。〈浅论中国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境界〉。《艺术探索》, 2006年第2期。

尹旭。〈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与其他〉。《书法研究》第9辑 (1982)。

张捷。〈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人文地理》, 2003年第5期。

张金梁。〈“名”、“贵”: 明代书法评论的两大范畴〉。《书画世界》, 2005年第4期。

郑利权。〈论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书法的影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7:39 | 只看该作者
书法与科学技术研究书目


王友轩  编
2009-01-25 (己丑年除夕)


陈亦。〈从虚拟走进现实 - 兰亭书法节“书法网络精英展” 暨 “书法与网络” 高峰论坛述评〉。《东方艺术》,2006年 第12期。

戴士弘。〈电脑硬笔书法概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03期。

苗晋诚。〈基于骨架化、骨架划分获取书法汉字结构特征方法〉。《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年 第03期。

齐玉新。〈当网络介入书法 - 网络对当代书法的影响断想〉。《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6年 第11期。

庄毅, 庄越挺, 吴飞。〈基于数据网格的书法字〉。《软件学报》,2006年 第11期。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8:1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书法*论文选》

1949~1979 期间的名家著述


书名        现代书法*论文选        
编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部。
责任编辑        吴惠霖。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地点        上海        
出版时间        1980        

下载地址:
http://www.jysls.com/thread-171413-1-1.html

目录                        

沈尹默,        〈书法*论〉,        pp. 1~15
沈尹默,        〈学书丛话〉,         pp. 16~26
胡小石,        〈书艺略论〉,        pp. 27~46
潘伯鹰,        〈书法杂论〉,        pp. 46~66
商承祚,        〈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pp. 67~73
黄绮,           〈书中五要: 观、临、养、悟、创〉,        pp. 74~78
宗白华,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pp. 79~117
甄予,           〈谈孙过庭书法艺术理论〉,        pp. 151~158
马国权,        〈《书筏》臆说〉,        pp. 159~167
祝嘉,           〈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        pp. 168~170
郑诵先,        〈书法艺术的创造性〉,        pp. 171~174
茹桂,           〈试谈书法欣赏〉,        pp. 175~187
祝嘉,           〈论书法中的“疾涩〉,        pp. 183~185
沈尹默,        〈二王法书管窥〉,        pp. 186~196
金开诚,        〈颜真卿的书法〉,        pp. 197~208
邓散木,        〈临池偶得〉,        pp. 209~223
黎泉,           〈西北汉简书艺略述〉,        pp. 223~233
马国权,        〈《爨(cuàn)宝子碑》研究〉,        pp. 234~242
启功,           〈关于书法墨迹和碑帖〉,        pp. 243~250
周熙良,        〈谈碑刻〉,        pp. 251~257
徐邦达,        〈五体书新论〉,        pp. 258~287
郭沫若,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pp. 288_321
高二适,        〈《兰亭序》真伪驳议〉,        pp. 322~332
郭绍虞,        〈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pp. 333~360
唐兰,           〈石鼓年代考〉,        pp. 361~385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pp. 386~407

下载地址
http://www.jysls.com/thread-171413-1-1.html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4:48:42 | 只看该作者
孙晓云《书法有法》 (目录及网上阅读链接)书名: 书法有法
作者: 孙晓云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年

本书目录及网上阅读链接:

01.“中国”不如译成 “Calligraphy”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6

02.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7

03.“请循其本”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8

04.“便捷”是指什么呢?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59

05.盲人摸象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0

06.怀疑“永字八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2

07.先说执笔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4

08.“五指”还是“五字”?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68

09.“拨镫”极其形象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0

10.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1

11.“人物是万物的尺度”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2

12.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
裹锋与连续书写: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3

13.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
没有依托的书写: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4

14.大胆的推理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5

15.笔杆的直径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6

16.笔毫的长短软硬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79

17.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0

18.《铡美案》的启示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1

19.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2

20.“古法”的绝唱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3

21.不自觉的丧失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4

22.桌子的功与过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5

23.“八分书”的解释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6

24.“向背”出形势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8

25.好大一头象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89

26.“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0

27.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1

28.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2

29.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 “尚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4

30.“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 —— “变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5

31.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6

32.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7

33.“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8

34.“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答疑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299

35.“内撅”、“外拓”词诠
http://www.gy108.com/viewthread. ... romuid=597#pid333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0:20 , Processed in 0.0908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