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更新模式 让区域教研活动更高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9 22: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更新模式 让区域教研活动更高效
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 孙利秋
新一轮课程改革凸显了教师教研的必要性,从教材体系到教学内容,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都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日益重视的问题。区域教研工作正确的做法就是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鼓励教师大胆实验。区域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由经验化走向科学化,教研员要研究采用什么策略能更好地提高教研质量。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性课程融合了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内容,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教师希望能从区域教研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对如何提升区域教研活动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1 对区域教研现状的调研

1.1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福田区中学区域教研活动的现状,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结合,调查福田区中学教师教研现状,教师本身对目前教研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作为教研主体的教师希望有什么样的教研活动。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面向福田区的中学教师发放问卷100份,获得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为97%。

1.2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具体如下:

问题1:对目前开展的区域教研的效果,您认为

选项
A没有效果
B效果一般

C比较有效
D非常有效
比例
3.09
35.05
45.36
16.49

结果表明:六成以上的老师认为目前开展的区域教研活动的效果比较有效或者非常有效,但35.05%的老师认为效果一般,教研员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问题2:您认为教研员还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工作

A指导学校开展因校制宜、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

B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

C对本学科的区域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


D专业知识支持和毕业班备考指导


结果表明:58.76%的老师认为教研员最需要加强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可见老师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全区教师数量较多,光靠教研员一个人开展讲座和上示范课是远远不够的,组建教研中心组并培养专家团队进行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3:你认为解决新课程教学实践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

选项
A转变观念

B自己独立实践与探索
C加强学习

D个人探索、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相结合
比例
19.59
5.15
8.25
67.01

结果表明:67.01%的老师认为解决新课程教学实践最有效的途径是个人探索、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相结合,19.59%的老师认为先要转变观念,大部分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已经上升到实践的层面。

问题4:你认为区级教研活动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应该是

选项
A学科专业知识
  B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

C先进教育教学实践操作
D其它方面

比例
8.25
57.73
40.21
4.12

结果表明:57.73%的老师认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 40.21%的老师则倾向于先进教育教学实践操作,只有8.25%的老师认为应该注意研究学科专业知识 ,由此可见,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研究需求较少,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技巧较受关注。

问题5:您在什么情况下会不想参加本学科教研活动

选项
A教研活动质量差
B学科地位不高
C缺乏热情
D领导不重视
比例
77.32
5.15
11.34
6.19

结果表明:77.32%的老师表示教研活动质量差的情况下不想参加教研活动,看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是吸引教师的关键环节,教研员要注意教研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每次开展要设计好主题和活动步骤,让老师满意而归。

问题6::您觉得个人专业成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缺乏专家引领
B缺乏学习热情 C缺乏学习时间 D缺乏同伴互助




  结果表明:44.33%的老师认为个人专业成长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家引领,说明建立名师和骨干教师专家团队的引领非常重要,25.77%的老师表示日常工作繁忙,缺乏学习时间,教研员有必要通过和学校沟通以及完善区域教研制度确保教师的教研活动时间不被工作事务挤占。


问题7:您觉得自己的职业倦怠程度如何


A非常严重
B较严重
C较低
D暂时没有






结果表明:有三成的教师坦承自己的职业倦怠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这个数据值得引起我们关注,一般有职业倦怠的老师都不太喜欢参加教研好的,如果能重燃他们研究的热情,让他们在区域教研中体验成功,相信对于减轻职业倦怠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建立教研制度保证他们参与,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让他们参与后有兴趣并体验成功感非常重要。


1.3问题讨论


1.3.1教育教学理论支撑缺失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58.76%的老师希望教研员能多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23.71%的老师喜欢专题讲座。从访谈的情况看,很多老师反映自己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凭着直觉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这种教学探索和实践是不够科学的,往往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效率不高。

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薄弱,教师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就导致很难在教育教学方面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魅力。不仅年轻老师是这样,许多经验型的教师也只注重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钻研,忽视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生可能会喜欢上某个老师的课,但他们可能记得某个老师教学认真,性格风趣幽默,让他们深刻难忘的教学片段或者影响他们人生的教育教学事件却甚少。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观,即树立起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现代教育学生观。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的解释,并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接受与理解。


1.3.2学科专业引领薄弱

44.33%的老师认为个人专业成长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家引领。“专业引领”通常是指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在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等方面引导和带领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态。[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通识性的专题讲座已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实践的需求,来自教学实践中对行为过程的分析性评价与实施方式的优化成为教师的最爱。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一线教师成为推动与繁荣课程文化的专家,他们的话语成为课程改革的强音,这也是目前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唤。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对外交往的优势,积极引进和聘请区域外专家、学者资源,使本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由单一性、封闭性向多样性、开放性转变。


1.3.3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38.14%的老师认为目前的教研活动形式比较简单,3.09%的老师认为目前的教研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以往的教研活动形式一般有听课评课、教学竞赛和毕业班备考经验交流等。77.32%的老师表示假如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将会是因为质量差的原因,由此可见,保持教研活动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每次要精心策划和组织,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老师希望有更多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笔者也希望能探求出更多教研方式的同时找到最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并将其深化发展。

除了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也是问题之一。教研活动常见的存在问题有:1、没有研修的主题,没有提早策划和准备,研修时没有按计划组织每个步骤,研修后没有反思与跟进,实效不高。2、教研活动成为个别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专场”,许多老教师游离于之外。3、没有形成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研究氛围不够,研究停留于简单而表面的一些问题,难以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研究层面。

1.3.4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因为日复一日的教学,加上年龄、职称和家庭等因素,一些教师坦承出现职业倦怠。25.7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倦怠较严重,9.28%的老师认为职业倦怠程度很严重,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深圳是个快节奏的现代化大都市,许多教师都是通过竞争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工作,工作的压力加上重复的工作内容,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工作热情丧失和工作绩效下降,以及连带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不适反应。职业缺乏目标、生涯缺乏规划,工作缺乏热情,如果不能够突破这一瓶颈,对师生造成的影响往往都是比较大的。

现实情况是,职业倦怠越严重的的教师越对教研工作缺乏应有的动力。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对参加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教师自认为已经适应教师这一角色,不需要再继续学习。第二,对自己做研究的基础和能力缺乏自信,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路面,喜欢关起门来一个人琢磨。第三,有些教师认为参不参加教研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待遇,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教研活动上。第四,甚至还有些教师把参加教研活动看作是浪费时间,是额外的工作负担和精神负担,对参加教研非常抵触等。

面对调研结果,我们也在深思,区域教研活动本质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教师同伴互助学习,它的有效展开关涉到有着同样的问题或者对同一件事情有着热情的工作伙伴的参与,如何让参与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需要一定的策略,也需要有个培植能力和习惯的过程。要使区域教研更有效,我们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对方法进行选择,对过程进行调控,优化区域教研的策略。如果区域教研开展得好,也能让老师在研究中体验快乐和成功,有助于减轻职业倦怠。

究竟怎样的区域教研活动模式,既能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又充分调动骨干教师起到专业引领作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呢?作为教研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研模式,发现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结合自己区的实际情况开展。

2 困中求变,借鉴深圳市宝安区的“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

笔者在跟其他区交流的时候,觉得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提出来的“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比较新颖而且实用,尝试在自己区开展,经过实践后发现这种模式能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让老师在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中学到更多,参与面也更广。“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分为“主题讲座──课例实践──辩课互动──点评提升──研修反思”五个环节与阶段。在活动方式上特别注重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以激起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段互动式”模式基本操作策略:

第一阶段,主题讲座。由教育专家或学科专家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一个主题,讲授有关的思想、理论或新观点、新视野。其意图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帮助参训教师站在一个思想的制高点,分析、发现、批判实践中的问题,指导实践发展。

第二阶段,课例实践。选拔区内优秀青年教师,根据专家讲座的理念与观点进行课堂教学探索,为受训者提供一套思想和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课程团队的力量,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打造名师提供一个舞台,探索一条培养教师的新路子。

第三阶段,辩课互动。 “辩课互动”的核心是个“辩”,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课例为“靶子”的辩论式评课,这是“五段式”培训模式的一个亮点。其目的在于用辩课的形式,努力创设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给参训教师提供一个独立思考,“人人为师”,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时空与平台,激发参训教师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与会教师对专家讲座的理念、观点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辩课时,现场教师既可直接举牌示意,在主持人允许后直接参与辩课行列,也可用短信的形式参与互动(评课短信会直接显示在现场的大屏幕上)。

第四阶段,专家点评提升
由一位既有理论权威,又有实践经验,能让老师们信之服之的名师及时地根据专家讲座理念、听课与辩课感受,现场对课堂教学行为与辩课情况进行归纳、评价、提升,进行适时的专业引领,拨“乱”反正,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看法。


第五阶段,教师研修反思。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指学习思考,参训学员结合现场学习,撰写培训研修日志,归纳理论上的收获、观课后可以借鉴的方法、点评和辩课中受到的启发,并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指受训后的微格式教学,将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2]

宝安区的“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区域教研的效率,在半天的学科教研活动中有理论提升,有听课观摩,辩课互动的形式能让辩手全面地提出课的优缺点,改善了以往评课只说好话,对于缺点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半遮面”的境况,辩课后的专家点评能为教师指明方向,研修反思则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老师都及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记录下来。现场教师可通过发送点评短信息到会场大屏幕上,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参训人数和参与热情。

3 变中思进,区域性开展“主题式结构教研模式”

结合深圳市宝安区的“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可以在推进“主题式结构教研模式”时做出一些重点尝试和变革:

3.1注重选取活动的“主题”

将每次的区域教研活动主题化。除了教研员自己要善于发现问题外,还要鼓励、指导教师把遇到的教学问题大胆提出来,以主题研究的形式带领和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强调老师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关注具体问题。

对教师来说,通过参加某个主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每参加一个主题研训都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一个前进脚印,在行动研究中提升自己。教研模式主题化,会促使教师在教学现场留心观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它能引导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具体实践,经常反思个人教育教学的得失,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教研员在收集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选题的科学性,活动主题必须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的教学研究。要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是实践者的研究。

当前福田区中学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呈现出很多喜人的变化,但限于教师的理念和经验,在实施合作学习中还存在误区和不足,如合作学习表面形式化、合作面较小、合作学习内容不合理等,有待于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根据在前期实践中遇到或思考的问题,开展“三步式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主题结构式教研活动,通过活动将福田外国语学校历社科组的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策略在全区范围进行分享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2辩课环节可尝试变革为“多角度课堂观察”一分钟点评

“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从前期的课例准备到后面的辩课环节都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合作,帮助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其中辩课环节要求指定正反双方辩手,辩手要提前去观课而后分正反方碰头协商才能准备辩词,准备工作费时费力。辩论时正反双方为了赢得比赛结果有可能出现语言较偏激的现象,主要参与者为正方双方的辩手,其他老师可以通过短信互动平台发点评信息展示在电子显示屏上,可没有具体任务有些老师会游离于活动之外。

可尝试把辩课环节变革为“多角度课堂观察”一分钟点评,具体做法如下:在教研活动当天将到会教师分成8—10个小组,选定小组长,教研员提前打印好不同角度的观察量表,让各小组老师分角度进行课堂观察,观察时注意数据的收集和研究,课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人准备一分钟点评。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将整体性的观感分解或几个观察角度,能对一堂课更加全面客观的分析。课堂观察也是一个流程,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课堂观察也是一种团队合作,以分工又合作的方式进行,这种同伴互助的方式使每一个个体都积极参与,感受到团结协作的激励作用和专业关怀。

观察框架可以参考沈毅、崔允郭主编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课堂观察有68个点,20个视角,4个纬度。刚开始尝试时,我们可根据教研组的实际情况,课例研究的需要,教学者的特质等,先选择几个视角来观察,待熟悉和习惯后,再从变换角度进行观察。在实际操作中,还可根据研究的需要,每次选择选择几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观察。

不同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指挥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每位教师的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差异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从而实现了情感交融,心与心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教师的专业素质必将获得共同的提高。

3.3 收集研修反思在校内范围开展智慧分享

现代培训理论认为,作为成人的重要标志是:是否拥有一种自我反思能力,是否能够在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不断自我反思中获取进一步前行的养料。最早将反思系统地运用到教育中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1933年他在《我们怎样思维》的一书中将反思界定为“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每次教研活动的个人反思环节是非常意义的。

每次区域性开展“主题式结构教研模式”后,每个学校科组长要组织本校参加活动的老师完成一次主题性的研修反思交流活动,活动的记录人将校内智慧分享教研会议纪要整理出来后发到全区教研QQ群或者公用电子邮箱跟大家共享。教研员要注意观察和了解每个学校校内活动开展的情况,选取一两个做得特别好的学校在学期末开现场交流会介绍经验。校内研修反思智慧分享给教师提供了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提高的平台。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提出来的“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形式,五段式的结构安排紧凑,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更丰富的内容,让更多老师参与进来。在持续实践时,每次精心选好活动主题,区域性推进“主题式结构教研模式”,不断探索每个环节的灵活多样处理,注重研修反思的收集和分享,对于提高区域教研活动的效率,从而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研究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好处的。

  [1]胡江霞万进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引领的现状调查》


  [2]潘世祥《“五段互动式”: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20:11 | 只看该作者
丰富教研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作者(来源):教师进修学院    发布时间:2011-06-02   

                                                                                           ——上海市网络教研现场展示及经验交流会在青浦举行
    5月31日下午,以“丰富教研模式,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的上海市网络教研现场展示及经验交流会在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本次活动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市教委教研室和市电教馆主办,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市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市电教馆馆长王民、青浦区教育局局长印国荣等出席。参与活动的还有各区县教研室网络教研分管主任、首届网络教研评比一、二等奖获奖者和部分学科的市教研员。
    首先进行的是分会场网络教研现场展示。与会代表分成三组,共同参加了由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张敏老师策划并主持的“小学自然长周期探究”网上研讨。在此过程中,大家在互动平台上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尹后庆、徐淀芳、王民、印国荣等都参加了讨论,接着,由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研修中心副主任宋伟倩老师汇报了青浦区网络教研的实践和探索情况。
    之后,进行了首届网络教研经验交流及颁奖仪式。首先由印国荣代表青浦区教育局致欢迎辞。接着由优秀集体获奖代表——闵行区教研室龚耀昌主任、优秀个人获奖代表——崇明县实验中学宋赛萍老师、优秀论文获奖代表——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黄琰老师、市教研室获奖代表——拓展型课程教研员江铭初老师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谭轶斌老师就本次评选活动作了工作总结。会上又进行了首届网络教研评比颁奖仪式,由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宣布本次评选的评比结果,还为获得一等奖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证书。
    最后,尹后庆在讲话中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尹后庆指出,本次活动是对近阶段网络教研工作的及时总结和肯定,并通过现场交流使优秀经验得到及时而广泛的传播,为参与网络教研工作各层面集体、个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下阶段深入开展网络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希望各层面要深入开展网络教研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以不断推进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青浦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开发,以推广促发展”的策略,以完善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青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重点,有序推进网络教研工作。通过市区校各级平台,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学科网络教研,教师把平时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想法、感悟、有效的做法、案例等发布于网上,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形成了良好的研讨氛围,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网络教研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各学科重视对网络教研主题、组织与形式的设计的研究,使网络教研活动具有明确而集中的内涵,真正促进教师切实理解教学并获得清晰的知识技能和切实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思路、方法与成效。同时及时对网络教研的做法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让有效经验总结的过程成为一个边总结,边交流,边学习,边运用的过程。
    本次市网络教研评选活动中,青浦“师之蕴”工作室获市网络教研先进集体一等奖,华新小学吴震获网络教研先进个人一等奖,总获奖人次位居全市第五。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21:54 | 只看该作者
创新教研活动模式 深入开展主题研究

2009-10-21

摘要: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小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要,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嘉兴五高正积极尝试创新式教研活动模式,引导教师深入开展主题研究。
  10月13日下午,由赵其刚校长主讲的“问题树――教研活动的有效方法”主题报告会在五高多媒体教室举行。与以往老师们聆听的报告有所不同是,本次主题报告本身就是一次创新教研活动,它一改教师被动参与的形式,每一位教师都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结成了团队,形成了6个活动小组,并在组内扮演“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声音控制人”、“时间控制人”、“挑战人”、“自由人”等不同角色。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相关主题的讨论并填写《小组活动问题卡》。第二部分是围绕该主题,每组成员按不同分工绘制并张贴“问题树”,汇报形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所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教学条线的相关领导和处室、部门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如何使教研活动能够吸引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研组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功能、凝聚功能已成了教研组长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探讨与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活动伊始,赵其刚校长就当前教研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接着,他介绍了此次主题报告活动的几种主要方法:1、如何寻找教研活动中需要探讨的话题?2、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如何通过利用《小组活动问题卡》和《小组活动作业单》有效地开展主题教研活动?3、怎样通过构建“问题树”去寻找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教研活动更有效?随后教师们通过亲身体验解决“教研组活动的困惑”这一问题,在轻松、自由的情境活动式氛围中进行探讨、汇报,展开思维的碰撞,迸发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和灵感的火花。比如扮演第五组“汇报人”的冯金泉副校长从宏观层面谈了他们小组对有效教研活动的思考;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吴林佩老师则代表第一组从操作层面谈了他们小组对教研活动的实践及存在问题解决的策略,还有很多老师积极踊跃地畅谈了自己所在小组对教研活动的想法。赵校长则适时进行主要观点的契领和点评,将老师们思考和领悟推向更深层次。
     此次教研活动从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这样的教研形式不受限制,既是组内交流,也是组间开放式交流。它整合了主题研究、主题讨论和主题汇报等活动。在沙龙式环境中,创设教师间交流、探讨的活动平台,让教师们无拘无束地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困惑,激起了老师们思维的火花;充分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为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有效活动形式。(董帆)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22:42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23:38 | 只看该作者
教研活动组织形式漫谈




 
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教研活动是最有效的研究形式。可以通过学校、教研组、备研组进行教研活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网络。在这样的教研环境中,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研究教材,并且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学,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兴衰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
  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
  一、听课、评课式
  听课、评课式教研活动是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讲课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对讲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研究,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
  评课时,讲课教师要认真介绍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方法及自己的体会。评课教师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针对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大家的协调,最后集体研究确定这一节课的整体的教学设计。
  听、评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切忌走过场,不注重实效,尤其是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校、教研组、备研组都适宜开展此项教研活动。
  二、任务驱动式
  随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的普及运用,新课改在即,作为普通高中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有任务才有动力,才有学习的目的。学校教务处在学期初要制定学习计划,委托精通学习任务的教师负责讲课,或从校外骋请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业务辅导,要求各位教师要认真学习、记录、领悟。学习完成之后,要对各位教师进行考核,以检验学习的效果如何。这种教研活动与教师的进修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任务驱动式教研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目的明确,同时注意检查与验收。
  任务驱动式教研活动适用于校级教研活动。
  三、教法研讨式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展示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教研活动中,可以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教师之间互通有无,达到资源优化,形成最优的教法集成。
  教法研讨,既可以宏观进行,也可以微观进行。宏观上,可以就某一学科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如何把握运用,进行研究。微观上可以就针对某一课或某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方法研究,这样针对性更强。教学研讨前要做好安排,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完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教法研讨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准备必需充分,要有针对性。
  教法研讨式教研活动,比较适用于教研组、备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四、说课式
  说课可以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一方面锻炼教师的表达能力,一方面完善教学设计,最终形成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在说课前要布置好任务,做好总体安排,准备好说课材料。说课材料环节要齐全,有典型性、有科学性。说课过程中,说课人讲完后,其他参与教师要对说课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说课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说课环节必须齐全,要有整理补充、完善的过程。
  这种教研活动适用于教研组、备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五、论文宣读式
  论文宣读教研活动,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形成良好的教研活动氛围。
  在每一个学期初,学校教务处组织,每位教师必须选择一个课题,针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在要求的时间内拿出一两篇系统化的论文。论文宣读可以安排在每一个学期末,集中一两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可以将这一学期自己最成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宣读。通过论文宣读,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可以将这些论文,形成论文集。教师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最好的论文投到各种期刊发表。
  论文宣读需要注意的是,各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自己的亲身体会,不可抄袭,否则就失去现实意义。
  论文宣读的教研活动适用于学校、教研组、备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六、学情分析式
  教研活动在各校一般都是分组进行的,各组一般情况都是相同学科。各组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坐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纪律情况等。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的教研活动,活动前要明确分析的任务,分析哪类、哪个班或哪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阐述自己的看法。最终,针对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情分析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这种教研活动,比较适用于有班主任参加的备研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七、试题评选式
  试题的质量如何,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普通高中教师必须自己会编写原创新题,并形成整套试卷。通过出题,既促使教师不断研究学习,又可以使之对教材、大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所提高。
  试题评选式教研活动,要先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提出出题要求,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最好与高考的标准一致。此项教研活动适合安排在高考之前,出完试题之后,由教务处统一保管。高考之后,拿出该试卷与高考试卷进行比对,从而分析,比较出题水平。
  这种教研活动因教师水平不尽相同,不能求全责备,要发现闪光点,每学期都坚持,不断地在点滴中促进、提高。
  这种教研活动适用于学校的整体教研活动。
  八、教材过关式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这一桶水成为流动之水,常新之水。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知识,首先自已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对教材掌握的如何,关系到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对教师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查,以促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对出题的类型、解答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
  教材过关,要事先通知教师做好准备,试题选择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中。这样的教研活动次数不宜过多,每个学期一两次即可。
  这种教研活动较适合校级教研活动。
  九、教学比武式
  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比武是最好的相互学习方式,因为,参与教师在比武的过程中都会准备一节最优秀的课,展示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
  教学比武活动中要注意的是,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布置工作,结束之后必须有总结分析,真正达到比武目的。
  教学比武式适用于学校和教研组教研活动。
  十、经验交流式
  经验交流式的教研活动,在高中教学活动中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这种教研活动要达到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目的。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在活动前要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负责人,确定参加人员、地点、时间等。负责经验交流的主讲人,课下要认真准备,其它参与人员也要准备资料。在经验交流时,安排人员都要参加,主讲人做为主发言人,其他参与人员也要就议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通过交流,最终形成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经验模式。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布置,有准备,各位教师有豁达的胸怀,畅所欲言,无所保留。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适用于学校、教研组、备研组三级教研活动。
  校情不同,采取的教研活动形式也就不同。各校可以就本校的实际,做到因校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25:07 | 只看该作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丛书名: 教师教育金钥匙丛书
  平装: 34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1147719
  条形码: 9787301147719
  尺寸: 22.8 x 16.8 x 2 cm
  重量: 499 g


作者简介  雷树福,1943年生,四川广安人。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人国说课研究协作会副会长。
  创设了选课、学课、议课等教研活动形式,创建了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创立了课的考古形式理论框架,提出了三类型立层次的教育研究分类构想,初步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教研活动研究系统。
  创办了《华蓥教研》,发表教研文章146篇,编著教研著作3部。


内容简介  《教研活动概论》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基础、原则、策略等基础理论,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及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等七个环节的操作模式,以及教师磨课、案例写作、专题研讨、专辑编印等常用方法,探讨了工作落实、研管结合、实验开展、效益提高等管理措施,提出了师范院校学生开展教研活动的新思路,还介绍并分析了教研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教研活动概论》可供广大在职教师、师范学生、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使用与参考。


目录  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教研活动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学校教研活动的概念
  一、教研活动的概念
  二、校本教研的概念
  三、两个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学校教研活动的基础
  一、教研活动的哲学基础
  二、教研活动的心理学基础
  三、教研活动的教育学基础
  四、教研活动的科研基础
  第三节 教研活动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计划性原则
  三、实用性原则
  四、探究性原则
  五、成效性原则
  六、示范性原则
  七、系统性原则
  八、发展性原则
  第四节 教研活动思想的转变
  一、转变“展示样板”的思想,树立“提供靶子”的意识
  二、转变“观看演出”的思想,树立“完成作业”的意识
  三、转变“逢场作秀”的思想,树立“常规好课”的意识
  四、转变“遍地挖坑”的思想,树立“集中掘井”的意识
  五、转变“蜻蜓点水”的思想,树立“解剖麻雀”的意识
  六、转变“评功摆好”的思想,树立“课堂捉虫”的意识
  七、转变“立竿见影”的思想,树立“滴水穿石”的意识
  八、转变“本本至上”的思想,树立“草根研究”的意识
  九、转变“应付差事”的思想,树立“渗透科研”的意识
  十、转变“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我材有用”的意识
  第五节 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
  一、直接目的——解决教学问题
  二、间接目的——促进教师发展
  三、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发展
  第六节 开展教研活动的策略
  一、教学、教研与科研三结合
  二、实践、学习与研究三结合
  三、预设、生成与反思三结合
  四、个人、同伴与专家三结合
  五、教研、师训与课改三结合
  第二章 教研活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学研究活动的提出
  一、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三、教学研究形式很多
  四、教研活动广泛开展
  五、教研活动紧扣教学
  第二节 教研活动明显的优势
  一、活动久盛不衰,具有长期性
  二、适合所有学校,具有普适性
  三、参与人员较多,具有群众性
  四、活动密度较大,具有经常性
  五、符合教师实际,具有实用性
  六、能够发挥作用,具有有效性
  七、推动教改发展,具有探究性
  八、活动不断改进,具有发展性
  第三节 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二、教研活动问题的归因
  三、教研活动改进的措施
  第三章 教研活动的操作模式
  第一节 对构建教研活动模式的认识
  一、模式含义的几种表述
  二、教学模式引发的联想
  三、教研活动需构建模式
  四、教研活动模式的概念
  五、教研活动模式的结构
  六、教研活动模式的功能
  第二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发展
  一、讲课
  二、讲课-评课
  三、说课-讲课-评课
  四、说课-讲课-议课
  五、讲课-说课-议课
  六、备课-说课-讲课-议课
  七、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
  八、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
  九、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
  第三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简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三、总结阶段
  第四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特点
  一、系统性
  二、科学性
  三、操作性
  四、普适性
  五、实效性
  六、通俗性
  第五节 三阶段七环节模式的使用
  一、围绕讲课进行研究
  二、力求七个环节齐备
  三、给予时间上的保证
  四、加强教研活动管理
  第四章 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选课
  一、教研活动选课的误区
  二、教研活动选课的思路
  三、教研活动选课的要求
  四、教研活动选课的管理
  第二节 学课
  一、学课的现状
  二、学课的内容
  三、学课的操作
  四、学课的管理
  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备课
  一、备课的含义
  二、备课的意义
  三、备课的内容
  四、备课的评价
  第四节 说课
  一、说课的概念
  二、说课的性质
  ……
  第五章 教研活动的常用方法
  第六章 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
  第七章 师范学生的教研活动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26:24 | 只看该作者
教研活动的方法、层次、模式

[摘要] 教研活动模式是连接教研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将教研活动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七个环节。这个模式具有明确的教研理念、教研目标、教研策略和操作程序,有利于解决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教研活动实践,提高教研活动效益,需要认真实施。同时需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关键词] 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

模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①教研活动模式,是在一定教研活动理论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研活动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研活动的各个要素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
一、构建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提出
(一)教研活动具有优势
教研活动优势明显:活动久盛不衰,具有长期性;适合所有学校,具有普适性;参与人员广泛,具有群众性;活动密度较大,具有经常性;符合教师实际,具有实用性;能够发挥作用,具有有效性;利于推动教改,具有探究性。
(二)教研活动存在问题
学校教研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认识不够明确,程序不够规范,方法不够先进,管理不够严格,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教研活动优势的发挥。
(三)教研活动需要模式
教研活动存在上述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先进的教研活动理论指导。教研活动理论比较抽象,实践比较具体,两者距离较远,结合比较困难。教研活动模式比教研活动理论层次低,较为具体、简明,易于理解,运用;教研活动模式比教研活动经验层次高,较为概括,系统,利于规范、深化。教研活动模式可以成为联系教研活动理论与教研活动实践的桥梁。
开展教研活动要讲求实效,不能拘泥于模式。但是,教研活动要提高实效,需要好的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杨中华教授认为:“教学实验要致力于教学模式的生成与改造” ②。以此类推,教研活动实验则需要致力于教研活动模式的生成与改造。
笔者致力于教研活动的研究二十多年,构建了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每次教研活动,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等七个环节。绝大多数教师,只要愿意实施,都能实施;只要认真实施,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构建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理念
构建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采用了以下的教研理念:一是转变“展示样板”的思想,树立“提供靶子”的意识;二是转变“观看演出”的思想,树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三是转变“逢场作秀”的思想,树立“常规好课”的意识;四是转变“遍地挖坑”的思想,树立“集中掘井”的意识;五是转变“蜻蜓点水”的思想,树立“解剖麻雀”的意识;六是转变“评功摆好”的思想,树立“课堂捉虫”的意识;七是转变“立竿见影”的思想,树立“滴水穿石”的意识;八是转变“本本至上”的思想,树立“草根研究”的意识;九是转变“应付差事”的思想,树立“渗透科研”的意识;十是转变“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我才有用”的意识。
三、构建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目标
构建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的目标是规范教研活动操作,落实研究讨论过程,增加活动科研含量,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运用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策略
运用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的策略如下:一是研究课堂教学的问题,采用教研活动的形式,借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做到教学、教研与科研三结合。二是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学习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做到实践、学习与研究三结合。三是精心预设活动的方案,灵活调控活动的生成,认真反思经验和教训,做到预设、生成与反思三结合。四是强调个人的自主研究,鼓励同伴的密切合作,争取专家的专业引领,做到个人、同伴与专家三结合。五是开展深入的教研活动,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促进课改的健康发展,做到教研、师训与课改三结合。
五、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操作的程序
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操作程序。这个程序明确了教研活动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还明确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主讲教师、参与教师、教研组长、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的要求。
(一)准备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研活动的准备阶段,需要精心预设。
1.选课。
教研活动的选课,是指选择教研活动将要研究的课题。作用是增强教研活动课例的价值,提高教研活动研究的效益。
主讲教师选择讲课课题的要求是:知识比较重要,代表某个类型,内容相对独立,难度比较恰当,参考资料较多,适合教师发挥,利于学生发展。
学校领导要根据教学、教研的实际需要,提出部分研究专题供大家选择。专题分为课堂教学与教研活动两个系列。参与活动的领导选择教研活动组织、管理方面的专题,参与活动的教师选择该课教学的实施、改进方面的专题。
教研人员选择一个普遍存在的、带倾向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讲座的专题。
教研组长要提前收集好这些课题及专题,在上一次活动结束时,将这些信息报告该学科教研人员,通知组内教师。
2.学课。
教研活动的学课,是指教师通过看具体课题教学的展示、录像、文字材料以及学习课的有关理论、信息等方式,学习课堂教学。作用是学习成功经验,了解相关信息,提高教学起点。
参加教研活动的所有人员都要学课,包括看相同课题教学的展示及文字、音像材料。文字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备课教案集、说课讲稿集、教学实录集、教学经验集、教学论文集等与该课教学相关的书籍;教育报刊上与该课教学相关的文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相关的论著;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发展等相关的信息。要将资料分类整理,编好目录。学课时,要注意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避免重蹈覆辙。要写好学课笔记。学课需学名课,需要学理,需要模仿,需要创造。
参加教研活动的学校领导还要学习教学管理、教研管理方面的材料。
参加教研活动的教研人员还要学习专题讲座有关的理论和案例。
3.备课。
教研活动的备课,是指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的研究性的准备。除了教学、教研的准备外,还有教研活动组织、管理、引领的准备。主要作用是提高教学、教研的效益,提高教学、教研的能力,检验教学、教研的态度。
教研组长要写出本次活动的安排意见、讲话提纲和下次活动的安排设想。征求该学科教研员、学校领导和组内教师意见。通知相关人员。活动前要做好录音、录像准备。
学校领导要写出关于教研活动的研究文章,写出改进教研活动的意见。
主讲教师要写出教案型说课讲稿或备课教案,反复修改,在同年级其他班反复试讲;写出备课的心得体会;提出备课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参与教师要写出关于该课教学的专题研究材料,提出关于该课教学的问题,提出的问题由教研组长汇总。
教研人员要写好专题讲座材料。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教研活动的主要阶段。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讨论,解决教学的实践问题,生成更多的教研成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说课。
说课是教师向同行讲述某课教学设计及其根据的教学研究形式。作用是通过说课,改进备课工作,强化备课管理,落实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结合,推动理论学习,深化课程改革,评价教学能力,选拔教学人才。
主讲教师说课展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各个部分的转换要自然,不要说了大一、二、三、四,再说小1、2、3、4,显得过于死板,要恰当使用一些转换性的词句。二是要用不同的语调灵活表述,介绍教学设计及其根据的语调跟介绍教学过程的语调就要有所不同。三是要有恰当的体态语言,用姿势、动作、表情使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四是要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说课展示的效益。
听课人员要记录有特点或有问题的教学设计,说得好与说得不好的根据,展示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简要分析。
2.讲课。
教研活动的讲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活动。教研活动的听课,是指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听课笔记、录音、录像等辅助工具,从教学情境中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对教学进行研究。
教研活动的讲课可以提供研究材料,提供学习样品,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改探索。教研活动的听课可以获取教研材料,学习先进经验,解决教学问题。
主讲教师要讲求实际,把课上好。做到教材理解深刻——有深度,教材处理恰当——有详略,教学理念先进——有新意,教学方法灵活——有趣味,基本素质良好——有功力,教学效果明显——有实效。讲好课还要有学生“六动”的要求:即学生动的时间多,人数多,方式多,热情高,水平高,效果好。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合作学习、知识运用等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听课要充分准备,专心听讲,认真记录(记好讲课要点、时间分配、典型事例、存在问题、个人见解等等),深入分析(可分析一课,一节课,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某一细节,某一局部,某一亮点,某一失误等等)。
学校领导要督促参与教师认真听课,做好记录,思考需要研讨的问题。
3.议课。
教研活动中的议课是指为了解决某课教学的某些问题教师之间进行的研究和讨论。议课的作用是淡化课堂教学评价,全力解决教学问题,优化研究讨论氛围,减少人际关系干扰。
议课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实施等。另一类是疑难问题。包括备课发现的问题,听课发现的问题,研讨发现的问题等。
议课的要求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详略得当,以事论理,言简意赅,观点鲜明,发扬民主,人人发言,与人为善,一分为二。
主讲教师要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
参与人员要将已写的专题研究材料与听说课、听讲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完善发言材料,写成案例分析。专题发言要做到脱稿讲述,课题、专题、实况三结合,每次只谈一点,力求简洁、深透,不讲与专题无关的话,不超过规定时间。要积极参加自由发言,尽量争取谈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意见。
教研人员要提出问题,引导教师深入讨论,启发大家积极发言。
教研组长要安排好教师完善发言材料的时间。根据专题研究材料和案例分析水平,择优安排发言。筛选重要的研究专题,确定重点发言的人选。启发教师自由发言,及时调控议课进程。充分发扬民主作风,鼓励大家各抒己见。
(三)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原来教研活动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总结,反思教学、教研过程,找出经验教训,使认识得到升华。
结课。
教研活动的结课,是指对某次教研活动的教学及教研进行的小结。结课是教学、教研的反思,结课的作用是解决教学、教研问题,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形成教学、教研成果。
结课内容包括设计、实施与研讨的亮点、缺点,经验与成果,设计、实施与研讨的比较。
活动结束前的结课要求如下。
教研人员宣讲一个带倾向性的教学或教研专题。宣讲时,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简易的操作模式与本地的教学实际、本课的教学实例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提出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做好专业引领工作。
学校领导总结这节课堂教学、这次教研活动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研组长介绍该次教研活动做了哪些组织和准备工作,指出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宣布下次教研活动主讲的教师、讲课的课题以及大致的时间。
活动结束后的结课要求如下。
所有人员将自己为该次教研活动撰写的材料反复修改,分类整理,编好目录。将认识最深刻的一点或几点写成教研究文章,形成个人教研成果。
主讲教师写出自己的教学实录,写出自己这次教学及教研的优缺点,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写出自己教学、教研的实例及其分析。根据该课研究讨论时大家提出的改进意见,另写该课的教学设计,在其他班上重讲此课。
教研组长做好三件工作。一是收集活动策划、活动通知,选课思考、学课笔记、备课收获、说课讲稿、教学实录、议课记录、专题研究材料,专题讲座材料、教学案例、教研案例、活动总结、活动简讯,活动体会等资料,分类整理,编印成教研活动专辑。二是写好活动简讯,交广播电视局、教研室、教育局办公室,寄给相关报刊杂志,搞好宣传报道。三是总结教研活动的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改进教研活动管理,提高教研活动效益。
学校领导要反思这次教研活动的利弊得失,研究如何把教研活动开展得更好。
教研人员要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见,不断改进教研活动。修改专题讲座材料,思考今后在教研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做好专业引领工作。整理活动中收集的教研案例,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反复修改,深入分析,供教师借鉴。
希望三阶段七环节的教研活动模式,能够成为教研活动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去的通道,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平台。能够帮助学校规范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希望学校在实施这个模式时,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21:27 , Processed in 0.1316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