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6 19:22:43
|
只看该作者
二、中国人面子的类型
中国人的面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要求从不同视角加以划分。首先,面子可以划分为自我知觉到的面子和他人知觉的面子。自我知觉到的面子又叫主观面子或自我评价的面子。所谓自我知觉到的面子就是自我推断、估算出的面子。按照成中英先生的说法即是“个人在某一社会或社会关系中,主观知觉其自尊的价值或重要性”。[1]他人知觉到的面子又叫客观面子或他人评价的面子。所谓他人知觉到的面子是他人根据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所推断、估算出面子。按照成中英先生的观点即是“在特定场合中为特定某人所承认的个人社会地位或价值”。[1] 自我知觉到的面子和他人知觉到的面子有时是同时存在且价值取向一致的。如在某个家庭中,一个孩子如愿以偿地考中某名牌大学,他自己觉得很荣耀,很有面子,这是自我知觉的面子,同时他的父母等家庭成员以及他的老师、学校领导也觉得有面子,因为他为家庭、学校争得了荣誉。自我知觉到的面子和他人知觉到的面子有时虽然同时存在,但其价值取向截然相反。也即是说有时自我知觉是有面子的事情,而在他人看来却是丢面子的事情。反之亦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自我知觉到的面子与他人知觉到的面子并不同时存在,那即是说在某种特定情境中,有时自己意识到有面子或丢面子的事情而他人并没有意识到;同理,有时他人意识到是有面子的事情,当事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比如在一家餐厅里,一个正在接待客人的服务小姐,一不小心把盘子掉到地下打碎了,她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是自己失职,感到丢面子,但顾客和老板却不以为然。此处的所谓丢面子,仅仅是服务小姐本人知觉到的,所以这只是自我知觉到的面子。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服务小姐不小心打碎了盘子,她自己若无其事,无所谓,而她的老板和顾客觉得这很失面子,这属于他人知觉到的面子。 其次,面子还可以分为道德性面子、地位性面子、才能性面子和人际关系面子。这是我们按照面子的运作层面所作的划分。道德性面子又叫德性面子,是指某人或某个群体因道德品质所获得,适用于用道德进行估算的面子。比如一个人或一个集体为社会做了有益的事情,他或他们就能从社会成员那里获得更大尊敬,从而获得比未做此事之前更好的公众形象,也即是说他或他们获得了比从前更大的面子。反之,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在社会上做了坏事,致使他或他们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因而他们在社会上也就丢失了面子。当然无论是获得还是丢失面子只有在当事者本人或社会成员意识到的情况下才存在。地位面子是因为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不同而获得的面子也不同。一般说来地位越高的人面子越大,地位越低的人面子越小。在社会中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其品德和才能越出众,因而也就能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再有,地位高的人有更多的满足他人需要或期待的可能性,因而能够获得比地位低的人更多或更大的面子。还有,地位高的人比地位低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与群体成员交往,形成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比地位低的人更多或更大的面子。才能性面子是由个人或群体的知识和才能获得并通过才能加以估算的面子。一个人因为在某一方面知识才能出众,受到人们的尊重而获得的面子,当然也有人因缺乏某种知识和才能而丧失了面子。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后是人际关系面子。在某些情况下,在某种特定情境中,面子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道德品质、社会地位和知识才能,而是取决于当事人与所处群体的亲密程度。因为面子本身是以“人情”为支柱。所以当事人与群体人员的亲密程度越高、交往越多其面子越大,反之便越小。此外面子还可分为个人面子和集体面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情境性面子和持久性面子等,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论述。
三、中国人面子的具体运作
中国人的面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作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据我们的理解,中国人面子是按如下一些方式运作或操作的。做面子 这是中国面子的最基本的功夫。传统的中国人做面子是讲究功夫的,叫面子功夫。所谓做面子就是指某人本来不具备某方面的优点或优势,但为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故意表现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比如某人经济上很拮据,但他就是借钱也要装出一副阔老板的样子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做面子按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话说即是按照某种社会期望做出的表同行为或文饰行为。
给面子 所谓给面子是指当某甲(个人或群体) 急需满足某种自尊而自己又无力满足求助于乙时,某乙(个人或群体) 能够使某甲获得满足,对于某甲来说就是某乙给了自己面子。中国人很精细,这面子还有给的足与不足之分。当某乙所提供的帮助完全甚至超过某甲的期望值,使某甲的自尊获得完全满足时,这叫给足了面子。否则虽然给了但却未足。
借面子与赊面子 中国的面子也像一件物品一样是可以借可以赊的。所谓借和赊就是自己眼前还没有这样的面子,需要将别人的面子拿来一用,以满足自己现时的需要。因为是借和赊的,日后是要还的,所以就激发人们努力去争面子、积累面子以便寻找机会还给人家。可是争面子、积累面子也是要有机会和条件的,并不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争到或积累到面子,这样就可能欠下“人情帐”,中国人最怕欠别人的“人情帐”,因为这本身就是丢面子的事情。当然欠账不还或赖帐的也有,但这不是中国人的主流。
争面子与保全面子 凡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一种认识,那就是传统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其实中国人也是善于竞争的,但更多的不是在于利益的竞争,而常常是面子的竞争。比如中国的家庭械斗或邻里争吵甚至动武,起因往往并不是为了多少利益,而是为了面子。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只要面子争到了,利益上受一点损失也在所不惜。因为大家都争面子,必然会发生矛盾,这就造就了一批“和事佬”管理者,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执行公正原则,而是按照适当的比例对于矛盾的双方进行面子的分配。传统中国人不仅善于争面子,而且善于保全面子,那就是当面子受到威胁时人们采取一些措施来解除这种威胁。一位仆人不小心丢失主人一件东西,他知道必须赔偿,或者扣掉相当数目的工钱,于是,他提出了辞职,并傲慢地说:“用来赔偿那支钥匙的钱,我不要了。”这样,仆人保全了面子。
撑面子 中国人不仅注重自己的面子而且注重家庭、家族和集体面子。而家庭、家族以及集体的面子又常常寄托在一个或少数有威望的人身上。也即说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或一个集体面子是靠一两个少数人的面子撑起来的。他们的面子有多大,这个家庭、家族和集体的面子就有多大。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视家庭、家族的门面,而这门面靠的是少数有地位的人撑起来的。然而一旦撑起来,这面子对处于该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保护作用,所谓“一荣俱荣”“,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任何的外人在与该集体任何一个成员交往时都得看主人的面子,所谓“打狗都要看主人”。既然一个家庭、家族或一个集体的面子是靠少数人撑起来的,因此少数人的命运也就决定了这个家庭、家族或集体的命运。所以在“一荣俱荣”的另一方面就是“一损俱损”,面子也可由这少数人丢掉。当支撑家庭、家族或集体的人命运发生变化时,这个家庭、家族或集体的命运也随之变化。即如《红楼梦》的贾府之所以那样显赫,真正靠的还是贾政的长女贾元春支撑门面,因为她入选凤藻宫,成为皇帝的宠妃。后来元春不幸夭亡,贾府也败落下来:“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丢面子和挽回面子 因某种主客观原因(如地位发生变化或做了有违社会期望的事) 丧失了自尊与尊严,面子就会丢掉。鲁迅先生曾非常形象地论述道:“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去了面子,也叫作‘丢脸’⋯⋯但倘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或曰‘露脸’。而‘丢脸’之道,则因人而不同,例如车夫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并不算什么,富家姑爷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才成为‘丢脸’。但车夫也并非没有‘脸’,不过这时不算‘丢’,要给老婆踢了一脚,就躺倒哭起来,这才成为他的‘丢脸’。这一条‘丢脸律’是也适用于上等人的。”在传统中,中国人的面子不仅可以丢掉,而且丢掉之后还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加以挽回。挽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的办法是在某件事上丢了脸,再在另一种类似的事件或同一件事下次有机会再做时“露脸”,这样前一次丢的面子就算挽回了。也许这在西方人看来很滑稽不可思议,而在传统的中国人却是真诚的,不如此做,他们会感到无以自处。面子丢了,诚然是可惜的,然而能够挽回,也还算不错,一还一报,平衡了。当然,挽而不回的情形也是有的,那就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交换面子与赠送面子 中国人的面子也像市场的商品一样具有等价交换的价值。众所周知旧中国的商品经济不发达,但面子的交换却十分发达。人们运用面子互通有无,“礼尚往来”,你在此处给了我面子,我在彼处也还给你一个面子。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很重视面子的等价交换,即选择那些门当户对的人进行交往。面子的交换是依靠交往双方共同实现的,如果一方“来而不往”“有来无往”,这种交换也就停止了。然而也有一种面子不需要交换,这就是赠送。赠送面子虽然也是一种给予,但与给面子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就在于给面子是当某甲需要满足某种自尊而自己又无能力满足而求助于某乙时,某乙能够提供的面子帮助,而赠送面子则是某甲没有求助于某乙帮助,而是某乙主动提供并不需要回报的面子帮助。可以说赠送面子是面子运作的较高层次。
四、中国人面子心理的利弊分析
中国人的面子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利亦有弊。所谓利,在前已述,面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人的面子自然是中国人文明重要标志,何以言之? 第一,面子有助于形成相互尊重的社会风俗,调节人际关系。中国人的面子心理对中国人形成相互尊重的风气起到巨大作用。这一点连英国哲学家罗素都意识到了。罗素在对中国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于1922 年撰写了《中国问题》一书。他在书中写道:“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要面子’觉得可笑。殊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风气。每个人,都有面子,即使最卑贱的乞丐。 如果你想违反中国人的伦理准则,那就连乞丐也不能侮辱。”[2]面子之所以具有上述作用,是因为面子本身是在自尊和尊重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面子往往代表着声望、地位与成功尺度,因此,“面子”既是加强道德标准的社会戒律,又是维持个人道德标准的保证,是一种内部戒律。中国人常常因为“要脸”“爱面子”而选择某种道德行为,如慈善捐赠等。中国人常常会选择那些能给自己“争脸”、“争面子”的社会行为,而主动放弃那些可能导致自己“丢脸”或“丢面子”的事情。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根据面子标准来选择自己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更多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兴趣。因为有“面子”的存在与调节作用,才使中国的人际关系相对和谐,社会也才如此稳定。许多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一种超稳定结构,面子对这种超稳定性形成与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面子具有隐恶扬善的功能。为了面子,人们常常把不符合社会期望、社会道德的一面隐藏起来,而将符合社会期望、社会道德的一面加以显扬。这诚然不能算实事求是,但却在客观上净化了社会环境。第三,面子使人具有羞耻感,而羞耻感又是人类的一切道德赖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础。中国人把礼义廉耻看得十分重要。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有十分强烈的羞耻感,要脸面。倘若没有羞耻感,任何脸面都不要,那也就无任何道德可言,甚至法律对他也是没有约束力的。 “止于至善”是中国人的执着追求,因此,中国人对凡对与道德规范有关的一些“丢脸”、“丢面子”的事情是最感羞耻的。“丢面子”,尤其是“道德”的“面子”常常使个体陷于困境,导致他的生活境遇和原有的人际关系完全改变,甚至会使他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中国人的面子也有明显的弊病。这弊病主要表现在:第一,造就了中国人戏剧化的思维方式与个性。犹如英国人爱好体育、西班牙爱好斗牛一样,传统的中国人爱好戏剧。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戏剧几乎可以说是惟一通行全国的娱乐活动。这显然与中国人戏剧化的思维方式和个性有关。中国人的演戏本能常常表现在不同的场合带着不同的面具,依据戏剧化的语言和行为样式扮演某种角色,所以表现出来的常常不是真实的自我。不仅如此,它往往使人变得虚伪、圆滑。正如鲁迅先生所痛斥:“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由于“讲面子”、“爱面子”之风盛行,常常使本来简单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从而为处理人际关系带来了困难。人们常常不得不因为要照顾他人的面子而违背自己的意愿,违背自己一贯坚持的处世原则。许多一生都恪守自己信念的人,往往因为在一件碍于情面的事情而毁掉自己的一生声誉。第二,造就了形式主义的社会风气。因为面子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能够获得别人认可就是好的,至于有什么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那是次要的。所以中国人常常只注重形式而不重实质。比如清扫环境卫生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他人的赞誉。尤其是社会上的那些讲排场、抖阔、盲目攀比等社会风气都与中国人的面子心理密切相关。第三,面子心理影响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中国人面子一旦发挥作用,就不可能用同样的目光看待同样的事情。所以在公务活动中,不是以法律、制度、原则为最高准绳,而常常考虑的是如何按比例分配面子。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很难客观、公平、公正。一些贪污腐化、收受贿赂、违法乱纪的社会丑恶现象也常常与面子心理密切相关。大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先生将“面子主义”看成虚伪的道德观。第四,给脸厚心黑之徒提供方便。大家都讲面子,而那些不讲面子的黑心之徒便有机可乘,充分利用人们要面子的心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上是笔者对传统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所做的一点分析,须要指出的是自“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人的心理、行为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制不断完善,对传统中国人的面子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中国人毕竟是中国人,受过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的中国人,岂能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人仍然是要面子的,但要紧的是我们应当给面子注入新的内涵、新的内容,要继承和弘扬传统中国人面子心理的优点,克服其弊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周美玲,何友晖.夸文化观点分析面子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交往中的运作[A].杨国枢,余安邦.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3.
[2]鲁迅.鲁迅选集·杂文卷[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3][美]亚瑟·享·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乐爱国,张华玉译)[M].学苑出版社,1998.
[4][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燕良轼(1955-),男,湖南桃源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