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半成品”精致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00:4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半成品”精致起来






滕衍平




许多青年老师都有写教育日记的习惯,时间长了,手里便积累了厚厚的教育笔记。可遗憾的是他们也曾多次向报刊社投寄,却少有文稿见诸报端。许多老师不禁产生这样的困惑:自己坚持写了不少,可为什么没有发表的可能呢?把做过的事情原原本本、仔仔细细地写下来,这些只能算作是自己教学经验的素材,是半成品,半成品始终是半成品,要想让手中的素材“精致”起来,成为高质量的教学文稿,就必须经历一个“深加工”的过程。
一、提炼主题
给手中已有的素材确立一个主题,是加工的第一步。很多老师看着自己手中的素材,心中犯难:写下的这些文字能够提升成一个什么观点呢?这个观点还新吗?有写成文章的必要吗?
如何为已有的素材提升主题?关键是看自己的素材符合当前教学中的哪一种理念。笔者以为这里要经历一个“入门——聚焦”的过程。老师平时要广泛地阅读和思考,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哪些重要的理念。比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文本三者间的对话,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等等。老师还需要特别关注当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热点话题,比如,如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开展读与写的巧妙结合,如何体现对话中老师的指导作用等等。有了这些了解,我们就可以将已有的素材与这些“大块”的问题进行勾连,进入第一道“大门”。找准了这个“大门”,还不能算是找到了素材要表达的准确观点,因为你手中的这个小小的素材难以支撑起这样一个“宽泛”的主题。于是,确定了大方向之后,还要再寻找下一步的接口,在这个“大门”内,寻找更细致的落脚点,进而步入第二道“门”,以至第三道、第四道门。把这样寻觅的范围逐渐缩小,使得主题或观点渐渐聚焦、澄明。比如,笔者在听课调研时积累了这样一个素材:一位老师教学《狐狸与乌鸦》一文时,老师对学生认为狐狸“聪明”的观点给予大力的赞赏。我及时记录了师生之间展开的讨论。当时正在课改初期,我把这个素材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这个理念结合起来。但是如果就以个性化阅读见解作为文稿观点的话,自然题目太大,也空泛。于是,我进一步地思考,这个内容与“尊重个性化见解”中的哪些具体的观点能够融合呢?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我想,尊重学生的见解,难道我们就可以把长期以来狐狸“狡猾”的本性逆转?如果这样的欺骗在今天的孩子眼里是“聪明”的话,那么,我们的孩子树立了这样的价值观岂不可怕?个性见解与文本的自身价值取向更该靠向谁?反复琢磨后,我确定这样的主题:新课改,我们让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并以此为题,“加工”成了一篇文章,后来发表在《陕西教育》2005年第1期上。
经过了入门与聚焦,素材的主题确立了。可是一个新的疑虑又来了:我准备写的稿子观点新颖吗?如果是个老话题怎么办?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需要的。就写作的本意而言,它是老师们提高自身水平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深入思考的过程。就投稿而言,新话题、老话题也只是相对的概念,需要辩证地看待:你这里所谓的新话题,在别的地方也许已经是老话题了;你认为的老话题,可能在另一所学校或教师身上还是个新话题。因此,不要陷入新、老话题的争论,要坚信只要是源自你教学实践的真问题,就有记录的必要,就有加工成稿件的必要。
二、系统展开
确立了主题,第二步便是将其与素材进行系统、有序地整合、展开,这是“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关。很多老师可以如实地记录下教学过程,但是撰写教学文稿时,却不知如何展开叙述。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绘画中的技巧,先确定轮廓,再刻画细节。
首先,确立表达的文体形式。老师手头积累的素材多是平时随机记下的,形式多为叙述、实录,较为零散,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整理成文呢?这需要我们将手头的素材进行斟酌、比较,看看适合哪一种表达形式。是适合写成案例、随笔?还是适合写成教学经验总结?或者是学术性的文章?酝酿的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一次次的尝试,甚至一次一次地推翻重来,一旦找到了适宜的文体形式,文稿的格式与布局就基本确定了。
其次,在文体框架内系统展开。作为教学文稿的撰写,不同的文体有着自身的表述形式,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最常见、最常用的是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论文两类方式。
1.教学案例
我们知道,教学案例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手中的素材适合以案例的形式表达,我们就要遵循案例的格式。案例写作的布局有一例一评,也有多例评析。在多例评析中,有以教学流程为主线的纵向展开的案例,也有以主题组合成的横向比较的案例。不管是哪一种案例形式,都会包括描述和评析两个部分。
1)案例描述
老师们手里记录下来的教学实录或者叙事文稿,并不能直接作为案例描述的内容来使用,因为在记录的时候,好多是无目的、无方向的。如何将现有的素材转化成案例描述呢?需要注意两点:
基于问题。案例描述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最好是一个案例说明一个问题。而不能一段描述承载太多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主题模糊,缺少重点。有了主题,就要依据主题对原始的材料进行筛选,取舍,修改,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基于事实。案例描述最好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过程的优化,但要有可信度。许多时候,我们看到报刊上登载的文稿,学生的发言异常精准,似乎超过了那个年段学生具有的水平,可以想象是老师在写稿时进行了过度的美化。这样,可以暂时博得编辑老师的认可,但是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就会发现文稿的内容不具有代表性,失真了,甚至会误导一线老师的教学。
2)案例评析
案例的评析部分,好多老师总会感觉自己写的太过肤浅,缺少理论的支撑。手里素材中的所思部分也往往浅尝辄止。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展开”的方法和能力。
评析部分一般分为三项内容:亮出观点,描述评说,发出倡议。这三点可以按序论述,也可以相互结合进行。比如,笔者在《教学月刊》2002年第3期发表的一篇案例《一言一行总关情》,案例的描述部分选用了两个教学片段,分别叙述了两位老师课始让学生默字的教学环节。两位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评价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评析部分,笔者亮出的观点是:“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是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评价形式。然而评价什么,如何评价却很重要。”然后,结合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段进行比较评述:“‘片断一’中,老师让同学们评一评两个同学写的字有什么优点,学生发现的都是这两个同学的字的优点,他们都是成功者……‘片断二’中,老师也想表扬学生,但是他的处理效果却与‘片断一’中的迥然不同。他让学生比较的是学生,而不是字,结果扬一个,抑一个。”这里紧扣描述的片段内容,进行细致地的比较、评论,力图把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说清楚。最后,点题并发出倡议:“课堂40分钟,是教师与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过程。一句深情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换来的是一个情意融融的氛围,换来的是孩子们信心百倍、积极向上的人生体验。教师的一言一行看似平常,却无时无处不反映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笔者用三项内容支撑起评析的部分,这样就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了。
评析部分,老师们总感觉理论缺少,甚至谈“析”色变。缺少理论是一线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因为理论往往也是朴素的,用自己的语言把观点论述清楚即可。笔者在这里特别建议:一是多读书,平时多阅读理论书籍和报刊,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二是做好专题读书笔记。专题,可以是教学中的一种理念,一种现象,或者是一个教育名家的观点和探索。比如,针对课改中“对话”的问题,可以摘录众多教育名家对于“对话”教学的言论,摘录一些报刊上经典的名师对话教学实录与评析。相信当你拥有了二三十个同一主题的言论与实例,在这一方面,你就有了自己的思考,当你有了自己的思考,表述起来时,“理论”就会以你自己的话语方式源源不断地涌出了。
2.经验总结
如果手中已有的素材内容较为丰富,则可以“加工”成教学经验总结类的文稿形式。这类文章一般有鲜明的观点,结构形式较为清晰。比如,笔者在2011年第4期《小学教学》上发表的《感知科普味,感悟语文味——科普类课文的特色解读与教学策略》一文,内容是这样展开的:
一、文本解读,发掘文本的两种味道
1.鲜明的科普味
2.浓郁的语文味
(1)精妙的词句运用
(2)精彩的布局结构
二、教学策略,体现“用教材教”的思路
1.专注于学习方法的习得
2.注重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文本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清爽的结构之美。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则呈现了清晰的逻辑思路。笔者将要表达的主题进行细致的分解,既注重了系统的完整,又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文本解读和教学策略是解决此类课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这两个问题,既有先后的顺序,又有有机的融合,缺少任何一个对于主题来说都不够完整。在这两个问题之下,还有更具体的小问题同样需要展开。比如,第一个板块中,文本解读需要发现“鲜明的科普味”,同时更要发掘“浓郁的语文味”,这是科普类课文所具有的教学价值。然后就本文要表达的重点——浓郁的语文味,再做更具体地三级展开,理出“精妙的词句运用”和“精彩的布局结构”两个部分。
那么,我们如何将手中丰富的素材“加工”成这种形式的教学文稿呢?一种情况是先有要表达的主题,然后进行主题的分解,这里需要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就像上面《感知》一文那样,要把确立的主题进行细致、系统地分解开来,也就是分解成具体的二级、三级小的标题,在确立这些标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其中的逻辑关系,要注意多角度、多侧面地体现中心,可以是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小标题之间不能交互杂糅。在头脑中酝酿出了清晰的布局之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已有的素材进行筛选,修改。如果资料缺少,则需要再做收集,可以继续从事这一方面的教学实验,也可以从报刊、网络上找寻名师的教学素材,作为资料借用,但是要注意说明出处。另一种情况是采用归纳的思维模式,就是将手头已有的相关主题的素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并提炼出一个鲜明的观点,构成文稿。笔者在课改初期,曾经对新教材进行了灵活使用,比如,根据季节的变化,我把习作的先后顺序调整了;在学习某篇课文时,我拿来了相关的短文让学生比较阅读……并且随时记录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一段时间后,我翻看自己的笔记,突发灵感,新课改不是提倡用教材教的理念吗?我的这些做法,不正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吗?于是把自己记录的素材进行整合,形成了“内容改一改,形式变一变,顺序调一调,借来用一用”几种策略,文稿的小标题确立了,文章框架也就基本呈现出来了,最后“串”成了一篇教学文稿《活用教材益处多》,后来发表在2002年《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上。
三、精细修改
文稿形成之后,要经过反复地修改、提升。这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将“半成品”的素材“加工”成“精致”的教学文稿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稿是写出来的,文稿写作的能力却是在修改中提高的。这里笔者结合常出现的问题,强调两点:
1.避免字、词、句、标点等微型错误
这一点,我们确实不能太自信。虽然近年来,笔者大小文章发表了百余篇,也算是经常动笔的,但这些问题仍然会出现。有些文稿发表后,我偶然打开当初投寄的电子稿,会突然发现一些错别字,让自己难以置信,当时反复修改了啊?怎么会存在这样低级的错误?比如文稿中的“自我”这个词,拼写时一般简易敲打ZIW即可,可是在文档中留下的却是“滋味”,检查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正因为确信不会错,所以自己写的稿子,自己改了很多遍,那个问题依然存在着,给编辑老师审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此,我们在对原有的素材进行文稿写作加工时,要特别精心,写好后,建议打印出来进行纸质校对,最好能让别人帮忙校对。树立精品意识,写精致的文稿,一定要避免此类的微型错误出现。
2.追求朴素、简洁、明确的语言风格
近年来,有些老师写作教学文稿,总是喜欢造出一些生僻的词句,或者使用一些“花非花”“雾非雾”的所谓优美的语句。其实,教学文稿的写作不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教学文稿要追求朴素、简洁、明确的语言风格。一次,《江西教育》的编辑老师约我写一篇稿子,是关于试卷讲评的,以前总是习惯于把题目定的诗意一些,于是以《透过鲜花开满的月亮——我的试卷讲评心得》,结果这个题目被否定了。编辑老师在回复中告诉我,“题目要简洁、朴素、直白,最好是一句话。”反复修改之后,我确立了这样的题目《试卷讲评要体现方法与运用的有效结合——从一处阅读短文的试卷讲评谈起》,这个题目观点鲜明,语言直白,没绕弯子,读者一目了然,后来发表在该刊的2011年第10期上。
记录下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留下自己思考、实践的痕迹,这是老师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我们还需要树立精品意识,将这许多的“半成品”进行加工,让它们精致地留存下来,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多的价值,服务于更多的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8:24 , Processed in 0.1256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