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练熟还生”:一个语文教学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18:3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练熟还生”:一个语文教学现象
浙江省温州二中
程永超
325007
(已刊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月刊》2012年第8期)

一、聚焦“练熟还生”现象

明人张岱在《绍兴琴派》一文中,述其从师习琴,半年得二十余曲,可谓稔熟也。然而他坚持“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由生而熟,本是习艺常规;练熟还生,那就是非同寻常的独特体验了……
张岱“涩勒出之”与清代郑板桥画竹体验酷似,郑板桥曾云:“剔尽冗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此亦深谙“练熟还生”之道。其实,无论是习琴还是学画,大凡追求艺术至高境界者都会在“练熟”基础上,不断进入新一轮“生涩”的艺术创造,如此方能体验“艺无止境”的乐趣。
语文教学亦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阅读教学上一直困惑于经典名篇难以新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典名篇大多已被历代名家阐释解读,而一旦研读得太透太熟,则自我蒙蔽视野。譬如长期入选语文教材的《祝福》(鲁迅)、《荷塘月色》(朱自清)等,似乎已被历代名家阐释透彻,就连学生手中也有不少“权威”资料,教师除了给予学生现成的“学术定论”以外,如何引导学生“重读经典”似乎就成了问题。
写作教学亦如此。教师批阅作文时往往对那些翻炒了N遍而仍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深恶痛绝”。譬如描写孩子的“眼睛”,到哪都是“水汪汪的”;一看“脸蛋”就非得像“红苹果”,而教师们除了批上“语言要注重文采”之类套话外似乎无可奈何,因为我们本身就缺乏此方面的写作教学策略。
纵观当下语文教学现状,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训练,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如上所说“由生而熟”“练熟还生”,创造性地“读”“写”出一片语文新天地来,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练熟还生”现象背后的理论参照

1.高原现象:中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本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要经历从开始、提高、高原期以及再次提高的循环往复。可以说,包括语言“习得”与“学得”在内的所有艺术修行都须经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上文所说张岱习琴“稔熟”后还坚持“练熟还生”,就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处于习琴“高原期”,虽已“登堂”但未“入室”,所以他坚持“以涩勒出之”,一旦能在“涩勒”中找到突破口,就必将更进一步,从而实现新一轮的质的飞跃。

2.同化顺应: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同化顺应”的过程。文学创作与欣赏属于人之认知活动,以皮亚杰观点论之,应是主体以原有“图式”不断“同化顺应”的过程。随着主体认知“图式”的不断积累,现实中就会出现越来越多被认可使用的“图式”,即所谓“现成套话”、“共同语言”。但是,文学的创作与欣赏,并不止于强化主体原有审美“图式”,更重要的在于能丰富主体内心的情感体验,而那种通行共用的“套话语言”,恰恰遮蔽阻碍了个体独特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阅读欣赏,都要求人们能够“练熟还生”,以文学的原生态方式来还原文学的本真面貌。

3.语言陌生化:形式主义奠基人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艺创作不是照搬所描写的对象,而是要对这一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处理,使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从而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我们说,“陌生化”理论可能是文学领域“练熟还生”现象最直观的解释。因为,所有主体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学语言,都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语言:欢乐与忧愁,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在这个“内宇宙”中,朦胧的、迅速嬗变而无以名状的心理情绪和体验,都很难用那通行共用的“现成套话”、“共同语言”来表达,于是人们便想办法让它富于象征性、暗示性和跳跃性,给人以“准确感”(同样也就有了“陌生感”),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主体“练熟还生”的过程。

三、“练熟还生”现象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基于以上现象的透视与理论参照,我们再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无可否认,时至今日,我们还是悲哀地发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始终徘徊于低效的边缘。究其根源,这与我们长期囿于陈旧的教学内容、惯性的教学思维不无关系。鉴于此,透视“练熟还生”现象,从中发掘规律,或许能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推陈出新,变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练熟还生”的阅读意识

当下,中学语文界对“文本解读”的讨论似乎掩盖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其实,“文本解读”不等于“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注重的是解读的结论;阅读教学,偏向的是阅读的过程。阅读教学并不止于让学生掌握N种解读结论,哪怕这结论中不乏真知灼见。因为,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养就其探索未知的“阅读意识”,而“练熟还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启发个体认识、改造世界的意识。
譬如我们对经典文本《项链》(法国莫泊桑)的阅读教学,过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读出了”玛蒂尔德的“虚荣”,此外就寻不出其它内容了。而在当下“多元解读”的浪潮启发下,人们终于读出了玛蒂尔德诚实守信的品质”、“路瓦栽珍爱妻子的宽容大度”、“佛来思节夫人真诚善良”……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所谓“多元解读”结论,与“玛蒂尔德的虚荣”并无本质差别,因为这都是从人之“伦理”视角来解读文本。如此观之,我们不得不感慨于自身阅读视界之狭小,教学知识之贫瘠。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于从“伦理学”视角看文本,跳不出以人伦关照文学的思维定势。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常语文课堂,若总是以一种单极思维方式进行教学,不敢想象,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发展。
鉴于此,我们语文课堂上若能坚持“练熟还生”式教学,不断追求创造性阅读,突破教材文本解读的“高原”区,或许能提升自身解读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的能力,培育学生探究未知的意识。或许有人质疑何其难也!下面,笔者就以“语文味”倡导者程少堂先生的《荷花淀》教学为例,具体阐释对经典文本进行“练熟还生”式的教学尝试。
众所周知,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文章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视角解读文本,日积月累,将其成就为“经典名篇”,以至于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进入了“高原”区。但程少堂先生却另辟蹊径,上了一堂题为《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的语文课。
在具体教学中,程老师先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以“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为切入口,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然后再让学生反复品读小说开头三段景物描写,让学生思索:这里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并引导学生将其与高尔基的《海燕》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立关系;中国文化则主张人和大自然和谐交融,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接着,老师旁征博引,从“芦苇”到诗经中的“蒹葭”,借此告诉学生:跳动在女人怀中的芦苇正是中国女人爱情的象征。至此,女人心中美好的情感在荷花淀的诗意环境中达到了和谐统一,而就在这诗意品味中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了小说主题:抗战如此残酷,孙犁为何要写这种如诗如画的荷花淀?在理解小说主题后,师生紧扣文本,着重分析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以及女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不渗透着一种和谐美。最后,师生研读小说中女人们探夫不遇情节,得出了中国人处理人与自我(心灵)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处理方式:含蓄且内敛,即和谐适中。
纵观课例,程老师抓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重关系,以文化的视角重新解读《荷花淀》。无论是整篇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局部具体细节的品味,无不渗透着中国文化的气息。虽然这堂课也有争议,但其对于经典名篇“练熟还生”式的解读,这一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但开风气不为师”,极大激发了学生重读经典文本的新思维、新意识。
其实,无须力举经典名篇的“练熟还生”式教学,许多名著本身就是“练熟还生”式创作的典范。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一处说“阿Q发现未庄革命,有人在衣服上挂着‘自由党’的牌子”。鲁迅先生偏让阿Q将其说成是“柿柚党”而不是“自由党”。其实,先生此处有意为之,就属于“练熟还生”式创作。他没有习惯于使用传统“口号式”的批判议论,而是将讽刺寓于细节,巧妙地唤醒了读者的审美情趣:作为底层群众的阿Q只知“柿”“柚”而不懂“自由”,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也就可见一斑了。

2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练熟还生”的写作策略

写作,是作者将内在思维付诸外在言语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要素:一是内在思维的运用,二是将思维外显的言语。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感慨于学生作文内容无新意,语言干瘪无味,于是教师便大讲特讲写作技巧之类的知识。其实,对于中学写作教学而言,讲技巧不为过,关键是如何讲,如何在思维与语言这两个基点上着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化技巧为能力。
笔者曾进行过一次以“家”为话题的作文思维训练,教学中发现学生摆脱不了惯性思维:家是“温馨的摇篮”、“幸福的港湾”、“停靠的彼岸”……如何让学生打开视界,重建新“家”?笔者先引入一个“练熟还生”式创作范例,重构学生思维“图式”。《红楼梦》第六回中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曹雪芹一改常规思维让刘姥姥的眼来正面描述荣国府,而是着力写“一面挂钟”,而且是从一个一生从没有见过挂钟的刘姥姥的视角来描绘那“一面挂钟”,让读者感受到一面普通挂钟在18世纪老农妇眼中所引起的惊奇,体会到一个18世纪贵族家庭的独特氛围。曹雪芹如此安排,正是基于对荣国府描写的“练熟还生”,它换了一个跟常人不一样的视点或者角度去看待寻常事物,反而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不同寻常的视角,扩展了生命体验的境界。
在上述范例引导下,笔者再要求学生尝试转换思维,可举例也可创写,只要求写出家的“另类”即可。于是,有学生举例曹禺改编《家》的剧本中,主人公觉慧激愤地说:“家是宝盖下面一群猪。”有人列举王朔调侃“家就是你在那里面大便感到最舒畅的地方”。也有学生写道: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去很远的地方。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引述觉慧、王朔的理解,还是学生自己的诠释,将传统之“家”另类解释,已是一种“练熟还生”式思维的开始。只要能坚持从改变生活常态的角度,来重新打量周围熟悉的事物,就有可能于司空见惯中突破定势,收到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效果。
我们说,写作思维教学能如此,写作语言教学亦能如此。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若从写作语言角度观之,李渔似乎告诉我们,文章的语言贵在“新”,这种“新”不同于日常语言。日常语言,重视的是言语内容,实现的是沟通功能;而文章的语言,内容却不及言语形式重要,因为表达的本身就是目的。例如诗人黎云智《蛙声》中一句:“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说“蛙声长势良好”,这种主谓反常搭配虽不合语法,却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而且表达清新宜人,语言耐人寻味。这就是文学的语言,它就是要人为地增加读者阅读的难度,延长你接受体验的时间。
其实,我们在阅读优秀作文时,也偶尔会遇到一些用词新警出奇,有意打破和颠倒语序,或者“以故为新”“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究其实都是“练熟还生”式的语言诗学的具体运用。
譬如上文写“家”的作文中就有一位学生写道:“……圆珠笔在纸上不停地蹭痒痒。”尽管“圆珠笔在纸上写着”符合语法规范,但比较而言:前者不受习见的限制与束缚,能给人一种新颖、强烈的艺术审美刺激;而后者只是一般性的事实陈述,不能增加读者的审美召唤力,就没有了潜在的语言力量。通过这样的训练,笔者与学生达成共识:作文语言要给人予审美感与震撼力,就必须学会“练熟还生”,在常规中发现超常规,在日常词语中发现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我们所说的“练熟还生”是可理解的。信息论告诉我们,信息的可理解性与独创性常常成反比。语文教学提倡“练熟还生”,但必须寻得创新性和可理解性的最佳契合点,而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新奇而离奇,走向了另类极端。

参考文献:
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1:42 , Processed in 0.1215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