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手记:学校,非特色不可吗?
薛法根
偶然的聚会上,一位学生家长玩笑式地抱怨说:“早知道我孩子就不读你们实验小学了,没什么特色。那边的中心小学有数学和象棋特色,名气比你们响多了。”其实,他的孩子现在中学就读,数学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语文成绩稍显不足,其他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然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学校的几位领导觉得此言不无道理,我校这么多年来所努力的结果是,各方面看起来都很不错,但唯一缺憾的就是没有特色,没有让人一眼就感觉到的那种值得赞耀的亮点。
先看看五年来学校得到的各种铜牌吧:省语言文字规范学校、省科技实验学校、市艺术特色学校、市体育传统学校、市经典诵读学校、市AAA级特色学校……林林总总有20多块,大都放在学校的档案室了,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悬挂在校园的醒目之处。唯一看到的铜牌是“无烟学校”,那是告示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士自觉禁烟用的。创建**铜牌,或许是中国学校最大的“特色”了。每次创建,都会全校动员,进行突击式的运动,做资料台帐,添专用设施设备,搞主题教育活动……忙得不亦乐乎。其实,创建的本意不是搞运动,而是通过创建,推动某个领域、某项工作做得更有成效,更有长远的教育意义。事实上,某些创建的确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比如,现代化学校的创建,极大地改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并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校本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真正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但更多的创建,似乎仍然停留在运动层面,创建结束,“涛声依旧”。而且,过多的创建活动,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耗在了这些创建事务中,造成了“创建疲劳综合症”:一听到创建就“反胃”!这就是很多学校拿了很多铜牌,却仍然没有特色、没有亮点,甚至没有变化的根本原因。
再看看五年来开设的各类校本课程吧:轮滑运动课程、陶艺制作课程、万能机床实践课程、机器人实验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语》阅读课程、丝绸文化研究课程……还有各类专业训练队:田径运动队、女子篮球队、手球队、珠心算队、管弦乐团……林林总总有30多个校本课程和专业训练队,都以学生“慧心社团”的名义开展活动,学生和社团实行双向选择。为此,学校给每个社团建设了课程活动室场,并安排每天的最后一节课用以社团活动。每学年初的社团招募专场会,学生、家长人头攒动,热情高涨;每学年末的社团活动展示,学生各展身手,趣味盎然。可以说,学校丰富的校本课程,给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在这里,孩子能学到在一般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或许是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较多,学校平均使用力量,而辅导教师的数量和专业化程度都不够,更缺少长期深入持久的课程实施研究,造成很多校本课程实施停留在一般水平,未能突破制约学生高水平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学生在该课程或项目的高层次竞赛中未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社团。或许,这就是那位学生家长对其他学校的几门特色课程有印象,而对我们学校的课程没有印象的根本原因。
就特色而言,学校的各种铜牌、学生的各种奖状是外在的形式,各类校本课程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才是内在的本质。特色唯有实现课程化、素质化乃至成为学校的文化,才是实至名归。然在经济大潮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观念迅速成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特色发展、核心竞争力等概念深入教育领域,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卷入其中,并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了特色化的发展,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踏进了“快车道”,再也慢不下来了。教育应有的闲适与从容,那种散步式的慢教育,那种没有功利的教育,甚至看似没有什么实用的教育,正日渐远离我们的视野。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旗帜下,我们的学校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创造能让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教育。于是,急功近利就在所难免,能用分数换得满意度的就用分数,没有分数赢得满意度的,自然就要创造“亮点”工程,而特色似乎是最好的“亮点”。据说,有一所学校的特色是“跳肚皮舞”,不管男生女生,不管喜欢不喜欢,“全民皆兵”,一律学跳肚皮舞。每天早操时,千百学生队列整齐,在音乐声中一齐扭动腰肢,跳起肚皮舞,此景象蔚为壮观。这样的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全民皆唱样板戏,全民都跳忠字舞。我们看得到的是整齐划一的“特色”彰显,看不到的是个性抹杀的“特色”平庸。我不禁疑惑:我们是否患上了教育强迫症?学校是否非特色不可?
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如果非有特色,那么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基础性”。基础教育就是要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就是要着力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习惯,保持对学习一如既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性的教育就是要“低起点、严要求、小步走、不停步”,静静心心、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一件的基础性工作,这才是最让孩子受益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造“亮点”夺人眼球,更不是造“特色”搞劳命伤财的运动。基础教育是“温饱教育”,不是“富贵教育”,是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受益受惠的教育。往实了说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达到合格,在此基础上追求优秀才具有基础教育的意义。当然,学校发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在某些方面创造更多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孩子有更为充分、自由的主动发展,自然就形成了特色。基础教育阶段的特色,应该是素质教育旗帜下的特色,其基本价值就在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普惠性,失去了这样的特性,就偏离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方向。
再细细地思量,如果非有特色,那么这个特色是谁的特色?“跳肚皮舞”这样的特色项目在学校比比皆是,且几乎呈现出“全民皆兵”的景象,更多无此天赋与兴趣的孩子,在学校的特色化运动中“被特色”了。赶鸭子上架,为特色而特色,强人所难,非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的国家意志体现在国家规定的课程,教育的学校意志体现在校本的课程实施,即学校的特色。而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体现学生意志,要有儿童立场,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出发,营造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给孩子有更为自由的发展选择,有选择才有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学校建设了30多种校本课程,无疑是正确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问题是课程的实施质量需要突破瓶颈制约。学校的特色仅仅靠几项活动,靠几个有特长的教师或者学生,只能是星星之火,尚未起燎原之势。运动式的特色学校建设是急功近利,依赖几个特长教师的特色不能持久,而唯有让每一个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投入到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中来,才能呈现出一种“燎原之势”,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这样的“特色”,才可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进一步思量,如果有特色,那么这种“特色”应该如同在学生心田播下成长的特别“基因”,成为学生的一种潜质,会随着成长的岁月而日益生长、日渐鲜明。君不见,从小浸润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就自然会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浸润在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中整整六年,应该或多或少地印染上这种特色的印记。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是可以带得走的,甚至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比如,我们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不是非得让孩子学到某项技能,而是让孩子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就拿“轮滑、滑板、小自行车”等体育选修课程来说吧,并非每个孩子都擅长或者都喜欢这些体育课程,也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具备这些运动技能,而是让孩子从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现一种适合自己的、有利于健康的、终身喜爱的运动,能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一个孩子从我们学校走出去,就会与其他学校走出去的孩子不同,他带走的是一种对健康人生的态度和锻炼的习惯,即保健智慧。爱因斯坦说过:把在学校里所学的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历经岁月而磨不掉的,才是特色。如果我们的特色建设致力于此,那么特色就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人格化!
在“特色”时代,保持一种警醒的批判,或许有点另类,但不无裨益。无论是对“特色”,还是对教育,抑或对自己。我始终记得,不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就永远不会有“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