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是“浙东唐诗之路”核心 | | http://www.sxywh.cn 时间:2011-9-23
| 一、解读唐诗之路
唐诗之路的命题,1991年由新昌县的竺岳兵先生,在南京召开的一次唐宋诗词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文学上的“浙东唐诗之路”开始成形。
凡是唐代诗人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些唐诗。唐诗之路并非只有浙东专有,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一带,也有一条沿富春江、新安江而形成的“浙西唐诗之路”。其实在长江和黄河水道上,在京城长安到洛阳古道上等许多地方,无不留下唐代诗人的足迹。到底有几条唐诗之路?也一时难以界定。本文重点解读“浙东唐诗之路”。
所谓“浙东唐诗之路”,就是从钱塘江的西兴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沿浙东运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剡溪,再经新昌天姥山,最后抵天台石梁飞瀑的一条唐代诗人的“旅游热线”,全长约190公里。在《全唐诗》收载的2200余位诗词作者中,就有300余位颇有声望的诗人,在这条“浙东唐诗之路”上,写下了1000余首佳作。
为什么唐代诗人对浙东那么向往和执着,纷至沓来,留下如此之多的篇章?把唐诗爱好者研究的情况归纳起来,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浙东镜湖、剡溪、天姥山等秀丽山水,确能吸引诗人前来采风吟诗;二是云门寺、大佛寺、国清寺等佛教名寺,使置身佛教盛极的唐代诗人前来烧香拜佛;三是百官朝舜、西施浣纱、曹娥投江,梁祝化蝶等美妙传说,促使好奇的诗人前来寻踪觅迹;四是大禹治水、卧薪尝胆、马臻筑湖等史迹遗存,趋势诗人前来讴歌颂德;五是王羲之的兰亭雅会、谢安的东山再起、王子猷雪夜访戴等文人驿事,更能吸引诗人前来顶礼膜拜。另外,浙东特有的山水诗发祥地、书法艺术圣地、玄言诗创立地、隐剡之风的集聚地、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的诞生地等“头衔”,更使唐代诗人慕名而来。
二、“浙东唐诗之路”利益之争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影响力“誉满全球”。唐诗之路沿线各地,有的为了申遗,有的为了提高知名度,有的为了挖掘旅游资源,大做这篇名利双收的文章。新昌以本籍学者首先提出此命题为优势,并借李白的千古绝唱《梦游天姥吟留别》,召开座谈会、学术交流会,不时发表研究论文,申遗等。嵊州以剡溪是唐诗之路的精华,王羲之的归隐和安葬处,并借李白“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等美句,大做千年剡溪唐诗路的文章。上虞以地处浙东唐诗之路干线与支线的节点上,东晋名士谢安隐居东山,并借李白“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等名句,大力宣扬东山文化、虞舜文化、梁祝文化和孝文化。天台认为诗路的目的地在天台山,被尊为“东土小释迦”的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天台宗,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美妙传说,等等都发生在天台境内。并借孟浩然“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等唐人写天台山的诗篇,在台州经济开发区葭沚泾文化长廊,设置了一组唐诗之路系列雕塑。
不难看出,为争唐诗之路一席之地,不仅省内如此,省外也不示弱。本文只举苏州一例:苏州学者认为,唐诗之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苏州。就诗人来说,既有张旭、崔国辅等不少苏州籍的诗人,又有白居易、刘禹锡等众多在苏州为宦的诗人。就交通来说,唐代的苏州水陆交通都很发达,由苏州下浙东、由苏州上长安,无论哪条“唐诗之路”,都绕不过苏州。如果将唐人“经苏州”、“游姑苏”、“过吴门”、“怀吴中”、“向吴路”的大量作品汇聚起来,那可真是洋洋大观。仅一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枫桥夜泊》,就千古流传,远扬海外。
三、绍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中心集散地
“浙东唐诗之路”的中心集散地究竟在何处?各地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并非每一位诗人都奔天台而来,有的到绍兴就止,有的延伸到剡溪,有的到新昌后就不再往前,各种情况都有,没有绝对的目的地,只有相对的。而绍兴是“浙东唐诗之路”中心集散地的判断,倒还有一些依据。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从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0年建都绍兴到唐朝,一直是郡和州的首府,曾一度成为浙东乃至我国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越国古都就打下基础的绍兴,无论是交通条件、人文景观、富庶程度、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都远超周边地区。
另外,绍兴周边方远百里的名胜古迹,确实是不少唐代诗人寻觅之此,这更凸显出以绍兴为中心的辐射作用。在绍兴的东南西北,近的有钱塘观潮、西施浣纱、百官朝舜、孝女曹娥、东山再起、雪夜访戴、始宁别墅和梁祝故事等。稍远的有剡溪风光、太姥仙境、新昌大佛、石梁飞瀑等。当时的唐代诗人,就是奔以绍兴为中心的历史遗迹、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和风景名胜而来的。千辛万苦而来的诗人,在游览绍兴后,很自然的到附近的地方走走,就同我们现在到某地观光,顺便把周边的景点也游览一下一样。至于是到剡溪还是天台山?纯出于诗人个人的爱好。事实也并非是每一位诗人,一定都要全程走完这条所谓的“唐诗之路”。从诗人在绍兴留诗的数量和涉迹来看,也比这条路上的任何一地要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