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诗的挣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8 10:4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诗的挣扎2011年09月13日

来源:千龙网



最近,诗人袁凌出了一本诗集,叫《石头凭什么呼吸》。出前,他让我给诗集写个序,我得以阅读了他诗集的所有诗歌。读袁凌诗歌,感受最强烈的,是他在古典诗歌美学与新诗之间的挣扎。袁凌最早喜的是古典诗词,他大学和研究生学的也是中国文学,使他有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他虽是职业新闻人,但事业志向一直在文学。他的写作从古诗开始,虽很早开始写新诗,但他一直无法适应新诗的写作方式。这应当说,是很多从古诗开始写作的现代诗人常会遇到的困境。在没写过诗的人看来,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理解,即使写诗多年的人,有时也难以说清两者的差异,但它确实困扰过很多中国诗人。因袁凌的诗歌中这种挣扎和冲突非常明显,我试图通过他的写作,来谈谈这个问题。显然这是一个庞杂的问题,并非只字片语能够说清。
我们知道,在古诗中,由于使用的是单音词,汉字拥有更大的自主性,组合它们的方式也极为灵活。在古人眼中,汉字不仅是一个个活着的生灵,有阴阳雌雄之分,而且它们构成的诗歌,也是一个可以与天地通灵的处所。在古诗人眼中,能入诗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才能从“无常”变为“不朽”。由它们建构的世界如果均衡美妙到意义非凡,一首诗就会成为一个通向永恒空间
古典诗歌美学不仅是单音词这么简单,还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哲学基础。它相信天地有大美,它相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它相信至诚才能与天地参,它相信阴阳相生、虚实互补、知无知有,它相信无我之境、以物观物、物我两忘,它相信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相信诗必穷而后工,它相信诗的修养就是人格修养。我们能想象,一个充分领略过古诗魅力的人,走入现代诗中会是何种感受。
我不知道,袁凌是否带着这样的心境,进入新诗写作的,但他肯定遇到了从单音词到双音词的困惑。对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改变,因字词是诗人唯一的工具。我不想从语言学角度论述它们的不同,但双音词以及它构成新诗的方式,显然削弱了汉字在诗中的自主性和灵活度。古诗虽有平仄韵律限制,但因诗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字,它组合的自由度相当高。但在新诗中,诗的基本构成单元变成了句子,一个独立的词在诗中是僵死的,它只能在句子中成活。于是,古诗中被视为一个个生灵的汉字,到了新诗中只能降格为一些碎片般的符号,受制于句子的意义和形象
此外,让一些现代诗人不适的,还有两种诗体背后的价值观。新诗基本源于对西方译诗的学习和模仿,它一方面接受了西方的感受模式和文化范式,一方面却没有真正活在一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氛围中。所以,新诗有些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多地表现为诗人个体生命的悬空式展示,个性和新奇似乎成了判断诗歌的唯一标准,而对其在文化和历史意义上的考量极少。在新诗领域,诗人们既高度活跃又严重分裂,以至于很难达成一些对新诗历史和标准的共识性认知。在当下新诗领域,几乎没有可以清晰辨识的新诗规范与共识,也缺少经过充分论证可有效使用的理论系统,而带有正当性和权威性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活动更是极少,一切都处在一种高度无序的状态。新诗的生产虽然极为活跃,但却让人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成长。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诗人,都陷入了“诗意匮乏”的困境。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让自然万物与诗人的人格融而为一,是古代诗人最高的梦想。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象征手法,而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物我融合,使诗人可以从物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站在自然的立场上来体验自然。如王国维在谈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言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袁凌的一些诗歌试图抵达的正是这样的美学境界。当他说起小镇、水井、溪谷时,就像古人诗中的山石松菊,他展示的可能是自己的肖像。对于外边那个无序的新诗世界,袁凌显然选择了做一个孤独的诗人。因为真正的诗歌,从来是一门孤独的艺术。它只会被同在孤独中,有相同心灵体验和精神韵律的读者聆听到。(叶匡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8:20 , Processed in 0.07196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