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月亮:诗的语言是翅膀不是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 22:3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月亮:诗的语言是翅膀不是网



    近来,在网络博客上,关于“诗和非诗”的问题,依然在讨论中。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这种无数诗人大呼小叫的讨论中,诗歌爱神仍然在黑暗的地方,不肯撩起面纱,让众人看见她的真实容颜,也不肯释放耀眼光芒,把众人的心头照亮。在那诗人辩论的舞台上,仍然是只有几个诗歌小丑和平庸人,在舞台上亮了一次相。眼看着由《网络诗选》博客发起的新诗大辩论,让杰出诗歌走到众人面前的愿望就要落空时,我感觉自己应该说一些话,谈一些看法,才不会辜负我多年爱诗的心,因此,我写下这样一篇《诗的语言是翅膀不是网》的文章。我为什么要谈诗的语言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在大家的辩论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诗歌的语言问题。  
    有位著名诗人说:“一个高明的写手也像一个语言的军事家。虚虚实实,详略有致,出其不意,欲说还休等等”。我相信这位诗人说的正确,属于有学问人的说法,可是,现实情况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被一些人赞美的诗,的确在语言上下了功夫,甚至可以说是:精雕细刻,完美无缺的。但是,拿到大庭广众下,却不怎么被大众接受,成为蜡样银枪头的东西,好看不中用了。诗歌写手盼望得到的诗名,也往往在民众的冷漠面前泡汤了。高明的写手,也不是那么高明了;被业内人士称作杰出的诗人,此时也不杰出了。那么,大众喜欢的诗歌语言是什么?诗人们写出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呢?

    近来,在《网络诗选》博客上,关于管党生的《旷野》诗,引起很大的争议。原因是: 前任《诗选刊》编辑宋峻梁)评价那首诗说:“老管,你写了这样的一首诗,一辈子就可以不写了,你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自然、人性、心灵、巧夺天工浑然一体的巨大小诗。”宋编辑尽管那样说,那样感叹赞美。可是当这首诗贴在博客上,让大家讨论时,情况完全出人意料之外。在博客上写诗的众诗人,读了那首诗后,我初略统计了一下,发现有五十人发言,承认宋编辑说法的人只有五六个。更多的人,持不承认,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还有一些人,似乎在冷嘲热讽。如今,管党生那首诗到底怎样?已经不再有人过问,有人提起。而自称伟大诗人的管党生,面对众多否定者,也没有了往日的斗志,往日的自信和张扬,只是显得很无奈,沉默不语了。

    从管党生的诗遭遇众诗人否定的现象看:在中国诗坛,阴暗之气很重的情况下,一位优秀诗人,一位杰出的诗歌写作者,凭着诗歌,能够拔地而起,傲然世上,还真不容易。我观察否定管党生《旷野》的人,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那些人都是诗歌语言的盲人。其实,在中国诗坛,诗歌语言的盲人很多,即便是那些诗歌权威人士,也不乏这样的人。但是那些人,却是偏偏最喜欢用诗歌语言说事的人。他们那些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诗歌的每一个字上,力求诗歌语言完美无缺,可是那样做的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短句弄成了长句,把简练的句子弄得很臃肿,把明了的情节搞得复杂而隐晦。结果,诗歌的美和灵性,全被他们破坏了,而他们自己,却认为在诗歌写作上,有了创造,有了成就,陷入沾沾自喜。

    其实我要说的是:诗的语言,是诗的翅膀,不是诗的网。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诗歌的语言技巧,而忽视了诗歌本质性的东西,那么,诗歌就会受语言所累,不会飞翔,也不灵动了,更不用谈它的美了。那么,诗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说到谈论最美的诗歌,我们第一想到的应是:它是感动人的;再想到的是:它是美的;第三个想到的是:它是耐人寻味的。什么东西能让我们感动呢?毋庸置疑,首先这个东西是独特的,其次这个东西是神奇和真实的。什么东西是美的呢?应该说:有着和谐色彩和韵律,以及明亮画面的诗,就是美的。耐人寻味是什么?在诗中,耐人寻味就是空灵感,无法阻挡的想象,韵律的起伏感,和词语间松弛有度的张力感。最终,我们观察最美的诗歌时,都会发现:诗歌的完美状态,其实是排斥语言的。诗歌需要的,是最能表达它魅力存在的语言,除此外,怎美的词语在诗里都是多余的。

    因为中国诗坛诗歌语言的盲人太多了,才导致管党生的《旷野》,由原本至高至上的地位,降到了无人问津的卑贱地步;诗人管党生,不但没有得到奖赏鼓励,反而受到了排挤,打杀。在中国,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地正常!不再让人警惕,也不再让人非议。可是,这种恶劣的诗歌环境,不是管党生一人的不幸,它是中国千万诗人的不幸。我们想想:一首那么杰出的诗歌,在泱泱大国之中,在诗歌的自由写作年代,很少有人认识;即使有人认识,也不敢大声赞美它。如果谁赞美它,谁就会遭到排挤,受人恶毒攻击。这种诗坛现象,这种诗歌气氛,让人感到多么阴冷害怕!有才诗人活在这样的一群人中间,谁的心情能开朗呢?谁还敢把好诗写出来示人?如今,诗人已经活得气喘吁吁了,谁会有过多的盼望和想法呢?

    管党生的《旷野》,有人说它:“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自然、人性、心灵、巧夺天工浑然一体的巨大小诗。”对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不敢完全认同,但是对它的自然、人性、心灵、巧夺天工浑然一体的巨大小诗,我还是持百分之八十的认同态度。首先说这首诗的语言,我觉得它非常干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表达准确。再说它创造出的意境,一种是现实的,一种是心灵的。现实带动了心灵的感动,心灵的感动又反衬了现实的美,两种境界结合得很好。再从意象上说,它营造出虚和实两种感觉,给人的感觉是:说它是实的,又像是虚的,说它是虚的,又像是实的。在虚实之间,诗的轻灵感出来了,使得诗有了神韵,有了仙气。总的来说,在中国写短诗人的行列中,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能把短诗写得像管党生的《旷野》那样耐人寻味,富有灵气,经典凝练的,非常地少,非常罕见。

    管党生的《旷野》被人拿出来,它的出现,它的魅力,在诗坛上,没有引起尖叫和轰动,原本是不正常的,但是,在我们当下的诗坛上,谁要是尖叫了,惊呼了,反而是不正常的了。事实说明着,我们一些诗歌编辑,还在依恋着诗人们从前的写作模式,还在强调诗歌语言的重要性,没有把简洁明了,线条清晰,画面感强的作品,当作最好的作品。事实上,因为他们错误判断诗歌的标准,已导致了诗歌停滞不前,还导致许多写诗者,在诗歌这条路上,越走越迷茫,越走越艰难。因此我要强调的是:诗的语言只能是诗的翅膀,决不是诗的网。诗和词语的关系是:最美的,最感人的诗歌,不是通过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是,语言因为表达了最美的诗意,语言才显得最美。如果,语言成了诗意的翅膀,那么诗歌的美会变得更美,更加让人向往了。如果语言是美的,而诗意缺少或全无,那么,这样的文字堆积,一点美感也没有。这时,语言对于诗歌来说,已成为诗歌的网了,限制着诗歌的美和飞翔。因此,我要说:我们写诗的人,必须认清楚这点,诗艺才能提高,才能有所长进。

2012年7月1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20 , Processed in 0.0669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