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
1 | 梁启超:《子墨子学说》,收入氏着《饮冰室合集》第10册,专集之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1。
|
2 | 潘博:〈国粹学报序〉,《国粹学报》第1期。 |
3 | 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30期。 |
4 | 邓实:〈国学真论〉,《国粹学报》第27期。 |
5 | 王东杰:〈国学保存会和清季国粹运动》,《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
6 | 刘光汉(刘师培):〈国学发微〉(续),《国粹学报》第3期。 |
7 |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上海:上海建文书店,1948),页68。 |
8 | 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1期。 |
9 | 刘光汉:〈论中国宜建藏书楼〉,《国粹学报》第19期。 |
10 | 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9期。 |
11 | 邓实后来说,「当欧洲文学坠地之时,亚拉伯人以国语译」希腊学说以行于国中。故「希腊学术之不至中绝者,实赖亚拉伯一线之延」(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1年第9期)。则十字军东征取回的原是欧洲故物,但此时他们皆云其所取的是「东方文物」。按当年中国士人出于特殊的时代关怀而特别注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故多能识人所未识。早年研究中国历史的伯纳尔后来写出强调希腊文化之亚非根基的《黑色雅典娜》,说不定也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中国学人的影响。 |
12 | 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载台湾《汉学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 |
13 | 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辛亥革命前刘师培文选》(序)(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 |
14 | 刘光汉:〈周末学术总序〉,《国粹学报》第1期。 |
15 | 参考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及胡逢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
16 | 刘光汉:〈周末学术总序〉,《国粹学报》第1期。 |
17 | 邓实:〈国学微论〉,《国粹学报》第2期。相同的意见又见刘光汉:〈古学出于史官论〉,《国粹学报》,第1期;刘光汉:〈古学起原论〉,《国粹学报》第8期;陆绍明:〈史学俾论〉,《国粹学报》第15期,章太炎:〈诸子学说略〉,《国粹学报》第20-21期。 |
18 |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世界》1908年第2、3期。 |
19 | 王国维:〈墨子之学说〉,《教育世界》1906年,第5期。 |
20 | 王国维:〈老子之学说〉,《教育世界》1906年,第6期。 |
21 | 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页109。 |
22 | 〈拟设国粹学堂启〉,《辛亥革命前十年论集》(第2卷下)(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3),页634。 |
23 | 王国维:〈国学丛刊叙〉,《王国维文集》(第4卷)(北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页367。 |
24 |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科章程书后〉,《王国维文集》(第3卷)(北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页71、75。 |
25 |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页10。 |
26 | 刘师培:《中国哲学起源考》,《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影印本),页1492-1493。 |
27 | 同上,页1502。 |
28 | 刘师培:《攘书·华夏篇》,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页9-10。 |
29 | 同上,页11。 |
30 | 同上,页12。 |
31 | 同上,页14。 |
32 | 刘师培:《攘书·夷种篇》,页17。 |
33 | 《攘书·苗黎篇》,页18。 |
34 | 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着,译者程刚:《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第一章《上古期文化取向:论点与推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页19-20。 |
35 |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页276。 |
36 | 刘光汉:〈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国粹学报》第11期,1905年12月。 |
37 | 刘师培:〈孙兰传〉,《国粹学报》第9期,1905年10月。 |
38 | 刘师培:〈颜李二先生传〉,《国粹学报》第12期,1905年1月。 |
39 | 刘师培:〈攘书·胡史篇〉,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页23。 |
40 | 刘师培:〈中国民约精义〉,《遗书》卷3,页593。 |
41 | 这几篇文章参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
42 | 《观堂集林》卷第六。 |
43 | 王国维:〈古文新证〉,《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影印本),页52-53。 |
44 | 王国维显然反对「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的做法,并直接针对顾颉刚怀疑禹的存在说:「自尧典、皋陶谟、禹贡皆记禹事,下至周书、吕刑亦以禹为三后之一,诗言禹者尤不可胜数,固不待藉他证据。然近人乃复疑之」,他举出秦、齐两铜器皆提到禹来证明「春秋之世,东西二大国无不信禹为古之帝王,且先汤而有天下也」(《古文新证,第2、6页》)。参见王泛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收入罗志田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
45 | 王国维与伯希和有密切的交往,并把他介绍给陈寅恪认识,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页123。 |
46 | 万仕国:《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页176。 |
47 |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读二十四史〉,《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
48 |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当代》(台北)116期,1995年。 |
49 |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页523-524。 |
50 |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页14。 |
51 | 《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观堂集林》卷十二,《王国维遗书》第1册,第594页。 |
52 | 《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二十三,《王国维遗书》第2册,第583页。 |
53 | 《胡适日记》,1923年12月16日。 |
54 | 《王国维全集·书信》,第394页。 |
55 | 关于《水经注》的公案以及王国维对戴震的学术评价及与胡适之间的复杂关系,可参考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页235-259。 |
56 |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页30。 |
57 | 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北江学案》,北京书店影印本(出版日期不详)。 |
58 | 刘师培:〈秦四十郡考〉,《遗书》,页1581-1583。 |
59 | 收入《观堂集林》(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页338-343。 |
60 | 同上,页342-343。 |
61 |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 |
62 | 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学术独立〉,《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页176。 |
63 | 邓实:〈国学通论〉,《国粹学报》第1年第3期。 |
64 | 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学术独立〉,《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第177页。这显然是复述梁启超上一年的主张,梁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说:「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抗我宗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4页。) |
65 | 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左盦外集》卷6。 |
66 | 刘师培:〈新方言序〉,《左盦外集》卷17。 |
67 | 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左盦外集》卷6。 |
68 | 同上。 |
69 | 章太炎:〈致国粹学报书〉(1909年11月2日),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497。 |
70 |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小言十则之十〉,《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页38、4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