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复旦中文系张新颖老师光临《教师之友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3:4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就是水的形状

  来自: icancu (暮紫人归悦)




  关于张新颖老师,复旦中文系流传着以下的段子。有一次上着课,他竟神思远游般发起呆来,站在讲台上,半晌没言语,台下学生正面面相觑,只听张师忽地一声:“我悟了”,回转神来继续上课。(如是我闻,如有不同版本请修正)我只亲眼见过他上课前盯着窗外看了很久,上课铃响过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本科时听过张老师两门课,《沈从文精读》、中国新诗导读。他上课喜欢读原文,像这本书里大段的引用文字一样,一段一段地,不厌其烦地,一字一句地读书。他的普通话并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他读书的感觉很特别,从他嘴里出来的文字,都像是成了某种“张新颖气息”包裹起来的文字,朴实、深情、静穆、深远。总之就是我从心里认可的“读书”的感觉。听他读沈从文,让我彻底喜欢上这位作家,最喜欢他读《从文家书》,尤其是读张兆和的小名,“三三”。这莫名的迷恋还导致我后来做了一件蠢事。最后一课是答疑课,老师让大家提问题,我颤颤地举起手来,“老师,我想再听您念一遍《从文家书》的一段,或者,只念一下、念一遍,‘三三’……” 这是我大概在学校做过最蠢的事情了,不过不后悔,而到现在都不大想得通的是,老师居然也真的念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他课上发言,关于《七色魇》,第一个跳上讲台的我心慌得话都说不连贯,他鼓励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的发言都美好起来,渐入佳境。——他就是有这样的本领,能够透过一些道不明的东西,传递给你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最后我说:在我看来,云南的天很高,云朵笨重,有立体感。因为云朵厚重而多变,故而显得真实;而更进一步衬托出了蓝天的飘渺与庄严。这八篇代表了作者昆明时期的散文,我想是与云南的天空不无关系的,那是一种很少人不为其所慑服的神秘力量。何况看云的,敏感如彼的年月里,敏感如此的沈从文。话音落下,我看到他带头鼓掌,应许我可以不用交期末作业就拿A。不过后来我还是写了一篇很长的论文,《年纪青青的翠翠》,写的都是一些自己都不确定看得清的事,但是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在他那里,总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安顿。
  我一直觉得他的表述总是“不大清楚”,和大多数老师总是试图给出尽可能准确的表述不同,他常从各个侧面,用请多譬喻,反复言说一件事,然后沉默片刻,稍事歉意地一笑:“我也说不清”。可我却一直相信,他的言说方式能够“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起码是最接近可能的一种,就像冯至的诗所写的那样。本书后附的演讲记录中有一段话教我更能理解他:“不要急着去提升、概括、总结、结晶,因为提升、概括、总结、结晶的那个东西就是一个形状,中间我们可能需要这个形状,但是到最后还是要把这个形状打碎的。”书中他还提到他的儿子,也是他课上常讲起的段子:
  “我喜欢听小孩子说话,我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天问我,爸爸,水是什么形状的?我一愣,我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然后他自己说,如果用一个长形的东西去装水,水就是长形的;如果用圆形的东西去装水,水就是圆形的。虽然他用的长形圆形这些概念不准确,可这不就是冯至的诗嘛。后面他接着又说,那水是什么形状呢?——水在水里的形状就是水的形状。”
  读沈从文是大二时候的事,大四直研要选导师,我在魏晋和沈从文之间徘徊,去问他,他说,还是读古代文学好,说完写了推荐信给我现在的导师。原谅我竟把一篇书评写成这副模样。作为一个学生,即使毕业也永远在的学生,他说好,我就信。水就是水的形状。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51:12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读书精神
2007年11月12日
 来源:北京日报








图为《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如果有人想用一间屋子,来容纳人类精神悠久浩瀚的历史,那他大概可以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为这间屋子精心挑选书籍。如果一个人想用更小的空间,来容纳人类精神悠久浩瀚的历史,他有一个比屋子更好放书的地方,那就是他自己的心灵空间。在《读书这么好的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这本小册子里,张新颖开篇如是说道,读书正是一条使心灵变得充盈博大的途径,通过阅读使心灵逐渐扩充为一个包容人类精神史的宇宙。
    读书真的这么重要吗?人非要读书不可吗?张新颖在书中对此类疑问细心解答。他引用博尔赫斯的话说,人类发明的工具中,惟书本为大。除书之外,其他工具都只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门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惟有书本是记忆和想像的延伸。书是划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一个界限,不读书实际上就是放弃个人尊严。人活着过日子,读书是其中多么自然的事情,就像生活中享受阳光一样自然。一旦缺少这样自然的事情,活着其实是不一样的活着。


    有的人总会有种种不读书的理由,比如房间太冷,光线不足,声音太吵。张新颖认为这都是为自己开脱,他借用曾国藩一封家书里的话:“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读书没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但都不是真正的理由。   

那么,读书真的会使人快乐?很多人把读书当成苦役来看,这在张新颖眼里便觉得不对。倘若读书只为应付考试或检查自然叫人疲惫不堪,而且往往无所实际收益。只看报、上网、浏览时尚杂志,这种轻松的阅读只是一种贫瘠的快乐,而要有真正发现的快乐还需去读那些经典著作。张新颖把经典比喻成书中的恒星,其他书籍都围绕着这些恒星旋转。这类经典著作的数目并不多,读完就能把握人类精神史的发展脉络。  

   很多人喜欢明白易懂的书,读这样的书很放松,遇不到困难,还能得到不少快乐。如果一本书从头到尾没有理解上的障碍,那说明作者的认识和你的认识差不多一样,你就很难突破和提升自己。张新颖主张,不要总看通俗易懂的书,还应该看一些不好懂的书,阅读高于自己水平的书,就像向高明的人请教。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受到挑战,要敢于克服理解书中内容的困难,这样也就逐步突破自我,领略到更高级的读书快乐。相反,有的人排斥不易读懂的书,某种意义上就如同见不得比自己高明的人。

    读书也要有自己的方法,但不要脑子里装满功利和自以为是的想法去读书。张新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读书可分为好几个阶段,循序渐进,自然会达通明之境。读书就像照镜子,一个傻瓜往里瞧,别指望会有一个天使从镜中朝外望。喜读书但不要变成书呆子,变成像包法利夫人那样,被阅读的庸俗的言情故事所腐蚀。还要懂得从书中抬起头来,把书本知识和周围生活连接起来,不断扬弃那些陈旧的偏见,使自己的心灵不断更新鲜活,拥有一个生生不息的心灵世界。   

  今天越来越多的印刷品铺天盖地,人们处于各种各样的文字包围中,更严重的是,电子媒介在强烈冲击印刷媒介。越来越多的人不读书了,他们乐于浏览图片和影像,这是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代。书籍和阅读要经受电子和网络时代最严峻的考验,书籍会消亡吗?张新颖对此悲观中有所振奋,引用艾柯的话说:“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书仍然是落难时或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需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臻完善,就像锤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样。”  

   如果书籍消失了,历史就会化为乌有,人类也会灭亡。然而,既然书是那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惟一性的发明,既然书是一旦发明便无需多做改进的东西,那么就让它坦然面对后来的电脑网络等形形色色的发明。张新颖最后写道,无须向谁去抱怨书籍和阅读的命运。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除读书和思索之外,没有另外一种东西能让人的心灵涵括整个宇宙万物。(周南焱)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53:3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这么好的事》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青年评论家张新颖老师应《上海中学生报》编辑之约,专门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关于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等一系列问题的著作。作者庄谐并备,文字张弛有致,娓娓道来,令青少年读者感到平易亲切,同时又深获启迪。阅读《读书这么好的事》,让你爱上读书!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53:58 | 只看该作者
 张新颖,1967年生,山东招远人。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2002年任韩国釜山大学交换教授,2006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等多种奖项。
  主要著作有:《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栖居与游牧之地》、《文学的现代记忆》、《沈从文精读》、《双重见证》、《春酒园蔬集》、《默读的声音》、《读书这么好的事》、《迷恋记》、《无能文学的力量》等十余种。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54:34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致敬
上篇 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二、留在我们身上的种子和朝向自我的过程
三、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四、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五、很困难,所以很快乐
六、书中的恒星
七、“不懂”的召唤
八、起死回生的一骂
九、亲密与美妙,还有幸福
十、普通读者
十一、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十二、“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
十三、书的侦探
十四、重读
十五、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
十六、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
十七、读书的历史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十八、向谁去抱怨书籍的命运
十九、阅读冈阅读经验的唯一性而存在
二十、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
二十一、十二种声音
二十二、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

下篇 读书这件事——一次演讲
一、一种基本的精神活动方式
二、带着满脑子的想法来读书,可能造成大的障碍
三、在“无知”的位置上去“胡思乱想”
四、阶段和顺序:野,从,通,物,来
五、离开,扬弃
六、一本没有读懂的书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八、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
二版后记
三版后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55:22 | 只看该作者
精彩书摘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既然“不求甚解”,为什么还会有所“会意”呢?这个很有意思。
  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读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感受,这些感受是随时出现的,读到某一页,某一句话,读到某个情节,哭了或者笑了,都有可能。这些随时出现的感受,很零碎,不条理,前后矛盾,说不清道不明,其中大多也许可能只存在了一瞬间,很快就消失了。很多人读书,急于做的事情是,当一本书读完的时候,要对他的感受进行概括,提炼,总结。我想说的是,要把后面做的这些事情放得慢一点,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尽可能地把读书过程中的那些零星的、你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保持得长久一点,不要急于把它们提升、概括、提炼、总结成一个什么观点,不要急于去形成意见和看法,而让感性的那个东西保存得长久一点。其实那些感性的东西是最珍贵的,你不有意去保护珍惜的话,它很快就没有了。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意见、看法,对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有意见和看法,其实呢,这些意见和看法不一定那么有意思。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形成意见和看法之前的、属于你个人的、和你原始原生的反应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感性的状态。所谓“不求甚解”,在我的体会里面,就是不急于把它提炼为、概括为、总结为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做起来是最容易的;难的是把自己那个感性的东西保存下来,这个才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好的大脑是什么呢?好的大脑是野生的、枝叶繁茂的植物,而不是修剪得很规矩、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树木。当然,那个原生的东西它很可能会自然、自动结晶为某种东西,自然、自动形成我们人生经验当中一些宝贵的东西,不要人为地去加速这个过程。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自己的想法、独立的见解,这个当然是好的;但是孩子在家里,在学校,他的独立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怎么就要求他对生活有见解、有看法呢?对生活的见解和看法是慢慢地从生活中体会出来的,是自然地生长出来的。做过母亲之后你就知道做母亲的辛苦和伟大,这个东西不用去教的,不用去提炼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生活,你就要求他对生活有见解有看法,这是不合理的。现在好了,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很有看法,对很多问题都很有看法,但是这些看法是可靠的么?它背后没有一个生活世界的支撑,这样的看法是什么东西呢?这样的个性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我对这样的方式是很怀疑的。让这些东西很自然地成熟——我觉得生命就是一个时间过程——一定要时间到了,它才成熟,不要催生它。当然可以有三季稻,但是三季稻就是没有一季稻好吃。我们应该要有耐心,有耐心等待我们在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感受自然地形成某种东西。
  我们也要有耐心等待阅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慢慢地解决,我们要学会和问题相处。通常我们碰到问题都很着急地去解决它,解决了就轻松了,其实不妨让那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得长一点。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越多。有的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东西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所谓“会意”,“会意”的一定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的、可以概括成几条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20 , Processed in 0.10622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