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9 11: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们认为现今时代是“世界图像时代”,并开始进入“视觉转向”或称为“图像转向”的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成为由图像组成的视觉世界。读图时代使人们始终处于图像的包围中,无时不刻不在接收着各种图像信息。但是,人们在阅读读图时代异常丰富的图像时,也同样提出了在这个时代中存在的图像污染和暴力问题。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图像的钟爱,也由此更易受到图像的影响。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日益明显,其自身的价值观迷失给小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图像以其传播优势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产生了误导。针对以上情况,本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期望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从而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图像与价值观的理论阐释。首先对图像进行理性认识,对图像的概念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多学科的角度列举并界定了价值观的概念,分析了小学生价值观的涵义和特点。最后,从三个方面对读图时代进行了理性分析,分别是读图时代的涵义、读图时代到来的现实背景和读图时代中图像的传播媒介。第二部分: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影响状况调查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关于对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影响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相应结论。第三部分: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该部分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部分。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积极影响包括:图像有助于小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图像有助于小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知;图像有助于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消极影响分别列举了电视、广告、网络、卡通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四部分: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主观因素主要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客观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原因。第五部分: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策略。主要包括:一、关口前移,把好生产、流通关;二、建立制度,规范运行;三、家校联合,引导选择。'); People think that modern society is "image world time", it also begins to enter into human "vision or image sh   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4-5[/td]
英文摘要5-8[/td]
引言8-12[/td]
第一章 图像与价值观的理论阐释12-19[/td]
    一、图像的理性认识12-14[/td]
        (一) 图像的概念12-13[/td]
        (二) 图像的功能13-14[/td]
    二、价值观的内涵14-15[/td]
        (一) 价值观的概念14[/td]
        (二) 小学生价值观的涵义及其特点14-15[/td]
    三、读图时代的理性分析15-19[/td]
        (一) 读图时代的涵义15-16[/td]
        (二) 读图时代到来的现实背景16[/td]
        (三) 读图时代中图像的传播媒介16-19[/td]
第二章 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影响状况的调查分析19-22[/td]
    一、研究对象19[/td]
    二、研究方法19[/td]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19-21[/td]
        (一) 小学生对图片和文字的偏好19-20[/td]
        (二) 小学生的收视兴趣20[/td]
        (三) 小学生关注的电视中角色的行为特征20-21[/td]
        (四) 电视或图书中的图像对小学生的影响21[/td]
    四、结论21-22[/td]
第三章 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22-32[/td]
    一、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积极影响22-24[/td]
        (一) 图像有助于小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22-23[/td]
        (二) 图像有助于小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知23-24[/td]
        (三) 图像有助于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24[/td]
    二、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消极影响24-32[/td]
        (一) 电视:视觉霸权的陷阱25-26[/td]
        (二) 广告:浮夸气息的蔓延26-28[/td]
        (三) 网络:虚拟世界的危机28-29[/td]
        (四)卡通:被生活放逐的娱乐29-32[/td]
第四章 图像对小学生价值观养成影响的原因分析32-36[/td]
    一、主观因素32[/td]
    二、客观因素32-36[/td]
        (一)家庭环境32-33[/td]
        (二)社会环境33-34[/td]
        (三)学校环境34-36[/td]
第五章 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策略36-42[/td]
    一、关口前移,把好生产、流通关36-37[/td]
    二、建立制度,规范运行37-38[/td]
    三、家校联合,引导选择38-42[/td]
结语42-43[/td]
参考文献43-49[/td]
附录49-51[/td]
后记51
【参考文献】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1]. 张雪林. 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5)
  • [2]. 王健. 对“读图时代”的思考[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1)
  • [3]. 张经武. 读图时代与“身体写作”[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1)
  • [4]. 李晓灵. 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J]. 北京社会科学. 2008.(02)
  • [5]. 刘波. 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J]. 编辑学刊. 2005.(01)
  • [6]. 赵婧. “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J]. 编辑之友. 2005.(01)
  • [7]. 宁圣红. 品评读图时代[J]. 图书与情报. 2006.(06)
  • [8]. 郑一奇. “读图时代”的新要求[J]. 出版参考. 2003.(03)
  • [9]. 章俊,饶德江. 读图时代广告符号发展特点及成因[J]. 当代传播. 2005.(04)
  • [10]. 李舒东. 从读书时代到读图时代——试论图书与电视相互作用的关系[J]. 当代电视. 2006.(05)
  • [11]. 刘蓓. “世界图像时代”的“仿像”与“模拟”[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2)
  • [12]. 李培林. 读图时代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12)
  • [13]. 周宪. 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2)
  • [14]. 谢冬冰. 视像的诱惑[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 [15]. 周世辟. 读图时代的到来和现代阅读的兴起[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11)
  • [16]. 刘胜蓉.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J]. 桂海论丛. 2007.(06)
  • [17]. 黄健云. “读图时代”与成高教学模式改革[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 [18]. 赵肖芳. 网络媒体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19]. 孙志璞. 论电子图像时代文学的独立品格[J]. 甘肃理论学刊. 2006.(02)
  • [20]. 张健挺,陈相雨. 分野和界定:字符时代、读图时代和动画时代[J]. 出版广角. 2003.(08)
  • [21]. 喻纬. 读图时代“图文本”的优劣得失[J]. 出版科学. 2007.(02)
  • [22]. 冯雁. 繁荣,抑或泡沫?——“读图时代”的冷思考[J]. 大学出版. 2003.(03)
  • [23]. 廖桂莲. 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初探[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24]. 刘迅. 论“读图”时代的影视鉴赏[J]. 电影文学. 2005.(01)
  • [25]. 金霞. 读图时代的电视视觉霸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 [26]. 王萍. 读图时代:语文思维训练的应对与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
  • [27]. 鲁虹. 图像时代的视觉转向[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6.(02)
  • [28]. 王建军. 读图时代少儿期刊的发展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03)
  • [29]. 肖绍聪,刘铁芳. 从文学书到图画书:读图时代的教育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2)
  • [30]. 袁亚妮. 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 [31]. 黄宝娥. 简论媒体素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32]. 李培林 ,赵春华. 读图时代与教育创新研究[J]. 江苏高教. 2002.(04)
  • [33]. 杨曦. 城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初探[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 [34]. 张雅玲.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2)
  • [35]. 李政涛. 图像时代的教育论纲[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5)
  • [36]. 姚喜双,郭龙生. 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 教育研究. 2007.(11)
  • [37]. 巫幸兴.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 教书育人. 2007.(12)
  • [38]. 袁小武. 论网络游戏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 教育与职业. 2006.(29)
  • [39]. 林玉凤. 反思“读图时代”语境下的视觉设计[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7.(02)
  • [40]. 梅平乐,杨永刚. 影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J]. 开封大学学报. 2004.(04)
  • [41]. 林文娟. “读图”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科教文汇. 2006.(02)
  • [42]. 凌建英,梁晨霞. 读图时代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的价值[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1)
  • [43]. 钟金花. 读图时代的新型权力纠结[J]. 理论与创作. 2008.(01)
  • [44]. 欧阳文风. 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时代文学研究的重心转移[J]. 理论与创作. 2008.(02)
  • [45]. 徐俏琳. 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 丽水学院学报. 2005.(04)
  • [46]. 郑惠生. “图像时代”大学生  最认同的读物的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八[J]. 美与时代. 2005.(12)
  • [47]. 张珍. 试论个体认知的选择性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48]. 汤晓. 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矛盾的教育对策[J]. 湖南教育. 2002.(14)
  • [49]. 查代春. 读图时代:广告如何创意[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4)
  • [50]. 张桃洲. 图像时代的知识累积与读书[J]. 今日教育. 2007.(04)
  • [51]. 黄丹. 读图时代的广告创意策略[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3)
  • [52]. 卢少军,于锦.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理论学刊. 2008.(03)
  • [53]. 张卓明. 我们需要什么?——读图时代的卡通文化现状[J]. 美术之友. 2004.(03)
  • [54]. 胡珂. 图形符号——视觉读图时代的回归[J]. 美苑. 2008.(04)
  • [55]. 刘秋云. 读图时代的文学——简论文学的前途[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7.(03)
  • [56]. 叶松庆.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J]. 青年探索. 2008.(01)
  • [57]. 陈元元. 喝“电视奶”长大的一代——谈中国青少年读图时代的到来[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1)
  • [58]. 李霞,荣梅,赵婧,叶荣国.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征[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 [59]. 文萍,李红,马宽斌. 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J]. 青年研究. 2005.(12)
  • [60]. 叶松庆.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对安徽省2426名未成年人的调查分析[J]. 青年研究. 2006.(12)
  • [61]. 姜雪凤,关锋. 当代国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及启示[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7.(01)
  • [62]. 李德顺. 谈谈当前的价值观念变革[J]. 学习与研究. 1993.(08)
  • [63]. 王珺.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的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9)
  • [64]. 辛志勇,姜琨. 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J]. 人民教育. 2005.(18)
  • [65]. 王萍. 关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5)
  • [66]. 石勇,刘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统计与分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 [67]. 黄柏刚. 图像时代文学的新质融入与发展的可能性探讨[J]. 茂名学院学报. 2005.(02)
  • [68]. 于鹏. 电视传播:身担重任需自知——媒介的社会责任与青少年价值观的构筑[J]. 思想·理论·教育. 2002.(Z1)
  • [69]. 刘文亮. 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综述[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70]. 杨松芳. 解析“读图时代”[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 [71]. 杨小彦. 话说读图时代[J]. 天涯. 2001.(01)
  • [72]. 张博. 互联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 河南教育. 2002.(10)
  • [73]. 段钢. 图像时代的符号和象征[J].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4)
  • [74]. 曾军,陈瑜. 传媒时代的学术生产——“读图时代”批判[J]. 探索与争鸣. 2008.(03)
  • [75]. 林德全. “读图时代”学校课程的思考[J]. 天中学刊. 2007.(01)
  • [76]. 胡俊海,胡凯. 读图时代与虚拟世界[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4.(02)
  • [77]. 王灵艳.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 2006.(25)
  • [78]. 林蓓蓓. “读图时代”重提海德格尔的真理论[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4.(04)
  • [79]. 周宪. “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 文学评论. 2005.(06)
  • [80]. 张荣翼. 图像时代的美学管窥[J].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1)
  • [81]. 朱述超. 图像时代的审美观念[J]. 温州大学学报. 2006.(02)
  • [82]. 杨泳. 关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分析[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 [83]. 李晓君,李琳.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04)
  • [84]. 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1)
  • [85]. 胡安莲,卢兴敏. 对读图时代语文教育的思考[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7.(09)
  • [86]. 叶黎明,陶本一. “读图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危机与走向[J]. 教育学报. 2007.(03)
  • [87]. 周宪. 视觉文化的转向[J]. 学术研究. 2004.(02)
  • [88]. 白长锐. 视角素养——图像时代受众的必备技能[J]. 军事记者. 2006.(02)
  • [89]. 谢昌军. “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探究[J]. 新闻窗. 2007.(03)
  • [90]. 尹瑛. 传媒消费主义和青少年价值观[J]. 新闻记者. 2004.(01)
  • [91]. 张洪忠. 读图时代还是读标题时代?——都市类报纸版面元素的构成关系分析[J]. 新闻与写作. 2006.(06)
  • [92]. 丁开. 读图时代以及超画面信息量[J]. 新闻知识. 2005.(08)
  • [93]. 刘济良. 论消费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 [94]. 邵俊峰,史原. 读图时代的大众文化[J]. 新闻传播. 2002.(10)
  • [95]. 陈玉秋,马一博. 语文新教材插图:走向读图时代[J]. 语文建设. 2007.(11)
  • [96]. 思苇文. 读图时代的阅读[J]. 语文世界. 2003.(04)
  • [97]. 郑丹娘. 读图时代关于当今青少年阅读文化时尚的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0.(02)
  • [98]. 赵海霞. 卡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 中国青年研究. 2005.(10)
  • [99]. 石勇. 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J]. 中国青年研究. 2006.(11)
  • [100]. 潘一禾. 论当代中国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难点和重点[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03)
  • [101]. 郑志华,刘成斌. 限度与和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03)
  • [102]. 廖莎莎,韦毅嘉.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 [103]. 吴子林. 图像时代的文学命运——以影视与文学的关系为个案[J].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6)
  • [104]. 叶松庆.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与原因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07.(08)
  • [105]. 古人伏,朱炜.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冲突与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 1998.(02)
  • [106]. 曾凡林,戴巧云,汤盛钦,张文渊. 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01)
  • [107]. 陆建南,祝贤平. 读图时代更需加强写字教育——农村小学生写字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作文教学研究. 2006.(02)
  • [108]. 姚展雄. 棒喝“读图时代”[J]. 中外文化交流. 2003.(10)
  • [109]. 沈晴. 图像时代的广告:历史衍变与文化功能[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10]. 李培林. 科学界定“读图时代”[J]. 军事记者. 2006.(07)
  • [111]. 汪君. 谈读图时代的书籍设计[J]. 艺术探索. 2006.(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8:29 , Processed in 0.0727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