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小班案例:孩子说“我不想让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6 10:4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小班案例:孩子说“我不想让座”   作者:何媛  
  ■何媛
  事件:
  在一次小班社会活动中,为了达到“让幼儿懂得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的目标,老师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我们来坐车。”在游戏中途,老师特意安排3位老奶奶上车,而此时“车”上已没有空余的座位,老师启发幼儿说:“老奶奶上车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可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实在不能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意义。面对没有作出任何反应的孩子,老师站起来,对一位老奶奶说:“老奶奶,您请坐!”其中一位老奶奶坐下了,这时,老师再一次启发孩子:“我让老奶奶坐了,可是,还有两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怎么办呀?谁给老奶奶让座?”老师以为“以身作则”的示范可以达到让孩子明白做个文明小乘客的道理。可是,有个孩子说话了:“我不想让座。”老师问:“你怎么不(给老奶奶)让座呀?”孩子说:“我还小呢,我要坐”……
  分析: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创设“让座”的游戏情境,来引导小班幼儿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这位老师不自觉地就代表了文明的使者,然而,教师好意的引导却遭到儿童直白的反驳:“我不想让座。”其理由是:“我还小呢,我要坐”。对此,教师陷入两难的困境:一边是教育的使命,即引导儿童给老年人让座,做个文明的社会人,一边是儿童的自我辩护,即儿童有拥有“座位”的权利。教师也意识到不应该强迫儿童让座,但也坚持要让儿童意识到要尊重老人,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尊老”与“爱幼”似乎不能兼顾。
  事实上,使这个教师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即“尊老”与“爱幼”在幼儿生活体验中所处的分量是不同的。对于3岁多的幼儿来说,“尊老”恰恰不是他们所体验的,也不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爱幼”却是幼儿切身的体验,“尊老爱幼”的文明秩序在幼儿那里应是“爱幼尊老”,只有幼儿自己体验到被人爱,才会去爱更弱小的同类,才能更尊重长辈,即“尊老”。而且,从“爱幼”到“尊老”的这个过程并不是直线性的,它遵循着儿童自己的发展路线。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的“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一般的教育方法还有一个错误是,首先对孩子们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所以开头就颠倒了。”正是这种理念的颠倒导致了实践中两难的困境。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在“尊老爱幼”的文明序列中,教师只关注了“尊老”,忘了“爱幼”,将眼前的受教育者等同于要适应社会的“小大人”。就“让座”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成人给儿童让座才是真正文明的体现。幼儿受到成人的关爱与呵护是幼儿的权利,只有充分享受了权利的幼儿才能懂得对他人的责任。如果不从幼儿的切身体验出发,不从幼儿的生活感受出发,仅仅将“做个文明的小乘客”的要求“传授”给儿童,这种教育行为本身是值得质疑的。(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学前教育案例:“小医院”热闹起来了   
  ■祝晓燕
游戏是孩子的生活方式。滨幼 摄
  实录:
  中班活动室里,角色游戏的时间到了。非非上周生病去过医院,她很想做“医生”,就来到了“小医院”。最近几次的游戏中,“小医院”很冷清,看病的少了,想做小医生的小朋友也少了。今天,来这里的还有另外一个小女孩凡凡。
  非非和凡凡取出“小医生”的白大褂、印有红十字的帽子,各自往身上穿戴。穿戴完,凡凡跑向走廊边上的镜子,非非也跟了过去。在镜子面前,她们挤来挤去,都希望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完整形象。非非似乎生气了,说:“你照了很久了,让我看看我的衣服!”凡凡也不甘示弱:“我先来的,让我先看!”她们争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王老师来了,说:“非非医生、凡凡医生,要上班了吧?一会儿有病人来了!”两个小姑娘你看我、我看你,非非一把拉起凡凡的手,回到“小医院”,摆弄着玩具,笑容又回到了她们的脸上。
  来“病人”了,一位“妈妈”抱着“娃娃”说:“娃娃生病了!”非非抢先拿过小听诊器,在娃娃的胸前认真地“听”了起来,来来回回几遍,凡凡拿着注射器已经作好了给娃娃打针的准备,等了一会儿,见非非还在“听”,就说:“娃娃感冒了,要打针!”边说边把注射器对着娃娃的手臂“哧哧”两下。非非着急地说:“还没验血呢!”凡凡愣了一下:“那怎么验血呢?”非非想了想,说:“要抽血,然后放在机器里,电脑就会打字出来的。”她左右看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挠了挠头,显得不知所措。
  在远远观察着的王老师走来了:“王老师也生病了!医生,你们在商量什么呀?”3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说起了“验血”、“吃药”,一脸的探究和渴望。
  王老师搂过3个孩子,就地取材,把一个饼干盒剪开,反转粘贴了一下,做成了一台仪器的样子,问:“这样像吗?叫它什么名字呢?谁给我化验呀?”3个孩子都拍起了手,兴奋地忙开了,王老师配合着。化验好了,王老师和“妈妈”都拿到了一张画着“圈圈”、“钩钩”的“化验单”。
  王老师又问:“我要不要吃药呀?吃什么药呢?娃娃该吃什么药呢?你们再想想办法,等会儿我来拿药啊!”王老师走了,凡凡忙着做药片,非非忙着看病、化验,那位“妈妈”兴奋地拿着“化验单”跑回家,一路叫着:“这是娃娃的化验单!娃娃病好了。”小医院里热闹起来了。
  游戏结束后的“快乐分享”环节,非非和凡凡显得特别激动,眉飞色舞:“我们医院可以化验、配药了!”“看,这是我们的化验器、化验单、彩色的药片,我们的药片很漂亮吧,不苦的哦!”王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两个“药盒”:“这是大班哥哥姐姐做的药盒,送给小医院吧!看,这一边有颜色标记,另一边有图形的标记,那看看,这些有不同颜色又有不同图形的药片,该怎么装在药盒里呢?谁愿意试试?”一只只小手都高高地举了起来,活动室里更热闹了!
  分析:
  作为从感知向思维发展的中间环节的象征活动——角色游戏,是中班的典型游戏。
  从案例中,非非和凡凡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班孩子的率真与可爱。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角色扮演充满了兴趣,并能初步理解角色职责和行为,但角色意识不强,往往边玩边创编情节并随时变换角色和游戏内容;游戏使孩子的交往多了,但“自我为中心”特征鲜明。游戏时必要的交流,极大地丰富着孩子的语言,充实着孩子的情感。孩子们正是在游戏中发现自我,继而发现他人、发现人际关系。
  角色游戏是自然游戏,但也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就中班而言,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加深其对角色的理解,提高角色扮演水平,促进游戏中的交往,帮助和鼓励孩子选择、替代,或自制玩具,对孩子游戏内容的丰富、游戏兴趣的增强、游戏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她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支持者。她的言行是随机性的,是现场生成的,但其目的也是鲜明的,引导着孩子的快乐和成长。
  游戏是孩子自主的活动,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满足着儿童自我实现的需求,许多时候,教师是多余的,我们只需要远远地看着。但更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鼓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需要向孩子学习。
  (作者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早教中心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0:32 , Processed in 0.0736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