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之怪现象:课程设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7 16:5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之怪现象:课程设置


文/王小庆







    许多年前(2000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曾为现有的课程及教育理论作过辩解,说:
    对教育或教学改革的提法,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谨慎言之。因为教育理论和决策,包括课程的设置是一门极复杂的哲学,政府未尝没有对它进行过设计、论证,匆促地改革并不能真的带来实际的效果。我们的问题只是未能真正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宗旨,许多授课人员包括教育当局只是进行着愚蠢的、以扼杀学生天性为目的的教学动作。我们不能只做些表面的、口号式的、追求时髦的形式,而要深入研究学生作为人的本质,踏踏实实的思考教学的具体操作,才能使学生从教学中真正受益。
    这一观点我至今仍在坚持。不过,昨日读了陶林君的《关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断想》一文,发觉事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糟糕,因此,又一次对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怀疑。兹提出一些问题,望诸位能不吝解答:
    小学语文:以我对语文科门外汉的眼光看,小学开设语文,惟为识字,并可以因此进行粗略的阅读及写作。当然,中国的传统,儿童须受蒙学,因此要诵诗书习古文。这并不错,但在“知识爆炸”的年月,这样做恐怕会讨学生的嫌:因为他们发觉最要紧的事,是将作业做完,然后出去玩耍。而作业,除了语文,尚有其他多门学科。因此“诵经”的做法,虽或有美好的文化目标,恐未必能真正奏效。
    数学:对于数学,我历来有偏见。有一次一位专家到鄙校做点评,提到数学科的目的是“培养数学思维”。我十分的不理解。在我看来,数学的学习,能够做到日后不被人骗了钱去,便已足矣;要钻研其中的抽象符号,是那些确有兴趣的精英的事。我倒觉得,当年毕达哥拉斯为“美”而研习数学,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数学文化”提出已许多年,但我们似乎并没有从数学课中发现有什么文化的味道。
    科学:陶林君是科学老师出声,他对这门学科自是一往情深,而对科学课的现状,也是“爱之深、恨之切”了。科学在“废科举,兴学堂”之初,是作为“格致”科而开设的,即为工具般的实用而做技术准备。我本人深受卢梭的影响,对科学的邪恶及它造成的伦理丧失非常不安。但教育当局既决定科学的至高地位,便须有相应的动作。将科学作为“知识”进行书本学习,毕竟与它的本质相违背。科学培养的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在已知与未知间搭起桥梁,建立关系。这便要两样东西:怀疑和实验。将现有的知识告诉给学生,一定不是科学的任务。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因此,它也是浪漫的,并不冰冷。
    信息技术:我有时候非常奇怪这门学科名字的由来。在中小学开设的信息科,其实就是计算机技术,为何要冠之“信息”两字?要知“信息”不仅仅是计算机的事,它的范围非常之广。这姑且不论。至于计算机的学习,我以为这一领域的高手,大多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这就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弄电脑的人中,小伙子占绝对比例(小姑娘不是没有,但大多是做卖配件的生意,或者在办公室打打字)。我仔细地研究过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本,发现和我们成人“扫盲”教材大同小异,里面用的例子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计算机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坐在教室里,搬弄着几年前的例子,恐怕要被学生嘲笑的。
    中学语文:我经常听到语文老师讲,语文的教学,要追求“大语文”,即文本的阅读基于一切社会可读材料。但是,语文科的考试,却可笑的很。它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很容易叫我们发觉自己连话都不会讲了。前些日子从网上下载一张卷子,上面写着“70分以下都是文盲”。我凭着在应试教学中摸爬滚打的经验,总算证明自己不是文盲。而我的夫人和她的一些朋友,虽然在大学授课,虽然也是中国人,却终逃不脱“文盲”的结局。中学语文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学习文学作品。这当然是好事,文学毕竟是语言的时代精粹。不过诸位可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先生在课堂里讲授过的文学,我们都不觉得它精妙,倒是课外的闲杂书,我们却读的津津有味!这些年也有人不断地思想文学阅读的教法。但我想,文学的美,大概是不能讲出来的,所以需要课外的自我陶醉。一旦点破,便顿时化作了“知识”。
    政治:我在读书时,有这样一门科,而且中考和高考都严格考试。老实说,我虽对其中的一些哲学道理感兴趣,但要我“学习”,却十分不情愿。偏偏这种学习常常意味着“背诵”。所以学生对政治科的反感也在所难免了。现在政治不在中考范围内,和地理、历史等都作为“边角料”陪衬其他一些“主课”,并合并成“社会”科。这就愈加使它的地位尴尬了:学科老师为了能够在学校争得存在的地位,势必要突出这门科的重要性。于是便回归到考试,以“统测”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优秀。不幸的很,由于中考科目的导向,校长往往不买他们的帐,所以,“社会”科教师的失落,令人同情。高中情况稍好,政治还是文科的高考项目。但是,“政治”的提法,即已决定了学生对它的厌恶。如果像西方那样,改作“哲学”,并且学习的理论,也不仅是马列主义,估计那些好思维的学生,会热情高涨的。
    品德:小学和初中都有这门科。我不知道是哪个课程专家出的这个馊主意。“品德”算是“德育”么?看来不是。因为德育的要点是“渗透”,于行为中内化道德意识。知识的学习当然是纸上谈兵,它起的作用非常的微小。至于在“品德”课堂内,教师在上面讲大道理,学生在底下做小坏事,比比皆是。证明这种课程的设置,非常可笑。
    英语:我始终觉得,在中小学开设外语科,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外语是一种工具,这是全社会的共识,虽然外语的专家并不以为然。作为工具,当然很重要。但是,工具是有用的时候方可以学,没用的时候学它干啥?可惜现在全社会都废寝忘食地啃外语,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是因为各行各业的晋级,都要“考”外语——我相信,这些考过外语的人,很多是从来没有用过外语、也从来不打算去用的。当然,也有把外语学的很好的,可是都凭着它出国或去做洋买办了。想想花了这么大气力去教授英语,最终却为洋人培养人才,我就觉得痛心!现在“新课标”提出要有跨文化意识,这是好事。不过,完全可以由一些外语的人才进行翻译,促进文化的交流。至于广大民众,他要学习外语自然是他的愿望,他不要学,也不必强求之。
    艺术:艺术其实包括美术和音乐。当年蔡元培提出要“美育”,是发觉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特点。可是我们历来认为美术也罢,音乐也罢,只是“可以陶冶心灵”。许多时候,艺术只是一种“德育”的附庸。我坚持认为艺术学科开设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对这门学科存有偏见,开了还不如不开,免得玷污了艺术的神圣。

    对于学科的设置,有一点我们都非常清楚:所有的课程设置理论,都要基于你对教育之未来的设想和对孩子特点的研究。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总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头上:不仅曲解了现有的课程设置精神,也自作主张地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名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恐怕不是教育,而是谋杀:谋杀作为人的学生,谋杀以人为宗旨的教育!(06年6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19:30 , Processed in 0.06617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