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几篇好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6 17: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篇:书  法  性  格



伍立扬(海南省,著名散文家)



    时代翻新,电脑倡行,故作家有以键换笔一说。打印稿逐渐风行。此时即有文章家慨叹人心不古,因为电脑稿千篇一律,个性及书法情调俱丧失殆尽,风流云散矣。此论看似端方,实则片面至极。就实情而言,常人写字,多潦草、率尔、孟浪、委琐、卑猥,有的细小如蚂蚁,令人揪心,恨不得把它放大一下;有的硕大如莽汉,伸臂弹腿无有些微规范,叫人不禁想斩其多余;有的歪斜模棱、暧昧含混,字与字纠缠不清;有的肥胖臃肿,如厚皮馒头,令人气馁。糟蹋圣贤,莫此为甚。倘若每日看稿读信尽与此种种字迹打交道,相纠缠,而又观之欲呕,则人生的趣味,也真可谓消弭到荡然无存了。看一两页纸便倦,遽欲弃之,还会有什么好心情呢?故退而求其次,电脑稿的清爽醒目反而可解心、眼的负累倒悬于万一。
    字迹的种种不堪、差别、反常、怪异,实与个人性格有关,故有何种性格,便有何种字体,可谓大致不差。写字作画,是雅事,也是俗事,好的字体、书法,令人俗中求雅,视之怡然,渐渐烘托一种求知求美的兴趣,也可称功莫大焉,字愈精神人愈灵,字愈潦倒人愈
昏,随处可得实证。字如其人,从形体到笔划抑扬收放的气质,均可互照。书法艺术同汉字本身一样,有一种先天的贵族气质,在书法大家如王羲之、虞世南、柳公权、苏轼、米芾、赵孟颊、董其昌的书法中,不难揣度汉字成为书法即被激活之后,其中所蕴涵的空间具象、运动想象和符号抽象的直觉能力。此一方面同个人的气质、涵养、体质、腕力以及观照世界的方式是有直接的血缘联系的。另一方面,汉字的性灵也得到证明,仓颉造字有鬼夜哭,感于灵也。孔颖达说:“书者,写其言,如其意,情得展舒。”(《尚书序正义》)
  书法乃线条艺术,而任何一条延续的线无非一种运动路线。其间自然有行为方式、心理因素、性格缓急的附着,因此如同世上并无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没有任何个体的字迹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由字及人,反推其性格心理,亦可成立。董其昌极为推扬苏轼“天真烂漫是吾师”一语,自谓作字不求太工,因此获闲适自然之趣。他说他的字比赵孟兆页
来得生、拙,而其潇洒出尘的风神,变幻无方的形态,也真和他的文章一样,开出一时的新派。当今中国画圣手范曾,其书法波磔冲折的内劲造就高迈雄奇的内涵,不难窥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兼济天下的抱负。古称书画为墨戏,其实此墨戏两字大有奥妙,因为线条凝聚了心理情怀的涵义在内。唐以后及今人之杜甫画像,均清癯瘦古,杜甫本人在书法上也确以为须“书贵瘦硬方通神”,这和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不会毫无瓜葛罢;而同代的颜鲁公(真卿)因倡言书法之教化功能,字又偏肥,但肥得雄毅浑厚,亦称高格。
    当然,书法的时代风貌也会影响各时代书法家的字体。若秦汉尚势,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而晋代则尚韵,所以,杜牧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拿来衡量晋代书法,也可成立。但即在时代总体风貌之下,书家各人不同的性格神理,也还是不期然而然地突显出来,《世说新语》说王右军“风骨清举”,“高爽有风气”,他的书法也是如此,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大书法家的作品总是其人格精神及生命情调的升华。故古人虽遥,神貌难追,从他们的书法字迹上,即可追摩大半,当时虽无照相机,似已无有太多遗憾。唐代尝有规模宏大的学书狂潮,绘画理论名家张彦远征引《非草书》加以非难“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见 出血,犹不休息”。但书法家即使在多方练习之后,其线条的流走变化仍可见其性格,而且似乎更加明显。风格确乎难以作伪。
    莎剧《哈姆莱特》尝谓:“我有一次曾像我们的政治家那样,视工整的笔迹为卑劣的事情。”莎土比亚本人早年字迹清新工整,后来受时代风气影响,以潦草相炫。盖当时上等绅士皆以写潦草随便之字为要务。但与萧伯纳同时代的伦敦大学亨利莫利教授却以为,莎翁后期极不稳定的笔迹乃是他因神经衰弱而发抖的手所致(事出《萧伯纳传》),看来笔迹确实很难作伪,乃因笔划的连贯条理及断续分别与性格、心理、力量、意志、喜怒、爱恨、猜度等等,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抗战中期,军统局戴雨农手下干员在上海和汪伪丁默村系统特工斗法,每次截获密信,均从笔迹上猜度出主角、对手、处境等等,颇能中的。
狷介者字僻,茕独者字寒,豪达者字旷,闲适者字逸,雄放者字野,高迈者字奇,鄙佞者字奸,端方者字朴,深心者字怪,大略可作如是观。1915年,苏曼殊致柳亚子信中尝谓“纫兰书法甚有进步,但字瘦如其人耳”(《苏曼殊文集》下·六一五页)。字与人的外形竟是这样的一体化而密不可分,真是字如其人的绝好注脚。颜鲁公(真卿)虽称一代书宗,但精于书法鉴赏的李后主却甚为鄙薄,他说:“真卿之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耳。”(宋朝《事实类苑》卷五十一)颜真卿体貌外形若何,今已无法知晓,不知是否和后主眼中他的书法一样?这很难下断语,因为事情每有旁逸斜出的。鸠形鹄面者往往书法奇佳,而不少相貌堂堂者写的字却和支离歪斜的稻草人无甚分别。此种复杂性又宜自写字者的情感背景去观照了。

[季超插话:伍立扬先生,蜀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曾任人民日报社编辑。其散文文体风格昔曾极尽雕饰,语言古奥,今已归向平淡中和,更进一境。季超曾拜读其《梦痕烟雨》等数种,有见到立杨先生的朋友,请代老管问声好。]


第二篇:尺  牍  之  外



唐吟方(北京市,著名书法家,文物学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郑逸梅先生去世后,他收藏过的一批尺牍流出上海到了浙江,我在老家海宁陆陆续续见过一些,少说也有几十通吧。记得有白蕉、王蘧常、苏渊雷、俞平伯、潘景郑、周谷城等人,还都是毛笔,写在有光纸上。白蕉的那一通,只是一个便条,托人取东西;俞平伯那封,谢送书,可能落笔时有误,信纸上写错的地方剪掉了一块,又在挖补过的地方,工工整整又写上一字。信都很短,典型的应酬尺牍。收藏者想出让,每通开价在50至60元之间,不算贵,我嫌尺牍的内容太单调,又写在有光纸上,不好保存,没有要。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像这样一批典型的应酬书札,好像不能完全抹杀它们的价值,要了解旧时代过来的那辈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状态,这批应酬“尺牍”就是很好的材料。等我明白过来,这批尺牍早已不知流落谁家之手,“此中乐,不可得”了。
    有一年,还是在海宁,我见到一批从诗人朱大可家散出来的尺牍、诗稿,不敢确定它们的写作年代,想起来应该是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的东西。这些文化老人晚年无事可做,日以敲诗为乐,写完了,在熟悉的朋友圈里传观,友朋们以诗代柬,互相唱和,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交流。这种体裁成为当时老年知识分子沟通感情、交流思想、驱赶岑寂的一条纽带,旧诗成了仅次于尺牍可以在小范围里流通的语体。我看到过他们以“电风扇”为题的吟咏,就是这样狭窄的题目,也没有束缚老诗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全副知识背景,把一个枯燥乏味的题目做得兴趣盎然。收藏者则利用工具书查找确定尺牍、诗稿作者的来历,好向购藏者要价,这是名人墨迹。我那时只看重与艺术史有关的文字材料,除此之外的东西一瞥而过,看过也就看过了。
    机会接二连三擦肩而过,但我还是零零星星收得一些小东西,如诗稿、文稿,内容已越过尺牍的范围,但和尺牍一样,为我喜欢。如沈禹钟题陈小翠“翠楼吟草”墨稿,写在朵云轩信笺上。沈禹钟是南社的捷才诗人,浙江嘉善人。沈先生的友交不乏著名书家,他本人的字写得实在不高明,看不出一点诗人气质,显得木讷板刻。我收沈先生诗稿的原因,是母亲与他同乡,而这一件又是题给著名女诗人陈小翠的。还有朱大可亲笔撰写的“仲弟其石事略”,这份小传用蝇头小楷写在春明出版社的稿笺上,字写得很精,米粟大小的模样,一笔不懈,闲时展观,体味到这位报人兼诗人的老辈文化人深湛的书法功底,手迹是可以视作艺术品的。老一辈文化人不少有这样的功夫。我收藏的施蛰存先生双钩“寿”字也是如此,墨迹是这位2003年11月19日去世的文坛老将七十年代末写的。这些名人墨迹里的异品,当时收藏者可不那么看好,也多亏他们不看重,我才得以用自己的作品和他们交换。
    后来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我都没赶上。像嘉兴的张振维、许明农先生去世,从他们家都流出过一些好东西。我曾在友人家里看到过一副蒲华的对联,原是张先生的旧藏,张先生在对联的二边写满了跋语,考证对联的写作年代,兼及蒲华的佚事。藏家说,出很低的钱就买到了。这是很好的乡邦文献,可惜我没缘。我手头只保留着张先生写给我的二通尺牍,儒者风范,不言自见,今世已很难再遇到这样的谆谆长者了。和许先生(许先生是中医)也有交往。我曾到“烟雨 ”去拜访过许先生,在他那间弥漫着药香的书斋里,把玩陈列在案头的黑陶印,欣赏张挂在壁间的名人书画,美不胜收。七、八十年代许先生经常坐车到嘉兴周边县城走动,遇到可心的东西’,就与主人商量,出一点钱收藏,手头攒积了不少名人墨迹、印谱。他是真喜欢这些东西,视它们为生命。他自己除了做黑陶、刻印,也工书法,写得一手嘉道时期流行的碑体书,厚实中带着点拙涩,很得嘉兴前辈张廷济的音容笑貌。他写信从来就用毛笔,从从容容不迫促,写完还要加盖印章,我手上存的许先生书札通通都如此。许先生谢世后,他的珍藏先后散出。物聚物散,正像前人说的“有定数”的。我在北京,听
着从江南传来的某人又收得许先生藏的某某东西之类的消息,只有翘首南望,独自伤神了。
    这类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发生。2000年初江蔚云丈去世,他平生精力所聚的那部分名人墨迹又会流向何处呢?物是人非,等待珍物的命运是不是就此“星散”,没法猜测也不敢去想。
还记得一位旅美学者去年在北京对我说过一句话:电脑时代,我们的尺牍文化真的走到了没落的边缘?我不是悲情主义者,想想,也真是一个问题。面对前人的书札墨迹,我们能为还在延续的尺牍文化做些什么呢。

[季超插话:《全球通》杂志零五年总第九期载田路文《浙江为什么名人多?》,建议诸君找来一看。
十余年来,季超曾游遍京广线上各城市,亦曾赴济南、西安、咸阳、南宁、九江、盐城、港澳等地,唯至今未获机会赴鲁迅故乡,未获机会作浙江之游。
不知我手捧一只大白鹅跑去,能换得柯岩朱勇方仁棣一件小楷精品否?不知高甬春先生肯作杭城导游否?
约20年前,唐先生时在浙江老家,季超曾与之通一札,后一直跟踪其文化行迹。]


第三篇:书旅飞鸿趣意浓



俞晓群(北京市,编辑家)



在出版社工作,少不了书信往来,一年积累一大包,数年下来便盈满一橱;闲时一望,不必翻读,自有万种思绪涌上心头。书信往来自有它的独到处,一对一的文字交流给人以内心独白的感觉,因此人们可超越人生的许多心理障碍,将心底的意愿尽可能地表述出来。给我写信的人大多是为了写书而写信的,所以无论其中说些什么,或恭维、或自谦、或不悦、或夸张……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让自我意识独处一隅,平和地注视一个文化人与社会抑或人类文明的对话。我深知,编辑不是文化的摇篮,最多不过是一个文化助动者。
名人的信写得最轻松,且不说他们文字精当,仅从心境而言,显赫的声名使之较少“相求”的念头,故而谈吐平铺直叙,文品人品亦跃然纸上。一位学术界的顶尖人物写道:“书稿奉上,弹指三月,想必入览,伏望将结果见告。……专此驰布,伫候覆示!”廖廖数语,事情说得清楚明白,于情于理也恰到好处。非名人写信,想法便多了起来,他们既要推销自己,又希望被对方接受,于是多有溢美之辞冠于彼此的头上。这时候最需要冷静地“审美”,尤其是看到他飞来的花环,诸如斧正、点睛、高论之类,切忽昏头,其意决不在高山流水,多为礼貌而已。当然精明的文化人却把精力用在书信的文采与整洁之上,追求一种含蓄、隐喻、幽默的文风,让你自然而然地消除戒备心理,被他的文思感化、与他的心思共鸣。一位作者为了敦促自己的著作早日出版,在信中写道:“冬日,我思恋春色的美好——春天并不遥远,我祈盼着您能在冬日的寒风中送来一缕春的信息!”此时我清楚地感觉到:一个文化人的渴望之情在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扉,于是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作者与编者是一对矛盾,但相处久了也会成为朋友。再写信时,花哨的虚礼会大大地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轻松的学术探讨。像一位朋友与我讨论一套丛书命名,信中写道:“此名太滥,彼名太窄。忽然想到《庄子》中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闲闲’一词意思很好,有宽裕、从容自得之意;《诗经》中又有‘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是形容隐退田园的快乐。这两个意思都很可取,就叫‘闲闲丛书’如何?”信的上方又注道:“正要发出,又想起王安石的一句诗:‘微言唯有故人知’,这里自然用的是‘仲尼没而微言绝’。若取字面义,作微小讲,也未尝不可,则似乎命作‘微言文丛’也不错。”我真羡慕他那么善于“想起”,这大概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了。
当然,有的“朋友”却也交得蹊跷,某半老先生两封信后即与我称兄,我大感惶惑,一再表示年龄与学识的差距;他更以“某大师与夫人写信就称兄”为例,说明也视我为知己的心境。我无言,只有听任他“称”好了。后来他的大作出版了,来信也稀疏了,有一次我蓦然发现他已经不再称我为兄了,而以“同志”代之,我想他大概是考证了那位大师与夫人后来的称呼才这样做的。

[季超插话:作为编者,应对惠赐好稿的作者心怀感激之情才是。作为投稿者,出手务求精品,犯不着曲意逢迎编者。人之人的交往,平等和相互尊重是根本。以势压人或委屈巴结只能适得其反也。]


第四篇:我的书信收藏



洪丕谟





    在《洪家书画收藏选》一书中,收录了不少当时前辈书画家写给我的书信。关于书信收藏,郑逸梅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家,不过他所收藏的,全以明清民国文人墨客的书信为主。记得过去我也收藏过好几十件如翁同和、陆廉夫等名家的书信,因为知道郑老先生喜欢收藏书札,于是便在上世纪80年代,分批送给郑老不少。一次郑老来信提到:“丕谟同志:昨徐君来访谈,蒙殆书札五通,投我所好,为之喜出望外,真所谓渥受鸿施,欢同雀跃也。愚搜罗尺牍垂五、六十年,自前贤迄时彦约近万通,奈于浩劫中损失殆尽,而结习未忘,东山再起,又有一、二千通……”。从郑老的信中,反映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收藏悲欢,以及国运对于收藏得失的重大影响。
    不过纵使如此,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年代,我也和郑逸老一样,还是收藏保存了几十封丰子恺、唐云、周炼霞、钱君 、启功、程十发等前辈书画名家写给我的书信。可见爱美之心,以及艺术的力量,即使在那个人人自危的非常时期,也还是扫之不尽、批之不绝的。
    名人书信的价值,既在于一手漂亮的书法,又在于记载个人生活,朋友情谊,乃至时代兴衰,社会风情。在我手头的一件丰子恺书信当中,丰老提到:“丕谟医师:来信收悉,仆患风湿,现不甚重,……目前且在室内常常走动,料天气暖和当可恢复也。”信件透露“文革”时期,丰先生曾经患有轻度的风湿,由于作为牛鬼蛇神,他自然是心有余悸,于是便不敢下楼自由散步,只好局促在小楼之上来回走走,不亦哀哉!
    还有一封唐云1971年乘我去京开会,求朋友周怀民代觅小葫芦的信件,可见即使在那动辄得咎的黑暗年代,画家也并未泯灭活泼可爱的童心,真是活生生老顽童一个。由于笔者当时正在新乐地段医院做中医,所以还有不少书信,记载了书画家们难得的病史档案。有封女画家周炼霞托人捎来的书信,上面写道:“洪医师……现因弯腰别伤筋络,痛得利害,要请教你治疗,给我挂一个初诊号,同时并请面示我的朋友几点钟来看病最合适?”所谓“几点钟来看病最合适”,就是什么时候来看病比较空,这样便可一则省去排队之劳,一则乘看病的机会还好彼此聊聊,也是一种心情。
再如启功先生“文革”中患早期白内障,在北京买不到磁硃丸,结果由我在上海代买寄去收到后的回信。信中谈了他头晕眼花的病历,还谈到上海书法篆刻风气,以及出版卡片式“批林批孔”语句摘录的一些情况,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一段历史。

注:丕谟先生与刘小晴先生等同为由医转文,著述甚丰。此文系由洪丕谟先生入室弟子于建华师兄推荐。洪先生藏札今多由慈溪童衍舫师兄收存。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7:44:34 | 只看该作者
=书法家臧磊转《教师之友网》帖。再转回。


http://www.shufayy.cn/viewthread.php?tid=1623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20:17:2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金淙来

    在历代绘画的历史传承中,绘画的构图取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构图的好坏,也反映出画家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的高下。唐代张彦远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可见构图取像的重要性。


    构图取像,这正如你家中的装饰布局,首先从大体的定调设色,然后物器摆放位置,调子调配等等,然而装饰的高低水平,取决于你的审美观念,个人情调和艺术元素。绘画也有同样的道理,一张白纸,画出能打动人内心思想情感,久有回味,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也靠的是画家本身的艺术才情,文化积淀,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取景构图。

邱汉桥国画山水  《雨后斜阳》


    中国绘画构图也有很多的形式,如全景构图、平远构图,俯视、仰视、散点等等,这些都给中国绘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中国绘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业绩与贡献。中国绘画在传承与发展中,以南宋以来的截取式山水画构图(边角法,截断法)即马一角,夏半边的特定镜头式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时盛行的全景式构图,即上留天,下留地,中间立意定景的构图模式,这在山水画的构图上是一次性重大的创新突破。这种截取式的构图,就象我们现在的摄像机一样,可随处取景,即景物可随时地从地面,水面或山峦突然截断,把所截最美的一截,用一定的空间表现出来,形成一种多样性、趣味性、诗意性的画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空间布置,使得画面景象显得更新奇,更无边无际,无穷无限的深远感觉,恰是这种感觉,在邱汉桥的绘画作品中就表现得游刃有余,也许这是历史的巧合,也许这也是传承中的进步,汉桥的作品不单从马一角的截取式构图中获得启发,更重要的是他把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放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有风格。他的作品,从整体来观,有一种几何图形的内载思维,平行线和块面的几何图式,给你一种冲击和形式的质感美,从另一方面,启发你的想象,无穷无尽,深感一种奥妙博大。在他的作品中,无论你近视还是远观,一种唯美总是震撼着你内心的深处,这种唯美,是象外之象,象外之景,象外之韵,这种构图有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有种深切,深情的艺术享受。

    观邱汉桥先生的作品,你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有一种情与味,墨与势的彰显。方寸之内,包千仞百里,气旺神畅,厚积而薄发。在他的绘画过程中,讲求的是一种思想,讲求的是一种宇宙万物的灵性沟通,物我通达,“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他的许多作品无论大作小幅,总是以一种新的构图,剪取出山水中的精华,而不是像图经一样罗列山水村镇,另一方面他对作品讲求的是一种神游,心游把造境与写意相结合,以意构图,表达出人内心的情感交融和心中畅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

邱汉桥国画山水  《牧歌》


    实际上中国画的支撑点来源于玄道中的“气”,而“气”是从宇宙人生、自然造化中而生,汉桥先生的画也是从这个“气”中而来。这几十年来,他博览百家经典,研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从而也写下了自己的著作《在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寻找大美》,深刻地讲述了中国绘画与传统思想的哲理,道出了他对气的理解和内涵,加深了“气”在中国画中的构造。实质上构图不仅是一种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质的内涵,可能很多的画家乃至史前的论画者把它看成了一个片面性的形式,把构图孤立在一个层面上,可邱汉桥没有,这就是他跟其他画家的区别,所以赏他的作品更具品位性和价值性。当然欣赏他的作品,也要你的知识内涵,否则你只知道其作品一种外表美,而不知一种内涵的余味感和精神美。

    汉桥先生的作品有时象从一种弦声中而来,有时轻奏、有时象乐章、有时象夜的月光曲,宁静清幽,如《金湖湾》和《水墨世界》系列,一种清幽、灵动的自然之美,使你叹服。而他的《神山圣水》系列,又使你感到自然中的神秘,象“玄”中的道,又象一种梵音、佛音、天音的缭绕使你感受到人对大山和自然的敬仰。他的绘画作品中对晕光的处理特别好,这种光不是日光,也不是反射光,它是作品中的“灵气”之光,看了这种“灵气”之光,能使你的情感油然而生,能使你的幻想更冲动富有,自然之气、大地之气、宇宙之气在你的心中悠然而飘动。这就是作品的神妙之处,正是这种神妙之处,是许多画家欲而不达的艺术高点。从而也创就了每一个时期不同的艺术大家。

邱汉桥国画山水  《紫气东来》


    一个艺术家的高度,在于他的思想,思想有多高,画艺有多深,邱先生总以一种情感绘画,在他的眼中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灵气,就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株无言的小树都有它的生命和灵气,他创作的主题山水系列,经常以山石为题材,来抒发人内心的思想情怀,雄浑、博大、坚强千古流长的精神风貌。把一种内心的呐喊,用意象的一种美表现于画上,以意构图,集中表现在所作的画幅中,让赏画者在作品中冲动,冥想,回味,无边无限,这就是邱汉桥先生的创造,这种创造是一种图式美和思想意识相结合的截图开创,他表现出中国画既传承又现代的艺术新语言。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20:18:5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7:13 , Processed in 0.0754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