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数字学校“放大”中小学优质名师课程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0 10:4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数字学校“放大”中小学优质名师课程资源  2012年11月21日  作者:蔡继乐   
  教育改革新亮点
电视能收看 手机可点播 名师“现场”教 学生随时学
北京数字学校“放大”优质资源
  本报讯(记者 蔡继乐)中小学生在家中就可以通过有线电视免费点播名师讲授的课程,还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收看优质的课程视频。这个听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眼下正在北京变成现实。
  今年9月1日,北京数字学校迎来了正式开学的第一天。“这是一所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学校,目的是为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大量名师课程资源。”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随着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北京市中小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比如城市学龄人口快速增长、教育需求日渐多元化、迫切需要提供多种形式和多种类型新型教育服务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2012年以政府实事的形式,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提供21个学科9500节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市教委决定抓住这个契机,依托信息技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创办数字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说。
  从今年3月开始,北京市教委选拔了3000多名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区级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培训了500多名电教教师从事导播、摄像、监审等工作,并聘请了近百名专家参与课程技审和政审,截至10月底,已制作完成6000多节课程,上线4000多节课。
  今后,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的全市中小学生,通过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www.bdschool.cn),输入自己的学籍号和密码,就可以收看名师课程,还可以在家里通过有线电视点播收看。
  为了指导学生用好数字学校资源,北京市教委还创办了《北京数字学校校报》,免费发放给全市120万名中小学生。记者从第一期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介绍:在歌华有线电视上有一个“公共教育”栏目,市民在家中可以通过这个栏目进入“课堂点播”页面,随时点播一至九年级的名师同步课程。
  北京市教委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中小学生听数字学校的课,就像把人大附中、北京四中、中关村一小等名校的名师请回了家。除了可以通过网络、数字电视、光盘外,学生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二维码,在手机或iPad上听课。目前,北京数字学校已经上线的应用项目包括名师课程点播、同步课程直播和互动英语学习等模块。
  北京数字学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有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开播第一天课程点播量就达4万次,9月的访问量达70万次,每天点播时间累计超过25万分钟。
  学生家长祝智军对记者说:“数字学校办得不错,尤其是互动英语栏目,孩子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单词、朗读训练,还有听说的测试,让我们这些不懂英语教学的家长也能监督孩子学习英语了。”
  “数字学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每个孩子都能便捷地收看名师的课程,是最大限度地‘放大’了名师资源。”罗洁说,“而且,数字学校的课程是对学校内容的补充,并非针对应试的题库,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新闻拓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姜沛民:
创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模式
  创办数字学校,是北京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改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大胆创新。北京市以三步走的策略稳步推进这项工作:一是精心建设名师同步课程,在网络和电视双平台播出,提供点播和直播服务;二是开展应用模式研究,实现多层面教学教研深度融合;三是构建虚拟的北京数字学校,建立优质资源共享长效机制。
  数字学校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既加强传统优质课程资源的供给,又注重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梳理和积累,形成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在英语语音训练、网上个性化学习空间和远程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拓展。数字学校的创新点还包括:增设多地区名师课程,为不同地区的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或选择回原籍所在地读高中提供衔接和咨询服务等。
  《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1日第1,6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43:14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43:47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44:21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2:36:26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8:58:11 | 只看该作者
郭绍青:“深化”县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12年12月13日  作者:郭绍青   
  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背景与新任务,宜将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要通过多项配套措施整体推进,实现县域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深化”县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郭绍青
  规划纲要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实现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对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作了新的定位。据此,教育部于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在硬件环境、资源服务、管理能力、教师培训、教学应用和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县级教育改革极大的灵活性和极强的执行力,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背景与新任务,宜将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多项配套措施整体推进,实现县域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要完善县域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硬件设施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基础,随着原有硬件设施生命周期的结束和互动电子白板系统、电子书包等新型产品的不断推出,大部分学校需要完成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建设数字化校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要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经济实力、教师素质、学校性质和办学特色,以教育教学应用需求为驱动,进行科学论证,实现新旧系统的有效兼容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完成硬件系统的科学配置。
  要建立县级信息化资源服务体系。县域内信息化资源服务建设应当改变原有小作坊、孤岛式的建设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县级管理者应超前部署,充分发挥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优势,将资源服务建设重心上移,建立强大的县级教育信息中心,为辖区内所有学校提供集中、安全、稳定、泛在的技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够实现校际协作教研、家校协同教育的网络教研平台和能够实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有效流通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整合县域内有限的物力、人力资源,建成优质、实用、自生性强的县级信息化资源服务体系。
  要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决定着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力度,他们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要通过组织校长参加专题研修、互访交流、校长论坛等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的正确认识、使其形成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高效执行的能力。
  要推动县域教师能力协同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决定着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效益的有效发挥,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的主要因素。县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深入了解本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有效整合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提供的学习机会与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县域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同时,可通过联片教研、城乡协作、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方式推动县域内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协同发展。
  要促进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创新。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应当凸显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应当形成良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变革教与学模式的氛围,着眼于学生21世纪技能的有效培养,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有效开展,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办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形成区域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也很重要。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过程,为保证发展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县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及时制定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如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技术支持服务机制、教师能力培养机制、应用指导与督导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从而保障县域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13日第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2:53 , Processed in 0.1279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