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城旧书店是道风景线 喧闹都市应存旧时书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7 17: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申城旧书店是道风景线 喧闹都市应存旧时书香



  沪最大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店”命运飘摇
  文庙旧书市场
  沪上最大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店”年底将关门的消息牵动了沪上众多爱书之人。拥挤的书架,泛黄的书页,旧书店虽然没有豪华的设施,但给人的却是一种温情的所在。正如有专家所说的: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中,旧书店这样的文化符号给人的是一份人文关怀。
  行将消逝的风景线
  实体书店的微利时代,旧书店开得更难。“小朱书店”的困境,只是众多上海旧书店面临发展难题的一个缩影。酷爱旧书的王先生“见证”了上海一家家旧书店的消逝。“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每逢有空都要去长乐路上的新文化服务社去淘书,但现在这家旧书店已经隐匿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弄堂深处,原本大门口的指示牌被居民的空调外机所取代,外人很难找到。”王先生说,“这已经算好的了,毕竟还有200多平方米的环境,像上海旧书店福德广场店等许多著名的旧书店已经纷纷关门了。”
  上海图书公司下属的上海旧书店与新文化服务社的门市。曾经一度风生水起的上海旧书业,曾经占领过老上海最繁华路段的上海旧书店,曾经让几代人如痴如醉投入淘书渊海的上海旧书店,如今正悄悄淡出人们的视线。据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全上海正规的国营书店仅剩下区区4家,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百家争鸣到现在正不断地走着下坡路。至于像“小朱书店”的私营旧书店的私营书店,其生存状态更令人堪忧。
  李先生住在虹口区,原本双休日他最喜欢的就是去多伦路,里面不仅有多家旧书店,还有一家是专门卖老版连环画的,在那里李先生觅宝了许多宝贝。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多伦路上只有一家10平米的旧书店,而据说那里的租金已经已从当初的700元左右蹿至5000元,但好在这位店主是为超级书迷,这让李先生也有机会继续在多伦路上继续享受淘书之乐。
  喧闹都市应存书香
  每周日的上午,葛小姐总是会雷打不动的去文庙旧书市场。虽然并不是每次都会有收获,但是到那里去感受书香,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文庙旧书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便是不少爱书人周末淘书的好去处。起初仅仅是爱书者在文庙门前摆摊互通有无,后来逐渐移至大成殿内。
  从那时起,每周日七点半准时开市,持续了二十余年。但旧书市现在的状况已大不如前:“以前的旧书摊能不仅文庙内部有,而且在外面的街道上也有,但现在为了整治市容,只能把旧书摊放到了里面”,葛小姐说,“而其原先的文庙内的旧书摊从门口一直摆到殿内,每一个能摆摊的角落都占尽了,来淘书的人也比现在要多不少,几乎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但现在虽然文庙内的摊位较以前整齐了许多,但也冷清了不少。”
  “大兵”,是文庙内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书摊经营者,由于可以拿到最新的海外二手杂志、画展的图录,以及最新的拍卖会目录,加上一进入文庙内部,首先看到的就是他的摊位,因此总是“门庭若市”。在他看来,卖旧书不仅是赚钱,更是一种文化。他有许多只知其面,不知其名的老主顾,有的是专门收集海外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图录,有的是对海外的摄影书籍有兴趣,“大兵”总是为这些人将书籍存放起来,哪怕其他的人给出更高的价格,他也会首先满足老主顾的需求。
  酷爱读书、雅好藏书、淘书成趣。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喧闹的都市来说,保存一份书香,无疑也是海派精神的一种体现。

  现实问题如何解决
  沪上旧书店不断消失在公众视线当中,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不能回避的一点就是租金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闹市区可谓旧书店林立。当时,在南京路,在长乐路,在华山路,在四川北路,在江阴路、在延安路、在福州路、在淮海路等都有上海旧书店的门市。后来随着市政动迁,市中心区的门店就越来越少,而给的补贴又不足以让企业重回市中心开店,因此目前全上海国营的旧书店就剩下5家,其中4家门面是比较小的。至今民营旧书店的困局就更大了。
  虽然许多人给予了“小朱书店”很大的支持,特别是1天的营业额是以前的10天,但正如老板朱凤涛所说的,“小朱书店”现在急需要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找到一个适合长期经营的费用适中的经营场所。其他所有的建议都很好,但不是急需的。
  其实,不仅是在国内,国外情况也不好,纽约曼哈顿有着87年历史的高谭书店,美国西部代表伯克莱精神、历经半个世纪风云起伏的科迪书店,都在最近两年里逃脱不了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厄运,关门歇业。到了今年,实体书店变动更大。无论是美国还是韩国、日本的书店,实体店十几年间大概减少了40%。亏本。高通胀下的高房租,以及来势汹汹的网络书店,都成了实体书店生存下去的拦路虎。
  为每一家旧书店就寻找出路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创意园区,为沪上的旧书店打造一个“新家”呢?从目前申城的创意园区来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但许多创意园区至今还面临着“吃不饱”的问题。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创意园区中为沪上的旧书店辟出一块地方,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气,旧书店本身的怀旧元素,也可以为创意园区中的企业提供灵感。
  给旧书店一份包容
  去过伦敦的爱书人,肯定会对于大英博物馆对面的那几家小型的旧书店记忆犹新;巴黎圣母院隔岸相望的最著名的英语书店――莎士比亚书店,中央是只容纳一个人转身的收银台,在满屋直达屋顶的书架和书堆之间,是弯弯曲曲的通道。书的种类和品味倒是不俗,流行也经典;日本东京的神田书店街,大约有130多家书店,其中约100家是旧书店,集中了日本全国约2/3的旧书,其容存量和出售额,可以同巴黎著名的塞纳河畔旧书店街相媲美。其中哪一处不是爱书人流连忘返之地。
  旧书店散发出的宁静而慵懒的气息流连忘返,这不仅是物质资源的再利用,更是精神财富的再挖掘。“旧书是有生命的,我们想让这些生命延续”一位旧书店的店主这样说道。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是否也应该给予旧书店多一点的包容呢。
  时间的颜色,这或许是对二手书店最贴切的注解。旧书店所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深度,更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一种担当。(文/方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5:50 , Processed in 0.06966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