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小学作文教学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6 20: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小学作文教学观
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教研主任 特级教师
武宏钧

小学作文的认知观:以动态多元的系统观念认识小学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历来是大家争议、谈论最多的话题,作文是教学改革一个重点、难点、热点话题。对于作文教学,几乎人人都可以指手画脚,个个都是教学专家,不会写文章的可以教作文,不会教作文或是没有教过作文的人,都可以评论作文教学的是是非非。如何认识作文及作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文难教,只是相对于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比较而言的。愚以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以动态多元系统的观念正确认识小学作文,具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操作理念,就能够简简单单教作文,快快乐乐练作文。
1、小学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练习的一个过程。
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小学、初中、高中是统称为作文的。“习作”一词真正正式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是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开始的。新的课程标准为了将小学与中学的作文难度及要求分开,就将小学三个学段的写作称为习作,而把初中段的写作称为作文。小学3-6年级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
习作,习的本义是“鸟练飞”、“数飞也”(《辞源》说文:“习,数飞也。”另有的义项是:复习,练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习的本义,应该是鸟数飞。),即其基本意义是练习,是反复练习。作是兴起之义(作,兴起。《易·乾经》:“圣人作而万物睹。”释文:“马融作起。”另有义项是:创作,撰述。《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习作即为练习兴起创作。小学生的习作就是练习作文。有亮点含义:一是肯定作文的特征,确认作文是有相当难度的一种精神创造行为;二是确认小学阶段是练习阶段,是起步阶段,是打基础阶段。
“习作”决定了儿童作文中出现问题是天经地义的,儿童作文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逐渐成长起来。在习作的过程中,犯错是绝对的,不犯错是相对的;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倒是不正常的了。儿童作文是个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渐进的过程,有些地方小学段语文考试要求学生写一篇完整文章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是命题者作文教学理论、作文知识窘迫的表现。老师对学生作文要求表达深刻的、有意义的、有启示作用的、积极向上的等等主题的做法,纯粹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的揠苗助长的行为,是胸中无学识,心中无儿童的表现。儿童语言的稚化,情感的单纯,内容的可笑,行为的怪异,正是儿童性在文章中的真实表现。显然,从习作到作文,不仅仅是字眼的变化,也不仅仅是词汇的变更,而是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写作形成规律的必然之举。
作文是作与文的组合,作是兴起,文是彩色交错。文衍化出文雅、文辞之义。文的这个原初意义,从源头上、本质上就决定了所以成为文的文字、文章,交错相杂、变化、和谐为其本质的基本的特征。由此不难延伸想象到,文章必须有诸多要素,单一要素根本谈不到交错、相杂。这些要素包括形而上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形而下的语言形式,字、词、句、段,包括主旨与材料,包括此材料与彼材料,包括开篇、中间、结尾等等。文章本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诸要素相杂、嬗变、和谐的有有机整体。这也许就是文章的本质。
虽然在新课标中“习作”这个词只限于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则换成了“写作”,但是,在“习作”教学中形成的写作观念(作文)却不会因改换了一个名称而改变。

“习作”,从语义层面看,是“练习写作”或“学习作文”;从语用层面看,意思就比较复杂,可以是“这是练习写作,不必当真”(教师);“这是练习写作,不必认真”(学生);也可以是“这是练习写的或随便写的,写得不很完美或自己也不很满意”(带有自谦或自贬意味,如把得意之作故意称为“习作”,称将优秀的文章发表出来的刊物为“习作园地”等);从语效层面看,事实表明,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习作”一词带给他们的影响主要都是消极的。它导致了写作训练中的虚假性,形成了“学不致用”的“伪写作”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 由于“习作”是一种训练,为了训练的便利和考核的需要,就得由老师来命题,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给定的题目作文。于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习作”行为与“写作”行为的相背离。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在教学情境下,“习作”往往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这一“假能力”被视为最重要的写作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教师从应试的需要出发,费尽心机地“命题”,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应如何“审题”,训练他们要如何“审题”。的确,这是“应试”写作的最重要的一环,“审题”失误意味着满盘皆输。然而,在实际写作中,绝大多数的写作都是由作者自己来命题的,有的写作可以不必事先命题,到写完后再确定一个题目,甚至还可以标为“无题”,根本就无须“审题”。在写作实践中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审题”,而是发现、感悟、猜测、质疑等,这些该有的能力在“习作”这一概念的屏蔽下统统都被消解了,剩下的是一系列在“审题”框架内产生的相关的写作教学行为:立意、选材、谋篇、表达等。在这里,学生逐渐丧失了写作的主体性,成为教师的“命题” 意图的揣摩者和体现者。学生经过十几年的“习作”,到头来居然不会“写作”。因为他们只“习”过“审题”,从来没“习”过“选题”。在大学生中,写作教学中自行命题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选题,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不能不归咎于中小学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的缺失。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也就规定了小学生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其实,小学作文教学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小学作文是一种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脑筋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写自己想写的,抒发真情实感,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写为乐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作文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精神的家园,是学生人生的“史记”。小学生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达自己的理想,观点。他们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我。作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和途径。对于未来进入社会工作,作文能力也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重要技能。作文是在耕耘,用脑、用笔在耕耘心田的大地、思想的篇章。
2、小学作文教学过程是“习作”的练笔活动。
小学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 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 ,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小学作文教学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持之以恒的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小学作文教学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 。努力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使这两个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境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而发生、展开,并为学生“学 ”的动态过程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在组织启动阶段,表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控“教”的程序,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达到习作目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 二是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
3、小学作文是多元素的概念
小学作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彼此孤立地、一个一个地叠加起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伴随着作文教学过程一体化完成的。
小学作文是发展作文。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小学作文是发展作文,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应该通过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小学作文,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小学作文,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小学作文,通过习作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是情趣作文。小学作文课堂,是演绎教学艺术与写作艺术的精彩世界。小学作文教学的艺术在于营造气氛,创造心灵的共振,拨动心灵的琴弦,做好空间的文章;小学作文教学的科学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做好时间的文章。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认为:情趣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和条件,情趣阅读是习作的前提和杠杆,情趣思维是作文的灵魂和重点,情趣体验是习作的成功和关键。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激发情趣,引导学生体验乐趣,形成习作兴趣链,即小学作文七步循环圈: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情趣促写→……
小学作文是开放作文。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因此,小学作文倡导开放作文教学的视野,努力达到三个开放:①开放学生的习作生活:使学生体验游戏快乐写,留心观察细心写,听了故事及时写,想像故事想着写,优美文章模仿写,精彩影视看过写,快乐实践做了写,综合思考悟后写;②开放作文教学的形式:小学生可以高谈阔论辩论明理,小学生可以把生活见闻拿来信息交流,小学生可以读书体会交流心得,小学生可以读读议议评价分析,小学生可以玩玩游戏写写文章,小学生可以读读评评修改提高;③开放作文评价的方式:“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学作文的开放式作文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小学作文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小学作文是创新作文。创新是文章的灵魂,创新是文章的境界,创新是文章的目标。小学作文是创新作文。小学作文认为:作文是一条创新的路,作文是一条体验的路,作文是一条阅读的路,作文是一条练习的路,作文是一条快乐的路,作文是一条艰苦的路,作文是一条悠长的路……在这条路上,每一步都有瑰丽的风景,路的深处,绝好的创新风景是定然会出现的。
小学作文是丰收作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小学作文是丰收作文。小学作文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人人能写,人人会写,人人快写,人人乐写。小学作文教学是以丰收目标教学为先导,以成功教育为中心,积极鼓励学生的习作的成功信念和自信;通过民主化的教学引导,鼓励全体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念与信心,着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小学作文是教师人人会教的作文是小学生人人会学的作文,人人学会的作文,人人成功的作文。
小学作文是自由作文。小学作文倡导自由作文,主张学生在小学作文模式的指导下自主写作。小学作文,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因为:作文是十分个性化的东西,也是十分具有整体性的感性化的东西,将作文技法做十分理性的知识归类训练有作用有必要但不可夸大。其实,好些人的文章完成后,自己也归纳不出文章采用的技法之类的东西。小学作文认为,写作应当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古往今来,凡是脍炙人口、能够感动人的作品,大多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自由,才能写出个性,才能抒发真情,才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
小学作文是快乐作文。作文有路趣为经,文海无涯乐作舟。小学作文通过富有情趣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学习作文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小学作文使他们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体验生活,快乐地思考生活,快乐地描述生活,久而久之,就可以使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打造习作的兴趣链:激发习作的兴趣→体验习作的情趣→享受作文的乐趣。通过引导训练,使学生快乐地体验写作,快乐地体验习作的成功,使学生在习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习作,在快乐体验中,有话会说,有话想说,有话巧说,有话乐说。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是富有“诗意”的作文,是饱含“情意”的作文,是体现“创意”的作文,是带有“写意”的作文,是理想中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新境界。在《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将走向生活化、实践化、综合化、智慧化;面对新课程、新理念,小学作文的教学将是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


小学作文的教育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小学生写作文是一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教师本当积极地开启他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丰富的生活聚集到他们的笔下,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敢想敢写敢歌敢哭,要他们真诚的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灵世界……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应试”倾向比较严重,教师过早地按应试作文路数来教写作,受考试作文的影响,“应试八股”成了金科玉律,已经开始影响低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写,于是本来最鲜活的作文教学就走了样。愚以为小学作文教学只有确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才能走出应试的死胡同。
全面发展之理念
作文教学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因为作文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作文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精神的家园,是学生人生的“史记”。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达自己的理想、观点,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我。写作是复杂的心志活动。其根本在于情感,在于对社会、自然的观察、思考、理解和探索。它有赖于作者生活视野的开拓、阅历经验的丰富和知识财富的积累。一篇好文章它的思想、情感是第一位的,写作技巧是第二位的。作文是一种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任何一种作文教学模式都不应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想。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主流方式,把篇章结构、写作程序等条条框框放在第一位,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这些教条来写作文,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与他们的智商、情商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取决自身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许多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作文指导头头是道,作文讲评清清楚楚,批改作文认认真真,批语写的明明白白。学生听了,懂了,写了,改了,可是换一文题,还不会写。是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吗?不是,是学生没有真正领悟写作精髓所在。只有当他们在大量的练笔中,找到感觉,超越自我,悟出门道,才能自觉避免失误,写出好文章。
小学作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指导学生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笔去描绘;帮助学生获得新体验:感情真、体验真,我手写我心;启迪学生新思维:创新思维,自由表达;教师通过有效而科学的新指导(方法新、指导细,见解新),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想像,体现个性,充满灵趣,从而为今后的人生成长打好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作文教学是演绎教学的艺术与科学的精彩世界。作文教学的艺术在于营造气氛,创造心灵的共振,拨动心灵的琴弦,做好空间的文章;作文教学的科学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做好时间的文章。
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为了在作文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自由,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作文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他要利用这次机会,反映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展现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他要借这个题目,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寄托。作文教学是一种师生情感共振的生命发展的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教学目标与师生的活动完全统一起来,作文才有可能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创新的精神活动。
全面发展之层面
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的是写作的基本能力。现今的小学教学往往没有把写作当作基本能力去认识,总是提出过高的要求。小学作文教学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觉醒,最终结果是人具有的本质属性:即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情感之间的内在价值的和谐发展。因此,“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应有三个发展的层面。
1、发展人生、丰富个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理解,作文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人的智慧能力。人的特殊能动性如记忆力、观察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必然发展起来,并形成了稳定的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最终达到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二是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人的独特心理,汇总其包括自我意识、情感、情绪、性格、价值观向、审美观等方面,只有把人发展成有独特个性的人,才能说教育立足于人了。三是发展人的社会生活的适应性。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中,是群体生活,只有人学会社会交往方式、社会习俗、社会行为规范、群体情感意识方面,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才能处理好独特的我与社会关系。总而言之,人的发展是多方面,但大的基本要素即人的智慧能力、个性及社会性等。努力培养学生发展人生丰富个性,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
2、发展语言、提升素养。从提高语文素养的学科范围来探索,作文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有具体的目标。作文的总目标是“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具体地说是指“四大方面,两个等级”。四大方面是指作文内容、作文形式、写作习惯和写作速度。“两个等级”指基础等级(基本要求)和发展等级(技巧和方法),其中每一项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语言文字方面:通顺→流畅→清新→生动而富有情趣。思想内容方面:观点正确→见解新颖。写作技巧方面:表达准确→布局合理→结构新颖→方法创新。篇幅多少方面:最高要求不封顶。最低要求一个年级100字。思维情感方面:尽显个性,尽显才情,尽显创新品质。写作态度方面:写作时不讲话,字体工整,标点规范,按时完成。在作文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开放作文的评价理念,开放作文的评价方式,开放作文的评价过程,开放作文评价的尺子。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尽显青年蓬勃的个性之美。应尊重学生人格,扬长补短,鼓励冒尖,凡是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都可以被评为好。如本次习作的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细节人,最佳字体人,最佳构思人,最佳态度人、最佳情感体验人等等,最佳越多越好。一次演讲要评出最佳选手,一次观察赛要评出最佳细心者,一次辩论会要评出最佳辩手。由于评价尺子的增加,人人都有被评为好学生的可能。由于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学生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这对于形成理想、增强自信心、激励进取心产生了正面影响,而这些心理因素对习作取得新的进步又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个性评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
3、发展情感、丰富体验。从文章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要发展人的情感,丰富人的生活体验。作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教育家都一致地把作文指向心灵的层面。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教育家叶圣陶则指出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由此看出,写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物→意→文”的双重转化。“文章不是无情物”,作文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心灵原野越广阔,语言施展的舞台才会越大。作文是一个人生活的表达,映射着作者生活的充实与干涩;作文是一个人认识的反映,映射着作者对事物、事情的理解与见识水平;作文是一个人阅读的展现,是阅读经验积累的沉淀与倾吐;作文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映射着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作文是一个人情意的投射,映射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对假、恶、丑的憎恨或真、善、美的热爱;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映照,映射着作者发现与创造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生活体验,挖掘情感之源感悟感动,引领情感滋生;移情体验,诱发激情迸射;激发兴趣,点拨情感交流;指导梳理,善于加工感情;自由表达,鼓励自然抒情;充溢人文,巧妙提升感情;拥抱生命,力戒假情矫情。总之,教师善于激发情感、拨动心弦、富有趣味的教学,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老师必须以真情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小学生在感动中敞开心扉、流露真情。“为了欢乐而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作文指导和练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放飞这群为欢乐而出世的鸟,诱导学生满怀激情、充满情趣、产生向往的快乐心态,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和向往,让他们飞向广袤的天空,放声歌唱!
全面发展之视点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小学作文教学是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的练习过程。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习作的成功体验,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在教学中,注重激发情趣,引导学生体验乐趣,形成习作兴趣链,即小学作文七步循环圈: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情趣促写→……通过习作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生活有多广阔,小学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小学作文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具有开放作文教学的视野,努力达到三个开放:①开放学生的习作生活:使学生体验游戏快乐写,留心观察细心写,听了故事及时写,想像故事想着写,优美文章模仿写,精彩影视看过写,快乐实践做了写,综合思考悟后写;②开放作文教学的形式:小学生可以高谈阔论辩论明理,小学生可以把生活见闻拿来信息交流,小学生可以读书体会交流心得,小学生可以读读议议评价分析,小学生可以玩玩游戏写写文章,小学生可以读读评评修改提高;③开放作文评价的方式:“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文的开放式作文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小学作文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必须倡导自由作文。因为写作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古往今来,凡是脍炙人口、能够感动人的作品,大多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自由,才能写出个性,才能抒发真情,才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应通过富有情趣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学习作文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使他们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体验生活,快乐地思考生活,快乐地描述生活,久而久之,就可以使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打造习作的兴趣链:激发习作的兴趣→体验习作的情趣→享受作文的乐趣。通过引导训练,使学生快乐地体验写作,快乐地体验习作的成功,使学生在习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习作,在快乐体验中,有话会说,有话想说,有话巧说,有话乐说。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精神活动,思想火花迸放出的绚烂,使人的生活有了理想和激情,使人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尊严。心灵世界丰富、热爱并关注生活的人,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与快乐,发现哲理与幸福。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彩,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思想而有了灵魂苦痛和幸福……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做真人,是写作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当学生有了个人的思想,有了个人的人生感悟,有了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价值。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对美的追求,他有什么必要写作?那些假话连篇、无病呻吟的作文,既是对读者的一种折磨,也是一种自我欺骗,更可怕的是使人丧失尊严。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往往只说“先把你想的事情写出来”,这正是了解少年儿童思维特点的因势利导。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青少年来说,写作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可以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心灵;写作是一种创造,可以让思想自由地飞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质的提高。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让他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如果学生的想象力不足,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是如果学生畏惧写作,就无法获得写作的技能,他也就注定不可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树立开放的语文大课程观,改变教师中心观,“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和终身学习观,树立以发展导评价和以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才能使作文变得富有“诗意”,饱含“情意”,体现“创意”,带有“写意”。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向生活化、实践化、综合化、智慧化的康庄大道,其教学活动将永远是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01:18 , Processed in 0.1041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