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转识成智”观点理解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 | | 发表日期:2005年8月10日 出处:自创 作者:李双峰
|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各实验区轰轰烈烈的展开着,各种各样探索与争鸣也让人目不暇接。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新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的困惑究竟有哪些呢?笔者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线实施者参加过许多培训会和新课程研讨会,结合自身探索体验并就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情况对同行们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许多调查。调查发现新课程实施的任课老师及新课程实施的学生普遍感到有许多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对新教材特点和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不适应与困惑。
一、新课程实施中,实验区的学校和教师对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主要有:
1、 新课程实施中,课程量大、教学任务重
实验区的学校和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处理时比用传统方法课程量要大得多。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活动比以前多了,课堂很活跃,但容易失控,时间浪费多了造成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师生都将所有时间用上,甚至早晚自习都用上仍然教不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同时新教材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进行时,老师们发现学生“不经考”、“考不好”!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许多老师都担心:新教材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进行时课堂是活了,但基础知识落实不了,而知识点却是中考和高考必然要考的内容。老师们存在的普遍担忧是:教师工作越费心费力,课堂越放开,实验得越深入,学生可能以后会考得越糟糕。
2。课题内容难度大,很难学和教
新课程新教材表面看起来是降低了知识难度,其实教师们感到教与学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了。这是因为:
(1) 新课程新教材知识内容的跳跃性太大,衔接有问题。
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传统的知识体系具有循序渐进原则不同。老师们感到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老教材大不相同,内容体系理不清章法,彼此不能互相支持。同时新课程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但在综合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在衔接上有疏漏。特别是高中新课程内容,学科的知识点多,一门学科往往是以另一门学科为支撑的,因此一旦由于知识内容的跳跃性太大就发生知识链接上的“脱链”,非常容易给老师造成“被动”。这样就造成新课程改革后许多老师关注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学习质量,而是学习形式。
(2) 面对与旧教材迥异的新教材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把握缺乏经验:在教学内容深浅把握与宽广拓展上面临处理困难。
由于新课程各学科教材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门学科的某个知识点需要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某个知识点为支撑时,但后者学生却还未学到。于是前者的老师只好充当二传手,提前给学生“开小灶”。这样使“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区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知识内容的深浅和宽广把握缺乏经验,处理教学内容时困难重重而力不从心!
(3)新教材的教学目标与习题作业不配套:教材后练习不能使用或不能解决问题用。
老师们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共识是:基础知识只要在具体的运用中才能巩固、提高和完善,形成基本能力。由于新课程在教材结构体系和知识能力要求上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新教材中的新习题作业出现与新教材目标和内容要求不一致、不配套;另一方面市场上真正符合新教材内容和要求的教辅资料还是很贫乏的,新的成熟的配套教辅资料开发没有跟上。这些情况使以前教师们熟悉并很完善的“当堂巩固”手段出现“缺料”和“缺场”。 因此在教师困难的教学下,学生出现学习不适应而也会感到困难。
3。优秀学生学习的优势不明显,让拔尖工作困难
新课程改革对于实验区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让历史上由于资源倾斜而造成不平衡发展的学校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曾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曾经困难的学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当然会体现教育发展的公平性,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但是现阶段毫无疑问会给重点学校带来冲击,重点学校的教师反映招来的好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体现不出以前惯有的“先发优势”---让培优拔尖工作困难重重。
二、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新课程,培养和谐的人、智慧的人
(一)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转识成智
面对新课程改革调查中发现的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困惑和疑问,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革新问题、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的教与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观念-----转识成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超越神圣的知识追逐转向智慧的自由自觉要求,教学要求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灌输转向到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转识成智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古代的哲学家渴望的是培育智慧,现代学校的学生单向被灌输的是知识。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授受”甚至“销售”书本知识,教育工作者只是成为一种熟练的知识营销商(教书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有文凭没有文化”、“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而没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智慧的人。
其实将智慧作为教育目标既是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也人自身的发展体现。有一个让我不忘的故事:爷爷问孙子米从哪里来的?孙子回答说:米从米缸里来。是的,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每天煮饭的米是从米缸中舀出来的,但大家只需要仔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知米不会凭空从米缸中来的,它包括一粒种子萌芽、播种、生长,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如果我们问学生相似的问题:知识从哪里来的?知识就好象是米,课本好象是米缸,我想很多学生会说“从书本中来”。“知识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没有理解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学生是无法真正实现“转识成智”。 我们以前培养的学生积累了一大堆知识,但在真实的困难面前,高分低能、低智慧。智慧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转识成智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智慧化的生活方式或改变其生活方式,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当然,这种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的不是复制,而是发展,甚至是拓展与创新。
(二)、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各种知识都不同程度地包括了认识的成果和认识的过程,包括了思维的材料和思维的方式。居于知识体系高层次的理论性知识,它既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成果,又反映出人类在探索这些本质和规律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可以说要提高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离开了知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杜威指出:智慧与知识不同。没有人反对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但是智慧是什么呢?它那么不确定,似乎永远被神秘的光环包裹着,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智慧确实在不断变化,不像知识那么确定。智慧需要知识,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多并不意味着智慧高。知识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是智慧的外在表现,而智慧才是知识的内在核心。智慧不是智力,它包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与知识创新,将人的智力品质、道德品质综合起来。智慧根源于知识,但知识需要生成、升华、走向智慧,教育需要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缺少智慧的知识只能是肤浅和平庸的知识,缺少智慧的教育只能是平庸和跛足的教育。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人才不仅具备聪明才智,而且具备与人合作、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的为人品质。正因为此,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定位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而这种发展是"全人"的智慧的培养与发展,即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品质、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三)树立“转识成智”的新教育观,走出新课程改革新天地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作用,取代着知识的作用;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价值,取代着知识的价值。因此,一个超越传统知识观、智力观的智慧新教育观念必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新目标。
近一年来,我依据新课程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措施进行了教学探索。许多学生对学科兴趣浓郁、学习积极主动,对我的教学评价从“老师您这节课上得真棒”转向“老师您的这节课真专业”,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情况都让我深深感到这些学生比以前方法下的学生确实聪明多了!在每一次新课程实施研讨会上,面对那些新课程实施的困惑者我都喜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新教材的栏目设计实施教学,学生比旧教材与教法下聪明些吗?!”,我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许多的教师还是“穿新鞋走旧路”忙于片面的知识系统传授,而不是智慧的启迪。是的,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看问题和用老办法处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我们能不步履维艰、事倍功半?!
面对我的转识成智观点,有许多新课程实施的老师反问我:“根据新教材的栏目设计实施教学,教育教学质量会不会滑坡?”。我坚信:一个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措施是一定没有生命力的,新课程改革措施一定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我们只要想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引导学习变得聪明多了、有很高智慧了,教育教学质量难道会差吗?我们在高三备考时常常埋怨学生审题不清、读题不懂、不会思考、思维机械僵化等等而得不到理想分数,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以前的教育重知轻智所造成的!当然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与知识的接受是不相同,知识的接受可以忽视体验与反思,而智慧的培养却必定需要学习者亲身体验与深刻的反思。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教师要经常思考:本学科或者某一个教育问题内,富有智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新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三、从“转识成智”观点理解新课程的新教材特点
如果我们从转识成智的角度关照自己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理解新教材新特点,我们就会发现:新课程的新教材都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教材,具有鲜明风格、独特功能;我要指出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智慧外显内容,它们能衡量人对世界的看法、处理事物的智慧的大小和高低。
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新课程的新教材相对弱化了教材知识的原有体系。弱化教材知识的原有体系有利于让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实现教与学从关注“学术性”到重视“社会性”的转变。新教材不特别强调内容的知识逻辑程序演绎、弱化知识的原有体系的内容,变专供教师“教”的知识载体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工具,成为供学生使用的“学材”。新教材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培育自己的智慧;同时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还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进行引导。因此新教材不仅可以是学生阅读的材料,而且也可以成为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也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有利于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但也容易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而新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教师要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培养和提升。
新课程的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当然新教材内也含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信息,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有序地呈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而是寄存在新教材主题活动运作的框架内。它同传统教材知识条理型框架有着根本区别。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从教材内容设计到资源运用,都可以说新颖、丰富与鲜活,整个新教材从头到尾图文并茂,形式活泼、亲切,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强;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和可操作性强。
使用新课程的新教材,如果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循着静态的、封闭的、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程序和逻辑推演,其教学内容一定是干瘪的,课堂氛围必定是死气沉沉的,教学效果不仅引发不了学生的快感,而且会贬损和压抑学生的生命活力。相反把课堂活动和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家长的作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才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进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
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