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上只说“三句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0:2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上只说“三句话”
张彬福






讲授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会讲的教师,但是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话会越来越少。我以为在课堂上,教师只说三句话就够了。
第一句话,是指令性的话,就是你要求学生做什么,你的指向、要求必须清清楚楚。而且这种指令性的话尽可能重复两遍,一边重复,一边用目光观察学生的反应,看看他们是不是听明白了。重要的地方要强调,甚至用板书辅助,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要求他们做什么、怎么做。
有人说教师不是演员,是导演。我认为这句话有几分道理,导演给演员说戏,一定要说到位,一定要让演员明白他应该怎么演。教师也应该做到这样。
第二句话是点拨性的话。当大部分同学思维阻塞了,想不通、找不着思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例如一位语文教师教《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这篇课文,他让学生梳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有哪些规律。这个时候出现了不同的回答,有的学生认为古代小说重视情节的特点是一条规律,有人不同意。于是学生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这个时候老师让大家停下来,先想一想什么是规律,它和特点有什么不同。再在课文里找一找,有没有重要的语言标志。他做了这两个点拨之后,学生再读书,思考。过了一会儿,认为重视情节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的那个同学,站起来说:“我错了,这不是一条规律。”然后他又解释了这为什么不是一条规律,老师对此表示赞许。
当学生们有了不同意见,或不知道怎么去想问题的时候,教师适时的点拨能起到拨云见日、开启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重视点拨的作用。点拨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而是激活学生,启发学生,对他们思维的方向予以引导。
第三句话是评价性的话。当学生完成了一个回答、一次活动、一次讨论,总之,是完成了教师的要求之后,教师要对此作出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多看学生的长处、闪光点、积极层面。当学生有问题时,要多出主意,而不是总用一个“好”或是“很好”来评价。当学生回答了一个有些难度的问题时,教师的评价应该具体而又有分析、比较的意味,以激励学生。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会十分重视对学生做得不对的、出错的地方进行评价。首先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对他负责,而不是很看重这个答案,不让学生感到自己答得不好使老师丢了面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不能批评或者纠正,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了批评时的语气、语调,学生对此事很敏感。一般来说,老师采用建议的方式比较有效。例如,说“你的这个想法可以先放一下,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你的这个观点”。再比如,“你刚才回答问题涉及到了两个方面,还能不能多一个角度(分析),是现在就回答呢,还是坐下来想一想,然后再补充”。这样会使回答不全面的同学很有“面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以保护。
这“三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说得好却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历练。不仅在课堂上,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比如备课组里与同事的交流、参加研讨会的发言,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做到既能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来,又能让对方容易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11 , Processed in 0.0796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