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学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1 20:4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外学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7db1b0101dy8n.html


1.维果茨基的研究。维果茨基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书面语言作为特殊信号活动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看,书面语言同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有根本的区别,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形成物。书面语言的特点在于它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同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相比,它可以更加充分地表达交际的内容,并且是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也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在揭示了书面语言的心理特征之后,维果茨基指出要把书面语言看成是形成一种确实是新的、复杂的语言活动。这是维果茨基研究书面语言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根据书面语言的特点.维果茨基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书面语言的教学原理。维果斯基建议要设法激发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动机,向他们提出特殊的任务。让儿童形成相应动机的一个方法是激励(不是布置!)他们去写“能引起内心激动的题材”。书面语言是以许多复杂的心理形成物作为基础的。这些形成物有内部语言、抽象能力、语言过程的随意性和自觉性等。因此在发展书面语言的教学大纲中首先必须规定书面语言形成的专门条件。发展手势、游戏和绘画活动是儿童顺利地掌握书面语言的先决条件。这就是说,儿童掌握书面语言必须“从画物体过渡到画语言”。十分重要的是,要引导儿童去发现“绘画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语言。”维果茨基的思想是进一步研究小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2.勃朗斯基的研究。勃朗斯基提出,为了设计小学书面语言的教学过程,必须分析作家——规范书面语言代表者的活动。他提出的发展小学生书面语言的方法是独特的,这就是:把儿童培养成为作家。这个设想同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想法很相似。他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最合适的、他们最能接受的文艺创作类型是写小故事,是虚构“以自我为中心的短小的作品”,而不是写描写文。按照勃朗斯基的见解发展书面语言的主要方式是独立作文,而“复述和叙述的效果是不大的。”他建议教师要特别重视让小学生修改文章。教师还应该帮助孩子们写好故事,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3.任金的研究。任金通过对3—7年级学生看图作文的实验分析,揭示出写完整文章的书面语言活动的某些成分,并且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这些成分的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他把书面语言看成是一种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其中包括选择词语、对文章的预测和评价的机制。书面语言的分析活动,包括把叙述的对象分解成一系列组成部分并且把它们区别开来。书面语言的综合活动,包括把整个叙述对象保持在记忆中,对这个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谋篇布局,并且对这种布局进行预测和修正。谈到选择词语这种比较局部的机制时,任金说它包括两种相反的活动,即词语的涌现和通过评价后的筛选。任金还特别重视文章的连贯性问题.他认为,语言的连贯性是确定两个相邻句子相互关系的结果。通过对书面语言的分析,任金断定小学生在选择词语、对文章的预则和评价等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因此他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必须在学校中专门培养构思文章的能力。同时,他认为独立作文是发展书面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任金把文章的结构看成是书面语言的结构,描绘了书面语言的某些语言的最佳方法,这些都是对小学生掌握书面语言问题的重大贡献。
4.阿莫纳什维利的研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发展书面语言必须同发展写字技巧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必须通过口头语言的训练来创造书面语言的先决条件。他所拟定的书面语言教学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让儿童思考文章的内容:写文章;检查文章;纠正文章中的各种错误;对成果进行分析;过一个月重新修改这篇文章。他认为作文的材料可以用直观形式(看图叙述)和口头形式(让儿童叙述本人经历)提供。他试图整体地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面语言,让儿童形成谋篇布局、用词造句、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等能力。
5.列伏夫的研究。运用什么方式可以使儿童理解掌握书面语言?列伏夫认为,通过叙述让儿童掌握语言的范例,而通过作文让这些范例得到运用。他认为激发动机是掌握书面语言的主要条件,但他所建议的发展书面语言的作业,只是再现了书面语言的一个功能——不同空间的交际。在列伏夫所提出的各种练习中没有揭示和没有再现需要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系列,他把掌握连贯的书面语言,看成是先学词语、再学造句、最后才学写文章的多级的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单向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是缺乏根据的。按照列伏夫的意见,在书面语言的结构中包含着下述操作成分:(1)理解作文题目;(2)选择与题目有关的材料;(3)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材料;(4)根据规范语言的标准和表达的需要用词造句;(5)修改文章。尽管这个模式既实用又简单,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它毕竟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把书面语言的形成看成是同一层次的直线联系的过程。
6.西蒙的研究。西蒙根据伐隆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对小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发展作了对比分折。他的结论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数量上的差异,“而在于句子的结构是否严密,是否有时引入新的思想单位”。他认为书面语言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那里发挥作用。书面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应具备下述条件:书写的自动化;安排时间的能力;顾及不在场的交谈者并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西蒙认为书面语言句子形成发展,包括新的句子结构产生和已有句子结构向更加完善的方向改造。并且这两个过程不是始终同步的。在小学阶段,书面句子发展的最重要标志是,学会运用并列复合句式,因引入定语成分而扩大句子结构,以及掌握从属复合句句式。
7.克莱默的研究。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是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1)运用学生的经验。(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5)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6)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国外作文教学的发展作文训练的序列,是指培养小学作文能力全过程的科学安排。近年来,国外对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有的人主张作文教学必须走工程化的道路。所谓写作工程,是指应用写作的原理和规律,为使写作人的能力按照定向的要求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所采取的训练技术体系。写作工程具有四个特点:应用性、整体性、综合性、标准化。实施写作工程意在克服传统写作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但也有人反对写作走工程化道路,主张写作教学应当走“农业化”道路,即教师像园丁,为写作准备好适当的“阳光”、“土壤”、“空气”、“水分”,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但是,他们也认为写作训练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总之,人们都在探索作文的规律和作文训练科学化的序列。当前国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小学作文训练的序列有以下几种。
一、心理能力型
他们认为语文是工具学科,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但由认为一般心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活动的能力)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心理学前提,因此主张既发展语言能力。由于强调的侧重有不同,心理能力型又可以分为智力型和个性型两种。
(一)智力型
    智力型强调发展智力作为训练的主线其代表人物是苏联教育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语言于思维相脱离的弊病,即“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确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所写的,“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儿童本人也是模糊不清的”。因此,他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他认为,学生观察实物,容易产生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这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所以彼此间的思想各具特色,语言的表达必然“带有深刻的个性”。一句话,观察作文可以让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公开推荐他所设计的巴甫雷什中学1~10年级的233个作文题,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观察作文题(116个,占50%)。这些作文题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艺术性的描写文。例如,《学校附近的花》《晚霞》《树林里的冬日》等。目的是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二是科学性的描写文。例如,《燕子筑巢》《小麦是怎样抽穗的》《蚂蚁的生活》等。目的是在培训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
在这些作文题目中,读书笔记的数量占第二位(98篇,占42%),分为两类:对课文着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课文中的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上所述,从观察作文入手,逐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苏霍姆林斯基作文设计的精华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经过长期观察、调查和思考,提出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读写训练和认识事物方面应该掌握的12种能力:
(1)能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包括朗读和默读);
(2)能流利地、相当迅速地、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内容写出来;
(3)会思考,能把几个对象、几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和比较;
(4)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5)会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6)能区分出读书上的逻辑完整的各个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里找到有关问题的资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内容作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边听教师讲课边把讲授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
(11)能边读课文边能听懂教师关于怎样理解课文和各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能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事情叙述清楚。
对作文,在小学期间应书写不少于1400~1500页纸的练习,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从观察作文入手,递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苏霍姆林斯基作文设计的精华所在。
(二)个性型
个性型是作文训练序列,强调以发展个性作为训练的主线,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1901——1977)。从1957年始,直至他辞世前,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主持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研究试验,创立了“小学教学新体系”。他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针对作文教学,他认为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完整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传统作文教学,他主张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如何改呢?
其一,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学生小作文。老师先读一篇短文或者讲故事,要求学生复述,让儿童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思想,称为“心口不一”;逐渐让孩子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见闻、自己的意见讲给别人听,尽量设法让别人听懂自己的意思,这就是“心口一致”的口头作文。儿童有了这样的需要以后,积极性很高,教师可以趁势引导他们进行书面表达。
其二,反对用复述和列提纲的方法进行写作指导。即教师读范文,让学生复述;或者教师列提纲让学生作文,甚至把作文要用的词语的思维都抄给学生。他认为这样千篇一律的训练方法,严重压抑了学生思维和个性。而正确的方法是:命题后教师不作指导和提示,放手让学生写他们自己愿意写的东西,能写多少是多少,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针对这一条,很多人认为赞科夫的作文教学法是放任自流,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他确说,按照传统的方法写作文,看起来好像“严谨”而“有条理”,但这些都是教师预先安排的,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他认为,任何一种现成的模式都会限制思想的自然表达,只有根据个人的特点对现实生活进行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之后,才能把所感知的现象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头脑里形成认识和感受的系统想,写出来的东西才华会有条理。
二、写作能力型
有人认为,作文训练应当一培养独立的写作能力位目标。所谓“独立的写作能力”,指作文的知识技能和心理活动在写作过程中的辨证统一。这些能力既可以在作文的全过程中逐步表现出来,又可以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培养。目前,俄罗斯最具权威性的作文教学体系,即“写作能力型”的训练体系,是教训法专家拉得任斯卡雅创立的。她认为这一能力具有七项内容:(1)审题能力;(2)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3)搜集材料的能力;(4)系统整理材料的能力;(5)修改文章的能力;(6)语言表达能力;(7)选择文章体裁的能力,而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分成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四、五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重点培养前六种能力。其中,四年级培养的重点是审题和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五年级重点培养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
第二阶段(六、七、八年级),重点培养事业各种体裁写作的能力。
在这七种能力当中,有两种能力可以不必单独安排训练: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它可以通过作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逐渐形成。她认为可以八各种问题中具有同等难度的类型放在同一年级教学,即在安排上不搞“单打一”,而是齐头并进。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三、“作文指导五要素法”
自第二次世界打颤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基础教育走了很长一段弯路。50年代国家为了培养大批的科学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废止了传统的语法课、文学课、作文课。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60年代有人认为写作能力可以由口头教学来完成,因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写作教学,出现了一股“弃笔风”,形成美国语文教学史上著名的“写作危机”,荒废了美国几代人的学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改变现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1976年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即在中小学阶段,只要让孩子们在写然,就会被训练得像那些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去写作。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教育界提出了“作文指导五要素法。”
一是让学生描写、解释、和判断。要求学生必须八同一作文写多次,在多次的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是让学生多写、多改。认为写作是一种“自我放纵”,不要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
三是让学生早点接触优秀作品。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积累有用的的词汇,开阔视野。
四是学生感觉老师就是作家。如果让儿童以为自己的老师是一个作家,将促使努力学习写作。在作文教学这,老师亲自动笔是很重要的。“不但学生要有时间写作,教师也要有时间写作。”教师写得好才能指导学生写得好。
五是教师应看重学生作品的价值。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正面鼓励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型性。
四、“格雷夫斯写作教学法”
唐纳德•格雷夫斯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他的写作教学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写作先于阅读。他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把文章比做密码,写文章的编密码,而阅读是破译密码。他认为“文章是一种有魔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在孩子看来,编密码要比破译密码容易。而且,如果你知道怎样编造,那么你也知道怎样拆开。显然,写作是能够促进阅读的。”他通过大量调查证明了,写作是人类一种表达思想的活动,并非从认识字后才开始。
第二,儿童的早期写作需要借助于嘴和手的活动。为了深入了解儿童写作的过程和特点,格雷夫斯用了数年时间进行了实际观察和实验。大量材料证明,孩子们写作时,通常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才在纸上拼写出来。如果没有小声的自言自语,其拼写的错误率会高出平时许多倍。
第三,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批评。这是儿童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他们在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逐渐对自己过去的文章感到不满意了。格雷夫斯认为“这是孩子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正常的个别磋商——谈话——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从这时开始,他需要指导。需要帮助和修改。
格氏对教师的要求有三:一要善于等待。教师要等待,等待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毛病,然后耐心施教。二是个别谈话。每次谈话一般只须三五分钟,帮助他们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别人能读懂自己的文章。三是亲身实践。教师应该经常写文章,这样才能了解写作中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劲儿地把写作也是一种手艺,是需要练习的。写作就是写作的实践,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和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他的写作教学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通过活动、兴趣和榜样而自然地进行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比那种通过乏味、讨厌的练习而进行的所谓的直接技能教学要强得多。”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0:41:52 | 只看该作者
国外高考作文盘点:他们究竟考什么?转载▼


转引自 新闻频道 > 评论频道  http://news.163.com/12/0611/15/83NPTQGK00012Q9L.html

又一届的高中毕业生交出或是“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或是“审题不清”“结构混乱”的高考作文答卷时,总让那些背过高考范文,刻意煽情的过来人感觉到,多年后一切都未曾改变。

作者:泽清



2012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前日《人民日报》援引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许子东的观点,发文称:“跟香港比,内地的题目太文艺腔、太专,很多题目就算我身为中文系老师也无从下手!”相比《忧与爱》、“手握一滴水”这类不知所云的选题,国外与高考水平相当且同样针对高中毕业生的作文,却有着太大的不同。
考试1:法国法国高中毕业会考(LeBaccalauréat,简称BAC),由拿破仑一世在1808年3月17日颁布法令而创立。考生主要是已完成高中学业的高中生。
作文题目: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2010年文科类)
详细:尽管法国普通中学的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文学、经济类或者科学类课程。但是无论是哪一科的学生,哲学都是必修课,哲学作文也是毕业会考的必考内容。而设置哲学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对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说“不”。
题目中什么是利害关系,以及在真理追求上会面临怎样的问题,都需要在完整的文章结构中描述清楚。只有一篇解释完整、引用了经典作家论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并有清晰观点与结论的文章,才能够得到高分。
考试2:英国高中课程考试(简称A-LEVEL),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都已A-Level课程证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
作文题目: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
详细:由于A-Level属于单科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67门课中选出3至4门课程,有选择性的学习考试。因而每一门考试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即将完成“基础教育”向“专业教育”过度阶段、进入大学的文科类学生而言,第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学习它的意义”。
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评价中国高考作文时曾称:“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他们忘掉高考作文的写法,从零开始,重新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进行阐释和表达。”在西方普遍国家都已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时候,我们的大学不得不肩负起重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考试3: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简称SAT),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美国学生从9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三)就可以参加SAT考试了,考试次数完全不受限制。
作文题目:“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克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详细:所谓对价值观的考核,并不是指当一个学生写出自己愿意当名人、愿意为了高工资、为了虚荣工作,就会因为“向钱看”“思想不健康向上”等问题而被扣分。而是通过考察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得来进行评判,只要文章论证合理,一样能够的高分。
题目设置的意图,与价值观的“对错”并无关系,只是希望通过一场自由的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得以将自己的愿望、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以此证明自己是一个具有思想能力的受教育者。
点评:在价值观的问题上中国作文命题常常讲究“文道合一”,希望通过教学生作文来达到教学生做人的目的,因而体现思品修养的命题常常占据了高考作文的主流。而教育需要培养的是能够发现并处理问题的成熟的社会人。过于重视道德评价,只会培养出一群不停揣摩、预设出题人想法的虚伪道德卫道士。
考试4:美国SAT
  作文题目:“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详细:SAT作文直译叫做“批判性写作”,其目的是分析、评价、说明和说服。但,作文在评判过程中并不会考虑考生观点的正误,而只是考查其论证能力。也就是说,只要对给定话题进行论证,做到自圆其说即可。
作为所有科目统考的内容,题目本身提供的大多都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现实问题,考察的是考生如何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人群提出的要求。
点评:面对“心灵鸡汤”试的作文题目,中国学生很快发现,要完成一篇符合“模板”的高考作文,似乎并不需要生活积累,不需要思考感悟,不需要真情实感,只需要背诵几篇人生哲理的美文,在考试时选择适当的、真实或者虚假的故事稍加修饰,就能拿到客观的分数。观察力、想象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都无需运用,甚至可以完全脱离生活实际,更无关社会责任了。
考试5:日本东京大学本科入学考试
作文题目:关于一国文化,要给对那国毫无了解的人说明的时候,如何让对方能够充分明白你在说什么?同时不花点儿心思对方就不能明白的困难点在何处?举例说明。(2012年文科三类)
详细:国立、公立大学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1月都有一些全国统一考试,主要是基础学科。之后2月和3月各个大学再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学生可以根据统考的成绩参加所要报考大学的第二次考试。由于全国统考并没有作文一项,各学校针对不同学科进行了复杂的细分。
作为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东京大学单文科一项考试就分为三类:侧重文学和历史的一类,侧重商业的二类和综合三类。在“文化软实力”已进入全球较量的今天,题目从年轻人最熟悉的角度入手,从个体面对不同文化的接触上升到国际间文化融合的高度。在整场考试中,这样的论题要在150分钟内完成两篇,的确是不小的挑战。
点评:民族文化的中国高考中的体现,依旧还局限于政治考试中“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之类的选择题选项中,究竟如何发扬和传承,依旧没有更深层次的讨论。
考试6:德国文理中学毕业会考——只有会考合格的毕业生才有资格进入综合性大学深造。高校录取新生也会以文理中学毕业证书或与之相等值的文凭为依据。
作文题目:对Barock(巴洛克)文体类型的诗进行比较和分析。
详细:与英国一样,德国的学生也可以依据其喜好与发展方向自由选择学习课程与重点科目,以此作为进入大学院校的准备。德语或一门在中学第一阶段就已持续学习的外语则必须列为考试科目。
题目中的巴洛克文体指的是欧洲1600-1720年间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学生不仅对那段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有清晰的了解,还要能够举出可供“比较”和“分析”的诗作,这是德国德语考试多年来的基本形式,而这些作家和书目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读过,范围都是事先给定的。学生不需要去背诵各种范文,只要老老实实去读这些大部头经典,备考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充实自己的过程。
考试7:法国BAC
作文题目: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
详细:正如前文所说,哲学是法国每一位参加高中毕业会考学生的必修课,此题则是2009年科技类考生的作文题。对于从小就开始“背哲学”的法国学生而言,题目并不算是困难,整个中学所教授的哲学其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架构文章的逻辑性,分析题目、比较、解释与批判,“不只是背一段哲学家的名言,让哲学家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理解与转化。
点评:美国曾在《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提出:“必须帮助所有的孩子阅读,要建立一支百万支援导读的大军,帮助读完三年级的能独立阅读([url=]微博[/url])。”并采取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共同协作的办法,实现全民阅读。作为一个人对文明达成共识的行为,阅读跟随教育一起,重新回到更多国家的文化深处。
    考试8:英国“剑桥法学考试”——由短文、阅读理解和问答题组成。给出一组法律条文,然后就具体的事件进行法律分析。
作文题目:“人是否拥有独立与法律之外的基本的道德权利,如果有,该如何界定这些权利?”
详细:想要进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深造的考生,除了必须在统考科A-Level的四项考试中取得至少三科A一科B的成绩,还要再接受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验。与全国统考不同,英国大学的自主招生考题,更多的是设置一个更高的标准,更全面的测试学生未来修学专业的潜力、情商,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
如题所示,剑桥法学考试已默认,一位并没有任何法学基础的学生,都应该能够清晰的论述出“如何界定基本的道德权利”类似的问题。这自然比考生在A-Level里写的论述文要困难的多。
点评:和英国一样,日本冈山大学牙科专业也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设置了类似“牙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的论述题,要求考生不仅仅把写作单纯的当作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展示,而是一种学习其他课程的手段和有力工具。相比而言,2012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题中,作文题“暖”和“广告”却依旧与全国统考如出一辙。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0:46:5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转]国外小学作文怎么教?作者:新浪网友
语文教育家吴忠豪访谈录
关于写作的起点:“写作先于阅读”
人们通常会认为,孩子们会读、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之后,才有可能开始学习写作。美国著名教育家唐纳德/格雷夫斯的看法则不然,他认为孩子不是先学阅读再学写作,恰恰相反,是先学写作,再学阅读的。他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把文章比做密码,把写文章比作编密码,而把阅读比作破密码。他说:“在孩子看来,编密码要比破密码空易。而且,如果你知道怎样编造,那么你也就知道怎样拆开。显然,写作是能够促进阅读的。”
格雷夫斯认为,写作是一种表述思想的工具,只要有思想,孩子们就一定会本能地使用“写作”这个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说:“(在写作方面)孩子们最初的本能就是画符号。在他们还没有上小学以前,就什么地方都画——墙上、人行道上、水泥板上、有水蒸气的窗户……”格雷夫斯通过调查证明,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在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会写作;而认为自己会阅读的孩子则只有百分之十五。他讲述了这个一个案例:一位女教师开始教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就把作文本分发给孩子,说:“这就是你们自己的作文本,如果你们愿意,你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写。”孩子们经过一番沉思之后,全都动手写了。少数孩子已经能写出一些句子;有些孩子只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其余的孩子则胡乱地或简单地画了一些图画。可是他们谁也不说“我不会写”。
作文课上,老师通常是要求孩子保持安静。但格雷夫斯发现,儿童早期写作需要借助嘴和手的活动。他拍下孩子写作时手的动作,用微型录音机录下孩子写作时自言自语的声音。他发现,孩子在写作时,通常都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才在纸上写出来。事实说明,孩子们早期写作是需要自己的发音器官帮助的。在早期写作过程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话和绘画不仅不是调皮捣蛋的表现,而恰恰相反,正是儿童写作所需要的正常活动。
格雷夫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还总结出儿童学习写作过程的一个规律,这就是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批评。儿单写作这初,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写作毫无畏惧,不管人家看不看懂。他认为这种自信、自得其乐是儿童学习写作的积极性的源泉。他说:“自我中心给自己穿上了护身盔甲。孩子需要这种盔甲。在这个阶段,他决不会停下来去思考别人能否看懂他写的东西。”儿童上学以后,随着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自我中心”的写作阶段便不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当一个孩子回头再读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时,伟大的突破来临了。从此以后,孩子便进入用批评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作品阶段。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会主动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写作。格雷夫斯认为,这就进入了孩子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国外重视什么样的作文?
一、实用文体写和与个人自述
美国中小学从三年级起每册教材都安排写调查报告、劝说信、信息说明等文体,实用文体写作在各年级写作文体中所点比例超过50%。特别重视写信,从小学一直延续到中学,而且中学更加重视。
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确,国外实用作文教学十分注意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某种特定情境,为应对生活的某些需要而作文。如德国斯图加特/埃恩斯特出版公司出版的《德语训练》,将作文训练编成有趣的生活情境,随着情境的发展,生成一个个应用写作训练的话题。比如:
一群学生计划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搞一次自行车障碍赛,通过讨论,决定了比赛的日期、地点、参加者的条件与比赛的办法。
(作文1:代故事中的学生拟定一份说明性的比赛广告。告诉小区居民这次比赛的日期、地点以及参加者的条件和报名办法等事项,让小区居民了解这次比赛。)
这几个学生商量,为了使群众谅解比赛时出现的喧闹,需要给周围住户发一封解释情况并邀请观看比赛的公开信。为了筹措比赛奖品,还要给自行车商店的老板写一封募捐信。
(作文2:给小区的居民写一封公开信,给自行车商店的老板写一封募捐奖品的信。起草并修改这两封信。)
自行车比赛顺利结束了。场面热烈而紧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学们准备写报道向报社投稿。
(作文3:要求根据录下的现场解说,写一篇关于这次比赛的报道。)
不少国家将学生叙述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称为“自叙文”。与记人写事状物写景的记叙文相比较,自叙文更加强调写学生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属于写实文体的一种,排斥了文学虚构的因素。在美国作文分类中,所谓的自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比如表现个人特点的文章,也包括私人间的通信文,以及根据自己经历和实践所写的文章,所谓的生活文也包括在这一类中。
例如,美国霍顿公司出版的六年级教材第八章《描写》部分,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1、写几句话描写你的班级或家庭,注意正确使用集合名词;
2、写几句话描写你上一次做菜的情况。你烧了什么菜?味道怎样?注意正确使用逗号;
3、假设暴雨使你们所在的城市遭了水灾,写几句话描写水灾的后果。检查一下,确信名词复数和所有格都使用正确。
在上述几题中,都是要求学生描写自己的经历、看到的具体情景,学生使用语言进行描写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
二、日本的读后感训练独具特色
在日本中小学里,几乎每篇课文教学都有写读后感的要求。日本学者认为,学生阅读后感想单纯、质朴,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尊重和利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可能给下一步的阅读和调动阅读兴趣打下基础。因此,初读课文后交流阅读感想,讲读后再一次组织学生写感想文,已成了日本中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日本国语课的读后感一般分两次写。第一次称为“初发的感想文”,属“初读”课文后安排的一个环节。第一次感想文,有的要求成文,有的不要求成文,只写出提纲、提出问题就可以了,这些问题往往就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依据,日本教师往往以学生“初读感想文”中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来设计阅读教学。
“第二次感想文”是课文讲读讨论以后写的感想文。这一次写感想文是读写结合的重要作业,也是这一单元学习考查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求比较严格。学生写完后一般要求用正式稿纸誊清。
日本国语课本中对读后感的写作指导也比较具体。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阅读练习:(四年级上册第四课)
1、发表一下自己认为这篇文章中最有趣、自己最喜欢、留下印象深刻的地方。
2、通过阅读松井说的话和他的行为,了解松井的人品,讨论下松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写作练习:书本是我们的好朋友。
(1)大量阅读
(2)制作推荐书目的卡片:
书名、作者名
书本类型(故事、传记、诗歌)
寻找书本的方法:可以在图书馆和图书室的目录卡片中寻找,也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日本小学作文写读书笔记指导非常具体,除了写读后感,还进行制作读书卡片的指导。
三、儿童诗创作很受重视
美国中小学教材中各类诗歌体裁的课文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首或几首诗歌,还发排了许多写诗歌的练习,让学生大胆表达、任意发挥,绝小顾忌。当然这种诗歌“创作”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造性”。
最重视学生写作的可能是英国了。牛津英语课本的主体就分为小说、诗歌、专项活动三个部分。另一套英语教材在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中分别编排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语言”、“诗歌的音节”等专题。在另一本中还专门介绍了“活跃想象”、“选好标题”、“找出关键一行”、“确定要重复使用的词语”等四种具体诗歌写作方法。牛津教材第一册《祈祷》这首诗的课后要求学生模仿作诗:
白天像……白天像……
白天像……白天像……
白天像……白天像……
你还可以用“**”代替“白天”,或者用“水”或“友谊”等,任选一题,做一首你自己的祈祷文。
第二册教材中也有一课,先让学生读一首《咬牙切齿》的短诗,诗中用“让……见鬼去吧……”句式。课后练习设计是:
如你所见,这首诗是按照一定模式创作的:
让……见鬼去吧……
让……见鬼去吧……
让……见鬼去吧……
运用这一模式,编写一首诗,表现使你感到不快的事……如有人在挖你的路,或不让你骑车穿过公园等情形。
其实诗歌写作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曾经非常风行,骆宾王少时作《鹅》诗,白居易十几岁诗名誉满天下,是和当时蒙童时期的诗教分不开的。然而到了现代,我国作文教学一直将诗歌写作视为禁区,偶尔有教师搞写诗歌实验,也常常被视为另类,批评者远多于赞同者。对比外国和我国古代的诗歌教学,我们现在非常有必要反思当下的诗歌教育!
四、综合作文训练是很重要的方式
国外作文教学指导中,还有一种我们不很熟悉的方式,就是综合性作文训练活动。这种作文训练往往不是简单地用两节课写一篇作文,而是围绕作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观察、收集材料、起草修改、发表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先来看一个课例:
写一个故事
你是否曾经自己创作过故事?如果是,你的故事一定有背景、人物和情节。一个故事就相当于一篇小说,写故事的目的就是娱乐读者。
一、读例文
你认为课文中的故事写得如何?阅读时注意有悬念的和令人兴奋的情节。
1、读范文。(范文略)
2、认识故事的特点。故事就是叙述作者自己创作的帮事,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以下特点:
有一个有趣的开头,有经过和结尾。
描述环境,有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有人物的行为动作。
一个有悬念的情节,最后如何解决。
总是有些人物对白。
二、预写
1、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写故事的目的是用你的想象来娱乐读者。在写作前,考虑好你的读者群是谁?什么样的故事会吸引他们?
2、选择一个你认为读者会感兴趣的主题。
3、组织故事的情节。选好主题后,要列出情节提纲。你的故事中包括一个悬疑和解决的方法。同样也要列出环境和任务,然后组织你的思路,可以用图表帮助你整理思路。
三、收集材料
为了写好你的故事,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比如,如果你需要在故事中描述化学物和野花,你需要收集怎样的资料?
1、列出问题清单,然后考虑你可从哪里找到相关的资料。
2、访问图书馆和多媒体中心。图书馆和多媒体中心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比如图片、录像、影片资料。网络也可以帮助你收集资料。
3、使用图书卡片目录。你可以用图书馆目录卡片来找你需要的书籍,帮助你收集资料。这些卡片可以在网上和管理员那里找到。
4、整理使用收集的资料。将你收集到的新资料添加到你的图表中。
四、打草稿
创作故事前,回顾你的故事图表。明确开头、中间和结尾。把每个部分分成段落写,同样也包括人物的对话。你需要把每个新的人物的对话独立分段写。
五、修改
提高习作质量的方法之一是修改。当你修改文章时,可以添加重要的思想和细节,帮助你写的故事更清晰和有趣。当你修改故事时,可以添加有趣的描述性的对话。
1、修改文章清单。
添加细节。让读者“看”到故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
词语选择。选择正确的词语是很重要的。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描写出有趣的故事,并且使文章活起来。
安排段落。在换一个人说话要另起一个段落。在没有对话的段落中,一段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在每次另起一个段落时,你就是给读者发出信号,这个段落要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2、同伴阅读。和你的同伴交换草稿。同伴也许会给你新的、你从未想到过的建议。
大声朗读草稿给你的同伴听。听听你朗读时句子的节奏以及是否流畅。
参考同伴给你的意见来修改你的作文。
用生动的词语来代替平淡的词语。
为文章添加一个使读者感兴趣的题目。
3、校对。
当你修改好文章以后,还要校对你的文章,发现并修改文章在语法、拼写、标点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六、发表
下面的步骤可以帮助你发表故事:
1、以剧本的形式来写你的故事。
2、为主人公写对白。
3、为演员写舞台指导。
4、设计舞台背景并准备好戏装和道具。
5、排练你的故事直到所有演员熟悉流程。
这是美国纽约《语言艺术》五年级教材第六单元作文内容。该教材五年级课本编了六个写作单元(另有六个语言知识单元),每单元的作文都安排有“读范文、预写、收集资料、草稿、修改、发表”等六年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指导意见和明确的练习要求,每一步任务完成以后还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清单和提示各种作业的小贴士。整个写作活动终结时间可能会是半个学期,这和我们两节课写成一篇作文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英语教材看,每学期安排两个作文单元,一个作文单元确实是教学半个学期。然而美国小学生不仅在作文单元写作文,在语言知识课、阅读课上也写作文。比如《语言艺术》五年级课本第一单元“句子”,分15课教学有关句子的知识,每一课语法知识学习的最后,都给学生留一个写作热身的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句或写段。全册教材六年单元,每个单元都分15课,那么一年作文练笔数量约90次。美国中小学每学期15周左右,这样差不多每周都会有两次写段的小练笔。除了语言课上写作热身,阅读课上也有动笔练习。
国外怎么指导作文修改?
引录美国霍顿《英语》二年级课本中有关作文修改部分的内容。这是第二单元,要求写一则个人描写。整个写作过程指导得非常具体。学生完成草稿以后,教材按照惯例编写了“自我评价”和“修改”两个环节。
(一)自我评价:
1、读你的草稿。
2、对照下面的句子评价自己所写的自述。
优秀
※我的开关很精彩。
※我现实性了很很多细节来说明“五W”。(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如)
※所有的句子有条理并围绕一个主题。
※最后一部分说了故事怎样结束的。我有什么感受和我学到了什么。
※只有一点拼写错误。
有待提高
※开头可以更有趣。
※需要更多的细节来说明“五W”。
※一些句子没有条理,没有围绕一个主题。
※故事需要一个更好的结尾。
※拼写有许多错误。
(二)修改
1、看下面关于自述的句子,哪些建议能使你的自述写得更好。
※划掉不需要的句子。
※另外写一个结尾,你更喜欢它吗?
2、和伙伴合作修改。
当你是个作者:
※写一个你想解决的关于你故事中某一部分的问题。
※把故事读给你的同学听。让同学提问题。
当你是个听众:
※说出你所喜欢的故事的部分。
※提问关于某些不够清楚或不够精彩的部分。
3、修改故事。思考你和同学交谈的内容。为你的草稿写一些改动。下面的修改策略能为你提供帮助:
单词的选择:通过恰当使用词语来添加细节。
使用词典来找寻恰当的单词。
4、较对你的自述。(略)
伙伴合作修改主要有召开出版会议和成立作文编辑室。
召开出版式会议是指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指导写作时,先提出若干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整个打草稿的过程中,简单而频繁地讨论所出现的问题,而不像平常那样由老师评改完后讨论。由于这时的重点是讨论文稿,要求小作者进一步详述、澄清草稿中的某些内容,学生的作文不是被视为某种“错误”的东西来加以批判,而是作为一种“半成品”在编辑会议上集体加工,必要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参与会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成立作文编辑室是美国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一种活动形式。把一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为一个“编辑室”,让学生在所谓的编辑室里编辑所属成员的作品。这种活动使作文修改变得饶有趣味。在学校几年中,他们轮流在“编辑室”里担当一审、二审、终审等不同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修改同伴的或自己的作品,进而提高各种写作技巧。有时老师可以将作文目标转化为作品编辑要求,协助学生列出几条编辑工作的简表,孩子们可以按简表中所提要求修改作文的文字、标点、篇章大意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1 06:30 , Processed in 0.0878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