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生基于评分规则的作文自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4: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中生基于评分规则的作文自评研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江苏省锡山中学以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为研究重点,通过课堂观察实践活动展开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全面研究,并积极探索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2009年上半年,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集体讨论与专家引领,学校在学科和若干教育专题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27个“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子课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跟踪了本课题的实施过程。这两篇文章是学校“高中生基于评分规则的作文自评研究”子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原刊《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0年5月号。

基于评分规则的作文自评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l  夏雷震*
“高中生基于评分规则的作文自评研究”是“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这里的“评分规则”是指基于课程标准对“表达与交流”的相关要求以及考试(包括高考)评分细则而制订的、用于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作文评分规则;“自评研究”是指对高中生基于评分规则的作文自我评价规则与评价体系的研究。“高中生作文自评”的目的在于突出作文评价的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开展写作自我评价,最终形成基于评分规则的高中生作文自评程序,并以这种自评程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基于标准”的作文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周健老师从“基于标准的高中议论文写作自评量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张克中老师在调查了学生整个初中阶段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上,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建构了“阅读→思考→表达”的高中作文写作训练框架,并努力通过自评量表的设计和运用提高学生写作的自觉意识,使其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从内容到具体框架成为一个更加贴近标准规范的实验。
从课题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来讲,当前课题组还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强化学生在自评规则制定中的参与。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价规则,可以使他们更愿意为自己得到的分数承担责任,激励他们竭尽全力去达成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分数看成是教师随意赐予的礼物或者惩罚,他会根据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明确得分的原因。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能够更好地评价自己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
强化自评规则制定中的学生参与,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放在教师的位置上。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商量,该采用哪些规则为他们的作文评分,直到最后制订的评分规则能被各方都接受。在师生共同商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教师要说明他所提议的内容为什么要包括在评价规则之中,这样能够保证重要的方面不被忽视。并且,每个学生都应该非常了解作文自评规则,这样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参照这些规则。
其次,自评规则的制定要侧重问题的解决。作文的题材、文体要求、训练目标不同,都会决定评价规则的差异,而作文自评量表的设计应体现这种差异性。
每次作文的自评量表不必面面俱到,每个评价项目的赋分也无需一成不变。自评量表的评价项目和赋分应根据每次训练的目标、侧重点作必要的调整。严格来说,每次作文训练随着目标的变化,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自评量表。并且,由于作文评分的特殊性,我们不仅要确定每一个自评项目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标准和评分规则,还要尽可能地为这个项目提供足够多的不同等级水平的实例,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评价规则。
再次,要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想要完成的任务。在自评规则量表的制定过程中,让学生对写作教学拥有更多的责任和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适应,因为他们习惯于教师告诉他们写什么、怎么写。当学生要为自己的写作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时,他们就会提前一步投入到对写作任务的思考之中,为他们所选择的评价规则负责。因此,帮助学生采取有效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完成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评论,如“请详细描述你本次作文的目标”、“在本次作文中你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请详细描述你在本次作文中将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需要关注的问题”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最后,要让学生明白作文自评规则的制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明确的评价标准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规则的制定和运用,让学生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向规则靠拢、向标准靠近,最后真正能够落实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基于标准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初探
  • ●   张克中 *
从接触“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理念开始,我依照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整理自己的写作教学,努力使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从内容到具体框架成为一个贴近标准规范的实验。具体说来,这个实验包括三部分内容:“以渐进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思考认知习惯”、“以规范表达提升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一、以渐进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基于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在参照了课程标准后,我在1.5个学年的时间段里把学生的阅读分成五个方向,把五个方向的阅读实验内容具体规划为:①中外短篇小说阅读;②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欧美经典长篇小说阅读;③中外散文、戏剧、诗歌阅读;④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阅读;⑤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作品阅读。
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把阅读实验分解成如下三个层级目标:
表1: 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实验
课程标准
阅读实验目标
1.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2. 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4. 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层级阅读目标
1.能够确认自己的阅读态度是认真的,保证阅读的速度与质量,按预定计划完成阅读任务;
2.能够表达出对作者的了解;
3.能简介作品内容;
4.能正确标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
5.阅读结束后能粗略勾勒出作者的立场、观点与态度。
第二层级阅读目标
1.能熟记个别作品中的章节大意;
2.能流畅地表达出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阅读感受;
3.能准确地说出作者的观点、立场与态度;
4.能对作家作品作简单的评析;
5.能够准确说出作品的结构。
第三层级阅读目标
1.能对作品内容作出有个人阅读价值的判断;
2.能就作品的艺术形象作出个性的解读;
3.能根据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评析作者创作的社会意义;
4.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评价作品的语言、结构等艺术;
5.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为使阅读真实有效,根据阅读层级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阅读层级目标达成自我评价表》。现以阅读第一层级自我评价表示例如下:
表2: 阅读第一层级目标达成自我评价表
姓名
奚媛
阅读书目
《边城》    
作者沈从文
计划阅读
完成时间
一周

自评等第
A
B
C
D
情况说明

作者的立场观点不是太懂





实际阅读
完成时间
一周
作者

情况
沈从文(1902.12.28-1988.5.10),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散文《湘行散记》。沈从文由于其创作风格独特,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另有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作品  

人物

关系
老船夫(摆渡人)             顺顺(船总)





翠翠                天保(大儿子)  傩送(小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
内容
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作者
的立
场、观点与态度

注:五项全部完成等级为A,完成了其中的四项为B,完成了其中的三项为C,完成了其中的两项为D
至2009年9月,参加实验的36名学生(初为58人,后因学生学习的选科倾向有所变化)中,每人阅读中国短篇小说集一部、外国短篇小说集一部、中或外剧本集一部、外国散文集一部、中国散文集一部、中国诗歌选一部、外国诗歌选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1~2部、外国长篇小说(主要是欧美经典小说)1~2部,中国古典小说2部。另外,作为阅读训练的一部分,每位同学任选了1~2部哲学、艺术、历史、美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类著作进行了阅读。每人在1.5个学年中的阅读总量在180~200万字,已经超过了课程标准中五部文学名著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视野较高一入学时有了明显的变化。在阅读质量上,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较为突出的提升。
、象二、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思考认知习惯
“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认知习惯”实验基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线性单一现状的思考:学生的思考易流于表面,对同一个现象的观点与立场几乎相同。表现在写作上就是观点雷同,表述相似,缺少发现,缺少富有个性的表达。
在开展“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认知习惯”实验中,我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部分标准要求具体化为若干原则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表3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改变思考认知习惯教学目标
1.学习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2.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3.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1.不人云亦云,对某种观点和立场赞成与反对都有自己的理由;
2.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基于事实,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3.表达观点理性、不情绪化,说理有条理、富有逻辑性;
4.对同一个问题或现象,起码要有两个以上的思考角度;
5.要能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见解,要能对他人的观点提出有质量的质疑。
依据这些原则性的教学目标,我从2009年3月开始以问题探讨的形式进行写作课的话题、事件、现象教学,至2009年9月共进行了12次基于写作的问题探讨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感可发、有话可说的情境下渐渐学会用审视的目光观照社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问题,初步实现了有效作文教学第二阶段的实验目标。
下文以“七旬老汉板砖门事件”作文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探讨案例总结表来说明这一实验中的个案实施。
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提出至少5个不同的写作视角;2.学生的写作视角是理性的,富有建设意义;3.学生的观点和立场中要有批判因素存在,要有文化反思、规则与法律意识反思、生命意识反思等存在;4.课后要在80分钟内完成800~1000字的写作任务。
表4 :写作课问题探讨总结表

话题、事件、现象七旬老汉板砖门事件讨论时间2009.9.3提供者老师
背景介绍
7月9日晚,兰州七旬老人阎政平,在所住小区门前人行横道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连砸14辆闯红灯的违章车,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
讨论所涉及的角度
1.交警执法;2.生命;3.文化;4.规则意识;5.软法现象;6.砸车违法;7.政府执政能力;8.民意为何同情违法行为。
学生的观点和立场
1.老汉抡起板砖反映交警执法不作为;2.漠视生命现象理应引起我们真正的重视;3.闯红灯背后的“软法”警示;4.司机蔑视红灯背后的规则意识缺失;5.闯红灯背后的阴暗文化心理;6.以暴制暴不是理性表现;7.“板砖门”与政府形象;8.“斑马线之怒”很可怕。
这个实验的教学活动流程是:材料准备→课堂讨论→形成个人观点→课后再思考→写作表达。在这个实验阶段,课堂讨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心,教师要允许各种合理观点的存在,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有新意的个性思考,要努力把课堂的问题探讨导向有价值的讨论,最终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形成自己新的认识。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写作课堂的问题探讨不仅改变了学生最初的思考认知习惯,而且直接对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以规范表达提升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文体意识淡薄,没有规范的表达能力,是学生作文的真实写照。如何通过规范的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这次实验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有了阅读与思考的初步基础后,2009年9月初开始,规范表达成为写作实验训练的重点。目前,我初步进行了议论文的规范表达训练。
根据议论文文体的基本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期待,我对议论文写作的表达规范表述如下:
表5 :基于课程标准的议论文写作规范
课程标准
议论文写作规范
1.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合理安排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
3.进一步提高议论文的基本表达能力,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1.题目必须符合议论文题目规范,或表明观点,可说明论证方向,或体现比较关系;
2.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观点,且观点鲜明、正确;
3.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开篇简明扼要,结束部分结论清晰明了,中间陈述简洁;分析有层次,说理要透彻,确保论证有力;
4.语言不用大话套话空话,分析基于事实,表达理性,不强词夺理;
5.写作角度要有排他性,角度虽可相同或相似,但说理论证有新意;
6.无论见解高低,论证说理如何,必须是基于思考基础上的自我主张;
7.文章写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
8.卷面整洁,没有错别字。
另外,通过“议论文写作规范自评表”和“写作规范反馈意见表”,重点培养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规范意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写作是规范的议论文写作。
表6 : 议论文写作规范自评表
姓名     时间    
项目
表现
自我评价
修改
标题
①是否有标题;②是否是议论文标题;③有无论证方向;④是否有鲜明观点。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观点
①是否鲜明;②是否正确;③是否多观点;④是否是自己的主张。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论据
①是否新颖;②是否有代表性;③是否能说明自己的论点;④是否有多解性。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论证
①是否有逻辑层次;②是否简明、直达立场;③是否透彻;④是否有可供他人反击的地方。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语言
①是否理性表达;②是否简洁明了;③有无套话大话。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结构
①是否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式中一种;②是否合理;③是否完整。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写作
视角
①是否是认真思考后的选择;②是否新颖。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书写
①卷面是否整洁;②字迹是否清楚;③是否有错别字。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字数
是否在800字以上。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写作
时间
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完成
方式
是否独立完成。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注:凡“表现”中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就属于不规范,须在“修改”处修改。可另附纸张。
表7 :写作规范反馈意见表 
姓名:     写作时间:   
文章标题
非议论文标题□   无论证方向□   无比较关系□  无观点□
文章观点
不鲜明□   无观点□   多观点□   非自我主张□
文章结构
开篇不简明□   层次不明□   结束部分结论不清晰□
文章语言
语言拖沓□   空话套话□   语言情绪化□
分析论证
非基于事实□  说理情绪化□  无新意□  说理不透彻□   
角度及其他
撞车□   超时间□   字数不达标□  抄袭□
注:此表由教师完成                       反馈时间:      
按照预设的实验计划,除议论文外,还要进行记叙文、说明文、散文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规范写作实验,在实验中重点完成学生对规范写作的自我表现评价研究,整个计划将在2010年8月完成。目前实验效果令人满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明显。随着对“评价促进学习”的了解不断深入,笔者感受到自己从事的写作实验探索处处需要基于标准的评价的支撑,期待基于标准的作文有效教学实验最终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学习收获。




*夏雷震,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副校长,“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组核心成员。

*张克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老师,“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组核心成员。





100%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10:35 , Processed in 0.1485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