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的味道,慢慢“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15:3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的味道,慢慢“煲”
——“与弟子书系列”之十三
汲安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是冰心诗集《春水》中的句子,妇孺皆知。诗人借墙角花的意象,婉讽了孤芳自赏之人,寄寓了做人要谦冲自牧,不可自命清高的道理。也可以说蕴含了眼光与境界的辩证法:眼光局促,人生的境界就会狭小;眼光阔远,人生的境界自然会浩大。
独自品读这句诗时,我作如是观;教学生理解,也作如是说;看看其他学者的诠释,更是所见略同。
可是一次和原江苏《少年文艺》的主编章红女士聊天时,这种体悟彻底轰毁。
章红讲了她女儿秋秋的困惑:墙角的花,没有什么阳光的光顾,又缺少雨露的滋润,土壤还贫瘠得要命,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她不自赏又能怎样呢?难道要她自轻自贱吗?
我一下子被这个未见面的小丫头的独特体验吸引了。没有被大作家的哲理吸附着走,反而从貌似固若金汤的大一统意象中突围出来,创造出一种完全异质的意蕴,这需要怎样的换位思考的自觉,纤敏的思维触角,还有长时间的审美情感的积淀?
当然,我完全可以恢复师者的冷静,貌似友善地阐释: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意象的经营也一样。我们应该从诗句的整体着眼,从作者的情脉出发,尽量不要打碎作者的思想内涵,改变作者的情感走向。甚至可以从中国文化重内敛,重涵容的高度去旁征博引,消弭丫头原先的想法。
但是我不敢这样去做,也不屑这样去做。
那种生机勃勃的体验中,有一颗多么清纯、多么明媚的爱心啊!
《傅雷家书两则》中提到:对待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要把它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
对此,我是抠住“灰烬”一词,和学生从“冷处理”的视角去探讨的。灰烬失去了灼伤人的力量,实际上是暗示我们:将伤害自己情感的事情,冷却、冷却,再冷却,不去用思念点燃它,自然就不会伤到自己了。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淡忘是最好的药物”,“我会把你当空气”,其实都是在讲冷处理的生活智慧,也可以说是“距离美”产生的神奇疗效——把伤害自己的事情当作别人的故事,去打量、分析,就像后文所说的怀着凭吊古战场的情怀一样。
这样的点睛如施魔法,学生完全被迷倒了。目光被你的身影,手势,甚至轻微变化的语调给粘住了,久久不愿离开,令人暗爽不已。
可是,一个叫游鸿儒的学生,犹犹豫豫地半伸了两下手臂,终于还是小心翼翼地站起了身,问:“老师,可不可以说轻处理啊?”
我愣了一下,随即开心起来:“愿闻高见!”
鸿儒这样解释:灰烬还有一个特点——轻,稍微一吹,它就飘散了。把伤害自己的事情视为心灵的灰烬,也就是把它看轻,不要紧紧地抓住不放。因为抓得越紧,心就越痛;每抓一次,心灵的伤口就会被撕开一次。
他的发言激起了海啸般的掌声,我不由自主地跟着鼓起来,鼓得很忘情。好你个游鸿儒,名至实归啊!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意义的溪水在潺潺地流淌,水源并非独我一家,我启发了他,他丰富了我,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啊!
课堂因思想的丰富而精彩,但是这丰富需要耐心的等待、酝酿、生长……
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对“形貌昳丽”一词,我有点好奇:说一个大男人光艳美丽,是不是有点离谱了?打扮到了光鲜、艳丽的程度,跟个伪娘、人妖似的,难道不怕被看猴似的围观?虽然古代四大美男中的宋玉和邹忌在时间上相距不远,但人家毕竟是普通的官员,你一个位高权重的相国,公共视野中的政坛领袖啊,岂能不注意形象!难道那时候的男人和女人像穿衣服一样(在胡服骑射之前,都穿着开裆裤,外罩着很长的“深衣”),在化妆上也是一样的?
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里掖着,直到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熊逸的《孟子趣说》一书,才涣然冰释。熊逸说《荀子》一书中确实提到过有些男人打扮得女里女气的,荀子是很看不惯的。但当时他也没说这些人是“人妖”,人妖一词是在别的地方说的,主要指“政险民失”、“率兽食人”这样的人祸。
于是慨叹,我们自以为很老古董的社会,原来比现代社会还前卫。如此的浓妆艳抹,招摇过市,还能被大众所接受,那需要怎样宽容、大度的社会心理啊!
于是很开心,这种与考点无涉,别人觉着无聊,我却格外在意的小困惑,并非毫无价值。至少,它让我一下子穿越成功,感受了当时的时代气息,独立的性格,爱美的疯魔,开放的环境……
但是新的疑问又诞生了:古代男女在化妆方面分道扬镳,到底始于何时呢?
在《那些让人灵魂鲜艳明媚的书》一文中,我饶有兴致地提到了易中天、鲍鹏山对《论语》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个性化阐释。
易中天认为束脩是见面礼,不是学费。并引用他先师吴林伯先生的观点:束脩一语双关,还表示愿意接受约束和修理。也就是,条件是有一点的,那就是要表示拜师的诚意。
鲍鹏山则认定是“学费”,并不无幽默地说:“孔子的学费并不是统一标准,束脩大概是最低标准,以照顾贫寒的学生。至于贵族子弟,以及像子贡这样的富有之人,大概就不是收学费了,他收的大概是赞助费。”感觉两人好像辩手,在我面前据理力争,听得我很过瘾,却一时难分轩轾。及至三年后读到《傅佩荣译解论语》,才知道两位重量级辩手的大错特错。“自行束脩以上”是指十五岁以上的人,“行束脩”是古代男子十五岁入大学所行的礼,这在《后汉书.延笃传》中有明确的说明。原来,知名学者撰文时也会跌打损伤啊!可是,他们自觉把自己的生活与古人对接、打通的努力,却是那么让人觉着可敬,可爱!
到了北京,一进我家,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要见一老一少。看到老师稀疏的头发,看到他挤在我书房(兼卧室)的小角落里说着这句话,我马上转过身去偷偷抹掉眼泪。妻子见我伤情,就连说郑老师精神很好……
这是刘再复先生《璞玉》一文中的句子(见《教育论语》一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文中的郑老师指厦门大学的郑朝宗教授。古稀之年,他借1988年文代会的机会去看望自己的朋友钱钟书(一老),还有自己的弟子刘再复先生(一小)。
读到这个细节时,我正在人声嘈杂的办公室,眼泪却一下子被引了出来。我连忙用右手掌遮住自己的眉眼,任由泪水肆意地奔流。
这哪里是师生,简直就是一对情深意笃的父子啊。可是,这样的感触又很难尽意,尽情,在伟大的情感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情不自禁地,我想到了婉拒很多知名杂志的约稿,却心甘情愿地在台灯下为我默默撰写书稿序言的巢宗祺老师;平时极不愿意求人,在得悉我考博成绩优秀后,却主动低下头来,为我极力说好话的方智范老师、潘新和老师;还有20年前,敢于抗衡某些官僚,执意为一个与他毫不沾亲带故的我争得县优秀教师荣誉,后来却一直屈居乡间,如今已长眠地下的袁可谓校长……
是他们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计得失,不计辛苦,不计牺牲的真情、真爱在!这种情、爱,文人相轻的劣根无法羁绊,功利主义的病毒无法侵袭,血缘、地缘、学缘的狭隘更是无法丈量,这是真正崇高的师者之情,学人之爱!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为了无愧于他们的信任和肯定,就是到临死前的那一刻,我想都不会停止奋斗的。我要勤勤恳恳,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品德高尚,而又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45 , Processed in 0.0613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