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语文教学思与行 文/刘恩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15:4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语文生活(第21周)【2013.1.21---2013.1.27】

我的语文教学思与行
01
本周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的第21周,“我的语文生活”系列也正好写到第21周了。
寒假继续写“我的语文生活”系列。

02
2012—2013学年度的第一学期终于结束了,有必要对我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情况做个总结。我的这个总结将结合我的语文教学观来说,姑且以“我的语文教学思与行”为主线来说吧。
我的语文教学观可以概括为“四重三强”“六个一”“四多四少”,简言之“436144”,其核心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归常识”。
“四重三强”体现了我对语文教学理念的理解,即重素养、重实践、重开放、重自主、强化“反三”、强化习惯、强化体悟。“六个一”体现了我对学生语文教学目的的理解,即一笔好字、一张铁嘴、一肚名篇、一手美文、一程心旅、一颗诗心。“四多四少”体现了我对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解,即多读书,少(精)学教材; 多写随笔,少做习题;学生多讲,教师少说;活动多点,考试少点。
让语文教学回到常识,用常识解读语文教学,这是我对语文教学思考的核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常说要守住语文教学的‘常’,‘常’就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他还说:“语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就是没有守住‘常’,没有按照规律办事。”我理解的让语文教学回归常识,其实质就是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守住语文教学之“常”,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本本色色教语文,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这就是我对语文教学多年来的“思”。在这样的“思”的指导下,对于新一届初一,本学期我做了哪些事呢?
一是删选教材,精学教材。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共有25篇课文,我精选了13篇课文,整合了6篇,搁置了6篇。
二是课堂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都是坚持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或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一遍或两遍----学生自由表达,谈对课文的理解(大致包括内容与形式,理解与疑问等四个层面),师生互动----教师重点讲解文本的教学价值点-----简单练习。
三是汇制了《小古文诵读本》,每天早晨诵读一篇小古文,从未间断。
四是每周写五篇随笔,每日主打作业,从未间断。不少学生都写到第二、第三本了。
五是每天晚上练字十分钟,从未间断。搞过两次学生写字展览。
六是建立了班级图书馆,图书达600册。
七是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从未间断。本学期,平均读书30本,最多的学生近百本。
八是每周有一节课的说话课,从未间断。全班学生站在讲台前说话每人两次。
九是全班分别于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共读了《我是乔布斯》与《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两本书的读后感都在学校橱窗展示。
十是学期末除了常规考试评定外,还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情况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评价。
这就是我这学期在语文教学上的十件事。我的“行”与我的“思”是一致的。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有这么几点需要反思,有待下个学期进一步落实:
一是我自身的语文底蕴与学养还是感到欠缺,对学生的引领常有乏力之感。这基本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情了。唯有尽心才可弥补。
二是学生语文学习宏观上的架构还要与微观上的到位结合。在指导如何写随笔,如何读书、如何写字、如何说话、如何在课堂上自由表达等等方面,还需要细化与深化。
三是有个别家长对教材不能篇篇教有不同的理解,还需要做好外在的沟通与内在的效果来解决。
四是学期末与南京朋友交流,关于“听记”与“口试”的做法,可以加以改造后引入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关于“听记”,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实施起来。
五是语文活动本学期还是没有动起来,下个学期有待落实。
六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还需要拓展,自我感觉,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还停留在几年前的状态上。
是为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总结。


03
我真的看不上“法定的”寒假作业。
我说“法定的”,其实就是上头规定的,上头下发下来的。
我看了一下今年的寒假作业,真是让我晕了。一是,以前是语、数、英三科合而为一本,二是题目也丰富多彩些,有课本上的,有不是课本上的,有的需要结合一学期学的知识去做,有的还有很多拓展,等等。当时觉得尽管如此,假期布置这么多的作业还是无意义,看不上。现在倒好,今年的寒假作业,竟然是语、数、英三科分开,三科三本,且每一科全都是复习本学期的知识,干脆说是把一学期曾经做过的那些知识点的内容又做一遍。怎一个无聊了得。
另外,在与学生聊天中学生说,无论是暑假作业,还是寒假作业,学生做了,老师哪有批阅过的呢?一个学生跟我说,她看到自己同学做的一摞子寒假作业放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她第一次去办公室,看到寒假作业,问老师作业什么时候批好,第二次再去办公室,一摞子寒假作业消失了,也不见发到学生的手中,更不闻老师再说起过寒假作业。
我真的不明白,这样的寒假作业还有何意义。要说有什么意义,那就是老师对学生是“负责”的,寒假是“布置作业”的,学生在寒假是“没忘学习”的,甚而至于,它的意义还在于上头还获得了一些寒假作业的利润。
某种程度上说,假期作业也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之一。
多年来,我一贯看不上这样的假期作业。总是废除“法定的”,确定“自己的”。说实在的,“自己的”真的不一定是好的妥的,但是我觉得是需要的滋润的。
这个寒假,我布置的作业是:
KSIS7A班寒假作业

请根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下列三个语文寒假作业。在开学前请自己检查完成情况,并填写下面的三个表格。
==============================================================
1、随笔不少于15篇,每篇300字以上,写字认真。【完成情况自我检查】
完成篇数
其中300字以上篇数
其中300字以下篇数
写字是否认真




  
2
、读书2本以上。
【完成情况自我检查】
寒假读的书的书名及本书页数
寒假读的书的书名及本书页数















3
、专题学习:完成一份自定主题的手抄粘帖报。 【完成情况自我检查】


是否完成


(手抄粘帖报用纸教师提供)




家长签名:





2012年1月25日


04
本周进行了期末考试,我想就期末考试说几句。
我自己认为,我的学生面对这份期末试卷,考的不错。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在分数上人人都优秀,那不可能,我也不希望我的学生总是强于别的学生,那也不可能,也不必要。如此,教学的行为就会平和一些,生态一些。
现在,无数学校与无数老师,其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基本上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期末的这张试卷。我要说的是,就为了一张试卷,有必要把语文教得那么糟糕吗?有必要把学生教得那么辛苦吗?
为了字词默写的几分,不厌其烦地把整本书的字词一遍有一遍地默写。
为了古诗文默写的几分,不厌其烦地把那十几首诗文翻来覆去地抄写。
为了名著阅读的几分,不厌其烦地把名著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去做。
为了古文翻译的几分,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背诵翻译做到一字不错。
为了阅读理解的几分,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做一篇一篇的阅读理解题。
为了作文的分数,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去阅读范文,甚至背诵范文。
总之,为了考试的分数,充满魅力的鲜花般的语文被萎蔫了,本应对语言文字有着无比亲近亲切之感的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一个学期,死盯着一张试卷,死抱着一本书,死做着一份习题,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实况。
只要我们仔细看看期末的考试卷,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平时做了多少事倍功半的事哦。为了分数的最大化,我们又做了多少牺牲了学生时间与精力的事情哦。
试确实要考,分数不能不要。但是,有必要采取榨油似的教学方式吗?拒绝榨油式的语文教学。别的学科亦然。
话说回来,这不是语文教师的错!那错在谁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8:24 , Processed in 0.0792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