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解读教师培训的“广东样本”作者:e数天下
中国教师报 策划:韩世文 □ 撰文:刘良华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强则教育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强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重头工作,是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更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因此,教师培训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
目前,传统的教师培训“市场”呈现出多种问题,培训层次低、培训模式单一、课程缺乏新意、内容脱离实际、培训缺乏长效机制、缺少及时有效的评价……不合格、不到位的教师培训,必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使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
从问题出发,如何破解教师培训难题?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培训教师,一直在寻找教师培训的创新实践。本期,借助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远程培训有效性的服务体系研究”的成果,我们聚焦广东——
在教师培训领域,广东省从现实问题入手,依托骨干教师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三驾马车”的培训模式,通过四大策略的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教师培训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服务体系,从而在教师培训中收到实效,取得显著成果。
【问题】 培训层次低,基层教师不解渴;培训课程设计缺乏新意,吸引力不足;培训内容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缺乏针对性。
实践策略一:
以“国培计划”为契机,创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示范模型
关键词:
国培计划 课程特色 学习共同体
2010年11月的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承担了培训团队初中数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化学骨干教师以及湖南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培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班学员的满意度都达到95%以上,部分班级达到100%。
华南师范大学此次承担的“国培计划”子项目,是国家级教师教育的高端示范性培训项目,学员层次高、素质高、期望高。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联合相关院系,在培训的理念、设计、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做了充分的论证、准备,并在管理模式、课程设计、选修课程、隐性课程、班主任专业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了特色。
1. 管理模式的特色
本次“国培”项目由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负责统筹协调,与相关院系分工协作。基教院负责了所有的后勤以及项目管理工作,让学科团队从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学科教学培训工作。同时,基教院按照统一的工作标准对各项具体事务进行统筹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品质的高度一致,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和品位。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精细化管理”。为了保证培训的有序和高效,我们在领导小组下又分设了课程评价组、简报制作组、后勤小组、摄影小组等支持小组。各个小组分工合作,及时、高效地为“国培”班服务。
2. 课程设计的特色
在设计培训课程时,我们把总目标确定为通过集中培训带动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给学员提出的要求是,“带着改革的问题而来、带着改革的冲动离开”。我们推荐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我们建议学员,参加此次培训,一定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回到自己的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上,持久地展开一项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所有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也都直接指向一个目标:让学员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建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让学员返回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中发动教学改革。为此,我们鼓励学员听了专题讲座之后,能够从专题讲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把这个关键词变成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在自己课堂发动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3. 选修课程的特色
既严格执行预设的课程方案,又要根据学员的需求现场生成新的课程。我们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学员安排了切合学员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同时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现场生成部分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也邀请部分学员在“教师论坛”、“教育沙龙”、“教师晚会”等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员相互分享教育经验。
4. 隐性课程的特色
让每一个看得见的培训细节都发挥隐性的教育作用。
第一,将传统的“秧田式”的桌椅摆设变成圆桌式的小组形式。把每一个学员的名字摆在桌面上,为教师能够迅速叫出学员的名字提供便利,也让学员感受到个体被关注、被尊重。圆桌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仅在于让学员集中精神听课,而且便于学员相互之间面对面地分享知识和交流情感。
第二,从培训的第一天报到时,就开始拍摄和积累学员的活动,制作成大约1个小时的“学员培训电影”短片,让学员在结业典礼时现场观看。在制作“学员培训电影”时,我们尽可能让每一个学员都在短片中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影像,让学员从中感受到尊重和惊喜。
第三,通过学员报到时登记的身份证而留意在培训期间学员的生日,为学员举办灵活多样的生日晚会。同时努力让培训的日常管理隐含教育的力量。比如,及时并认真评改学员的作业,并当天制作成精致的培训简报,让学员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中,感受到做人和做事的风格与精神。比如,重视宣传的标语和图案的设计、学员的书包和笔记本的样式的选择、课堂的光线与颜色的布置,等等。
5. 班主任专业化的特色
我们首先强调“班主任专业化”。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仅在日常管理,更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共同体、引领学员的专业发展。班主任的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并掌握教师培训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工作细节。第二,了解并掌握引领教师培训的策略和技巧。比如,快速认识和熟悉学员、组建学习小组、组建“班委会”、组织学习活动的“破冰之旅”、及时解答学员即时提出的问题等。第三,了解并掌握建立“班级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和策略。为此,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双班主任”。一位负责培训过程的全程跟进;另一位重点负责学科培训期间的日常事务管理。通过双班主任的合作,使学员既能得到教育专业的指引,又能得到学科方面的指引,满足了教育与学科的双重需要。
6.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创新
我们重视案例教学、参与式讨论、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设计课程方案和多次集中备课会的过程中,要求专家改变传统的讲大道理的方式,尽可能结合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解释和点拨。在讲座的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员现场参与讨论,记录和整理学员在讨论中发出的意见和亮点,并及时地作出反馈。在制作培训简报的过程中,鼓励学员积极投稿,把简报办成了学员共同学习的园地,而不只是工作汇报。
我们把学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员在专题讲座、教育沙龙、教育论坛、教师晚会等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让学员彼此分享智慧、交流情感。
我们安排了实践体验环节,让学员参观考察真实的学校和课堂以及本地的社区文化。我们强调合作学习,不仅重视课桌椅的圆形摆设、课堂小组讨论,而且采取“破冰之旅”、“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沙龙”、“教师论坛”、“教师晚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员尽快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团队感。我们的这种做法也为学员们提供了示范,让学员返回自己的学校之后,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
【问题】培训有随意性,缺乏长效机制;培训模式单一,往往以“听专家讲座”为多;骨干教师以及名师发展缺乏持久有效的促进措施。
实践策略二:
建立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导师制”:100位名师带1000名骨干教师
关键词:
三位一体 跟岗学习 教师博客群 名师大讲堂
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100个“教师工作室”,选拔优秀教师成为“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出发,建立“三位一体”的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体系。
其中,“100位名师1000名骨干教师”的具体办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建立“三级教师博客群”;二是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三是以“南粤名师大讲堂”和“我的教学风格案例评选与交流”的方式,推动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实现个性化的校本培训。
1. 建立“三级教师博客群”:持久地实现远程辅导与评价
“100位名师1000名骨干教师”的第一个办法是建立“三级教师博客群”。
第一级博客是骨干教师博客。骨干教师博客链接自己的指导教师(名师)的博客。
第二级是名师工作室博客,每个名师工作室博客链接名师所指导的1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博客。
第三级博客是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博客,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博客链接100位名师工作室博客。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两个培训项目组分别链接50位名师工作室博客。为了推动名师对骨干教师的“远程指导”,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组制订了《关于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远程辅导与评价”的实施方案》。
2. “跟岗学习”:教师教育中的导师制
“100位名师1000名骨干教师”的第二个办法是建立“跟岗学习”。“跟岗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骨干教师的培训不仅仅显示为“听专家讲座”,而且返回传统的“师徒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骨干教师现场观摩名师的教学,与名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使传统的教师培训的“听讲学习”转换为“体验学习”。
表面看来,负责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培训机构,由大学培训机构负责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安排“四阶段培训”:第一阶段,集中学习。1000名骨干教师到大学集中学习。第二阶段,跟岗学习。大学培训机构的项目组负责人将1000名骨干教师分派给100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让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现场观摩、现场讨论。第三阶段,校本研究,教师在自己的课堂发动教学改革。第四阶段,第二次集中学习,教师提交课题研究的结业论文并展示教学水平。
实际上,具体落实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承担者,是分布在各地的“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四阶段培训”过程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的“跟岗学习”,不仅为骨干教师提供“现场教学”的指导,还有另一项同样重要的任务:名师负责推动骨干教师将第一阶段“集中学习”中所听到和领悟的有关“有效教学”的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转化为“研究课题”。
跟岗学习的时间为20天,培训项目组负责制订有关“跟岗学习”的实施方案。
3. “南粤名师大讲堂”和“我的教学风格案例评选与交流”
以往的骨干教师培训只有两次“集中培训”,第一次集中培训以听讲座为主,第二次集中培训以成果展示和结业典礼为主。2010年,根据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指导,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负责的骨干教师培训增加了3个新的环节:一是安排了为期3周的“跟岗学习”。二是建立了“三级教师博客群”;三是开展“南粤名师大讲堂”和“我的教学风格案例评选与交流”。
“南粤名师大讲堂”:其长远目标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南方教育高地,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广东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家,实现教育家办学。强调以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教学为农村教育提供服务,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强调尊师重教的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社会人士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南粤名师大讲堂”当前的目标是:推动广东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教师在“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结束之后,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保持真实而持久的研究状态。
“南粤名师大讲堂”的具体做法是:由广东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办,由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办,由各地教育局承办。2010年12月23日至24日,广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云浮”、“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罗定”系列活动。
“南粤名师大讲堂”活动流程由教师授课、辩课论课、专家点评3个环节组成,授课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辩课论课环节主要是现场老师与两位授课老师进行辩课和论课,专家点评环节主要是邀请学科专家进行点评。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评选与交流”: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负责。首批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督促、收集所负责学员的案例,按照四分之一的比例,组织推荐优秀案例,并于2011年4月15日前将主持人本人以及所推荐学员的优秀案例,提交给所属培训院校。2011年5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组织专家评选表彰优秀案例。本次“我的教学风格”案例将按相应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选择部分优秀案例编辑出版,组织“我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观摩和交流活动。
【问题】培训课程设计目标不明确或不准确,往往忽略教育教学的“常识”问题;培训专家选择盲目跟风,往往难以因学选择教师,按需选择专家;培训缺少及时、有效的评价,无法通过评价促进培训的教与学。
实践策略三:
重建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一切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中心”
关键词:
课堂教学变革 教师教育专家 教学评价 培训简报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总目标确定为:“一切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中心,在课堂教学变革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根据这个总目标,具体的培训方案落实为3个要素:一是设计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二是为合适的课程寻找合适的主讲教师;三是以教学评价改善专家的授课质量和学员的学习质量。
1. 课程设计:让学员学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发动教学改革
所有的核心课程(专题讲座)都直接指向一个目标:让学员学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发动教学改革。培训负责人建议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里,持久地展开一项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培训负责人只推荐一个研究方法,就是“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学员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培训结束之后,我回到自己的课堂,怎样做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为了让学员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培训负责人建议每个学员都给自己确立一个实验研究的课题,具体的改革措施可以自由选择,但课题的名称是统一的。培训负责人统一称之为:“……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学员来到这里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够填充那个省略号的关键词,以及相关的教学理念。
比如,学员听了一个专家讲述有关“自学辅导教学”的改革经验或教学理念之后,就可将自己的课题确定为“自学辅导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比如专家讲述了有关“情感激励”的改革经验或教学理念,学员就可以将课题确定为“情感激励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这样,每个学员都带着一个等待填补的省略号去听课,每个人每天都要询问自己:“听了今天的讲座,我是否能够填补我的省略号?”“我是否已经找到了一个关键词来填补我的省略号?”
培训负责人要求学员学会听课。善于听课的学员,就是在专家讲座中紧张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关键词,把这个关键词收藏起来,变成自己的教学改革的措施。出色的听课者,就是成为一个词语的收藏者。培训结束之后,把这个关键词带回自己的课堂,把它变成一个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围绕这个关键措施,展开一项教学实验研究。
2. 建立专家资源库:寻找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教师教育专家”
培训项目组管理者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专家”,积极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专家”建立联系,建立“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
专家有多种类型,有些专家善于写作但不善于演讲;有些专家善于给研究生做讲座,但不善于给中小学教师做讲座。培训负责人一直在寻找那些真正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教师教育专家”,寻找那些既让学员感到“心情沉重”又让学员感到“欢欣鼓舞”的教师教育专家。
学员之所以感到“心情沉重”,是因为他听到了专家对教育现实的批判;学员之所以感到“欢欣鼓舞”,是因为他从专家那里找到了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或教育改革的方法和方向。
为此,在为学员设计课程和邀请专家时,培训负责人只邀请两类专家:一是有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经验的中小学名师,由中小学名师讲述“我的教学改革研究”的故事和经验。二是有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意识的大学教授,由大学教授讲述“如果我是中小学老师,我将怎样做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这些专题讲座直接提示学员:如果打算搞教学改革,有哪些经验和理念可以借鉴。
培训负责人的追求是:学员听了专题讲座之后,能够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把这个关键词变成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在自己课堂发动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培训负责人对学员的期望是:带着改革的问题进来,带着改革的冲动离开。
3. 教学评价:以及时的教学评价改善专家授课质量和学员学习质量
每一次专题讲座结束之后,学员需要完成两项作业:第一项作业是给授课教师打分。培训负责人设计了“一页纸评价表”,让学员给授课专家打分。学员打分之后,培训负责人会及时地做出统计分析,形成一份专家授课质量分析报告。第二项作业是学员完成“一页纸”的听课感受,具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听课印象,包括“我赞成或反对的1至3个观点”和“教师印象”,二者任选一项;二是问题与困惑。
学员提交作业之后,课程评价小组当天会批改学员的作业。培训负责人制订作业评改细则。
为了及时地评价授课专家的教学质量和学员的学习质量,课程评价组根据学员的作业所提供的信息,制作“培训简报”。“培训简报”一般在当天晚上完成,第二天分发给学员,人手一份。
培训负责人把制作“培训简报”视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工作。制作“培训简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领导汇报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向学员和授课专家及时地反馈教学的信息,通过评价来改善授课专家的教学质量和学员的学习质量。
【问题】培训项目负责人专业跟进不足;培训服务体系不成熟,缺乏专业分工和服务;培训班管理松散,往往缺乏专业引领和人文关怀。
实践策略四:
班级管理专业化:项目负责人、班主任与后勤主任“三位一体”
关键词:
全程跟进 后勤专业化 团体心理辅导 教师沙龙
教师培训方案一旦进入真实的实施过程,接下来决定教师培训质量和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项目负责人的跟进、班主任的陪伴以及后勤小组的日常服务。
1. 项目负责人全程跟进
项目负责人除了负责培训之前的课程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学员的过程学习提供及时的评价与服务。为了建立培训工作的后勤服务体系,项目负责者为每一个培训项目配备班主任,由项目负责人、班主任和后勤主任一起组成“三位一体”的培训服务体系,该体系包括组建摄影工作组、课程评价组和简报制作组等。摄影工作人员负责全程拍照和录像,及时向简报制作小组和学员提供照片或录像。课程评价组和简报制作工作组负责评改学员的作业,及时制作“培训简报”。
2. “后勤专业化”
对学员来说,教师培训只是显示为看得见的课程方案、专家讲座或“培训简报”。但是,对于教师培训的管理者来说,需要考虑和重视大量的看不见的幕后要素。这些要素除了培训项目管理组(含领导小组)、课程评价组(含简报制作组)、摄影小组之外,还有以后勤主任为中心的后勤服务小组。
3. “班主任专业化”
班主任由项目管理组负责人指派。“班主任工作”是决定教师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培训负责人尽可能选派优秀教师作为培训班的班主任,并倡导“班主任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的具体专业行为和专业任务包括组建“班委会”、开办“教师沙龙”或“教师论坛”、组织“团体心理辅导”、举办“教师晚会”、播放“教育电影”、组织“参观考察”、确认学员的生日并准备“生日蛋糕”和“生日歌”,等等。
第一,组建“班委会”。班主任在学员报到之前,就开始了解每个学员的工作经历及其爱好、特长、年龄、生日等等信息。根据学员的信息,选择有能力有热情的学员出任“班干部”,组建“班委会”。“班委会”一旦建立,班主任就积极推动班干部直接负责班级管理或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众多的事务。一个有活力的“班委会”,成全一个有活力的培训班。组建“班委会”是班主任的一件大事。
第二,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和“教师晚会”。为了让学员之间尽快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班主任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或“教师晚会”的形式,让学员之间建立信任感和友谊感。学员参与培训,不仅是为了来到这里向授课的专家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员之间因缘分而聚拢,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并建立友谊。“求知”虽然是重要的,但人的幸福生活主要取决于情感而不取决于求知。少数人因求知而幸福,但绝大多人只因为爱和友谊而幸福。为了增加学员之间的友谊,拉近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除了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和“教师晚会”之外,班主任还会特别留意学员的生日。在生日时为学员提供“生日蛋糕”,唱“生日歌”。
第三,选择并播放“教育电影”或组织学员参加“音乐会”。设计课程方案主要由首席专家负责,但是,首席专家负责设计的课程方案总会为班主任留出自由活动的空间。班主任需要在课程的空隙(一般是晚上)为学员推荐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图书。培训负责人推荐“教育电影”或“教育录像”。“教育电影”或“教育录像”一般每周播放一次。有时让学员自由参加,有时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参加。如果遇到特别的“音乐会”,班主任也会考虑组织学员参加。除此之外,培训负责人也重视给学员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
第四,开办“教师沙龙”、“教师论坛”或“教师读书报告会”。根据成人学习不同于儿童学习的特点,班主任需要组织学员通过“教师沙龙”或“教师论坛”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员贡献自己的思想火花和实践经验,相互分享。培训实践经验显示,如果不让学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火花和实践经验,那么,学员会把他的思想火花和实践经验转化为对培训工作的抱怨、批判和指责。相反,如果让每个学员展示自己的思想火花和实践智慧,那么,学员就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培训,学会就会以理解、尊重的心态成为培训工作的参与者,而不是抱怨、批判、指责的旁观者……
链接·概念
教师培训“三驾马车”:一是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培训,主要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平、共享、均衡问题;二是开展高校、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三位一体”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三是实施“全覆盖、大规模、高要求”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建设工程。这是广东省全面提速教师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行动措施,其意义既有全员培训,又有示范引领,还有中间突破。
教师培训四大策略:一是以“国培计划”为契机,创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示范模型;二是建立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导师制:100个名师带1000个骨干教师;三是重建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一切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中心;四是培训管理专业化:项目负责人、班主任与后勤主任“三位一体”。
骨干教师培训“三位一体”:在“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师)位居中间而承上启下:名师(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之上有大学导师,一个大学导师指导5个左右的名师,这种指导类似研究生制度;在名师之下,有骨干教师,一个名师带10个左右的骨干教师,由此推算,100位名师,带1000名骨干教师。
表面上看,在高校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工作室和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以及相应的大学导师、名师、骨干教师)三者之间,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大学导师居于“三位一体”的金字塔的顶端。事实上,教师工作室以及名师位居培训链条中的中心环节,上接大学导师,下承骨干教师,乃广东省教师培训体系的“中流砥柱”。
因此,广东省教师培训制度甚至可以理解为“名师负责制”或“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制”。在培训项目组的管理者看来,大学导师若指导不力,主要责任不在导师,在名师的不主动请教;骨干教师若发展不力,责任也不在骨干教师,而在名师的不主动指导。
链接·新闻
全国千万教师五年内全员培训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今后5年,对全国1000多万名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
对所有新任教师,要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对在职教师,重点是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每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
到2012年,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详细报道可参见本报2011年1月12日第370期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