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问让物理学如此美丽-----2013。3。21辑帖专供肖中物理老师参阅-我相信时间的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1 08:5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问让物理学如此美丽
——记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旗煌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41423192470205276.html?id=205276


今年43岁的龚旗煌已经是“老北大”了,档案放在北大已近30年。

这30年的人生轨迹很简单,15岁入北大,19岁考上硕博连读,27岁升为副教授,31岁被破格提为正教授。龚旗煌的北大生活颇有点传奇色彩。

这不过是生活自身的延续。

龚旗煌的故乡在福建仙游。老家虽然穷,但读书的风气很浓郁。少年时读书、考试,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智力游戏。

那年龚旗煌走出高考考场,物理老师来问,听说会做的都做了,满意而去。化学老师也来问,赶上那一年题目特别难,闻言稀里糊涂考下来,居然也不以为意。成绩出来,物理得了满分100分,化学80分也属不易,当年化学及格率不到20%,平均分仅为55分。

当时北大物理系最好,当然去那儿念物理了,一切理所当然。15岁的龚旗煌放弃了去科大上少年班。

不学物理那学什么啊?这个问题让龚旗煌颇感苦恼,沉吟半晌说,即使现在去选择还是会学物理。

“物理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物理是最根本的自然知识,比别的学科更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6年前北大到福建高考招生,家长问,孩子到大学应该学什么?当然学物理!龚旗煌现身说法,动员几个好学生上北大念物理。

搞物理的人总是会追问事物的本质,老爱问为什么,这最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即使有一天他不做物理去搞经济了,也会搞得非常好,培养了良好思维能力的人,总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

问学之途

龚旗煌现在的身份,是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大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他还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他的日程总是满满的。前两天他刚主持了两场国际学术报告会,马上又召开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总结会议,而在平时,他一周基本上没有休息,除了上课,就在实验室里工作。

碰上在外面开会,对龚旗煌来说,总算找到了休息的机会。这不,忙完白天的实验室总结,他终于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暂时放松一下。

回想求学的时光,刚刚40出头的他,会动情地开怀大笑,无所拘束,一如当年。

19岁龚旗煌本科毕业那年,同学纷纷出国留学,他冷静地选择留守北大。1988年,龚旗煌作为中英联合培养的博士到英国曼彻斯特学习。一年多后,见过了“世面”的龚旗煌还是毅然决定回国,在北大做博士后。

博士毕业那年,龚旗煌得到了一条终生难忘的建议。王淑坤是北大物理系的一名普通老师,他告诉龚旗煌,你要做就做新的,要做到最前沿。犹如醍醐灌顶,龚旗煌顿时彻悟作科研的真谛。在做博士后时,龚旗煌的研究方向从原来做气体原子分子光学性质研究,转到做新型凝聚态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应用研究。

1991年,刚刚27岁的龚旗煌已经是北大副教授,那时候科研任务不像现在这么饱和,他每周都要到勺园附近的排球场打球。碰上球友,一问是物理系的,他就招呼来实验室做论文。现在龚旗煌的课题组里,有几位都是他当年在球场上招来的研究生。只不过,现在项目多了,打排球渐成奢望。

1994年,龚旗煌又一次出国深造,他受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聘请,担任前沿科学研究员。当日方准备和他签一份为期三年的工作合同时,他从北大赴日考察团了解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已经启动,遂果断放弃在日本的工作机会回国。

31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是龚旗煌学术道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那是我科研的第一桶金,连续三年、每年2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这也透露出国家非常重视青年科学家。”龚旗煌回想起来,依然感念当时科研经费的及时资助。

1995年,第一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20万元经费到位,但龚旗煌想买的激光器一下就需要50多万元。那一阵子,他天天去找北大科研部的负责人,表示愿意把三年60万元的科研经费作抵押,先向学校举债50万元购买仪器,要不然连基本的实验平台都没有,什么也做不了。

4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台超快激光器,龚旗煌带着两个学生挤在里面,这个研究团队从这里白手起家了。如今他的14位教员和近50名研究生的研究组已经拥有两个“973”项目、两位首席科学家,一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让人无法小觑。

1996年正赶上国家教委在重点高校启动“211工程”。学校让龚旗煌负责功能材料学科群的建设。他写了一份申报计划,提出要建光子学材料实验室。当时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光学还不是重点学科,要建实验室得从头建起。龚旗煌从零开始,利用学校批的近400万元建设经费,用了5年时间,建起了一个300平方米的超净实验室,里面的设备都是国际一流的。

有了先进的实验手段支撑,实验室产出的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龚旗煌承担或完成的科技部和国家“863”等资助研究课题有20多项。他在国内较早开展超快光子学研究这一前沿研究,带领研究组建成了先进的飞秒时间分辨实验平台,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成果。通过观测动态荧光验证并发展了分子激发态无势垒异构理论,被该理论的提出者和最新综述较大篇幅引用。他及合作者对汉勒效应的验证工作,被效应的发现者汉勒教授命名为“新一类汉勒效应”并在专著中介绍。他们还深入开展飞秒非线性传输和微加工应用研究,实现了突破衍射极限的加工技术和永久三维数据存储,为微光子学器件的集成奠定基础。

目前,龚旗煌又将研究拓展到既有基础理论创新又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时空小尺度光学上,在国内率先开辟了介观光学研究新领域,并获准担任“973”信息领域“介观光学与新一代纳微光子器件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龚旗煌另一个方面成就是新型光子学材料研究,他是国际上最先研究新型富勒烯分子和碳纳米管光学非线性的学者之一,发表了富勒烯分子非线性光学研究的经典文献,提出了气态富勒烯分子特性研究新方法。这些工作在国际上也引起较大影响,相关论文得到多次引用并被总结在专著和手册中。龚旗煌还应邀为专集撰写论文,其成果推动了富勒烯光子学材料的研究,对光电子学和光子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研究,贵在坚持

熟悉龚旗煌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执着投入的人,要做一件事肯定是尽最大的努力,这是他的原则。

当前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守不住自己的人可能很快就迷失在光怪陆离中。龚旗煌认准了物理学,一旦咬住,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做学问,坚持是必须的。

1996年,他带着两名小组成员做一个课题,为了在计算机上找到信号,他们每天需要做的只是重复调光路。实验设计肯定没错,仔细分析,从晶体的转角,到时间、空间的重叠,都可能有影响实验结果,找不到誓不罢休,累了,再换一个人。这一找就是近一年,三个疲惫的身影在光学仪器前走马灯似的来回切换,每天都要与体力和意志作斗争,身心俱疲却还要像走钢丝者一样绷紧所有神经。

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1997年6月30日晚上,香港回归前夜,龚旗煌他们终于捕捉到了期待已久的信号——在光子读数是5~6光子/秒的背景噪音下,出现了一个读数仅为12~13光子/秒的波峰。如此细小的差别,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失之交臂。

当时的心情无法形容,太高兴了!半夜里3个人跑到大街上到处找馆子吃饭庆祝。现在回想起那一刻,龚旗煌依然无法平抑激动的心情。

2008年3月,龚旗煌研究组的一项工作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自然—光子学》上。这篇题为《低泵浦功率超快有机光子晶体全光开关》的论文一经网络刊登,即被英国物理学会光学网站以题为《光子晶体加速全光开光》以及《自然》杂志中国网站以《一个低功率光开关》研究亮点所评述。

这篇文章写作历时近半年,前后修改不下20遍,却在投稿时差点被编辑“枪毙”。龚旗煌的一封信让事情有了转机。其中有一位审稿人大概认为文章是作者既有工作的延续,对创新性提出一些疑问。龚旗煌回信答辩。他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方面发表的最好的文章列了10篇,又把近5年在光子晶体方面五六篇高水平论文列上,并告诉审稿人,投稿的论文的确是既有工作的延续,但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是在两个方面十多年的积累和学科交叉的基础,结合起来才获得的成果。

3天后编辑回信说,你的回答我们完全信服了,你的文章可以发表。

说起这段,龚旗煌大笑:“很多事情向前一步就可能成功,但一放松就退回去了。”

多数时候,他是真诚和自信的。偶尔他也会显露出深沉和忧患的一面。谈到实验室的发展、学科的未来,他浓眉挑动,面露忧色。

“不要光看见自己进步了,还要看见别人在进步,每个人都在往前走,竞争不是你跟自己比,你要跟别人比,跟国际比。所以,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在2007年实验室取得的一大堆研究成果面前,龚旗煌出奇的冷静,他要求实验室成员不满现状,盯紧学科前沿,持续创新。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9:16:39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科学课堂追问的方式与时机

绍兴市行知小学
吴张荣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而是一个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确保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课堂追问恰恰就是深化这个探究过程最好的方式。它是教学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在以问促思,以问促情,以问感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不仅能说出答案,讲出原因,谈出道理,激发思维,而且还能提高思维和推断能力。


【关键字】小学科学
追问
课堂教学

方式与时机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完成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师生对话。其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课堂提问,而提问中“追问”又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最佳手段。
什么是追问?追问是指追根究底的查问,多次的问。而放到课堂教学中,则应该将其解释为:对于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直至学生能到达一定深度,并正确解答位置的一种问答方式。追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进行即时疏导、点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的指导性策略。
追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反思成功的过程,分析失败的原因。在一系列的深度追问中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与变化。因而,教师不仅要有追问的意识,而且要讲究追问的艺术。
一、选择追问的方式

追问有两种基本的模式:顺向式追问和逆向式追问。

1.顺向式追问
顺向式追问是指顺应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追问。即教师在听了学生的问答后,发现其思考有些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错误,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及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形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的理解为止。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课时,有以下一段追问:
教师提问:“潜水艇是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学生答:“潜水艇是靠向船舱外排水和向船舱内灌水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要知道,这样的回答有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才知道的,而是因为课外看了很多《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但书籍中并未系统的提及到物体体积不变,重量减轻就上浮,重量增加就下沉的知识。这样的回答比较肤浅。)
于是教师追问:“向船舱外排水和向船舱内灌水改变了潜水艇的什么?”
(这一追问将学生思维的要点引到了物体的沉浮和重量有关这个知识点上)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人举手回答:“向船舱外排水减轻了潜水艇的重量,向船舱内灌水增加了潜水艇的重量”
教师再次追问:“向船舱外排水和向船舱内灌水对潜水艇的体积有改变吗”
(这一追问让学生对沉浮的因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即物体体积不变,重量减轻物体就上浮,重量增加物体就下沉。)
学生答:“没有改变潜水艇的体积。”
教师再追问:“那你能完整的说一下,潜水艇是靠什么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这一追问对学生思维的梳理起到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前3次追问的整理,系统而全面的回答了这个科学问题。)
学生答:“潜水艇向船舱外排水减轻了潜水艇的重量,但潜水艇体积没有变化,所以潜水艇上浮了;而潜水艇向船舱内灌水增加了潜水艇的重量,同样潜水艇的体积也没有变化,所以潜水艇下沉了。”
从以上片段的追问来看,教师由浅入深的顺向式追问,不光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回顾沉浮的知识点,还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更系统的理解。
2.逆向式追问
逆向式追问就是逆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追问。学生已经作出正确完整的回答,教师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后,回过头来问学生是如何得出答案的。它是对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前概念的追问。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给冷水加热》这课时,先由学生完成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的实验,有以下一段追问:
教师提问:“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冷水放到热水中,冷水是沉的;那如果我们把这一小袋热水放到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呢?”
很多同学都会给出理所当然的答案:“浮的。”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这一追问使学生运用刚才实验的结论来推断本次假设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学生答:“刚才冷水放到热水中的实验发现冷水是沉的,说明同样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反过来说,同样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要轻,所以是浮的。”
教师再追问:“冷水放到热水中是沉的,就可以推断同样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吗?”
(这一追问强化学生运用旧知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对旧知识有温故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生答:“上一单元我们做过实验,色拉油浮在水上,蜂皇浆沉到水下,那是因为相同体积的色拉油比水轻,而相同体积的蜂皇浆比水重,所以我这样推断——相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
从以上片段的追问来看,教师这样逆向式的追问方式,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既可以对不同的思考途径和方法加以总结,也可以给别的学生提供示范。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可以如此追问,以便检索其思维过程,寻找其错误根源。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分析当时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合理选择追问的模式。只有指向明确、层层剥笋式的追问,才能真正借助学生的回答来指导学生自身的学习,实现学生思维和科学概念的“自然生长”。
二、掌握追问的时机
巧妙的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研究,促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但是,“满堂问”或“随意问”可以吗?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连续提问,随意地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不经思考便仓促抢答。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似热热闹闹,但实际效果却甚少,这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课堂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它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乐于倾听,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及时、恰到好处的展开追问。
1、在学生理所当然时追问
在课堂学习中,有时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理所当然地给出答案,但若真要追问其给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或所涉及的知识时,却总是陷入“话在嘴边无法说”的僵局。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予“逆向性的追问”。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热》的这一单元时,有这样一个追问的片段:
教师提问:“冬天我们经常要多穿一些棉衣服,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到……”
学生马上答:“热。”
教师提问:“那是不是说明棉衣服给我们提供了热量啊?”
很多学生异口同声:“是。”
教师追问:“那夏季有人用棉被盖着冰柜卖冰棍呢?这样不是把棒冰都融化了啊?”
学生诧异,鸦雀无声。教师再追问:“棉被给冰棍提供了热量了吗?”
零星的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再追问:“你怎么知道没有提供热量?”
学生答:“冰棍没有融化,说明没有提供热量。”
教师再追问:“看来棉被不会提供热量,说明棉衣服也不会提供热量,那为什么我们冬天穿了棉衣服会感觉热呢?”
这种在学生理所当然地给出答案后,提出的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原点出发,最后又回答问题原点,让学生发现自己那个认为千真万确的答案是错误的,不光可以引起学生很强的求知欲,还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
2、在学生发生错误时追问
课堂上学生难免会发生错误。此时,教师应该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而后,教师甚至可以“将错就错”,从学生发生的错误入手提出追问,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样不仅能引出正确的答案,还能借此回顾学生的思维过程,揪出错误的地方,以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笔者在教五年级《摆的研究》这节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教师提问:右图中的两个摆,摆绳的长度一样,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学生回答:“快慢一样。”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摆绳长度一样,所以摆动的快慢一样。”
教师回答:“实验最有话语权,我们来做个实验,看是否如大家所说的一样。”
实验结果出来了,摆锤比较短的那个摆动速度快。
教师再追问:“以前的实验告诉我们,摆绳一样长的摆,摆动速度是一样的。这次的两个摆,摆绳的长度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摆动速度不一样呢?”
学生思考中,教师提示性的追问:“是否因摆锤重量不同造成速度不一样?”
学生表示否定:“摆锤重量不影响摆动快慢。”
教师再追问:“这两个摆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答:“摆锤的长短不一,重量不一样。”
教师提示性追问:“既然摆锤重量不影响摆动快慢,那是不是摆锤的长短影响了摆动快慢。”
思维灵敏的学生想到了,回答:“整个摆的摆绳的长度不光要看上面的绳子长度,还要加上下面摆锤的长度。”
教师总结点拨:“摆绳的长度其实是从顶端开始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这种从学生错误判断出发的追问,教师循循善诱,适时引导。对学生思维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整理,为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3、在学生思维定势时追问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遇到障碍和矛盾,仅仅将视线停留在表面想象上,却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即我们所说的“思维定势”。为了使教学能够不断地深入此时,教师就应该有效地利用追问,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又能进一步把握问题的本质。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浮力》这节课时,有这样一段追问:
教师提问:“如果将体积相同的A和B两种物质放入水中,浮力是否相等?”
绝大多数学生回答:“相等。”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答:“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A和B两种物质体积相同,那么他们排开水的体积也相等,所以浮力也相等。”
教师再追问;“排开水的体积就一定是物体的体积吗?比如木块……,请要考虑这个物体的沉浮状况。”
个别学生眼睛一亮,回答:“无法比较,因为不知道他们沉浮。”
教师继续追问:“不知道沉浮,为什么就比不来。”
学生答:“全部沉到水下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
教师最后追问:“如果都是沉到水下的物体,A和B的浮力相等吗?”
学生答:“A和B的浮力相等,因为他们都在水下,排开水的体积就是他们的体积。现在他们的体积相等,排开水的体积也相等,所以浮力也相等。”
从学生这种“思维定势”的问题出发,对学生进行追问,最后又完整的对这个“思维定势”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这种“定势”的不确定性,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
因而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教师准确把握切入点,在最佳时机点拨学生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课堂追问艺术的成功运用,需要教师学会循着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效的追问,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帮助其正确建构知识体系,在不断追问和反思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逐渐深入和不断增值的高效互动中拓展学生认知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和创新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9:17:2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技巧”的研究转载▼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规范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教学中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实践表明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观察、交流等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判断作及时的疏导、点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上有效把握“追问的时机和技巧” 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情到浓时方为真,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而且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追求。胸有成竹方能运筹帷幄,有效课堂必须预设,而对话只能生成,画龙点睛式的有效追问,才能演绎更精彩课堂教学。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环境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思维敏捷,易于点燃心智的火花和灵感。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追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⑶让知识产生过程得到还原。通过适时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还原概念产生的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体会概念。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一个“引导者”,更是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和关键的把握;善于追问的教师就是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是不着痕迹的点拨、引导,从而“于无为处而有为”。追问的艺术就是教学的艺术,就是引导者的艺术。教师的追问技巧,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自然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快乐驿站。
2、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追问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将问题设置梯度,分档提问,同学之间相互启发;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评价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本课题研究,恰当地运用追问技巧,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登上科学知识的殿堂。
研究内容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技巧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3、科学课堂中教师追问时机和技巧的研究。
(1)、学生认识粗浅时追问——适时启发、深入质疑
(2)、学生认识无主时追问——鼓励创新、寻找焦点。
(3)、学生认识混乱时追问——设置梯度、均衡发展
研究方法
基本的研究思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实践性研究模式,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发现问题、确立主题。针对教学中出现课堂追问方式单一,追问内容没有紧扣教学目标,课堂追问的内容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探讨课堂追问的有效性,围绕“课堂追问的技巧”进行专题研究。
2、观察实践、设计方案。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次数、追问的内容、追问的方式为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观察。教师的追问行为是否引发互动?引发了何种互动?互动的程度如何?这种互动是否围绕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目标达成?以何种追问技巧促进课堂良好状态的形成与维持?等
3、优化策略,修改方案,进行课例实践。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新模式,邀请同组教师对自己所借鉴的课堂追问策略和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3、对课题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5月)
⑴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细则;
⑵收集有关研究文献资料,培训研究人员;
⑶召开开题研讨会,进行课题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5-2012.6)
⑴确立研究方案、研究细则;
⑵召开有关教师会,进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
⑶邀请专家讲座,指导具体操作;
(4)课题组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
(5)召开阶段小结会,汇集研究情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6-2012.7)
(1)   收集研究成果;
(2)   撰写结题报告;
(3)   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
(4)   将成功经验进行汇编。
课题实施的保障条件
1、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一定的教科研基础
本课题组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课堂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扎实高效,拥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障。学校曾进行省级《“自学自悟”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同时邀请教科院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课题组成员已经分工明确,为课题开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调查问卷、咨询等工作。学生对科学课程具有浓厚的学习探究兴趣,参与度强,参与率高。在此期间确保所有经费投入,用于收集、购买必需的研究资料,添置、完善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和成果奖励等,保证实验研究工作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3、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1)良好的办学条件。我校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拥有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科学探究室等各种不同的功能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这些硬件设施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学校的教改科研工作,立志打造 “科研兴校”的教育教学观。实现了组组有课题、人人有创新的浓厚教科研氛围。因此,这更为我们提供了坚实而又高效的课题研究保障。






三、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和细则;
2、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疑惑;
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技巧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4、科学课题追问的有效性与教师教育观念的调查报告;
5、科学课堂中教师追问时机和技巧的研究报告。
四、最终研究成果
1、         资料汇编:
(1)《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技巧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2)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案例集和教科研论文集;
(3) 课题研究各阶段的工作总结及经验总结。
2、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像资料。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9:19:30 | 只看该作者
追问:中国科普缺什么
——由卡尔·萨根引出的话题
本报记者 王珺
    今天是美国著名天文学家、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的科普作家和教育家”的卡尔·萨根逝世5周年纪念日,这位有着灿烂笑容的科学传播者——如前哈佛大学校长所说,他是惟一能用最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让我们再一次思虑中国科普。
  激情的科学传播者
  美国《每日新闻》曾这样评论萨根:“他有三只眼睛。一只眼睛探索星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维,探索现实社会。”
  据说,在美国,连卡尔·萨根高领毛衣外套皮夹克的装扮都为年轻人所效仿,这份崇拜来自于他宣讲的科学和他宣讲科学的方式。他谈论的所有关于科学的题目都那么有趣,他看上去生机勃勃,他改变了人们对科学的印象,他使科学充满吸引力,甚至他还给科学涂上了一层时尚的色彩———既然年轻人是爱赶时髦的。但他改变的仅仅是科学的表面,他把科学的内涵原本而准确地告诉给公众,结果他成了年轻人追逐的明星,被美国青少年评为十大聪明人之一。
  同许多科学家一样,卡尔·萨根沉迷于科学并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用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话说,萨根以他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就是获得两个美国科学院院士也不为过。而他与大多数科学家不同的是,他自觉地思考这样的问题:科学家还应该做什么?他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希望在下个世纪生存得好,且其基本价值不受影响的话,那么就应该关心国民的思维、理解水平,并为未来作好规划。他说:“我坚持认为,科学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基本手段——它不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科学,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如果科学家不来完成科学普及的工作,谁来完成?”“我们真正的危险在于构造了一个基本上依赖于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却几乎没有人懂科学和技术。”他认为理解世界是一种享乐,没有被鼓励着去积极思考的人是不幸的。于是他把这种快乐带给公众。看看70年代末由萨根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科学电视系列片《宇宙》,就知道他具有怎样超群的演说才能以及用通俗的语言阐释艰深的科学概念的非凡能力,也就不能不相信学生要注册登记他那限制名额的课必须得经过激烈的竞争,全世界都愿意找他演讲这种种事实。后来出版的《宇宙》一书,曾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70周之久,在美国印刷42次,有31种国外版本。在此前的1978年他还因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人类智力进化推测》获普利策奖。卡尔·萨根被赞誉为宇宙的解说员、科学的演员。
  我们的科普缺什么
  回忆少年时代,卡尔·萨根说,我对科学的兴趣是通过读科学和科幻的书和杂志而保持下来的。无疑,科普读物是科学传播重要而稳定的方式之一。当我们将目光停留于书店里科普读物的柜台,也许会有眼花缭乱之感,科普,尤其是青少年科普读物,近几年的出版势头可以说是强劲的,但真正给读者留下印象的,却实在不多。
  记者近日从对一批大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他们能说出的科普书的名字仅限于《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时间简史》、《昆虫记》等经典科普书,能说出的科普作家的名字更是寥寥。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视野比较狭窄,更重要的是显示了我国原创科普作品的匮乏。从刚刚结束的第二届科普好书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再次发现国内科普原创力量薄弱的“老问题”,一等奖作品只有陈省身著《九十初度说数学》、徐星著《未亡的恐龙》两本,二等奖作品中,原创的也只有7种。
  一位30多岁的女士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读过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仍然两眼发光:“那本书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太空船、机器人、电视电话……当时我就盼着时间快点带我进入2000年,那本书所描绘的未来对作为孩子的我太有诱惑力了。”相信这本书曾点燃过许多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的兴趣,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封闭和相对贫乏的文化氛围有关,但也必须承认,能够吸引读者的科普书肯定具备这样的品质:准确的知识,有趣的表述。一位中学教师抱怨说:“现在充斥于科普书架的很大一部分是拼凑之作,除了向学生推荐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科普书,还有什么选择呢?”而学生感觉老师推荐的书大多内容陈旧,他们更愿意看介绍新知识、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书。
  这样的书谁来写?正像那位老师所说的,现在有些科普书由一些非专业人士操刀,因此存在许多知识上的错误。好,那就由站在科技前沿的科学家来写,问题又来了:首先,他们愿不愿意做?有的人认为科普肤浅,看不起,况且又不算研究成果,浪费时间。其次,他们有没有能力写?要知道,把深奥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出来并非易事,霍金对写科普有这样的见解,每多一个公式,也许就会减少一半读者。而我们的科学家呢,大多是精于研究而讷于表达。
  所以,怎么写,同样是个问题。在怎么写中,写的技巧是一方面,写的态度又是一方面。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科普通常是居高临下地告诉读者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读者只是“被科普”的对象,难怪一位中学生说:“我最烦有的书那种口气,好像我们都是弱智似的,让人受不了。”萨根的“三只眼睛”使他对科学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且能透彻地告诉别人,在科学知识之外,他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这也正是我们的大多数科学工作者所欠缺的,究其根源,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分科过早过细有很大的关系。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据中国科协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每千人中只有14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不及美国十年前的1/6。
  我们的科普缺什么?说到底,缺萨根这样富于激情地传播科学的明星!
  期待中国的科学明星
  在西方,每到圣诞节前夜,科学家们就会像其他公众人物一样,盛装华服,向大家讲述自己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展示自己的迷人风采。有人把这一古老的传统比作连接在乐曲与乐曲之间的一个高雅的“过门儿”,上周末,在北京的中国科技会堂也有这样一场“演出”,由中外科学家、科普作家与公众进行关于科普本身、关于地外文明、关于反伪科学的演讲和交流,这就是“公众与科学”论坛。
  在论坛第一场“科学家及公众理解科学”中,我们认识了一个真诚的卡尔·萨根,并开始理解一个“新科普”概念——公众理解科学。
  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 standing of Science),用阿西莫夫的话说就是,要能欣赏一门科学,并非得对科学有透彻的了解。没有人认为,要欣赏莎士比亚,自己就必须能写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样,要欣赏或享受科学的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躬身于创造性的科学劳动。卞毓麟先生认为“公众理解科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需求;二是公众的科学素养;三是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这一概念与我们过去所说的科普有着不同的主体,后者的行为主体是科学家这类科学素养较高的人,前者的主体则是公众。按照北大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的理解,科学传播系统已由原来的上(科学家)中(媒体)下(公众)游关系发展为一种平面结构,即政府、科学家、媒体、公众作为不同的主体,平等、互动地参与并推动科普。
  在我们的经验里,歌星影星才有追星族,科学家的面孔是严肃的,他们的事业是神圣的,他们是遥不可及的,因此他们是寂寞的。前几年不是总在说一个故事吗:一位歌星和一位科学家同时抵达某市,结果歌星被追星族簇拥着,科学家则备遭冷落,甚至追星族们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名字。
  如何打造我们自己的科学明星?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中科院政策局局长助理解源认为,科普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在我国,科研工作一直是由政府提供支持的,因此,科研人员有义务、有责任告诉纳税人他们在做什么。
  第二,建立一定的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安心地从事科普。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梓坤说,科普工作一方面要动员一线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培养一批有业务基础的科普作家来担当重任。他提出,在大学设立科普培训专业、在职称评定上设立科普系列等设想。北大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吴国盛介绍说,目前北大已设立了这方面的硕士学位,他呼吁在本科教育中也能开设相关专业。
  地平线上的曙光
  说近几年的青少年科普出版乏善可陈也许并不公平,客观地说,如果仔细检点,还是能找到一些趣味性、知识性兼备的作品,引进版的如《与孩子共享大自然》、《换个角度想一想》等,原创的像《金苹果丛书》、《不知道的世界》、《漫画金头脑丛书》以及最近出版的位梦华著《两极科学探险系列》、刘先平著《大自然探险系列》等等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伪科学常以科学的面目蒙蔽人们,所以需要进行科学普及的决不仅仅是青少年。大致说来,成人科普更注重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即现在提得较多的科学人文,它侧重于理解隐藏在技术背后的科学精神,特别注重实效性,同时也强调易受性。近几年江西教育、上海科技教育等出版社以“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介绍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为宗旨,出版了一批令人眼前一亮的成人科普书,比较令人瞩目的有“三思文库”、“哲人石”丛书、“科学大师佳作系列”等等。
  科学的普及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尚存在不小的距离。但回顾我们的科技发展史,仍可看到一批热心于科普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身影:贾兰坡、王绶琯、李竞、潘家铮、李珩……
  卡尔·萨根,这位充满激情的科学传播者,使我们开始思索公众理解科学,也使我们对中国的科普有所期待。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9:32:5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生活”的哲学追问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0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周国平




  当一个人对人生感到困惑的时候
  他就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了
  人生价值最重要的是生命和精神
  物质欲望往往是社会刺激出来的
  而不是生命本身所包含的
  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过一种小康的生活
  足矣
  人在这个世界上
  一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同时拥有丰富的心灵生活
  星星的后面是什么
  ——6岁孩童的人生追问
  要知道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人生与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以往,很多人对哲学有一个误会,总觉得哲学这东西很抽象,离大家很远;另一种看法是哲学很枯燥。我真正领悟哲学是通过自学,而不是课堂上学的。我自己看大哲学家的书,例如柏拉图、康德、尼采,看了他们的书才明白哲学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它是鼓励人去想问题的,真正的哲学是不给你答案的。一个人一旦理性开始启动了,他就会开始想这个问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从我女儿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宝贝宝贝》是我为女儿写的一本书,主要是写她从出生到6岁,也就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表现,写我的观察、感受和思考。
  我女儿在四五岁的时候就提出了大量的哲学问题,有一次她问妈妈:“云后面是什么?”妈妈说:“云后面是星星。”她又问:“星星后面是什么?”妈妈说:“还是星星。”她说:“我问的是最后的是什么?”妈妈就说不出来了,因为妈妈认为没有最后。女儿就感到奇怪了,怎么会没有最后?她转过头来就问我:“爸爸,你看看房间不是有天花板吗?”她的意思是天也有个顶嘛,她无法想象宇宙会是无限的,宇宙有限和无限的空间问题就是个基本的哲学问题。还有一回,她问:“妈妈,世界上第一个人是从哪儿来的?”妈妈说:“神话里面说是女娲造的。”她马上就问:“女娲是谁造的?”这个就是哲学的追问,追根究底人类的来源,世界的来源。她还问过一个问题:“妈妈,你说世界的外面是什么?”妈妈说:“外面还有个世界吧。”她就说:“哦,知道了,那是世界的下一曲。”她听过CD光盘,知道这一曲下面还有下一曲,她知道世界是层层往外推的,但始终让她纳闷的一个问题就是“世界为什么是无限的”?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最原初的,也是永恒的世界问题。两千年来,哲学家们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时间为什么会过去
  ——哲学开始于困惑
  “时间为什么要过去?什么是时间?”女儿5岁的时候跟我提出了什么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把我问住了,因为我知道时间这个问题是解释不清楚的。我说:“宝贝,你提出了特别好的问题,但是爸爸说不清楚。”她说:“你不是哲学家吗?你怎么也说不清楚。”我说:“好多大哲学家都没有搞清楚,爸爸是个小哲学家,就更说不清楚了。”她说:“不管大小,反正你是哲学家,你就想一想吧。”我说:“好,我们一起来想这个问题。”然后她真的开始琢磨这个问题,有一天她就跟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妈妈让她说一说。她说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没有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女儿非常准确的把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性质说出来了,说得很清楚,我很佩服她。过几天,她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爸爸,这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会不会还有另一个我?”我一听这个问题汗毛都竖起来了,我想小小年纪怎么想这种问题,因为这是无解的问题,所以当时我就想打岔,我说:“可能吧,说不定你还能遇到她呢。”她一听就特别生气地打断我,她说不会的,然后转过头去跟她妈妈说:“妈妈,当你老了的时候,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又会生出一个人来,那个人长得跟你完全不一样,但她就是你。”老天,她讲的是轮回呀。5岁的小孩怎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后来我想起来了,在她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她问她妈妈:“爷爷上哪儿去了?”她有外公、外婆、奶奶,就是没有见过爷爷,她的小朋友们是有爷爷的。妈妈说:“爷爷到天上去了,变天使了。”她就问为什么变天使了,妈妈说:“爷爷生病了,变了天使病就好了。”有时候我跟我太太聊起以前的事情,她就会问:“那时候我在哪里?我是不是在妈妈肚子里呀?”妈妈说:“那时候妈妈肚子里还没你呢。”她奇怪了:“那我在哪里呀?”她不能想像有一个时候她是不存在的,妈妈就告诉她:“那时候你是天使,你在天上。”她就说:“哦,那时我还在天上,我还在选妈妈呢。”这个很诗意,慢慢地她就形成这样一个想法了:人出生以前是在天上,是天使,然后出生了就到地上来了,成了人,死了以后又要变天使了,又要到天上了。可是到了天上以后是不是还会回来呢?实际上她脑子里在想这个。我说这些是想说明实际上哲学真正的根本问题,比如生、死,哲学的大问题包括对世界的理解、看法、对人生的追问,其实都是很自然的。
  有人会问:“你孩子这么小就想这些问题了,是不是受你的影响?”其实,我在家里从来不谈哲学问题。有一本书叫《孩子都是哲学家》,这个命题我是完全相信的,当一个人的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他就会遭遇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实际上就是真正的哲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说过:“哲学开始于猜疑”。当一个人对人生感到疑惑、困惑的时候,他就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个领域是世界观,对世界的思考;另外一个领域就是人生观,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我今天主要是谈谈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
  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怎么活才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具体说来可以包含三个问题,第一,人怎么样过一辈子才是有价值的,才是让自己满意的。西方哲学只会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这个“好”实际上是指一个令人满意的幸福生活,即幸福观的问题。第二,人怎么样过日子是正当的、对的、应该的?这个含义实际上就是道德,怎样活才像人,才是高贵的,道德和信仰问题是连在一起的。第三,有人提出来,人总是要死的,最后什么都变得虚无了,那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生死问题,它追问的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哲学的问题包含幸福、道德和信仰、生死问题三方面。
  怎样活着才快乐
  ——幸福的定义
  由于时间有限,我就谈第一个问题,幸福问题。人怎样活才是让人满意的,才是幸福的,生活质量才是高的?
  其实,我觉得人和人的区别就是价值观,不在于外在的区别,而在于人生中你到底看重什么了,你是为什么而活的,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人生中到底什么东西才是值得我们珍惜和追求的呢?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生命,生命是人生一切价值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生命什么都是空的,所以,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们一再强调的是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其实不管有没有灾难,这都应该是社会的共识,是最基本的价值观点。另一个宝贵的东西,人区别于其它生物、动物的最根本的是精神世界。所以,人生价值最重要的是生命和精神。我可以简单地把“幸福”缩成“快乐而有意义”,实际上对于幸福观,哲学史上有两派观点:一派叫做快乐主义,他们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中国比较激进的是道家,他们讲的是生命的快乐,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是西方快乐主义的创始人,到后来基本上是英国哲学家传承的脉络;另外一派叫完善主义,他们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上的完善,或者是精神的完善。完善主义在西方的代表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到古罗马的士多歌学派,德国尤其以康德为代表。中国强调道德完善的是儒家,孔子就是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道德的完善。而我发现,这两派代表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更加看重精神的快乐。
  如果说幸福就是快乐的话,这种快乐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生命的快乐,一个是精神的快乐。在生命的快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区别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生命本身的这种快乐;另外一个是物质欲望的满足。很多哲学家尤其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中国的道家都一再强调,物质的欲望往往是社会刺激出来的,而不是生命本身所包含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比如二三十年前,我们谁家想着要去买小车?那时候中国人还不能自己买小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现在不一样了,好像没有车就不对了,而且还要比谁的是好车。这种欲望是怎么来的?是人和人比出来的,并不是生命本身所需要的。当然,物质的满足也会带来一点快乐,但是我觉得这种快乐是很肤浅的。
  生命本身真正需要的那种快乐是特别深刻的,是巨大的,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欣赏中国道家的思想,中国道家强调“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喜,就是说本来的生命要把它保护好,不要让物质的东西去侵害它。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失去性命之情,性命是本来的生命、真实的生命,生命本来的感受不要去损害它,把自己迷失在物质里面,迷失在社会世俗里面,像这样就颠倒了。不过,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在是比比皆是,对物质的追求、物质的消费享受……其实这些根本不是生命所需要的,但是很多人就是为奢侈的生活忙碌一辈子,很少真正想到为自己的生命做点什么。
  金钱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
  ——比尔·盖茨的幸福
  其实,生命对于物质的需要是有限度的,基本上生活过得去就行了,再多的东西、再奢侈的东西,实际上也是累赘,对生命本身的幸福并没有增加什么。那么,生命本来的需要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古老而又平凡的东西,但是它们是永恒的,譬如对健康的需要。托尔斯泰讲过一句话,他说,真正的物质幸福对于个人来说不是金钱,而是健康,对于人类来说是和平。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到位,对于个人来说钱再多而没有健康,那就全都是空。而我现在发现,人们对于健康非常重视,非常注意养生,书店里最畅销的书都是养生一类的,有本书叫《把吃进去的病吃回去》,畅销得不得了,连续几个月排畅销榜第一,另外还有《求医不如求己》、《养身守册》、《身体使用守册》等都特别畅销。我觉得这样也不正常,对健康的那种关注有些过头了。这说明大家的心理很紧张,对健康的问题很紧张,把精力都用在这个上面了。
  本来人有个健康的身体是为了享受生活,结果却把健康本身作为一个花很多精力去小心保护的东西,这种心理就不健康了。其实,我觉得心态好才是最重要的。另外,生命需要安全感,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主张的幸福就是快乐,他强调人应该追求快乐,但是这种快乐的定义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也就是身体健康、灵魂宁静。伊壁鸠鲁主张人可以去追求快乐,但是一定要理性地去追求快乐,你不要为了追求一种快乐埋下了更大的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是更大的痛苦,要想得长远一点。
  人生主要是由平凡的生活组成的,有了这些平凡的生活,人类就能延续、发展。我们把历史上的时代分成乱世、治世,乱世指的是兵荒马乱、妻离子散;治世是指好的时代,安居乐业的时代。如果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这个国家的制度就是有问题的。从个人来说也是这样,最后还是要落脚到平凡的生活中来。法国有一个哲学家叫蒙田,他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有一张照片,是他抱着当时两岁的女儿,下面贴了一行字: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感到最幸福。我相信他讲的完全是真话,这种对孩子的感情、亲情所带来的快乐真的是生命根底里的东西。
  德国有一个作家叫伯尔,他有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到意大利去旅游,到那里以后,他看见海边停了一条渔船,船上有一个青年渔夫躺在上面打瞌睡,他就给他照相,相机的“喀嚓”声把渔夫给吵醒了,然后他就跟渔夫聊天,他说:“你不应该躺在这上面晒太阳。”渔夫就问他:“我应该干什么?”他说:“你应该出海去打鱼。”渔夫问:“然后呢?”他说:“然后你就把鱼拿去卖掉,可以得到钱啊。”“然后呢?”“然后你就用这些钱买一条更大的渔船啊。”“然后呢?”“然后可以打更多的鱼啊。”“然后呢?”就这样一直问下去,问到最后,他说:“你可以买一条最现代化的渔船。”渔夫就问:“然后呢?”旅游者就说:“然后你就可以躺在这儿晒太阳了。”渔夫说:“用不着,我现在就可以了。”这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金钱只是一个手段,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满足的途径之一。但是往往有人迷失在追求手段的路途上了,忘记自己本来的目的是什么。金钱不是最好的东西,生命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好的东西。套用托尔斯泰的话:我幸福的目标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生活,如此足矣。”
  一个人要真正活得幸福,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就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对它是很感兴趣的,那个时候你的智力、头脑是开动的,在做事情本身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动脑子的创造性的快乐,还有智力的运用和生长的快乐。一个人怎么样才算在这个世界上有事业,我认为有两个标志,一个是真兴趣,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附加的报酬、地位、名誉等等,而是这件事情本身给你带来的最大的快乐;另一个,有意义感,也就是通过做这件事情让你感到了有价值、有意义。
  另外,拥有丰富的心灵生活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怎样才能有丰富的心灵呢?我是主张两个途径:一个是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中国本来是个读书大国,以前不读书的人是做不了官的,现在提倡办学习型的组织,做学习型的官员和企业家,我觉得这个很对,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的精神素质和阅读关系确实很大。我发现,那些真正大有作为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是终身的读者。温总理曾经谈过,他在大学的时候,一共有36门课,他用一半的时间来对付那些课程,用一半的时间来博览群书,而且到现在一直坚持读书,并且坚持做笔记。如何让内心丰富起来呢?我主张大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比如我自己,从5岁开始写日记。一开始很幼稚,因为那时候还是比较穷的,很难得吃到一些点心,那会儿爸爸经常带我去他同事家作客,主人就会拿出些点心来给我吃。吃了以后我就想,过了几天就忘了,不就白吃了吗?我得把它留住,所以我自己弄了个小本子,哪天在哪儿吃的什么好东西都记下来,然后平时没事的时候翻出来看看,把它留住。我通过写日记留住了生活中很多好滋味,这些好滋味就不仅是那些点心了,是人生中的各种感受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老白说吃
美食的哲学追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短信里盛传的一个段子说,中国保安们关心的这三个问题充满了哲学的终极追问。由此推断中国的保安们是最具哲学思维的群体!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美食生活中也充满着哲学意味的追问——
  每天晚间,我们守望着大街,或手握电话,总是以自我或者他我的形式追问:吃什么?去哪吃?怎么吃?
  问来问去,不是陷入迷茫就是陷入选择性恐惧后遗症。
  在现代的都市里,吃什么确实是个复杂的哲学命题。不管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得解决这个看似非常形而下,但却又极度形而上的终极命题。
  在北京街头,纷纷杂杂,熙熙攘攘的餐馆包含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菜系,除了传统的八大菜,目前的美食江湖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门派!随便的一个抹布大的门脸也旗帜招展地命名某某私家菜,让你的选择在四万家林立的餐馆中显得愈加迷茫!
  但真要有讲究地讨论吃什么,除了包含吃什么样的菜式之外,最要紧的是对食材来源的考究。这活儿讲究起来,比研究哲学还复杂。
  譬如一个生蚝,渤海来的和澳洲来的可大相径庭。一个发乌,一个白得透亮,嫩玉一般。
  譬如一个宫保鸡丁。虽然都是鸡,野地里长的和激素喂养的,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味儿。虽然也都是肉,但胸脯上的肉和鸡腿上的肉做出的宫保鸡丁差别很大,而真正上等的宫保鸡丁是一定要用大腿根上的才好吃!
  再譬如眉州厨娘所说的豌豆尖,有云南的,有四川的,当然,也有河北山东大棚里来的,云南的就比较粗壮味道淡薄,而四川的细小味道却浓郁!而大棚里的那些,基本就是个青菜了。
  但在目前来说,不管什么样的菜系,或是什么样的馆子。一般情况下,大家的海鲜基本都是从京深来的,调料都是从朝批上的,青菜大部分也都是从新发地批的,厨师们也都是从烹饪学校一个模式走出来的,那馆子本身也都是生意。在美食“江湖”已经非常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吃什么已经仅仅成为一个哲学命题而已,它已基本不再具有现实意义。
  不过,既然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们最想探讨的是对食材来源的终极追问。为什么同是生蚝,一个是白得透亮,一个却深度发乌?一个豌豆尖,一个味道清香浓郁,一个却如青菜?
  美食的比拼,首先是在食材来源上的比拼!其次才是烹饪手法的比拼!
  再牛的厨师,给你一份橡皮鸡蛋,用一份地沟油去炒,那做出来的就不是美食,而可能类似古代术士们的炼丹了!
  最后,仅就本篇文章来说,其实我最想讨论的,不是吃什么,也不是到哪吃,更还谈不到怎么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在现阶段美食首先是一个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问题,用温总理的话演绎过来就是:美食终极要追问的,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链乃至一个社会的基本良心!    白玮   
  微美食
  @小鱼儿:家门口开了家餐厅叫“前女友的火锅店”,反正自打开业我没见里面进过客人。一对儿一对儿路过,都是女的说:“进去看看啊!”男的吓的要命:“别找茬和我吵架,好吗?祖宗!”姐妹们,带上自家老爷们儿走一遭!

  @想到做到:有一天我去面馆吃面,吃着吃着,我看到桌上有几粒米饭,就想是我什么时候掉的,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所以没再多想,抓起饭就往嘴里塞,结果吃完,我突然僵住了,我是在吃面啊……

  @阿秋:今天跟同学吃火锅,吃完我第一个出来,趁等人的工夫,我对着一辆越野车的黑色玻璃剔牙、涂润唇膏,正在整理头发时,车窗摇了下来,车上男子探头对我说:“小妹,照完没?我们要开车了!”我顿时石化了。

  @意识流:玩微博者常喝五种茶:1、菊花茶:防辐射,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2、绿茶:含有的氨基酸和儿茶素最多,是辐射的解毒剂;3、枸杞、菊花、红枣:明目,提高免疫力;4、玫瑰花、玫瑰果、千日红、菊花:保护肌肤、排毒、补血、明目;5、白菊茶、乌龙茶:有利排毒,越喝越健康。

  私厨秀
  本期菜肴推荐:醋熘苜蓿
  本期大厨:又一顺厨师长、高级烹饪技师马志诚
  原料介绍:
  主料:牛里脊、鸡蛋
  辅料:高汤、葱、姜、白糖、醋、胡椒粉、香油、酱油、水淀粉
  烹制过程:
  1、将牛里脊切成片,加入少许蛋清、水淀粉搅拌均匀上浆;   
  2、用水淀粉、白糖、酱油、醋、糖、葱姜、胡椒粉、适量高汤调成汁备用;   
  3、坐锅点火倒入油,待油热后放入牛肉片滑熟,倒出控油;     4、将鸡蛋炒熟后,再放入牛肉片大火翻炒,浇入调好的汁,淋香油出锅即可。
  美食杂谈
  食材好 味才好
  每个人对菜肴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但不管如何,菜品的品质和口味,是人们始终不变的追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一道菜,不同餐厅的品质和口味会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品牌的不同餐厅,同一道菜也会有“南橘北枳”的差异。为何?食材本身以及加工过程等一系列环节都有着诸多差别。那么,如何让菜品保持好品质?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从餐厅的角度来说,要想有好的味道,首先要有好的食材。食材,是菜肴品质的基础。借用一句广告语就是“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茶”,食品生长所处的自然环境,对食品本身的质量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证菜品的原汁原味,必须用最地道的食材。
  有了地道的食材,菜品的品质才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就需要有安全绿色的加工过程,使这个食材发挥出最好的口感。试想,费尽千辛万苦从原产地得来的绝好食材,如果不做出好的菜品来,对食材不啻为一种浪费。这种浪费,对餐饮人来说,更令人心痛。正如千辛万苦寻得一枚璞玉,却因为保存不得当,不仅没有散发出光芒,还让它日渐沉沦。那么,如何做到安全绿色的加工呢,对于餐厅来说,不同的餐厅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对一个餐厅来说,简而言之,就是从检验到清洗,从切配到烧制,从装盘到出品,每一个环节都慎之又慎,不让食材本身的价值被破坏了!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业者和管理者不断琢磨。
  俗话说,众口难调,一人难遂百人意。做吃的东西最难,最考验人的应变能力!但是正因为难调,才显示了它的乐趣所在。每一个餐饮经营者都是齐天大圣,在客人面前尽显三头六臂,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来吸引顾客,留住顾客。因此,一个企业,对菜品从颜色的搭配、口味的把握、营养的科学、成本及定价的合理以及大众的适应性等方面去考虑,是应该的事情。但是这种考虑,却必须是以菜品品质得到保证为前提的。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餐饮从业人员的良心。只有良心,才能造出品质美味。 (青年餐厅提供)
  微言大义
  @小叮当:根据《唐律疏议》记载,如果食品变了质,食品的所有者必须立刻销毁食品,否则要被杖打90下;不销毁有害食品,送人或继续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

  @左右左:《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为了杜绝为牟利而滥杀禽兽鱼鳖,国家还规定,不在狩猎季节和狩猎范围的禽兽鱼鳖也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9:35:39 | 只看该作者
对哲学及其意义的追问  [zt]







一 、对哲学的含义的追问
“哲学的追问是许多历史文明的智力史中的一种中心的因素”。既然本文我们要阐明的是哲学及其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先试图搞清楚哲学是什么,否则我们就无法言说其研究对象、方法论以及功用等。但不幸的是这也是我们的哲学困惑之一,“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终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或许这就是哲学的一个特性。尽管在我们高中就已经从哲学常识教材中知道哲学的含义是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到了大学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之后,教材中说到的哲学就是指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就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是哲学的定义就是那么简单明了吗。关于哲学的含义可多着呢。当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确立哲学的几条最基本的原则。胡军的《哲学是什么》就为我们提供了可鉴之处。哲学的几条原则如下1)哲学源于惊讶; (2)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3)哲学探讨的首要目标乃是认识自我; (4)哲学就是爱智; (5)哲学乃境界之学。从这些原则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哲学的定义的困难,人类只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哲学的一些特性。
哲学(philosophy)来自于古希腊,其本意是爱智慧的意思。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古人说“知人则哲”,就是其义。但问题是什么才是智慧呢?这又使我们陷入了无穷的追思当中。自古以来,有关智慧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在西方精神命运的演变史中,形而上学曾经有过一段似乎辉煌的过去,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作为形而上学理论样式的哲学似乎成了“科学之科学”的代名词。如海德格尔所言,形而上学曾有一段光荣的精神历程。随着现代性哲学原则的兴起,传统形而上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座架”形成和社会世俗化的进程,形而上学的命运变得不太美妙了。哲学从根基上成了“问题”,形而上学的危机甚至被诠解成了当代意义上的精神状况现实。这使得如何定义哲学更加困难了。哲学似乎成了某些人说的是很虚幻的无用之学。那究竟哲学是什么呢?
哲学是一种思维?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考查(深思熟虑)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生活”。 可见思维对人的重要性。但属于人的思维都是哲学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就是哲 学吗?人们在科学研究中的思维就是哲学吗?如果说是,岂不是将思维等同于哲学了吗? 如果说不是,那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科学思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哲学是一种追根究 底的思维,它不仅是问“是什么”,而且主要是追问“为什么”,特别是追问“为什么 的为什么”。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是一切具体科学回答之后的下一个“为什么”。哲学 把思维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
  哲学是一种知识?哲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力量,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可以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也不是专门科学知识;哲学家需要广博的知 识,但仅有知识还不能成为哲学家。哲学所提供的知识,是关于如何获得知识的知识, 是关于如何探索未知世界的知识,是推动人们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入反思的知识;哲学所 提供的知识,是为人们的信仰提供理性根据的知识,只有建立在这种知识基础上的信仰 才是坚定的信仰。马克思说过,对于哲学而言,重要的不是提供某种现成的答案,而是 不断地向人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以推动人类的思想、文明向前发展。哲学并不要 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是帮助人们探解疑团。
  哲学是一种真理?哲学是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但不是宣示绝对真理。自从黑格尔以后 ,那种企图建立绝对观念、终极真理的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绝对观念、绝对真理来自 对事物的绝对理解,来自哲学知识的绝对化。任何一种哲学,都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是 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时空和社会条件下的认识、思考或看法,其真理性都要通过 社会实践来检验。真理是具体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只有教条才宣示绝对真理,但那已不是真正的哲学。
   追问可以说是哲学的天性。追问的无止境,决定了回答的无止境,回答的无止境又加强了追问的无止境。通过追问,哲学叩老旧而发新意;通过追问,哲学上下求索,吐故纳新;通过追问,哲学抽象具体、沉思本质。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追问,才使哲学古老而年轻、抽象而具体、统一而多样!也许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永远的存在着,也许这就是哲学的魅力吧。
二、对哲学存在的意义探讨
在现时代探讨哲学的意义好像不是适合时宜,哲学在时下已不再风光了, 市场环境中的人们似乎只看见科技的作用、工商业的作用以及暴力和政治的作用。尤其在我国,多年来缺乏对民族精神和人类社会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人们把哲学当做政治的陪衬,把从事哲学工作的人看做是依附于政治而混饭吃的附庸,这很令人心痛。过去大学里趋之若鹜地涌向哲学的现象,而今变成了蜂拥着扑向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的情形,无奈市场的铁律早用功利的铁剪剪断了人们对哲学的兴趣。
哲学绝不是这样,事情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哲学作为人类的最高的慧,也体现了为人类所用的本性,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看不到哲学的作用,或者感觉不到哲学的作用,是一种缺乏教养和缺乏精神生活的表现,是一种不文明和无文化的表现。哲学对于人有大用,对于人类社会有大用。只有自觉体验到这种大用的人,才是实现了人的高尚价值的人;只有自觉发挥这种大用的民族,才是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重要作用的民族。“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美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且起到思想先导的作用,引领社会变革。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并且也继续证明着。
1、哲学引领人们探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本来并没有意义,只是我们赋予它意义而已。人通过其生命存在,通过自身活动,在生命的生长过程中,在历史的绵延中,通过生命存在的创造性,在人生的长廊中显现出人的意义来。但同时人的个体存在是有时限的,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而已,人无法摆脱时间,有死和向死而生是人直面时间而必须思考的痛苦问题。苏格拉底、蒙田、叔本华他们都说过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之痛苦问题,并赋予人生以意义,便是古今哲学家和思想家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哲学的本性是一种理性的自觉,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它对意义的探寻,最普遍地、最深层次地制约、规范和引导人的全部生命活动,但它又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含在人的全部生命活动中。哲学追寻生死及其意义的方式,是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方式,它是对现象世界的超越,哲学对人生价值和意义世界的关照,是通过理性的反思性批判的方式而展现的。在对死生问题的反思中,哲学力图使人不断地超越对有限与无限的纯粹自然的理解,而把人生的有限与自然的无限矛盾转化、生华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矛盾。面对自然生命的失去,人总是力图以某种追求去超越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有限,以直面生死,寻求生命的永恒意义,从而激起一代又一代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寻,从而以生命的创造性而展示生命的价值,超越死亡,显现生命的永恒之美。
2.、哲学引导人们关照现实,关注自身的生存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离开时代都无法理解。西方的启蒙运动,对于欧洲历史的推动,是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的,敢于使用理智去观察世界,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启蒙思想的浸染下,法国的启蒙哲学家,明快辛辣,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并最终引发了法国革命,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诗人海涅曾讲过,如果不是康德使形而上学的神学威风扫地的话,法国人就不会砍掉国王的脑袋,革命力量是通过这些学说发展起来的,。正是深深植根于现实之中,才造就了启蒙运动的思想理论,而这种源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的启蒙思想,又演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的批判——借助法国革命,彻底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我国七十年代末,当是中国社会尚处在极左思潮的控制下时,任何新思想和新理论都难以实施。正是在此关键时期,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席卷了中国社会,这场大讨论,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为中国社会带来一次深刻的变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里,我们从一侧面看到哲学确实做到扎根于时代之中,以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创造性的把握时代精神的发展动向。,
以上这是从大的范围来说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现实生活,我们的生存同样需要哲学,哲学从根本层面上来说可以说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服务的。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的哲学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哲学把人的现实生存问题提到应有的位置。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伴随着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而来的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大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后果问题;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问题;人类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幸福,关系到人类的自由、价值、尊严乃至人类的生存、命运和前途这样一些根本性、总体性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纯地靠发展科学、教育、文化、经济、技术所能解决的,而首先需要哲学家通过重新认识人类、人类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原则,以及人类与社会、世界、宇宙的关系,并根据这种根本性和总体性的哲学思考和探索来加以回答,进而指导人们去面对现实世界,改变制约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获得更自由全面的发展。
总之,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将会随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而存在着发展着,它必将不断的吸取时代的精华,引领着我们不断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引领着我们不断探索,永恒的去追求去爱智慧,体味智慧带给我们的痛苦和快乐。我愿意永远做一个形而上的追求者!

参考文献:                 
[1].膀学铨.杨大春.黄华新主编.《西方哲学的分化与会通》[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李秀林王于李惟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刘放桐等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03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18号,广东 广州 510006)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59:53 | 只看该作者
[zt]哲学的学习离不开追问,在高中思想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学研究讲座中,第一个内容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题的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在这个内容中第一个呈现的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笔者认为,这两方面内容的出现共同体现了哲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这就是追问。说的再确切点就是要真正的思考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如果要真正吃透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就一定要进行深层次理解,而要讲好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就要明确其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因此,笔者也在哲学教学中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哲学的教学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教材的编写顺序呢?以笔者的理解和教学经验的体会认为,可以采取先遵循教材结构顺序再进行系统知识体系建构这一模式。这么做有如下优点:第一,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新教材的编写凝结了老师们大量的心血,如果还是按照老的知识体系来讲新教材的内容,肯定会错过新教材编写中的智慧闪光之处以及新的指导思想,这种损失是很大的。比如:新教材的认识论内容提前了,这是有道理的。即:这种顺序上的调整有其内在逻辑性的要求 —— 辩证唯物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实践决定认识,正是遵循“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即 “物到感觉”是经由实践来完成的;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坚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是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认识通过指导实践去改变客观事物。这样的调整,既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也更加突出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即只有从实践出发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的世界。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既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又是认识的目的。
第二,有利于适应考试的要求。新课标后的哲学考试,非常重视哲学语言的表述,这既包括原理内容的表述也包括框题的名称等,如(2011·广东文综T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
材料二的问法中直接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回答问题。如果还是用老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已经是不现实了。
第三,有利于学生能力的稳步提升。通过课本知识的掌握之后,再进行知识的重组或提炼,学生们是能够接受的。比如在重组知识中,可以把唯物论的知识和辩证法的知识一起讲,因为它们分别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状态的知识,都是人们能够认识的知识。
比如在讲唯物史观的时候,先按照教材次序讲,然后再把重点的原理提炼出来收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和以上的教学方法相反的方法,即直接进行体系建构且理论性较强的讲解,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如人愿。比如在有的唯物史观的原理总结中是没有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的,如果再后补上一些内容的话,从接受知识的角度来看,也是不科学的。
文化生活教学要重点掌握如下考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与借鉴、融合。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2:01:49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哲学引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着力挖掘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阐明传统理解中存在的困惑,顺此敞开理解现代教育中出现问题的理论前景。 《教育哲学引论》不囿于对教育学的一些问题寻求哲学的解释,它以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思想史为基本依据,既有对教育基本问题的阐述,又有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作的理论解析,力图把视野从传统对教育本体论或认识论或知识论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以人的需要、人的存在来认识教育,梳理理解教育何以发生、教育为何发生的新视点。

作者简介
  舒志定,1968年生,浙江省奉化市人,博士、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从事教育哲学、马克思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研究论文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史研究》、《教育研究资讯》(台湾师大)等期刊发表。独立完成、出版《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教师角色辩护——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造活动论》等专著。



目录
引 言
上 篇
第一章 教育是什么
一、理解教育的视角
二、人是教育目的
三、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教育哲学研究传统的追思
一、教育哲学研究的合理性
二、教育哲学研究视域的演化
三、人的教育:教育哲学研究的基本议题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目的与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组成要素
三、教育目的的特征、作用
四、教育目的的困惑
五、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四章 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传统辩护
二、从社会有机体理论透析教育功能
三、结构——功能:必要的分析方法

下 篇
第五章 教育的知识论基础
一、知识
二、知识论调节着教育活动
三、教育:知识择取的困惑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观点的检讨
第六章 认识论图景中的教育
一、关于主客体概念的简略认识
二、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
三、教育主客体基于实践的阐释
四、教育的人和人的教育
第七章 教育价值的追问
一、价值
二、教育:构建了价值关系
三、教育与价值关系的历史性分析
四、教育价值类型的现实微观考察
五、实现教育与价值的互动
第八章 教育与类关怀
一、终极关怀与教育的理想
二、神人交往与教育的本质
三、神启知识与教育的立场
四、现代宗教与教育:无法回避的抉择
第九章 教育意识
一、教育意识的主要观点
二、教育意识的视域
三、教育意识的实践功能
四、教育意识的培育
主要参考文献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2:03:10 | 只看该作者
祝禧·捕捉教学的哲学气质  






——以《开天辟地》为例
在世界巨大而辉煌的文学遗产中,神话是很重要也是很令人感兴趣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思维方式,展示了人类智力发展过程的起点多少个世纪以来,神话哺育了艺术和哲学的生长乃至一个民族的成长。
有意思的是,许多学者在儿童时期和人类的童年期找到了许多相似点。我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俞建章、叶舒宪认为,“神话思维与儿童思维之间不仅仅具有表面上的相似性,它们在逻辑结构、运演方向等方面确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性因素。”并指出:“在皮亚杰的许多著作中,像‘万物有灵观’‘法术’‘人为主义’‘目的论’等宗教术语也随处可见。不言而喻,这些术语不是用来指称儿童的信仰的,而是借以阐发早期思维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的。” 照此说法,儿童的思维,在本质上和人类的童年期思维是一样的。
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总是发生和充斥着各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内容和事件,洋溢着哲学的气质。儿童思维和神话思维一样,可以彻底摆脱世俗的羁绊,驰骋想像,自由地在“生命的社会”中翱翔。“这是什么呀?”“这是为什么呀?”“后来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儿童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天性从本质上说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想入非非”。与儿童不同的是,原始人的问题不会有“大人”提供理智的答案,只能依靠自己有限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来满足解释的强烈需要。解释的结果就构成了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通过神话世界的符号中介作用,人同宇宙、社会与自然、主体同现实世界重新建立其和谐关系。
文化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儿童教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智的聪颖与灵慧。神话教学就是引领儿童在哲学的思辨中,在有趣的有意义的追问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和心领意会的顿悟。
《开天辟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讲述了创世英雄盘古开天辟地、垂死化身的故事。教学时我选择了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述引发儿童一次次的追问和思辨。
       在讲述“开天辟地背后的故事”时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让我们把时光倒流,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刀耕火种的年代,人们在地球上耕地、种植、打猎……忽然有一天,人们的意识中有了这样的问题:诶,我们天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呢?于是先民们开始问自己,问天空,问大地。我们来扮演先民问一问‘天’,问一问‘地’。”孩子们的“问天”“问地”同二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天问》很相似,“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文化就是追寻本源,本源论带来了无尽的哲思。从“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一世界级的大难题中追根问底,感受先民们从自发的感受到自觉的追问的转变。经历这种追问,无疑会大大促进学生哲思的萌发,这同人类的童年自我意识的萌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要捕捉这种哲学气质,就是要帮助儿童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宗教或神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09 , Processed in 0.1727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