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位词的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8 21:1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位词的文化内涵    东、西、南、北是方位词。古人根据太阳确定四方,日出之向为东,日落之向为西,阳光正射之向为南,背阳之向为北。“东”具有新生、光明、温暖的特点;“北”有死亡、阴暗、寒冷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文化内蕴。
  东
  太阳每天从同一方向升起,又从另外同一方向落下,因此,不难想象,对绝大多数原始民族来说,四方中最先产生的方位概念应该是东和西,确定东、西的标准就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在古人的意识里,东方和太阳是联系在一起的。
  东方是太阳的诞生地,是给人们送来光明和温暖的地方,是给大地带来春天和生机的地方。每当东风吹来,大地解冻,草木发芽生长,饥寒交迫的先民们这才有食可采,有暖可享。因此,他们对东方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们每天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东向祭日或是祭拜东方。
  古人将司春之神称为“东后”“东君”“东皇”“东帝”,就是因为春从东来,春由东生。古代社会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典礼,这典礼要在东郊举行。《吕氏春秋·孟春纪》:“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
  东方主生,属阳,所以东和男子就有了联系。“东方千骑”形容夫婿的显赫。汉乐府《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后以“东方骑”指女子的贵婿。
  《世说新语·雅量》中说,郗鉴派门生求婿于王导,王导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曰:‘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焉。”因称女婿为“东床快婿”或“东床驸马”。此处“东床”之东是不必拘泥的,这是前人东阳西阴意识的自然流露。
  东既主生,生为人们所向往,所以东西相对时往往以东为佳,以西为劣。拿牛郎织女位置的演变来说,牛郎织女的神话发端于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在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然而神话中却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牵牛星在银河东,神话中的牛郎却搬到了银河西,织女星本在银河西,神话中的织女却住在银河东,这种安排就是“东”“西”二词的传统文化蕴涵的差异造成的。织女为天帝之女,尊贵,故居于东;牛郎是寒门少年,卑贱,故居于西。东边的太阳烂烂将起,西边的太阳沉沉欲坠,东象征繁荣兴旺,西代表日暮途穷。
  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其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的,如“君臣、父子、师徒、上下、升降、党群、官兵”等。方位词的排列也遵循着这一规律。“东西南北”是相反方向两两相对而尊者在前,“东南西北”是先两尊后两卑。成语中“东”“西”对举时也都是先东后西,如“东倒西歪、东鳞西爪、东涂西抹、东张西望、东奔西走、声东击西”等。复合方位词有“东南”“东北”,而无“南东”“北东”,也反映了东为尊向的观念。
  尊崇东方的心理使得人们在述说事物不确定或无须明确的方位时喜欢说成东。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诗中“东家”“东邻”之“东”是虚指。
  “东篱”“东轩”“东园”之类的说法古籍中也时有所见。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欧阳修《渔家傲》“唯有东篱黄菊盛。”篱笆不一定都在东面,只是诗人们乐于说东而已。
  北
  北方是幽暗之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山的南坡因日照时间长,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北坡则因日照时间短,冰冻期长,往往草木稀疏,甚至寸草不生,显得阴冷荒凉。就一棵树而言,朝南的枝叶长得繁茂,果实硕大且多,而朝北的一面则发育不良。
  南主生,北主死,所以北方是死亡之所,是收敛收藏万物的地方。“南”“北”对举时美好的事物属南,不好的现象归北。陶渊明《咏贫士》:“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苏轼《三月二十九》:“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
  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是“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这“败北”之“北”,并不等于东南西北方位的北。
  “北”字古文字字形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这个“北”字即古之“背”字。“北”被假借为表示方位之“北方”义以后,就另造了“背”字。
  北既为背,“败北”就可以理解了。当两军相接时,是正面相向的,激战之后,败方撤退,转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就是“败北”了。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追,这就是“追亡逐北”,逐其背也。北即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东、是南、是西,都叫“败北”。
  (摘自《国学》2011年第7期 插图:董 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7:03 , Processed in 0.1086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