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教研组建设实验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优模式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2 15:0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教研组建设实验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优模式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专业支持需求巨增,而受到教学任务繁重和教研经费紧缺的制约,常规的、传统的教研工作者面对面的支持方式已不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教研室专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的单向交流必将演进为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讨论与分享的需求。     

传统的教研活动是组织型的,主要采取实地示范观摩、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的广度、深度都难尽如人意。不能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所以,构建一个新型教研平台,------它不同于传统的教研方式,可以跨学校、跨区域、跨人群、多角度、低成本、高效率,需求多样、及时、丰富、便捷的教研平台,是教研工作的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这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它就是建立网络教研组,开展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组的立意,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可以适时交流,可以实现教研员与教师间零距离的互动,也可以实现区域内校际间教师的互动。网络教研优越于传统教研,还在于他的评研人的隐蔽性,评价者没有顾忌,就可以畅所欲言,即使面对权威,持否定态度的也会直言,这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思考;另外,由于大家的观点都持久地留在网上,教师可以在集中网络教研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使得教研活动持续地进行下去,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主题活动。这些都是传统教研形式无法类比的。

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人们不仅要求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要求有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高质量教育(优质教育)匮乏已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如何开发、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是教育界正在着力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探求开发、扩展优质教育的途径,利用现有“重点学校”或“名校”的资源,加以辐射和扩散;通过学校网络联盟和网络教研组的形式,把“名校”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学科教师的教案、试题、课件、教学法资源,传播到相关的受援学校,通过网络学术团体或网络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强校教学骨干支援或带动薄弱地区或学校,以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我们提出这一总课题的意义所在。

我们将选题定为“网络教研组建设实验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优模式研究”。这与当前我国力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总体水平的大环境、大背景是相一致的。我们认为,随着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全面实施实施,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找到“最优”的资源共享模式,来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无疑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这个课题的研究将对振兴区域的教育起到一个推动和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具有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
二、课题组织机构

1、总课题领导小组:


长:黄汉忠(河池市电教站站长,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韦仕璞(河池市电教站副站长,中学高级教师)、韦霄玉(金城江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学高级教师)
组 员:河池市电教站和金城江区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股相关技术人员。
2、总课题研究组:

负责人:杨胜刚(金城江区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股副股长、教研室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员:河池市金城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各教研员。

3、总课题研究指导组:

****(广西电化教育馆馆长)、***(广西电化教育馆)、***(广西电化教育馆)等。作为总课题组的顾问,给予研究方向指导。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教育部2006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新课程大纲或纲要)中,有关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指示。

(二)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和“双主性”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等。


(三)现代学习理论。包括:教学最优化原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我们的主要研究目标是:

1、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交互元素,开发网络共享功能,搭建资源平台。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主要通过建立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在网上实现共享。我们将围绕课题的研究实施做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网络平台,聚合课题研究的动态,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资源,课题在线管理的方式方法及评估体系等,把教研主页、个人博客、学科圈子、教研论坛、在线即时交流和在线培训及考核等等网络元素进行整合,用聚合型的教研平台,构建教研的交流环境。(平台建设地址:http://www.jcjedu.org/zyk/bbs/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将让子课题组成员把自己的各级各类获奖的课堂实录、优秀课件、音像资料、教研论文、子课题方案及研究过程等在网上展示,构建优秀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子课题成员单位教师教学参考的资料宝库、交流沟通的教学园地。探求既能尊重知识产权,又充分实现共建共享的最优模式。(资源共享地址:http://www.jcjedu.org/zyk/

2、结合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教”制度,跨校建立网络教研组,加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支教”安排情况,建立若干个核心网络教研组(九义阶段各年级各学科各一个,每个网络教研组5至8人);根据子课题的申报情况,成立网络教研课题组,由总课题组负责组织培训各种网络元素的使用,既而开展网络教研。(网络教研组、子课题研究组建设平台地址:http://www.jcjedu.org/zyk/bbs/mode.php?m=o

网络教研成为常态和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老师信息应用技术的提升,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的养成,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步伐,辐射带动区域学校搞好教育教学,缩小教育差距,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加强校际间的网上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以学校网网络联盟为核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跟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使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借助信息交流,加快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同步提高,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网络联盟平台建设:建设校园网站学校联盟地址:http://jcjedu.org/index.htm
无力建设校园网站的普通学校联盟地址:
http://www.jcjedu.org/zyk/blog/

优质教育资源涵盖的内容很多: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及他们上的示范课、观摩课,各校自制的计算机软件,自编的校本课程,自己积累并整理的试卷、习作等资源,将聚合成为适合区域教育的资源中心。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子课题规划:

(一)、网络教研的形式及其对教育科研的深远影响的研究

子课题参考选题:
“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研究”

“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及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关系研究”、

“虚拟教研社区、网络教研组和博客带来教研员与教师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
“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网络教研对传统教研方式的挑战与改变研究”、
“利用聚合教研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验研究” 、

“基于聚合教研平台的网络教研对学科教研文化的影响研究”、
“网络教研对教研员与教师工作方式影响的研究”、
“网络备课方案实施研究”、
“ 利用博客平台进行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与途径研究”、
“利用博客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个铺位研究“
“网络教研方式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二)、网络教研组建设与(各学段、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与实践

子课题参考选题:
1、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2)、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研究;
(3)、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方法研究;
(4)、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中信息发布与组织研究;
(5)、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研究。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研究
(1)、网络教研的规模和效益研究。
(2)、网络环境下的异步教研交流实验与研究。
(3)、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交互性研究。
(4)、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研究。
3、学校教研组利用网络化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4、网络教研组的建设实验与其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研究。
(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优模式研究

1、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此课题研究目标有三:一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二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得到提高,造就一支教科研型的师资队伍;三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为改革目标,寻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

2、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

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此课题以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师、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为过程,在过程中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整合意识,增强整合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课题拟在九义教育阶段各学科中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一年级至九年级的部分任课教师及学生。

3、职后教师的研修与培训研究

此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健全在职教师研修与培训的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和增强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态度等方面探索职后教师研修与培训的途径与方法,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校园隐性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显性文化资源包括校园的硬件建设,共享的意义不大。但隐性文化资源(①校园精神文化,如,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②制度文化,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组室管理条例、文明公约、评“先”评“模”管理办法等;③师生活动文化,如,升旗仪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时事报告、专题讲座、校报校刊、广播站等),能在网络盟校间共建共享,则可大大提高办学效益。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相关课题研究

子课题参考选题

1、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三种模式的网络协作教研组建设实验与研究

2、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现状和效果研究

3、网络环境下小学各学科光盘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应用效果研究

4、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及本地化资源的二次开发与最优化共享方式研究

5、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光盘资源在小学各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研究

6、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卫星传送资源在中学、小学各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研究

7、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计算机教室应用环境在初中各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研究

8、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9、校园网组网和网络式多媒体终端应用的绩效研究

10、
校园网的技术与应用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11、
校园网应用案例研究

12、
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获取与管理技术研究

13、
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信息获取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14、
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新技术及其案例研究

上述的划分,并不十分严密,各个子课题之间也有相互交叉的地方,这是正常的。我们认为网络教研与优质教育资源包容的东西很多,以上方面仅供参考,各实验学校对总课题都有自己的解读,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尽量避免雷同,以达优势互补之目的。

课题组计划以“九义教育资源网”(http://www.jcjedu.org/zyk/)及其教研社区(http://www.jcjedu.org/zyk/bbs/)为依托,在网络教研和教育资源建设与开发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科研探索,推动和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关注了我们的聚合教研平台。关于子课题的申报立项与课题实验,我们将定期交流阶段性成果,并择优上报。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加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的数字化网络硬件与软件平台建设

目标:
区域层面——建设区域性网络教育科研及资源中心。
学校层面——重点建设几所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为子课题实施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校园等。在建设硬件设备时,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施设备。
有了硬件环境,我们还要注重软件平台建设,要将各种资源通过软件平台外化为一种学习界面、教学界面、交流界面、协作界面、管理界面。

2、面向新课程的课程资源研发

目标:
研发适应本地新课程实施的教育资源
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好本土资源库。
加快本地优质资源的数字化,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向区域内学校辐射,推动区域教育整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精心制作、整理、修改研究中所涉及的教育信息资源,形成一种机制,使之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教育资源中心的资源库中。

3、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

目标:
建设一支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
措施:
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锲机,边研究、边培训,在课题的研究中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争取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懂技术、敢创新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我们将对教师实施五个层面的培训:

⑴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培训。


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学科培训。


⑶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⑷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将进行三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型培训。
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带动型培训
教案点评、启发带动型培训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培训活动将采用面对面培训和网络在线培训相结合,以网络在线培训为主要方式来进行。
4、建立示范学科网络教研组

目标:
广泛建立学科网络教研组,从中评选出示范性学科网络教研组。
措施:
每学科每学年选定若干个实验富有成效的网络教研组进行阶段性子课题结题。结题后的学科组仍然享受子课题会员待遇,继续参与课题实验。总课题实验终结时还要参与优秀子课题评比表彰。通过示范学科网络教研组带动其他实验组开展网络教研实验活动,推动整个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5、开展区域性网络教研活动阶段性成果展示与交流


目标:

促进交流,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措施:
定期开展区域内课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课题成员交流互访,吸收先进经验,跟踪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尽最大努力辐射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的形式有:1、教学研讨2、经验论文交流3、参观互访4、网络互访评比5、技术培训。
共享的预期成果:1、优秀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课件集;2、论文集、课件集、教研报告集(在区域内推广、交流、内部发行或利用电子文稿内部发行,总课题组发给相关证书)。
6、为使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专家顾问团,聘请各级优秀教研员的学术专家为课题组的顾问,及时给予我们指导。
七、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是促进教育及教育科研理念提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已成为必然。如何形成科学的开放的教育及教育科研理念,加强区域合作是基础,是有益的尝试;区域合作做不成,是不可能实现更具开放意识的教育合作与发展的,。

二是促进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越突出,而这些矛盾和困难往往更具有普遍性;加强区域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解决深层次的困难和矛盾。

三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题研究为平台,集中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利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利用网络教研组活动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

利用论坛、博客、BBS、QQ等为教师提供自由发表心声的场所。当一线教师遇到问题发帖到论坛时,阅读者一般要细心读帖,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进行询问,或进行答复,或表明自己的观点,促进教师进一步反思,实现从现象观察到问题研究的“跃进”。网络教研不留情面,参与者对任何帖子都可能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反复问难中,促进个人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利用网络教研组活动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动,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也可成为常态

教师必须以自身素养的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研的主人。打破“时间”、“地域”、“环境”的限制,让互动的网络资源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就得以强化,而强校弱校的概念就可以淡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间互动。
3.利用网络教研组活动逐步改变研教分离

网络教研组建设将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网络教研的方式使教研手段、教研过程、教研形式等教研行为、教研思维的广泛化都产生质的飞跃,教研不再仅仅以教研部门为中心,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中心,网络使得教师能在超越时空的同时超越自我,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教研”。网络教研组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而是一种行为变革,更是一种思维创新,这对加强教研的动力、教研的质量无疑将产生催化作用。
八、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总课题主要采用分类实验,综合归纳的方法

各子课题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

1、实验法: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假设,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科学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并加以讨论,得出结论或规律。
2、行动研究法(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

3、文献法(查阅有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推进研究)
(二)实验步骤

1、2010年1月—3月,召开课题开题会,传达总课题方案;学习、研究,结合制定分子课题实验方案。建设聚合型网络教研平台,进行课题研究相关的软硬件准备工作。
2、2010年4月—2010年7月,实验的第一阶段。
申报子课题,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的交流研讨网页和相关资料档案;子课题组开展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理念有关培训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高各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3、2010年8月—2012年8月,实验的第二阶段。
子课实验和总结(结题),总课题组开展阶段性总结、交流和研讨;迎接中期评估工作。相互交流、互访。

4
、2012年8月-2014年8月,实验的验证、总结和推广阶段。
完成课题验证、总结和实验报告,并在区域内推广和向区域外介绍,在区域内教研实践中广泛应用;迎接总课题组的课题验收工作。


(三)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力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主要材料包括:研究方案、实验报告,论文,教学设计、上课实录,互动式学科教学研讨平台和资源交流平台、网上虚拟教研组、课题组及其教育教学教研资料,子课题学校硬件设施资料、网络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


1
、阶段性成果:
(1)网络教研组和子课题研究组的建立与开展的教研活动网络展示。
(2)网络教研组和子课题研究组的优秀教学设计、课例、优秀课录像和优秀学生作品网络有条件共享主页的建立与展示。
    (3)教育资源中心、资源库、聚合型教研平台成型。
    (4)阶段实验报告、优秀论文。
    (5)网络教研组和子课题研究组的在新模式下的学习经验、方法,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自身影响的心得、体会。
    (6)网络教研组和子课题研究组的教学班级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材料。
     承担人: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



2
、最终研究成果
    (1)参与实验学校课题组的《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实验报告》
(2)论文集《*******》
(3)本土学科资源库、 网上虚拟教研组:
(四)子课题研究时间段说明

(1)子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1年或2年期,2010年至1012年间主要进行单项研究,2012到2014年重点进行综合性研究。
(2)子课题组按预期取得研究成果后即可向总课题组申请结题。
(3)单位参与子课题研究可在总课题研究范围(网络教研和教育资源建设)内自行确立研究命题
九、经费预算及来源

1、提供各项教学软件、硬件的经费。
2、课题研究专项经费:外出交流学习费用;书籍资料费;资源购置费;资源开发费;培训及其他费用
3、经费来源及使用说明:
(1)、子课题实验由各子课题组自筹,自收自支,子课题取得成效,能够结题的,需要向总课题组交纳相关的专家评审费和证件资料费。
(2)、争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专项拨款。所有费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报实销政策,争取在节俭的前提下,将事情办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50 , Processed in 0.07494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